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言養气”这一理论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自言:“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对“知言”的解释
孟子说:“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第一种解释为今人杨伯峻在《孟子译注》中将“诐辞、淫辞、邪辞、遁辞”解释为“不全面的言辞我知道它的片面性所在,过分的言辞我知道它失足之所在;不合正道的言辞我知道它与正道分歧之所在;躲闪的言辞我知道它理屈之所在。”并且引南宋理学家饶鲁说:“诐、淫、邪、遁是病症,蔽、陷、离、穷是病源,所蔽,所陷,所离,所源是病源所在。”
第二种解释为朱熹在《孟子集注》中的解释:“诐,偏颇也。淫,放荡也。邪,邪僻也。遁,逃遁也。四者相因,言之病也。蔽,遮隔也。陷,沉溺也。离,叛去也。穷,困屈也。四者亦相因,则心之失也。”其中“四者相因”认为这四种言辞之间互有关系。有失中正的人,自以为意,而他所固守的是不全面的,谓“蔽”,言辞表现为片面,谓“诐”。固守就会陷入沉溺,沉溺于自己的主张,而听不见其他意见,谓“陷”,言辞上表现为大放厥词,无所忌惮,谓“淫”。由此,离中道越来越远,离经叛道,谓“叛”,言辞上表现为偏僻乖邪,谓“邪”。当善于察觉的人一旦指出其不当之处,便理屈词穷、心有不滿,谓“穷”,而言辞上躲躲闪闪,不敢直面错误,谓“遁”。
第三种解释为赵岐所注:“孟子曰,人有险诐之言引事以褒人,若宾孟言雄鸡自断其尾之事,能知其欲,以誉子朝蔽子猛也;有淫美不信之辞,若骊姬劝晋献公与申生之事,能知其欲,以陷害之也;有邪僻不止之辞,若竖牛观仲任赐环之事,能知其欲,行谮毁以离叔孙也;有隐遁之辞若秦客之廋辞于朝,能知其欲,以穷晋诸大夫也。若此四者之类我闻,能知其所趋也。”用四个历史事件去解释“四言”。第一件为宾孟赞颂子朝,贬低子猛,认为子朝应该继承王位,这种贬低是带有片面性的,掩盖住好的方面只说坏的方面;第二件为骊姬以谗言陷害公子申生的事件,这种言辞表面上听起来令人愉悦,实际上背后暗藏杀机;第三件为逆子竖牛向父亲叔孙豹进谗言,杀害兄弟仲壬的事件,这种言辞背离正常的伦理,使父子相残,兄弟相杀;第四件为秦国的说客到晋国游说,不直言目的,采取迂回之术向交谈者套取话语,将自己的本心所欲隐藏起来。其中皆出现“能知其欲”,也就是能够透过话语,发现言辞背后说话人的欲望。
二.对“浩然之气”的解释
“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又进一步解释浩然之气形成的条件。第一,内省不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尽心下》中记载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此一乐也。”孟子提倡人性本善,做事要反问自己内心善的一面,如果违背善就是违背人的内心,这样浩然之气就会衰减。第二,行事符合道义。“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义”的意思是“适宜”的意思。韩愈《原道》说:“行而宜之谓义。”孟子认为寻求“义”的最好方法不在于向外求索,而在于向自己的内心求索。“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矣。”朱熹对“道义”的解释为“义者,人心之裁制。道者,天理之自然。”第三,逐渐汇聚,不可操之过急。孟子举了宋人揠苗助长的例子来说明“养气”不可急于求成。必须行为办事处处符合“义”,浩然之气才能慢慢形成。“养气”既要时时小心、处处谨慎,又要持之以恒、不断践行。
三.知言、养浩然之气二者的关系
孟子最先提出的概念是“不动心”,先后举了北宫黝的“奋进之勇”和孟施舍的“无惧之勇”。将子夏比作北宫黝,将曾参比作孟施舍。子夏为孔门十哲中“文学科”的佼佼者,以博学见长,曾参以修身、塑造独立人格见长,他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对后世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而浩然之气的形成在于守义,与曾参强调的修身、弘毅、慎独等思想一脉相承。“不动心”也就是《大学》提出的“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也就是说,必须将身心修炼成不因个人私欲而行事,外界的影响也不能使自身改变,行事的唯一标准是符合“道义”。孟子近一步说能够做到“不动心”就能够做到“持其志”,这种“志”近乎于今天所说的意志、意向,具有刚强、雄大、壮硕的特点,只有把握了“志”才能在体内形成“取之左右而逢其原”的长久不息的浩然之气。司马光在《赵朝议文稿序》中指出“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认为言是志的外在表现。但同时,孟子又批评告子“不得于心,勿求其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赵岐注:“告子为人勇而无虑,不厚其情,人有不善之言加与己,不复取其心之有善,直怒也。”可以说,直接点出了“志、气、言”的关键所在,也就是皆以“义”为核心。正是因为孟子的浩然之气由“义”汇聚而成,对于事物能够产生正确的价值判断,所以孟子才说“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只有自己守住了中道,才能知道其他为什么偏离了中道。孟子的知言、养气关系为省察内心,从心性中获取义,明义则不动心,不动心则持志,持志以恒则浩然之气可成,浩然之气既成,一则可以正己言,二则可辨人言,此谓“知言”。
一.对“知言”的解释
孟子说:“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第一种解释为今人杨伯峻在《孟子译注》中将“诐辞、淫辞、邪辞、遁辞”解释为“不全面的言辞我知道它的片面性所在,过分的言辞我知道它失足之所在;不合正道的言辞我知道它与正道分歧之所在;躲闪的言辞我知道它理屈之所在。”并且引南宋理学家饶鲁说:“诐、淫、邪、遁是病症,蔽、陷、离、穷是病源,所蔽,所陷,所离,所源是病源所在。”
第二种解释为朱熹在《孟子集注》中的解释:“诐,偏颇也。淫,放荡也。邪,邪僻也。遁,逃遁也。四者相因,言之病也。蔽,遮隔也。陷,沉溺也。离,叛去也。穷,困屈也。四者亦相因,则心之失也。”其中“四者相因”认为这四种言辞之间互有关系。有失中正的人,自以为意,而他所固守的是不全面的,谓“蔽”,言辞表现为片面,谓“诐”。固守就会陷入沉溺,沉溺于自己的主张,而听不见其他意见,谓“陷”,言辞上表现为大放厥词,无所忌惮,谓“淫”。由此,离中道越来越远,离经叛道,谓“叛”,言辞上表现为偏僻乖邪,谓“邪”。当善于察觉的人一旦指出其不当之处,便理屈词穷、心有不滿,谓“穷”,而言辞上躲躲闪闪,不敢直面错误,谓“遁”。
第三种解释为赵岐所注:“孟子曰,人有险诐之言引事以褒人,若宾孟言雄鸡自断其尾之事,能知其欲,以誉子朝蔽子猛也;有淫美不信之辞,若骊姬劝晋献公与申生之事,能知其欲,以陷害之也;有邪僻不止之辞,若竖牛观仲任赐环之事,能知其欲,行谮毁以离叔孙也;有隐遁之辞若秦客之廋辞于朝,能知其欲,以穷晋诸大夫也。若此四者之类我闻,能知其所趋也。”用四个历史事件去解释“四言”。第一件为宾孟赞颂子朝,贬低子猛,认为子朝应该继承王位,这种贬低是带有片面性的,掩盖住好的方面只说坏的方面;第二件为骊姬以谗言陷害公子申生的事件,这种言辞表面上听起来令人愉悦,实际上背后暗藏杀机;第三件为逆子竖牛向父亲叔孙豹进谗言,杀害兄弟仲壬的事件,这种言辞背离正常的伦理,使父子相残,兄弟相杀;第四件为秦国的说客到晋国游说,不直言目的,采取迂回之术向交谈者套取话语,将自己的本心所欲隐藏起来。其中皆出现“能知其欲”,也就是能够透过话语,发现言辞背后说话人的欲望。
二.对“浩然之气”的解释
“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又进一步解释浩然之气形成的条件。第一,内省不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尽心下》中记载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此一乐也。”孟子提倡人性本善,做事要反问自己内心善的一面,如果违背善就是违背人的内心,这样浩然之气就会衰减。第二,行事符合道义。“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义”的意思是“适宜”的意思。韩愈《原道》说:“行而宜之谓义。”孟子认为寻求“义”的最好方法不在于向外求索,而在于向自己的内心求索。“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矣。”朱熹对“道义”的解释为“义者,人心之裁制。道者,天理之自然。”第三,逐渐汇聚,不可操之过急。孟子举了宋人揠苗助长的例子来说明“养气”不可急于求成。必须行为办事处处符合“义”,浩然之气才能慢慢形成。“养气”既要时时小心、处处谨慎,又要持之以恒、不断践行。
三.知言、养浩然之气二者的关系
孟子最先提出的概念是“不动心”,先后举了北宫黝的“奋进之勇”和孟施舍的“无惧之勇”。将子夏比作北宫黝,将曾参比作孟施舍。子夏为孔门十哲中“文学科”的佼佼者,以博学见长,曾参以修身、塑造独立人格见长,他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对后世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而浩然之气的形成在于守义,与曾参强调的修身、弘毅、慎独等思想一脉相承。“不动心”也就是《大学》提出的“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也就是说,必须将身心修炼成不因个人私欲而行事,外界的影响也不能使自身改变,行事的唯一标准是符合“道义”。孟子近一步说能够做到“不动心”就能够做到“持其志”,这种“志”近乎于今天所说的意志、意向,具有刚强、雄大、壮硕的特点,只有把握了“志”才能在体内形成“取之左右而逢其原”的长久不息的浩然之气。司马光在《赵朝议文稿序》中指出“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认为言是志的外在表现。但同时,孟子又批评告子“不得于心,勿求其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赵岐注:“告子为人勇而无虑,不厚其情,人有不善之言加与己,不复取其心之有善,直怒也。”可以说,直接点出了“志、气、言”的关键所在,也就是皆以“义”为核心。正是因为孟子的浩然之气由“义”汇聚而成,对于事物能够产生正确的价值判断,所以孟子才说“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只有自己守住了中道,才能知道其他为什么偏离了中道。孟子的知言、养气关系为省察内心,从心性中获取义,明义则不动心,不动心则持志,持志以恒则浩然之气可成,浩然之气既成,一则可以正己言,二则可辨人言,此谓“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