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红十字会建设探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iao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红十字会是中国红十字会在高校宣扬和践行红十字精神的重要力量,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与和谐文明校园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真正实现红十字会的民主化、公开化、高效化和透明化,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课题。本文将以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为例,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科学分析,剖析新媒体与高校红十字会建设的内在关联,探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红十字会建设的新路径。
  关键词:红十字会;高校;新媒体;南京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1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迎来了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数字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正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重要的平台,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红十字会发展迎来了机遇,原先存在的一部分问题正得以慢慢解决,如宣传方式更加多样、组织机构运作更加公开透明等。同时在新媒体的介入下,其发展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一、高校红十字会建设情况
  1904年创建的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团体”。高校红十字会作为中国红十字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等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在高校,通过红十字工作使青年热心公益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达到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的。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校红十字会成就与问题并存。
  (一)取得成就
  1.推动高校急救和安全知识普及。高校红十字会面对的主要是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向他们普及宣传基本的健康教育知识和紧急救护方法、定期开展救助活动是高校红十字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2003年成立的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以在校生为主要力量,举办“急救培训”、“两性健康公益课堂教育讲座”、“防艾知识大赛”等各类活动千余场,有效地促进了急救和安全知识在高校中的普及。
  2.促进红十字精神在高校传播。通过红会会员及其志愿者积极宣讲和示范,努力引导和传播红十字精神。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创新开展了诸如“献血车进校园”、“红十字马甲设计比赛”、“高校红十字会交流会”等活动,努力宣传和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了解和熟悉红十字精神,并自愿为宣传红十字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高校红十字会的工作不仅注重物质救助,还注重“精神救助”。南京师范大学红会密切配合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宣传无偿献血、艾滋病同伴教育等,呼吁大学生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还探索建立“红十字博爱超市”、构建“困难学生帮扶基金”体系、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等让家庭贫困的学生自食其力,使弱势困难学生充分融入集体,实现物质与精神齐“脱贫”。
  (二)存在问题
  1.红会宣传力度不足。通过调研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甚至不知道高校红会的存在,即使知道高校红会,也并不了解它的具体作用。由此可见在高校的众多组织及社团中,由于缺乏宣传,红会的认知度较低。
  2.缺少专业化志愿服务。高校红十字会志愿者组织的目标是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人道主义基本知识、开展红十字志愿活动,但在具体的志愿服务工作中,高校红十字会志愿者由于未获得充分的专业培训,因此在提供专业化志愿服务时,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真正需要,导致出现形式化、流程化等问题。
  3.活动经费短缺。高校红会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下拨经费、会员缴纳的会费、接受外来捐赠的款物,相对于蓬勃开展的活动经费需求而言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此外,大学生由于社交能力较弱,争取社会赞助力度较小,也限制了活动的开展。
  二、新媒体与高校红十字会
  (一)新媒体发展为高校红十字会发展提供机遇
  1.新媒体为高校红十字会节约工作成本。通过新媒体,组织机构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减少了纸上会议记录、策划书以及烦琐文件的打印等;工作人员可以实现网上即时在线沟通,随时分享工作内容,这样既能为高校红十字会节约办公资源,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方便师生查阅信息,在相关总结活动时实现有迹可循。
  2.新媒体为高校红十字会扩大宣传效力。作为一种数字网络技术应用的新媒体,它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这些特点为高校红十字会的宣传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在新媒体这个广阔的平台上,高校红十字会可得以迅速推广,扩大宣传效力。
  3.新媒体为高校红十字会提供消除力量。新媒体在消除各个红十字会之间、会员与会员之间、管理边界之间、信息收发者之间的边界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让信息在各个红十字会、红十字会会员和大学生之间直接传递,这种力量推动了高校红十字会高速发展。
  (二)新媒体发展为高校红十字会发展带来挑战
  1.处理公关危机难度增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给全体网民提供了自由发言的平台,信息的高度公开增加了民众对红十字会的关注。大学生网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追求个性和言论自由的意识不断增强,这就使得高校红十字会在处理公共关系时的要求也被提高了。一旦红会的某些问题被放大,就势必引发大学生网民的关注,因而增加了高校红会处理公关危机的难度。
  2.信息“把关”难度增加。网络信息具有数量大、更新快、时效性等特点,加之网民自身认知水平和技术条件限制等因素,导致网络上的信息真实性难以控制,因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在高校红十字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信息“把关”难的问题给高校红十字会的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3.电子工具的依赖增加。新媒体时代下,青年大学生是新媒体技术使用的主体,师生对电脑、手机等电子工具依赖程度正逐步加深。而高校红十字的工作需要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高校红十字会对相关电子工具依赖程度的提高。过多地依赖电子工具使得红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减少,一定程度上阻碍红了会工作的开展。   三、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红十字会建设
  笔者结合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发展的经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红十字会的建设路径,得出以下结论。
  (一)搭建新媒体宣传平台,增强宣传效果
  在新媒体时代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崛起,引发了各种组织宣传工作的新革命,高校红十字会更需要利用好这一载体,搭建网络宣传平台,增强宣传效果。对于问卷中“红十字会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宣传方式才能更有效”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53.5%的同学更青睐网络,这也与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不谋而合。
  (二)健全网络监督体系,重塑红十字会公信力
  2011年的“郭××微博炫富事件”使中国红十字会陷入信任危机,事件持续发酵,负面影响深远,这是红会缺乏公信力的表现。因此从根本上改变制度,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才能重塑红会的公信力。问卷中“对高校红十字会的信心程度”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得出:12%的同学始终相信高校红十字会,67%的同学表示有所期待,21%的同学对于高校红十字会完全没有信心。红会要想增强信任,形势严峻。
  在“高校红十字会的主要监督工作应由谁来实施”的问题中,有69%的学生认为应当由民众来监督,24%的学生认为可以组建专门的监督小组,只有7%的学生认为应当由上一级红十字会来监督。然而,目前主要的监督方式还是上一级红十字会监督下级红十字会,因此笔者认为应在高校设立门户网站,公布捐款细节(善款来去方向),公开举报电话、邮箱等,方便大学生监督。
  (三)完善志愿者招募方式,构建后期培训机制
  中国红十字会目前已有200多万的志愿者,并且仍在增长,但招募方式相对单一,后期培训不足。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截至2013年底,红十字会共有工作人员65名,红会会员5330名,约占全校师生人数的25%。会员多,常态化工作人员少,招募机制不完善是现存问题。在回答“参加红十字会志愿者活动的原因”时,53%的同学称想做点公益活动,19%的同学想加强自身锻炼,4%的同学是因为认可红会宗旨,还有14%的同学回答是因为学校要求。由此看出,真正理解红会工作内容的志愿者比重偏低,因此高校红十字会应当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招募方式,同时重视构建后期培训机制,坚持“贵在精而不在多”的原则,提高志愿者的整体素质。
  (四)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公开透明资金流向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资金募集渠道。根据“善款透明化后是否愿意捐款给红十字会”的回答,只有不足一半的大学生愿意,仍有超过20%的大学生不愿意,由此可见创新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加资金募集途径势在必行。
  四、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活动。人道主义事业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相信红十字精神将不断发扬光大。高校红十字会作为红十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道德课程教育的强化发展和德育素质提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建设高校红十字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红十字会应抓住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力量,补齐制度短板、提高自身建设、重塑社会公信力,为学校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智芳,周秋光.论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15).
  [2]池子华.从中国救济善会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J].史林,2005,(76).
  [3]中国红十字简介[EB/OL].http://www.redcross.org.cn/hhzh/zh/hsigk/hszjs/201202/t20120206_813.html.
  [4]陈龙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创新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4,(119).
  [5]陈佳楠,郝飞翔,王建乐等.论高校红十字运动与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95).
  [6]王媛媛.高校红十字会工作的功能浅窥——以南通大学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高效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计算机教育特点,以共同体理论为基础,提出基于共同体的多维多层次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对大学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构建以专业为导向、多维分层次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共同体;多维多层次教学模式;计算机教育;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1
摘要:初中生的物理实验兴趣是影响物理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实验教学各个维度和学生实验兴趣各维度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性别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的差异,并为提高初中生物理实验兴趣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理实验;实验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243-02   物理课程属于分科课程,注重本
摘要:《功能食品实训技术》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作者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出发,参照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标准以及行业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导向,围绕功能食品分离纯化岗位的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把学生职业素养融入其中,详尽阐述了该课程改革的思路、教学资源库、“教学做”实训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课程特色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职业素养;工作任务;课程改革;功能食品实训技
摘要:本文针对山西省X市13所学校特岗教师教研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特岗教师的教研情况良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研积极性不高;缺少反思性教研;教研收效不理想;缺乏教研资源和机会;教研制度不完善。对此提出改进特岗教师教研现状的五点建议:调动特岗教师教研积极性;采取反思型的教研模式;拓宽教研资源,充分提供教研经费;建立健全教学研究保障制度;社会各界给予充分关注和支
摘要:以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冲突为切入点,分析双方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创新工作方式、细化学生管理、把握冲突规律等化解策略,旨在促进师生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冲突;化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32-02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引路人和日常生活的管理者、组织者,大学生成长、就业的指导者,历来
摘要:课程群建设是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新趋势。本文以笔者所在的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构建公共部门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体系,提出公共管理类课程群建设基本思路,旨在优化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提高行政管理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群;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公共部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
摘要:本文意在编写一套适用于江苏信息学院的自动排课系统,通过校园网构建一个交流平台来连接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利用并结合J2EE技术、Struts技术、MVC结构设计、SOA技术实现B/S结构的数据信息管理目标;通过对排课算法进行算法分析与算法设计,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排课数学模型。同时利用算法中的各项约束条件和混合编码方法简化排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排课;排课管理;遗传算法  中图分
摘要:为了提高部队院校战斗力,本文重点从专业基础课的角度,提出必须要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建设好与装备课程间的联系,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实战化教学。  关键词:实战化教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63-02  引言  习主席强调,要“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军校要为部队培养出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战可
摘要:为了切实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1],搞好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必须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精讲善练”,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本文阐述了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要精讲善练,怎样精讲善练以及如何把精讲与善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践证明“精讲善练法”是既能为学生减负,又能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课堂改革;高职学生;高职教学;
摘要:“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外语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目前的外语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未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本文介绍了几种高级英语课堂中的相关活动,如主题PPT展示,小组研究报告和拼接式学习,以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根据学生的课程反馈,通过活动的开展,其思辨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思辨能力;思辨力的培养;高级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