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5月长假,随旅游团去福建。先到厦门,厦门的市容让人失望,凌乱芜杂,好在厦门大学仍完好保留着鲁迅故居。1926年9月鲁迅先生曾南下任教于此,但南普陀寺的钟声并没有留住鲁夫子的脚步。1927年1月他即决然远去。站在鲁迅宿舍前,想当时的厦门该是何等落后、保守,已经名满天下的鲁迅屈居到此,那种落寞可想而知。读者诸君读一点《厦门通信》也就知道了,或者看几行《写在〈坟〉后面》,也是可以的。他在离开厦门坐在船上的时候,还这样说:“陆上的风涛要比这险恶得多。”
看来,鲁迅先生是从水路离开厦门的。而我们则是乘火车,一列早应进入博物馆的火车,没有空调,连电扇也没有,窗子生锈。我们就这样时空倒流般地连夜飞驰武夷山。在我幼稚的视野里,武夷山只是一系山脉而已,那里盛产茶叶,如此而已。到武夷山的第一眼,证明预想不虚,不过如此。夜宿苏闽寒舍,床铺潮湿,窗外虫声彻晓,已体会到南方山区的非同寻常,不是我们这些“北方郎”短期便能适应的。
第二日,去武夷山天游峰,竟意外地邂逅朱熹园,大出我之料想,一时心潮难平,本欲不再上山,专就此园徘徊。一者导游不许,二者恐怕又是什么假文物。从天游峰下来,又路过朱熹园,这次难禁诱惑,寻径而去,竟于隐屏峰下,九曲溪畔,找到了朱熹创立的武夷书院,又称武夷精舍。他在这里授徒多年,最终完成并刻印了传世杰作:《四书集注》。
韩元吉《武夷精舍序》说:“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一舍而近,若其后圃,暇则游焉。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潇洒啸咏,留必数日,盖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
本只为山水而来,不料却“邂逅”了朱熹,而且是这般有名的武夷书院,山水于是淡出,思想开始凸显。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仁者寿,智者乐。“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有了朱熹的存在,这方山水才有了灵性,才有了辗转的必要。而辗转的结果,让我多年来关于朱熹的困惑,有了许多的解释。朱熹诗曰:晨窗林影开,夜枕山泉响。隐去复何求,无言道心长。我隐隐感觉到没有武夷山,也就没有朱熹的那般思想。可以说,武夷山诞生了理学大师朱熹,朱熹也成就了武夷山,它因此而被尊为“道南理窟”。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但论其思想,与其故里关系如此密切者却并不多,前有孔孟、老庄,后有朱熹。孔孟,今山东人,故有北方的大气象,气盛言简。老庄,其学多水的柔,更多南楚国的浪漫色彩。而朱熹,福建人氏,虽祖籍徽州,其实生在福建尤溪,长于五夫里,讲学于武夷山,卒于建阳。平生足迹绝大在福建,又大半在武夷山。武夷山茂林修竹,危崖清泉,山险沟深,曲径通幽,除当地土著外,外人很少进入,并非通衢大道,亦非交通枢纽。而正是此等潮湿幽静之地,才锻就了朱熹体大思精、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学体系。我似乎明白了朱熹为何能在儒学“精微”处超绝前人甚多,除了南宋之时福建乃理学重镇,有一大批师友切磋请益,更与这方水土大有关系。一个北方人不会有如此成就,此点只可自家体悟,无法给别人道个明白。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也养一种思想。
现存武夷精舍乃2004年重修。但院内尚残留两堵土墙,黝黑的窗棂记载着久远的历史。朱熹毕生反对“务记览,为辞章,钓声名,取利禄”的官学传统,力求读书的涵咏功夫。他说:“凡看文字,端坐熟读,久久于正文边自有细字注脚迸出来,方是自家见得亲切。”“字字句句,涵咏切己,看得透彻,一生受用不尽。”我从书院购置了二幅朱熹碑刻拓片,其一曰:涵养穷索,致知力行。可谓其思想的精髓,证之当下教育,亦不失为一剂良药。至于书法的精妙,自是余话。
从书院又购买了几册关于朱熹的著作,大都是当地人所著。有一册《朱熹在五夫》,记载了朱熹在故里的言行。五夫里就在附近,很想造访,奈何时间匆促,难以成行。据导游说,早就没有了遗迹。而在福建朱熹及门人一共创建了20余所书院,可惜也大都不存。偶有遗迹,也相见甚难,只好作罢。
不料第二日,爬水帘洞,无意中又“邂逅”了朱老夫子。水帘洞,曲径通幽,在武夷山深处,群岭逶迤之中,忽地平地立起千仞悬臂,如屏风,如鸟翼,卫护着数畦茶田。崖顶凹处有水飞流而下,聚而成潭,真绝佳去处。崖腰处凹进十丈有余,成一天然洞穴,修建有几座平房。我们拾级而上,房檐前赫然三个大字:三贤祠。细瞧,又是朱熹。与武夷书院不同的是它是朱夫子恩师刘子翚讲学修身之处。朱熹、刘甫经常到此请益。站在三贤祠前,看着朱熹亲笔题写的匾额:百世如见。望着泉水经年地从崖尖斜飞而下,我的心底乱云飞渡:在那样一个苟活的小朝廷,民间竟有如许学术力量在暗暗地生长着,不能说不是一大奇迹。
走下三贤祠,不由请示导游,是否附近还有朱熹遗迹,那位漂亮的女导游坚定地说:没有了。我对她的话存疑,因为我发现这些导游只对金钱感兴趣。她们死命地赶着我们走,似乎我们不是在旅游,而是正在进行比赛。可却把大把大把的时间放在茶馆、珠宝店,诱使,或迫使我们购物,享受超高价的购物挨宰。
果然,在下山的拐角,我发现了一座寺院:慧苑寺。在女导游的白眼(她的白眼很好看)与呵责中,我毅然折了进去。看简介,朱熹真的在此寺活动过,并书写了一幅三个字的匾额,问管理人员,早已入市里博物馆了。由于女导游的白眼,我没有记住这三个字。该寺早已变味,小小二层楼小院,竟也三教合一,扫一眼很是伤心,只有怅然出来,沿路下山,跟着导游去农家购物去。当然,我只是喝了几杯茶,并未购一物。忆及前日遇到的一副对联:平等不二,茶禅一味,就当是打禅吧。
从此再未“遇见”朱熹,但这已经很知足了,甚至这出乎意外的邂逅,很长时间都让我亢奋得无法平静。不平静非为山水,只为山水间的人。我想,我终于懂得一点朱熹了,或者说找到了入门的钥匙了。这是此行最大的收获,但却是无意得之。
人生大概只能如此!
草毕此文的第二日,随团漂流崇阳溪,雨云低垂,细雨如织,仓皇中又一次撞到朱熹怀抱。抬头一看,“朱子渡”三字在雨水的冲洗下更加清晰,身旁伟岸的朱熹塑像临溪而立,身形很似孔子。朱熹从此渡口经常往来闽赣诸地,讲学授徒。而我们冒雨出行,却只为漂流。两岸空翠欲滴,溪中清流急湍,虽为良辰美景,可惜没有了朱老夫子,未免寂寥许多。其实,当初朱夫子从此远游,心情也该落寞的——他本不属于红尘中人。
李太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朱熹是寂寞的,四入官场,立朝四十九天,仕途很不得志,晚年更在“伪学”的迫害中郁郁而终;鲁迅是寂寞的,从北京跑到厦门,从厦门跑到广州,最后落脚上海,始终惶惶如也,席不暇暖,最后在通缉令中孤独而去。但有一点毫无疑问,他们绝对是圣贤,真正的圣贤,中华民族的文明赖他们而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
看来,鲁迅先生是从水路离开厦门的。而我们则是乘火车,一列早应进入博物馆的火车,没有空调,连电扇也没有,窗子生锈。我们就这样时空倒流般地连夜飞驰武夷山。在我幼稚的视野里,武夷山只是一系山脉而已,那里盛产茶叶,如此而已。到武夷山的第一眼,证明预想不虚,不过如此。夜宿苏闽寒舍,床铺潮湿,窗外虫声彻晓,已体会到南方山区的非同寻常,不是我们这些“北方郎”短期便能适应的。
第二日,去武夷山天游峰,竟意外地邂逅朱熹园,大出我之料想,一时心潮难平,本欲不再上山,专就此园徘徊。一者导游不许,二者恐怕又是什么假文物。从天游峰下来,又路过朱熹园,这次难禁诱惑,寻径而去,竟于隐屏峰下,九曲溪畔,找到了朱熹创立的武夷书院,又称武夷精舍。他在这里授徒多年,最终完成并刻印了传世杰作:《四书集注》。
韩元吉《武夷精舍序》说:“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一舍而近,若其后圃,暇则游焉。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潇洒啸咏,留必数日,盖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
本只为山水而来,不料却“邂逅”了朱熹,而且是这般有名的武夷书院,山水于是淡出,思想开始凸显。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仁者寿,智者乐。“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有了朱熹的存在,这方山水才有了灵性,才有了辗转的必要。而辗转的结果,让我多年来关于朱熹的困惑,有了许多的解释。朱熹诗曰:晨窗林影开,夜枕山泉响。隐去复何求,无言道心长。我隐隐感觉到没有武夷山,也就没有朱熹的那般思想。可以说,武夷山诞生了理学大师朱熹,朱熹也成就了武夷山,它因此而被尊为“道南理窟”。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但论其思想,与其故里关系如此密切者却并不多,前有孔孟、老庄,后有朱熹。孔孟,今山东人,故有北方的大气象,气盛言简。老庄,其学多水的柔,更多南楚国的浪漫色彩。而朱熹,福建人氏,虽祖籍徽州,其实生在福建尤溪,长于五夫里,讲学于武夷山,卒于建阳。平生足迹绝大在福建,又大半在武夷山。武夷山茂林修竹,危崖清泉,山险沟深,曲径通幽,除当地土著外,外人很少进入,并非通衢大道,亦非交通枢纽。而正是此等潮湿幽静之地,才锻就了朱熹体大思精、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学体系。我似乎明白了朱熹为何能在儒学“精微”处超绝前人甚多,除了南宋之时福建乃理学重镇,有一大批师友切磋请益,更与这方水土大有关系。一个北方人不会有如此成就,此点只可自家体悟,无法给别人道个明白。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也养一种思想。
现存武夷精舍乃2004年重修。但院内尚残留两堵土墙,黝黑的窗棂记载着久远的历史。朱熹毕生反对“务记览,为辞章,钓声名,取利禄”的官学传统,力求读书的涵咏功夫。他说:“凡看文字,端坐熟读,久久于正文边自有细字注脚迸出来,方是自家见得亲切。”“字字句句,涵咏切己,看得透彻,一生受用不尽。”我从书院购置了二幅朱熹碑刻拓片,其一曰:涵养穷索,致知力行。可谓其思想的精髓,证之当下教育,亦不失为一剂良药。至于书法的精妙,自是余话。
从书院又购买了几册关于朱熹的著作,大都是当地人所著。有一册《朱熹在五夫》,记载了朱熹在故里的言行。五夫里就在附近,很想造访,奈何时间匆促,难以成行。据导游说,早就没有了遗迹。而在福建朱熹及门人一共创建了20余所书院,可惜也大都不存。偶有遗迹,也相见甚难,只好作罢。
不料第二日,爬水帘洞,无意中又“邂逅”了朱老夫子。水帘洞,曲径通幽,在武夷山深处,群岭逶迤之中,忽地平地立起千仞悬臂,如屏风,如鸟翼,卫护着数畦茶田。崖顶凹处有水飞流而下,聚而成潭,真绝佳去处。崖腰处凹进十丈有余,成一天然洞穴,修建有几座平房。我们拾级而上,房檐前赫然三个大字:三贤祠。细瞧,又是朱熹。与武夷书院不同的是它是朱夫子恩师刘子翚讲学修身之处。朱熹、刘甫经常到此请益。站在三贤祠前,看着朱熹亲笔题写的匾额:百世如见。望着泉水经年地从崖尖斜飞而下,我的心底乱云飞渡:在那样一个苟活的小朝廷,民间竟有如许学术力量在暗暗地生长着,不能说不是一大奇迹。
走下三贤祠,不由请示导游,是否附近还有朱熹遗迹,那位漂亮的女导游坚定地说:没有了。我对她的话存疑,因为我发现这些导游只对金钱感兴趣。她们死命地赶着我们走,似乎我们不是在旅游,而是正在进行比赛。可却把大把大把的时间放在茶馆、珠宝店,诱使,或迫使我们购物,享受超高价的购物挨宰。
果然,在下山的拐角,我发现了一座寺院:慧苑寺。在女导游的白眼(她的白眼很好看)与呵责中,我毅然折了进去。看简介,朱熹真的在此寺活动过,并书写了一幅三个字的匾额,问管理人员,早已入市里博物馆了。由于女导游的白眼,我没有记住这三个字。该寺早已变味,小小二层楼小院,竟也三教合一,扫一眼很是伤心,只有怅然出来,沿路下山,跟着导游去农家购物去。当然,我只是喝了几杯茶,并未购一物。忆及前日遇到的一副对联:平等不二,茶禅一味,就当是打禅吧。
从此再未“遇见”朱熹,但这已经很知足了,甚至这出乎意外的邂逅,很长时间都让我亢奋得无法平静。不平静非为山水,只为山水间的人。我想,我终于懂得一点朱熹了,或者说找到了入门的钥匙了。这是此行最大的收获,但却是无意得之。
人生大概只能如此!
草毕此文的第二日,随团漂流崇阳溪,雨云低垂,细雨如织,仓皇中又一次撞到朱熹怀抱。抬头一看,“朱子渡”三字在雨水的冲洗下更加清晰,身旁伟岸的朱熹塑像临溪而立,身形很似孔子。朱熹从此渡口经常往来闽赣诸地,讲学授徒。而我们冒雨出行,却只为漂流。两岸空翠欲滴,溪中清流急湍,虽为良辰美景,可惜没有了朱老夫子,未免寂寥许多。其实,当初朱夫子从此远游,心情也该落寞的——他本不属于红尘中人。
李太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朱熹是寂寞的,四入官场,立朝四十九天,仕途很不得志,晚年更在“伪学”的迫害中郁郁而终;鲁迅是寂寞的,从北京跑到厦门,从厦门跑到广州,最后落脚上海,始终惶惶如也,席不暇暖,最后在通缉令中孤独而去。但有一点毫无疑问,他们绝对是圣贤,真正的圣贤,中华民族的文明赖他们而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