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暑假回到家乡,从附近村庄来了两位农民同志,一位姓李,一位姓王。他们知道我是医生,要求我替他们看病,我很高兴地答应了。
李某说:“两星期前,我到外甥家去吃喜酒,多吃了些油腻的东西。从那天起,我的饭量就大大地减少。本来每餐要吃三大碗饭的,现在每餐吃半碗饭都很勉强。看见食物就觉得讨厌,甚至要恶心,有时还要吐酸水。医生,请你查查看,我的胃究竟怎样?你可以给我几片助消化的药吗?”
老王说:“我的身体一向很好,今天早上还很舒服的。上午,我顶着烈日在田间工作。中午回到家,我觉得有些头晕,心口有些闷,想吐又吐不出来,午饭也不想吃。医生,我究竟得了什么病?你能不能给我些药,快把病治好,否则要耽误生产啊!”
我检查后发现,老李除了舌苔较厚、上腹部轻度压痛之外,没有别的异常;老王除了舌苔厚、精神有些委靡、皮肤发热、脉搏较快外,也无其他特殊表现。老李和老王虽然都有消化呆滞、肠胃不适的症状,但发生原因是不同的。老李是因为多吃了油腻的东西,把胃“吃坏了”。老王是因为在烈日之下辛苦工作,因轻度中暑而引起了胃部不适症状。
谈谈“消化不良”
一个人要维持生命,每日必须摄取适当的食物。食物在肠胃道经过消化的过程,变成适合身体吸收的营养,通过血液和淋巴到达身体的各个组织和细胞。健康的人,他的消化过程是完整良好的。当身体遭受各种内在或外来的不利刺激后,消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引起所谓的“消化不良”现象。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饮食不慎,多吃了鱼肉,油腻或其他不容易消化的东西。此外,用脑过多、精神太紧张,同时运动太少的人,也会出现消化不良。至于身体内部器官的慢性疾病(如肺结核、心脏病、肾脏病等)当然也可以引起消化不良。
提倡“预防为主”
消化不良的症状有食欲不振、见食生厌、胃部闷胀等。长期的消化不良可影响机体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则精神委靡、全身无力、贫血,工作效率减低,影响生产,而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更会招致其他疾病,于公于私都是很大的损失。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必须循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起。就是说,饮食应有节制,不要吃太过油腻的食物,平时要做有益的运动,尽量避免各种对身心有害的刺激。已经有了消化不良的人,重者应就近请医生诊治,轻者可吃些健胃的药片。
(原文发表于1954年8月)
后即:
过教授写的这篇文章已经有54岁“高龄—了。如今读起来,依然很有“味道”,文字流畅,深入浅出。54年后的今天,医学界对“消化不良”这种疾病有了哪些新认识呢?本刊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副主任,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肝脏胃肠病研究所副所长田德安教授作介绍。
田德安: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两种。前者是经检查明确由某器官病变所引起,后者胃肠道无器质性病变。过教授诊治的两位病人,都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胃肠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内脏敏感性增高、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激素水平紊乱,心理因素和社会事件是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目前,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采用罗马Ⅲ标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采用药物,心理联合治疗。治疗药物很多,主要包括促动力药、抑酸剂,微生态制剂,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等。
李某说:“两星期前,我到外甥家去吃喜酒,多吃了些油腻的东西。从那天起,我的饭量就大大地减少。本来每餐要吃三大碗饭的,现在每餐吃半碗饭都很勉强。看见食物就觉得讨厌,甚至要恶心,有时还要吐酸水。医生,请你查查看,我的胃究竟怎样?你可以给我几片助消化的药吗?”
老王说:“我的身体一向很好,今天早上还很舒服的。上午,我顶着烈日在田间工作。中午回到家,我觉得有些头晕,心口有些闷,想吐又吐不出来,午饭也不想吃。医生,我究竟得了什么病?你能不能给我些药,快把病治好,否则要耽误生产啊!”
我检查后发现,老李除了舌苔较厚、上腹部轻度压痛之外,没有别的异常;老王除了舌苔厚、精神有些委靡、皮肤发热、脉搏较快外,也无其他特殊表现。老李和老王虽然都有消化呆滞、肠胃不适的症状,但发生原因是不同的。老李是因为多吃了油腻的东西,把胃“吃坏了”。老王是因为在烈日之下辛苦工作,因轻度中暑而引起了胃部不适症状。
谈谈“消化不良”
一个人要维持生命,每日必须摄取适当的食物。食物在肠胃道经过消化的过程,变成适合身体吸收的营养,通过血液和淋巴到达身体的各个组织和细胞。健康的人,他的消化过程是完整良好的。当身体遭受各种内在或外来的不利刺激后,消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引起所谓的“消化不良”现象。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饮食不慎,多吃了鱼肉,油腻或其他不容易消化的东西。此外,用脑过多、精神太紧张,同时运动太少的人,也会出现消化不良。至于身体内部器官的慢性疾病(如肺结核、心脏病、肾脏病等)当然也可以引起消化不良。
提倡“预防为主”
消化不良的症状有食欲不振、见食生厌、胃部闷胀等。长期的消化不良可影响机体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则精神委靡、全身无力、贫血,工作效率减低,影响生产,而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更会招致其他疾病,于公于私都是很大的损失。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必须循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起。就是说,饮食应有节制,不要吃太过油腻的食物,平时要做有益的运动,尽量避免各种对身心有害的刺激。已经有了消化不良的人,重者应就近请医生诊治,轻者可吃些健胃的药片。
(原文发表于1954年8月)
后即:
过教授写的这篇文章已经有54岁“高龄—了。如今读起来,依然很有“味道”,文字流畅,深入浅出。54年后的今天,医学界对“消化不良”这种疾病有了哪些新认识呢?本刊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副主任,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肝脏胃肠病研究所副所长田德安教授作介绍。
田德安: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两种。前者是经检查明确由某器官病变所引起,后者胃肠道无器质性病变。过教授诊治的两位病人,都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胃肠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内脏敏感性增高、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激素水平紊乱,心理因素和社会事件是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目前,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采用罗马Ⅲ标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采用药物,心理联合治疗。治疗药物很多,主要包括促动力药、抑酸剂,微生态制剂,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