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就业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guo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与就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两个重大战略性问题。“十一五”期间两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推进信息化的同时,使就业问题也得到一定的缓解,形成信息化与就业相互促进的和谐局面。
  
  一、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
  
  信息化对就业,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以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新兴产业的创造能力日益成为我国就业的重要拉动力量;另一方面又以其对劳动生产率的重要贡献,使得短期内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较为明显,失业人员增加。
  
  (一)信息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对有关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储存和处理的技术,既是某种特定工序的专业技术,更是适用于各种环境的通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制造业、金融、教育、政府等部门。信息的扩散性和渗透性不仅促进了宏观经济的增长,而且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启动新的需求、提高企业和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都有极大的作用,其结果是信息化除了直接创造新的工作岗位,还间接带来了许多新的就业需求。2001年我国信息产业直接吸收的就业人口约为300万人,而间接增加的就业机会达21.8-30.5万个。
  信息化对就业也有负面的影响。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减少了单位产品对劳动力的需求,对就业有挤出效应。二是信息化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一些产业和行业萧条,造成该部门的劳动者失去工作。三是信息化加剧产业和行业的结构调整,由此产生劳动力知识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的问题,不掌握信息技术的劳动者面临从劳动者队伍中被挤出和淘汰的危险。在信息化时代,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就微观、短期来看,信息化可能会带来失业的增加,而就宏观、长期来看,会提高总体就业水平。国际经验也表明,由数字革命所预期的新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将很可能比失去的更多。
  
  (二)信息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首先,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就业结构变化。信息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融合具有优化作用,从而使劳动力向信息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形成了新的支柱产业——信息产业,推动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信息产业作为前后关联度大、投入产出效率高、增长速度最快的支柱产业,将创造大量新就业机会。2002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7%,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达17%,在GDP增长率8%中拉动了1.3个百分点。信息技术还加快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我国信息技术应用的典型调查也表明,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的投入产出一般都有1:4的“倍增”效应。
  其次,信息化改变资本有机构成,从而影响劳动力结构。信息化在传统的劳动力、土地、资金三大生产要素之外,增加了知识、科技、信息等要素,而且信息可以整合其他要素,使它们发挥更大的合力作用。在信息化条件下,由于采用效率更高的技术和更多的资本,促使生产部门的有机构成提高,吸收普通劳动力的数量较少;同时由于创新劳动作用的日益凸显,一些行业投资于人力资本的份额相对于物质资本增加得更快,又使这些行业资本有机构成呈下降趋势。劳动力的需求类型相应改变,知本型资本有机构成将成为新的方向,以知识为基础的“劳动一资本”混合型生产要素将成为新的结构特色。
  第三,各地区信息化水平不同.从而影响劳动力在区域之间的流动。从区域就业布局来看,东部地区距离国际市场较近、外向度高、经济与技术基础较好,信息经济得以蓬勃发展,将继续发挥集聚效应,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流入该地区。如北京市2000年服务业和信息业的就业比重之和(25.02%+28.17%)已经超过工业部门(34.68%),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中部地区受到信息技术梯度转移的直接影响,就业机会增加的速度将上升。西部地区仍以资源消耗型的传统产业为支柱,传统产业信息化相对滞后,新型信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从城乡就业布局来看,信息化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农业人口的转移和流动速度加快,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健全,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便利条件。但城市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难度会加大。
  
  (三)信息化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就业模式是低工资、高就业,终身就业制,行政安置和隐形失业。这导致了城乡二元分割、劳动效率低、劳动积极性不高等结果。信息化有助于形成高效率、高质量、体面的就业。
  首先,信息化促使劳动者的流动性加强,岗位的稳定性降低。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新技术、新产品投入生产的速度,从而也加快了劳动的变化周期,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从客观上要求劳动力的全面流动。信息化时代,劳动力市场由原来的刚性就业向自主就业转化,当然也存在引发摩擦性失业的风险。
  第二,劳动报酬支付出现多样化和上升趋势,劳动者凭业绩和技能获取利润。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为了留住信息化人才,传统薪酬管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根据他们的业绩和技能支付薪金。近年来我国薪酬水平最高的几个行业也都与信息产业密切相关。
  第三,信息化有效地改善了工作环境。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的灵活性大大增加。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劳动者既可以选择在公司、办公室或车间办公,也可以选择在家庭办公,通过传真、电话、E-mail等现代化方式实现彼此之间的沟通。劳动者赢得了更多的闲暇,能够满足人们更新知识、照顾家庭、提高社会质量等需要。相应地,灵活就业模式将迎来快速发展。
  
  二、我国信息化发展路径及各阶段的就业特点
  
  回顾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中后期)
  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了第一个12年科技发展计划,强调电子计算机技术、无线电技术、核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第二、第三阶段我国的信息化进程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的信息化,是按照“基础研究一应用与开发研究一产业化”的路径开展的,但由于特殊的国际政治环境,使得我国的信息化研究主要局限于军工、国防领域。且高投入、低效益、窄范围、单一形式以及成果难以商品化的特点,限制了信息产业的自我发展以及对其他产业的辐射能力。在萌芽阶段,电子信息技术局限于军 工、国防领域,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信息产业体系,没有大量的吸收就业,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也相当有限。
  
  (二)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
  在这一阶段,建立了普及的信息工业,开始大规模建设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新技术革命及其对策”的讨论、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报告》的问世以及随后的“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863计划”等。不但设立了政府信息系统、国家信息中心,还在北京成立了具有法人资格的信息行业民间组织——中国信息协会,信息产业真正得到了由封闭走向开放、从产品到商品化,并与市场紧密衔接起来。标志着我国的信息化已经进入了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发展轨道。随着信息产业的逐渐强大,产生了两方面的就业需求:一方面,处于技术发展和产品创新的需要(如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急需大量的掌握高端技术的高层次的研发、应用人才;另一方面,一些电子组装产业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产业技术工人。但这一阶段信息化对就业的贡献主要局限于电子信息产业内部,其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行业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较小,尽管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替代会造成一部分失业,但其创造效应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三)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
  这是我国信息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个阶段。随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号召的提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开展、“金字系列工程”的启动、信息产业部的成立,信息化产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具备了研制高性能电子计算机的能力,固定通信网与移动通信网规模跃居世界前三,软件产业年均增长在20%以上,国际互联网普及迅速、电子商务开展得如火如荼、企业信息化逐步推进。在信息化的快速成长阶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教育、行政、医疗保健、制造业、金融、交通、贸易、环境保护等各个社会领域,一方面不断瓦解破坏着传统生产经营体系,另一方面不断创造出以产业融合、网络经济、柔性生产、虚拟关联等为特征的生产经营体系,其对社会就业的影响也变得复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动化对劳动力的替代、传统产业的衰退、投资向新兴产业的转移、生产和市场衔接的紧密性等,伴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将对就业造成较大的冲击,造成大量失业。同时,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或者与传统产业结合,生产全新的产品和消费方式,其本身的发展就创造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尤其是与信息产业有关的服务业,将成为吸收劳动力最多的领域。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前向、后向、旁侧关联效应,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壮大,本身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这一阶段前期,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是缩减效应占主导,尤其是在国企改革造成大量城镇人员失业的背景下。而在后期,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增补效应。
  
  三、“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发展对就业的促进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的阶段,“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既有助于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又给就业带来了新的问题。“十一五”期间,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加入WTO以后对我国就业总量、就业结构的冲击,劳动力的供求矛盾将会更加突出。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每年新增就业人口总数2000多万人,而按照年均7.5%的GDP增长速度,每年能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600多万人,5年下来累积的失业人数将达到2000余万人,考虑已有的失业人口、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求、结构性失业,“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将面临着严重的失业压力。尽管我国信息化总指数在2000年已经提高到38.46,但该指数与GDP及其增长速度间的相关系数很低,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还不是由信息产业所带动的,中国尚未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形态。同时,中国现存的经济结构与信息产业为主导的较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信息化发展对总体就业的促进作用还有待发挥。
  针对上述情况,一方面需要建设信息化与就业的重要基本建设项目——失业监测预警体系,另一方面应该合理制定信息化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持政策。
  
  (一)失业监测预警体系
  失业预警体系是利用信息化促进就业的重要而又基础性的建设项目,能够对控制和预防大规模失业提供科学的方法,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就业,稳定社会。
  建立失业监测预警的基本思路是:以完善失业调查体系为基础,以调整完善政策指标体系为手段,以失业监测预警模型为核心,以建立应急预案处理机制为目的,形成完善的失业状况的预警预测体系。通过选择一系列与失业相关的经济运行指标和失业状况指标,构成失业监测信息指标体系。通过失业统计调查体系,主要包括统计局的失业抽样调查和劳动保障局的城镇失业统计,收集失业信息指标的具体数据,为失业监测预警模型分析失业状况提供依据。失业监测预警模型将失业信息指标的分析结果以一定方式表示出来,再参照失业警戒线,将其纳入相关警戒区域,表明目前或将来的失业状况的严重程度。同时,根据失业应急预案,提出可供选择的政策组合。最后,失业预警专家委员会通过综合监测预警模型输出的失业警情信号和对应的应急预案,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建立在失业统计调查和主要理论模型(包括内部人一外部人模型、效率工资模型、失业率决定模型等)的基础之上,失业监测预警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失业监测信息指标体系和失业预测模型》,包括时点指标、时期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集中度指标、分类指标等;失业预测模型含有自主知识产权,受国家软件保护。这些指标主要有三大类:个人基本情况指标,本次失业基本情况指标,就业愿望指标。
  第二模块:《失业警戒线和失业警报模型》,矩阵式声、光、电信号。根据失业实际状况与失业监测预警线相对照,判定不同的失业警情,及时发出失业警报信号。失业警报信号可以用数字化符号精确表示,如:一、二、三级及具体数据。也可用颜色符号模糊表示,如:红色、黄色、绿色。还可将前述两种办法并用。
  第三模块:《失业应急预案模型》,通过失业监测预警模型的输出结果,研判警情严重程度和产生原因,相应提出综合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通过启动应急预案,提高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达到及时缓解失业压力和保持社会稳定的目的。
  
  (二)信息化促进就业的重要政策 支持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艰巨任务,在这一进程中,传统就业方式在就业结构、就业观念、就业模式及就业政策等方面都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发生巨大变化。从长期来看,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社会进步并不断产生新的就业机会。但从短期看,信息化对就业的“缩减效应”和“增补效应”同时存在,“缩减效应”甚至大于“增补效应”。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几乎是无限供给的,因此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政策扩大信息化的“就业增补效应”,减少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结构性失业。
  首先,大力提高农业的信息化水平,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国2003年度农村劳动力4.82亿,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有3.2亿。按照目前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水平测算,种植业需要劳动力1.5亿,加上2000万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仅为1.7亿。这样,农村富余劳动力约有1.5亿,而且每年还将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因此必须加快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实现自由流动。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观念,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政府不应人为地给农民工进城设置门槛,而应营造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给农民工以“国民待遇”。要打破现有的二元户口管理制度,而统一变为身份证管理制度,并进行各项配套改革。另一方面,应打破劳动力流动的地域限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培育劳动力中介组织,建立各种专业的劳动者协会,及时提供各种需求信息。劳动力中介组织可以大力开展区域性劳务协作,促进劳动力在不同地区、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各种专业的劳动者协会可以有序组织农民工外出就业,减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降低就业成本。
  第二,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传统工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时要侧重于发挥信息技术运用在发现和使用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物质消耗水平、改善生产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功能,尽可能减少对劳动力的替代,强化技术进步开辟新的就业机会的功能。要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那些产品需求弹性大的产业的进程,带动新的就业及相关产业的间接就业。
  第三,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被信息技术挤出、替代的劳动力。对于能够产生“原始就业创造”和“派生就业需求”的新兴产业部门,政策上可以从信贷投资支持为主转向以风险投资支持为主,从生产型增值税转向消费型增值税,从技术投资转向技术和人力资本投资并重。鼓励创新导向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相关产业的发展,关键的政策选择是鼓励人力资本的风险投资。
  此外还应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加强信息化的教育和培训,全面促进信息化对就业的积极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李宏梅、李程、谢业华和国家信息中心翁仁木参与了研究和讨论,在此表示感谢。)
其他文献
电子商务具有前期投资小、工作时间零散、网络依赖性强等特点,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流途径之一,部分高等院校甚至与时俱进的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致力于培养更多数量、
根据技校学生的生源的特点,对技校中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析。同时根据这一特点,对在技校中的英语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特征,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教学
2011年6月30日,旨在规范行政机关强制权力运行的《行政强制法》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五次审议,获得通过,该法明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备受争议的法律的出台让人们看到了解决城管问
为系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理论体系、对策体系和方法措施体系,推动预防工作更加广泛、更加深入、
汽车诊断是指在不解体(或仅拆卸个别小件)的情况下,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的作业.汽车诊断方法有传统诊断方法和仪器诊断方法两种,这里主要对传统诊断方法进行简要的探讨.传统诊
[摘要]芳香植物是当前园林绿化中应用的较为广泛的一种植物类型,这种植物由于同时兼具观赏作用、净化作用以及医疗保健作用,因此广受人们的欢迎。本文将探讨芳香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旨在为园林绿化建设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观赏芳香植物;园林绿化;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对居住环境的追求也不断提升。园林绿化不仅代表了城市的形象和品味.对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
保证自来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根据自来水处理工艺的总要求,采取措施保证自来水的质量,为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
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的训练方法已经成为竞技体育项目中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核心要素。短道速滑属体能类主导项群,是我国冬季传统优势竞赛项目之一。近年来
[摘要]园林施工在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仅是因为能为到处是钢筋水泥、高楼林立的城市提供一抹清新的绿色,而且也能提高环境质量,保证人们的生活健康问题。本文将从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施工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创新性应用两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分析研究反季节种植技术对园林建设以及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反季节种植技术;园林施工;应用探究
1999年3月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要求全国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打击行贿犯罪的力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