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代文学语言的变迁

来源 :当代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john6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包含语音、表象和意义三个方面的要素和层次.十七年文学时期,由于文学政治化功能的扩大,导致文学语言的多义性与模糊性的消失,从而缩小了语言的意义层;先锋文学时期,作家斩断了词语的能指与所指间的对应关系,有意造成语言秩序和逻辑锁链的断裂和缺失,从而导致语言意义的缺席;网络文学时期,网络写手们把数字、符号等纳入了文学语言的范畴,利用陌生化、变形等手段使文学语言创造出了新意,从而扩大了文学语言的意义层.当代文学语言所发生的这些变化,值得我们深思.
其他文献
第一条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第三条 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为
新诗语言在透明性与自足性之间滑动。1949—1976年中国“地上”诗歌与“地下”诗歌各自有其诗歌语言体系,其根本特征或是透明性,或是自足性。“文革”前与“文革”后程度有别、
在信息过剩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做出更好的新闻,是报纸编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客观地阐释了报纸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