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时代,管理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促进了现代企业管理。在供水工作中,随着社会发展,对城乡供水系统的水质、水压及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运用计算机提高管理效率,节约运行费用,是当前供水系统新理论、新技术发展、研究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供水管理;运用
0.引言
城乡供水系统是保障工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重要体系之一,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各行各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就计算机技术在城乡供水管理中的运用进行浅析。
1.计算机技术在城乡供水管理中的目的
供水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是对供水生产、管网输送和管理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供水管理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供水管理中计算机控制的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调节和控制,系统和元件的自动安全保护,网络信息的自动传输,系统生产的自动调度,以及供水企业的自动化经济管理等。计算机技术在供水管理中应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供水的水能质量(频率和水压),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
2.计算机技术在城乡供水管理中的运用
2.1实现三遥,节省人力资源
计算机控制的供水系统实现“三遥”(遥测、遥控、遥调)后,当无人值守时,通过发送设定物理量的上下限值命令,可以让控制中心进入自动控制状态,自动调节各处管网压力并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当有人值守时,可以进入半自动或人工控制状态。无论哪种状态,都会减少大量的现场巡视次数和值班人员数量,而且效率高、速度快。一个完善的供水系统只要不牵涉现场抢修任务,完全可以用办公室电脑的鼠标高效地操作控制。
2.2通过计算机技术优化调度分析,实现节能降耗
调度的目的就是在最经济的运行方式下满足用户的需要,通过对管网压力及流量的实时监控,了解供水压力的变化,及时地调度生产,将出水压力、流量与水泵特性曲线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佳方案,达到节能降耗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通过分析,控制中心能够最佳化地实时设定出水压力,使PLC控制变频器输出一定频率的交流电,从而改变水泵电机的转速,调整出水流量,保持动态恒压供水,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例如,某自来水公司利用计算机技术,共建成并优化包括调度系统、管网系统、财务系统、营业收费系统、热线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内的6大系统板块;自主研发了公司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工程管理、水质数据管理、档案管理、物业收费管理等6个系统和软件;利用计算机技术共管理和维护着全公司200多台计算机;承担着公司10多万户用户资料的保存和每月8万多户用户的抄表收费数据的维护、备份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2.3计算机技术在供水自动化中的应用
2.3.1负荷管理程序
我国传统的负荷(负荷控制)是在供水容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抑制负荷的方法改善负荷曲线(用削峰、填谷和错峰等控制手段)。这种控制曾在我国配水网中普遍采用。随着供水容量的增加,这种落后的负荷控制方式必须改变。先进的负荷管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根据用户的不同用水需求,根据天气状况及建筑物的供暖特性,并依据分时水价,确定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优运行方式,并加以用水控制,以便用最少的水量获得最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用水的舒适度。这将导致平坦负荷曲线,节约水力,减少供水费用,减少用户水费支出。
2.3.2用水管理程序
计算机技术编制的用水管理程序主要包括自动计量计费、业务扩充、用户服务等内容。自动计量计费可应用于不同层次,有为适应水力市场的交易,满足供水、输水、配水以及转供等需要的计量计费系统,有适合于不同的供水厂家、不同的供水部门的计量计费系统;还有直接记录各家各户的自动抄表系统。它们都涉及到计量设备、数据传输和计费,甚至涉及与费用结算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业务扩充是指用户报装、接水等一系列的用水业务的服务。现在已可利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操作,以提高处理事务的自动化程度,节省劳动力,改善劳动条件,并可提高服务质量,也便于对数据进行检查和管理。用户服务方面如停水报告及处理、交费及票据处理等,也均可利用计算机及通信等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服务的自动化水平和质量得以提高。
2.3.3供水调度系统工程
供水调度系统工程,包括供水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以对管网、水厂、加压站和蓄水库的压力、流量、水位、水质和电耗等参数进行远程监视,辅助调度人员进行有效调度,保证供水系统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公司的生产、调度和管理水平。以阳谷县城乡供水总公司供水调度系统工程为例,整个调度系统由1个主控中心站和1个子站组成。调度主控中心站设在阳谷县城乡供水总公司院内,子站由水源地管理所及15眼水源井组成。在本系统中共有两种通讯链路:ATM帧中继网络传送链路与超短波无线链路。水厂和加压站的RTU通过ATM帧中继网络传送数据传送至总公司;15眼井屋的RTU通过无线信道将数据传送到公司调度中心。无线链路中的任何一个测站具有存储转发功能,任何一个子站可作为中继站存储转发同一链路中覆盖范围内其它子站的的数据,所属子站或其它任何需要子站可组成网状通讯结构,某一个通讯结点的损坏不会影响整个通讯网。中心站组态软件直接通过ATM网络接收水源地管理所及水源井屋的DCS监测数据。调度中心通过三种方式接受分站的数据:第一,调度中心FIX组态软件操作MCP-T 通过ATM帧中继把MDLC数据打包为TCP-IP格式向加压站、水厂传送。第二,调度中心FIX组态软件通过ATM帧中继直接提取DCS水厂的数据,接口方式为OPC或ODBC。第三,调度中心经MCP-T通过无线链路采集管网监测检测子站的数据,然后由FIX组态软件写入数据库。22个管网测点RTU终端,通过无线信道将数据传送到公司调度中心,检测数据包括压力、流量、余氯、浊度等,目前只建立三个压力、余氯、浊度综合检测点。
3.结语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各行各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进程,尤其是在城乡供水管理中,提高了供水管理效率,同时也节约了供水企业成本开支,值得大力推广。 [科]
【关键词】计算机;供水管理;运用
0.引言
城乡供水系统是保障工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重要体系之一,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各行各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就计算机技术在城乡供水管理中的运用进行浅析。
1.计算机技术在城乡供水管理中的目的
供水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是对供水生产、管网输送和管理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供水管理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供水管理中计算机控制的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调节和控制,系统和元件的自动安全保护,网络信息的自动传输,系统生产的自动调度,以及供水企业的自动化经济管理等。计算机技术在供水管理中应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供水的水能质量(频率和水压),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
2.计算机技术在城乡供水管理中的运用
2.1实现三遥,节省人力资源
计算机控制的供水系统实现“三遥”(遥测、遥控、遥调)后,当无人值守时,通过发送设定物理量的上下限值命令,可以让控制中心进入自动控制状态,自动调节各处管网压力并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当有人值守时,可以进入半自动或人工控制状态。无论哪种状态,都会减少大量的现场巡视次数和值班人员数量,而且效率高、速度快。一个完善的供水系统只要不牵涉现场抢修任务,完全可以用办公室电脑的鼠标高效地操作控制。
2.2通过计算机技术优化调度分析,实现节能降耗
调度的目的就是在最经济的运行方式下满足用户的需要,通过对管网压力及流量的实时监控,了解供水压力的变化,及时地调度生产,将出水压力、流量与水泵特性曲线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佳方案,达到节能降耗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通过分析,控制中心能够最佳化地实时设定出水压力,使PLC控制变频器输出一定频率的交流电,从而改变水泵电机的转速,调整出水流量,保持动态恒压供水,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例如,某自来水公司利用计算机技术,共建成并优化包括调度系统、管网系统、财务系统、营业收费系统、热线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内的6大系统板块;自主研发了公司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工程管理、水质数据管理、档案管理、物业收费管理等6个系统和软件;利用计算机技术共管理和维护着全公司200多台计算机;承担着公司10多万户用户资料的保存和每月8万多户用户的抄表收费数据的维护、备份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2.3计算机技术在供水自动化中的应用
2.3.1负荷管理程序
我国传统的负荷(负荷控制)是在供水容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抑制负荷的方法改善负荷曲线(用削峰、填谷和错峰等控制手段)。这种控制曾在我国配水网中普遍采用。随着供水容量的增加,这种落后的负荷控制方式必须改变。先进的负荷管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根据用户的不同用水需求,根据天气状况及建筑物的供暖特性,并依据分时水价,确定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优运行方式,并加以用水控制,以便用最少的水量获得最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用水的舒适度。这将导致平坦负荷曲线,节约水力,减少供水费用,减少用户水费支出。
2.3.2用水管理程序
计算机技术编制的用水管理程序主要包括自动计量计费、业务扩充、用户服务等内容。自动计量计费可应用于不同层次,有为适应水力市场的交易,满足供水、输水、配水以及转供等需要的计量计费系统,有适合于不同的供水厂家、不同的供水部门的计量计费系统;还有直接记录各家各户的自动抄表系统。它们都涉及到计量设备、数据传输和计费,甚至涉及与费用结算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业务扩充是指用户报装、接水等一系列的用水业务的服务。现在已可利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操作,以提高处理事务的自动化程度,节省劳动力,改善劳动条件,并可提高服务质量,也便于对数据进行检查和管理。用户服务方面如停水报告及处理、交费及票据处理等,也均可利用计算机及通信等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服务的自动化水平和质量得以提高。
2.3.3供水调度系统工程
供水调度系统工程,包括供水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以对管网、水厂、加压站和蓄水库的压力、流量、水位、水质和电耗等参数进行远程监视,辅助调度人员进行有效调度,保证供水系统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公司的生产、调度和管理水平。以阳谷县城乡供水总公司供水调度系统工程为例,整个调度系统由1个主控中心站和1个子站组成。调度主控中心站设在阳谷县城乡供水总公司院内,子站由水源地管理所及15眼水源井组成。在本系统中共有两种通讯链路:ATM帧中继网络传送链路与超短波无线链路。水厂和加压站的RTU通过ATM帧中继网络传送数据传送至总公司;15眼井屋的RTU通过无线信道将数据传送到公司调度中心。无线链路中的任何一个测站具有存储转发功能,任何一个子站可作为中继站存储转发同一链路中覆盖范围内其它子站的的数据,所属子站或其它任何需要子站可组成网状通讯结构,某一个通讯结点的损坏不会影响整个通讯网。中心站组态软件直接通过ATM网络接收水源地管理所及水源井屋的DCS监测数据。调度中心通过三种方式接受分站的数据:第一,调度中心FIX组态软件操作MCP-T 通过ATM帧中继把MDLC数据打包为TCP-IP格式向加压站、水厂传送。第二,调度中心FIX组态软件通过ATM帧中继直接提取DCS水厂的数据,接口方式为OPC或ODBC。第三,调度中心经MCP-T通过无线链路采集管网监测检测子站的数据,然后由FIX组态软件写入数据库。22个管网测点RTU终端,通过无线信道将数据传送到公司调度中心,检测数据包括压力、流量、余氯、浊度等,目前只建立三个压力、余氯、浊度综合检测点。
3.结语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各行各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进程,尤其是在城乡供水管理中,提高了供水管理效率,同时也节约了供水企业成本开支,值得大力推广。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