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3
摘 要 中学生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学生体育教学中,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结合中学生体育教学分析中学生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的影响,分析了中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的现状。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兴趣 体育参与动机 体育教学
一、前言
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体育学术界提了很多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关注学生体育意识已成为共识,而对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研究更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综述法、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归纳演绎法等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内容丰富、活泼、趣味的“快乐体育”,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体育锻炼所特有的快乐感和喜悦感,感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得到有效释放。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的内涵分析
(一)体育兴趣的内涵分析
体育兴趣是指学生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积极的认识某种体育项目或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在学生自身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在日常的体育锻炼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同样,体育兴趣也不是先天就产生了的,体育兴趣包括体育心理兴趣和体育生理兴趣。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一定的爱好和运动专长,并形成体育锻炼习惯,自觉地坚持锻炼,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科学研究与体育实践都表明,中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往往是以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往往是在从事某些运动项目活动的成功体验中形成与发展的,是与具备一定的运动专长密切相关的。在促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运动的积极情感,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真正养成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体育参与动机的内涵分析
体育动机是指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进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所谓内部体育动机,一般指参加体育活动者认识到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并由其活动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内部体育动机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在心理力量,是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强大动力。中学生对体育意义的高认识水平,可能会促进学生体育行为的参与度。中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爱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的中学生对体育意义有较高认识水平,而对体育知识的认知水平却比较低的矛盾现象,表明了中学生体育意识水平往往高于体育参与行为水平,这与业界的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三、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兴趣与动机参与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一切活动的中心在于学生。在中学教育阶段,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既可扩大体育课效果,又能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活跃校园气氛,利于培养学生多种体育兴趣。为此从深入了解学生的活动兴趣与参与动机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兴趣,引起参与的动机,从根本上调动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全面持久地开展,使体育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往往是在认识到学习的目标和对待体育活动的兴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过程中,明确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目标,体育兴趣和动机参与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先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决定学生以后参与到体育活动的动机。但是没有参与体育的动机,学生很难对体育产生兴趣,形成体育习惯。所以兴趣和动机是相辅相成的。据态度性理论的有关研究表明,由于兴趣因素造成的态度性结构或动机气氛对个体的动机过程、认知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适宜学习气氛,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对体育的参与动机得以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在新型的师生观、评价观的影响下,教师更应该创设以掌握气氛为主的课堂主体参与动机气氛,从而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中学生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与动机的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课堂教学改革和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调查学生的参与动机,让学生明白参与体育运动对健康和学习的积极影响。通过学生参与体育了解学生兴趣与动机的关系,从中学生来看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中,主要是兴趣带动参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主体实践活动逐步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内容丰富、活泼、趣味的“快乐体育”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体育锻炼所特有的快乐感和喜悦感,感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得到有效释放。这种引导体现在中学生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体育的习惯。激发与习惯的关系,主要对象是学生,这就间接要求教师的引导。总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兴趣和动机参与相互影响着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拥有不同体育参与动机的学生在体育兴趣水平有明显的差异。
四、中学生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的现状分析
(一)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分析
1.直接体育兴趣需求
体育教学中新颖的活动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引起学生的新颖感,兴奋感,刺激感等,都能够引起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兴趣的产生。直接兴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具有定向作用。它往往指向特定的体育活动项目,内容和方法和手段,学生的锻炼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喜好差异。第二,体育兴趣对体育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求知行为的前提,是想练的前提,对体育活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将会注意和选擇体育活动学生强烈的锻炼欲望愉快的情绪体验,高昂的热情和忘我地投入参加体育活动之中。第三,体育兴趣能对学生的体育创造性产生积极效应。兴趣是建立在对事物认识的基础上,并随着认识的加深浓厚起来。就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对体育活动具有强烈兴趣的学生常会带着更多的疑问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会特别专注和极大的热情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各种问题以及用灵活,新颖和更加有效之方法,手段从事体育活动。
2.间接体育兴趣需求
通过长期的努力,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能力,促进健康,发展身心素质,增进友谊,加强交往,赢得荣誉,维护自尊等。体育兴趣是在身体活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在体育活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因素,以及性别,身高,体重等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兴趣的形成,激发与提高。但学生个体对体育活动的认知,情绪意志,个性等主观条件对体育兴趣的产生和延续也起着作用因此,在培养,激发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 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德西的认知期望理论指出,外部奖励要注意年龄特征;注意给予外部奖励的时间;注意给予外部奖励的形式注意智谋给予外部奖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学生喜爱体育老师上体育课见到老师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随之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愉快,师生之间就会发生“教”与“学”的积极反馈。
(二)中学生体育参与动机的现状分析
1.主观因素分析
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是重要的动机,对运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是一种稳定、持久的动机。造成学生不经常或基本上不参与运动的主要因素是主观上怕累懒动和对体育健身锻炼缺乏兴趣。另外,由于自身的运动基础不好,对运动缺乏自信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在这种主观心理作用的影响下,对运动的时间的选择也同样被忽视或作为不参与运动的借口。
2.客观因素分析
学校的场地条件以及体育场馆设施的缺乏是制约大学生参与运动健身的重要原因,这一方面与近年来中学规模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则与体育场地的实际使用效率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很多学校逐渐加大了体育场馆的建设,但一些场地、场馆的建设盲目追求高规模、高标准,使得这些运动场地与学生的运动内容、运动兴趣以及实际的使用效率产生很大的矛盾,难以解决学生运动的实际问题。
五、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
(一)体育兴趣体育教学的影响
1.体育兴趣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体育成绩与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训练的程度有直接关系。对体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不仅重视参加体育课间活动,而且非常重视科学训练手段的应用,并能够积极接受老师的教学意图,在体育课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可以讲,对体育有兴趣的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的是主动学习的积极态度。体育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体育的内在推动力,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15]。
2.体育兴趣可以提供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途径
学生对体育学习有兴趣从被动的强制性学习转为主动的积极性求学,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努力钻研动作,就会反复练习,使动作技术得到稳固,运动技能加以完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体育知识有兴趣就能加快体育知识的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动作定型,加深动作表象.深度知觉和有意注意得到进一步加深,进而减少学习新动作的时间,加深记忆的效果。
3.体育兴趣的效果性对体育教学的推动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仅积极完成教师的规定动作练习,而且还能主动的了解田径运动史,课后反复查阅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科学方法及程序,以求不断扩充既得的知识和彻底地掌握这门课程。体育兴趣的效果性是主要地制约于一个人对于有关事物所感到的自觉需要,以及他在意志锻炼方面所达到的实际水平。有些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只能简单地完成教师所教的动作,或只心向往之,缺乏主动地、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或体育运动的精神。这是一种没有效果性的兴趣,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使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发展,良性循环,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综合表现,树立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兴趣和习惯。
(二)体育参与动机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体育参与与项目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
体育参与动机与该项目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关乒乓球和羽毛球是我国的传统项目,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水平较高,很多同学不同程度掌握了这些项目的知识和技术,尤其近几年,我国乒乓键儿、羽毛球健儿屡次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激发了同学们在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体育参与动机与健身性和娱乐性相关联长跑作为有氧体育锻炼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它既无时间空间的限制,又无运动器材的约束,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集体运动项目不但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在娱悦身心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主观认识
主观认识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的本质及内在规律认识不深,对健康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没有意识到体育对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性和有机联系,结果造成一大批被动体育人口。其次由于缺乏深层次的体育价值的认识、评价,不少学生在体育课和课余锻炼中一旦需求和兴趣得不到满足,情感体验不深,自觉参与目的不明确,就会影响体育参与意识的形成。再次,许多学生缺乏责任感,没有把参加体育锻炼当作是为国家、社会尽责任和义务,用自己健康强壮的身体为国家作贡献。第四,体育参与动机与性别有关性别的不同造成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点、爱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各具特点。男生喜欢强度大、对抗强的运动项目;女生喜欢运动量小、激烈程度较低的锻炼项目。第五,许多学生家长不支持子女参加体育活动,认为当务之急是学习文化课,待学好文化知识后再参加体育锻炼也为时不晚,这种态度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态度有着消极的影响。
3.环境因素
学校体育教学环境是学生培养体育意识和发展体育能力最关键的环境。教学环境可以通过独特的育人机制,如陶冶、感化、暗示、促进、启迪等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体育参与动机的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体育教学环境作为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具体生动的一种微观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锻炼习惯、生理与心理健康,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体育参与动机和能力的培养不是像教学活动中那种灌输式的,而是寓教育于生动形象和情景中,通过有形的、无形的或物质的、精神的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
六、结论
1.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局面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大大地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发挥,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主要由于场地条件有限、怕累懒动、没余暇时间成為影响学生参与运动健身的主要因素。
3.注重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在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中被强调,但忽视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自主参与的动机保持的内在基础。
参考文献:
[1]田芳.关于体育教学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学院研究生部.2004(13):50~58.
[2]季克异.要深刻领会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J].中国学校体育.2001 (3):3~6.
[3]张敏.“快乐体育”与中学体育教学研究[J].宿州师专学报.2003(2):139~140.
[4]李玉.浅谈中学生体育教学发展近况[J].山东大学学报.2001(6):90~102.
[5]朱文.主体参与与体育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2006(4).
[6]芦英杰.论中专学生体育兴趣的突出特性[J].辽宁体育科技.2001(3):1~2.
[7]覃俊平.对农村中学生体育兴趣及其特征的研究[J].2001(02):92~96.
[8]李燕侠,崔际熟.男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调查及建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6):109~113.
[9]刘龙柱.培养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的方法研究[J].体育学刊.2000(23).
摘 要 中学生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学生体育教学中,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结合中学生体育教学分析中学生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的影响,分析了中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的现状。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兴趣 体育参与动机 体育教学
一、前言
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体育学术界提了很多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关注学生体育意识已成为共识,而对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研究更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综述法、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归纳演绎法等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内容丰富、活泼、趣味的“快乐体育”,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体育锻炼所特有的快乐感和喜悦感,感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得到有效释放。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的内涵分析
(一)体育兴趣的内涵分析
体育兴趣是指学生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积极的认识某种体育项目或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在学生自身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在日常的体育锻炼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同样,体育兴趣也不是先天就产生了的,体育兴趣包括体育心理兴趣和体育生理兴趣。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一定的爱好和运动专长,并形成体育锻炼习惯,自觉地坚持锻炼,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科学研究与体育实践都表明,中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往往是以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往往是在从事某些运动项目活动的成功体验中形成与发展的,是与具备一定的运动专长密切相关的。在促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运动的积极情感,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真正养成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体育参与动机的内涵分析
体育动机是指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进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所谓内部体育动机,一般指参加体育活动者认识到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并由其活动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内部体育动机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在心理力量,是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强大动力。中学生对体育意义的高认识水平,可能会促进学生体育行为的参与度。中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爱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的中学生对体育意义有较高认识水平,而对体育知识的认知水平却比较低的矛盾现象,表明了中学生体育意识水平往往高于体育参与行为水平,这与业界的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三、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兴趣与动机参与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一切活动的中心在于学生。在中学教育阶段,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既可扩大体育课效果,又能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活跃校园气氛,利于培养学生多种体育兴趣。为此从深入了解学生的活动兴趣与参与动机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兴趣,引起参与的动机,从根本上调动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全面持久地开展,使体育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往往是在认识到学习的目标和对待体育活动的兴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过程中,明确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目标,体育兴趣和动机参与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先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决定学生以后参与到体育活动的动机。但是没有参与体育的动机,学生很难对体育产生兴趣,形成体育习惯。所以兴趣和动机是相辅相成的。据态度性理论的有关研究表明,由于兴趣因素造成的态度性结构或动机气氛对个体的动机过程、认知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适宜学习气氛,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对体育的参与动机得以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在新型的师生观、评价观的影响下,教师更应该创设以掌握气氛为主的课堂主体参与动机气氛,从而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中学生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与动机的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课堂教学改革和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调查学生的参与动机,让学生明白参与体育运动对健康和学习的积极影响。通过学生参与体育了解学生兴趣与动机的关系,从中学生来看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中,主要是兴趣带动参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主体实践活动逐步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内容丰富、活泼、趣味的“快乐体育”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体育锻炼所特有的快乐感和喜悦感,感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得到有效释放。这种引导体现在中学生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体育的习惯。激发与习惯的关系,主要对象是学生,这就间接要求教师的引导。总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兴趣和动机参与相互影响着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拥有不同体育参与动机的学生在体育兴趣水平有明显的差异。
四、中学生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的现状分析
(一)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分析
1.直接体育兴趣需求
体育教学中新颖的活动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引起学生的新颖感,兴奋感,刺激感等,都能够引起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兴趣的产生。直接兴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具有定向作用。它往往指向特定的体育活动项目,内容和方法和手段,学生的锻炼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喜好差异。第二,体育兴趣对体育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求知行为的前提,是想练的前提,对体育活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将会注意和选擇体育活动学生强烈的锻炼欲望愉快的情绪体验,高昂的热情和忘我地投入参加体育活动之中。第三,体育兴趣能对学生的体育创造性产生积极效应。兴趣是建立在对事物认识的基础上,并随着认识的加深浓厚起来。就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对体育活动具有强烈兴趣的学生常会带着更多的疑问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会特别专注和极大的热情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各种问题以及用灵活,新颖和更加有效之方法,手段从事体育活动。
2.间接体育兴趣需求
通过长期的努力,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能力,促进健康,发展身心素质,增进友谊,加强交往,赢得荣誉,维护自尊等。体育兴趣是在身体活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在体育活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因素,以及性别,身高,体重等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兴趣的形成,激发与提高。但学生个体对体育活动的认知,情绪意志,个性等主观条件对体育兴趣的产生和延续也起着作用因此,在培养,激发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 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德西的认知期望理论指出,外部奖励要注意年龄特征;注意给予外部奖励的时间;注意给予外部奖励的形式注意智谋给予外部奖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学生喜爱体育老师上体育课见到老师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随之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愉快,师生之间就会发生“教”与“学”的积极反馈。
(二)中学生体育参与动机的现状分析
1.主观因素分析
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是重要的动机,对运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是一种稳定、持久的动机。造成学生不经常或基本上不参与运动的主要因素是主观上怕累懒动和对体育健身锻炼缺乏兴趣。另外,由于自身的运动基础不好,对运动缺乏自信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在这种主观心理作用的影响下,对运动的时间的选择也同样被忽视或作为不参与运动的借口。
2.客观因素分析
学校的场地条件以及体育场馆设施的缺乏是制约大学生参与运动健身的重要原因,这一方面与近年来中学规模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则与体育场地的实际使用效率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很多学校逐渐加大了体育场馆的建设,但一些场地、场馆的建设盲目追求高规模、高标准,使得这些运动场地与学生的运动内容、运动兴趣以及实际的使用效率产生很大的矛盾,难以解决学生运动的实际问题。
五、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
(一)体育兴趣体育教学的影响
1.体育兴趣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体育成绩与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训练的程度有直接关系。对体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不仅重视参加体育课间活动,而且非常重视科学训练手段的应用,并能够积极接受老师的教学意图,在体育课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可以讲,对体育有兴趣的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的是主动学习的积极态度。体育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体育的内在推动力,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15]。
2.体育兴趣可以提供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途径
学生对体育学习有兴趣从被动的强制性学习转为主动的积极性求学,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努力钻研动作,就会反复练习,使动作技术得到稳固,运动技能加以完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体育知识有兴趣就能加快体育知识的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动作定型,加深动作表象.深度知觉和有意注意得到进一步加深,进而减少学习新动作的时间,加深记忆的效果。
3.体育兴趣的效果性对体育教学的推动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仅积极完成教师的规定动作练习,而且还能主动的了解田径运动史,课后反复查阅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科学方法及程序,以求不断扩充既得的知识和彻底地掌握这门课程。体育兴趣的效果性是主要地制约于一个人对于有关事物所感到的自觉需要,以及他在意志锻炼方面所达到的实际水平。有些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只能简单地完成教师所教的动作,或只心向往之,缺乏主动地、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或体育运动的精神。这是一种没有效果性的兴趣,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使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发展,良性循环,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综合表现,树立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兴趣和习惯。
(二)体育参与动机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体育参与与项目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
体育参与动机与该项目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关乒乓球和羽毛球是我国的传统项目,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水平较高,很多同学不同程度掌握了这些项目的知识和技术,尤其近几年,我国乒乓键儿、羽毛球健儿屡次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激发了同学们在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体育参与动机与健身性和娱乐性相关联长跑作为有氧体育锻炼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它既无时间空间的限制,又无运动器材的约束,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集体运动项目不但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在娱悦身心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主观认识
主观认识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的本质及内在规律认识不深,对健康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没有意识到体育对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性和有机联系,结果造成一大批被动体育人口。其次由于缺乏深层次的体育价值的认识、评价,不少学生在体育课和课余锻炼中一旦需求和兴趣得不到满足,情感体验不深,自觉参与目的不明确,就会影响体育参与意识的形成。再次,许多学生缺乏责任感,没有把参加体育锻炼当作是为国家、社会尽责任和义务,用自己健康强壮的身体为国家作贡献。第四,体育参与动机与性别有关性别的不同造成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点、爱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各具特点。男生喜欢强度大、对抗强的运动项目;女生喜欢运动量小、激烈程度较低的锻炼项目。第五,许多学生家长不支持子女参加体育活动,认为当务之急是学习文化课,待学好文化知识后再参加体育锻炼也为时不晚,这种态度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态度有着消极的影响。
3.环境因素
学校体育教学环境是学生培养体育意识和发展体育能力最关键的环境。教学环境可以通过独特的育人机制,如陶冶、感化、暗示、促进、启迪等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体育参与动机的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体育教学环境作为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具体生动的一种微观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锻炼习惯、生理与心理健康,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体育参与动机和能力的培养不是像教学活动中那种灌输式的,而是寓教育于生动形象和情景中,通过有形的、无形的或物质的、精神的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
六、结论
1.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局面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大大地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发挥,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主要由于场地条件有限、怕累懒动、没余暇时间成為影响学生参与运动健身的主要因素。
3.注重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参与动机在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中被强调,但忽视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自主参与的动机保持的内在基础。
参考文献:
[1]田芳.关于体育教学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学院研究生部.2004(13):50~58.
[2]季克异.要深刻领会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J].中国学校体育.2001 (3):3~6.
[3]张敏.“快乐体育”与中学体育教学研究[J].宿州师专学报.2003(2):139~140.
[4]李玉.浅谈中学生体育教学发展近况[J].山东大学学报.2001(6):90~102.
[5]朱文.主体参与与体育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2006(4).
[6]芦英杰.论中专学生体育兴趣的突出特性[J].辽宁体育科技.2001(3):1~2.
[7]覃俊平.对农村中学生体育兴趣及其特征的研究[J].2001(02):92~96.
[8]李燕侠,崔际熟.男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调查及建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6):109~113.
[9]刘龙柱.培养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的方法研究[J].体育学刊.2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