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曲《鄂伦春族小唱》,唱出了我国“五小”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民族在兴安岭上“一匹猎马一杆枪”的游猎生活,也唱出了鄂伦春人不忘共产党的心。
那是1947年秋,东北局调王肯他们这些投奔解放区的大学生到哈尔滨,又乘胶轮大马车从辽吉二分区长岭出发,中途在昭兵站歇马。那里的条件十分艰苦。五间大平房,两铺对面炕,自带小铁碗,吃着大锅饭菜。由于屋子大,人少,秋风破窗而入,寒气袭人。王肯来到室外靠着被秋阳照得暖暖的大草垛,仰望着解放区晴朗的天空。这时他忽然听到大草垛顶上传来浑厚的歌声:“那呀那呀那依耶……”这歌无准词。抬头一看,歌者正是兵站的鄂伦春族战士小莫。小莫的身体壮如树墩,团脸高颧骨,两眼明亮。小莫伸手将王肯拽上垛顶,指着远方对王肯说:“你看,这里的天边怎那么远,那么远呢?”王肯顺着小莫手指的方向望去,那茫茫原野,关东有名“八百里瀚海”,果然像大海一样辽阔。王肯不由得问起小莫的家乡。小莫一说起家乡的话题,眼前顿时闪现出了家乡的模样,鄂伦春猎人那颗真诚的心全部露在脸上了。他给王肯讲了一些猎人的生活:“我的家乡兴安岭,高啊;落叶松白桦林,密呢!鄂伦春的天边不远。老年人说咱们那天边是两把闪动的大刀,好像人的牙齿一上一下不停地切呀割呀,没有神马飞不出去呢!切不断马头也割马尾……”王肯问:“那你是怎样飞出来的?”小莫说:“跨神马——民主联军的大汽车!”小莫还给王肯讲了些鄂伦春的故事。说完小莫又“那呀那呀……”唱起那支鄂伦春小曲,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了王肯的脑海里。
1952年,王肯在东北师大音乐系工作时,系里编演大联唱《兄弟民族歌唱毛主席》,选了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民歌。这时的王肯心里一直装着小莫讲给他的故事和小莫唱的小曲。王肯只想把这个民族表现出来,但这次机会来了,王肯自告奋勇要写一首鄂伦春族的歌。由于他没有亲临鄂伦春体验,仅凭小莫给他讲的一些故事和报纸上关于鄂伦春的文章,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的鄂伦春不过是“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于是,王肯就把这几句话填进当时流行的《鄂伦春舞曲》里,就是这支在舞会上常常演奏的器乐曲,填词后成了《鄂伦春族小唱》。
1956年,吉林省领导批准东北师范大学组成鄂伦春调查组。张云波教授任组长,七名组员多为当时的青年讲师,刚刚而立之年的王肯就是这其中的一员。他负责采录鄂伦春文化,包括民俗、宗教、民间故事、民歌等资料。
同年7月4日,调查组人员从吉林出发,奔赴兴安岭访问鄂伦春,这对王肯来说,是一生中一次奇异的旅行,在这首《鄂伦春族小唱》的歌词创作四年以后,王肯带着对鄂伦春这个民族的神秘感、使命感,走进了鄂伦春。
他们先到的哈尔滨,然后经齐齐哈尔、嫩江至黑河,再乘江轮至三合下船,再去呼玛县的白银纳鄂伦春新村。
1956年,黑龙江境内的鄂伦春共有1261人,分布在呼玛、瑷辉、逊克等地。调查组根据掌握的资料对居住在这些地方的鄂伦春开始进行调查。鄂伦春作家郭其柱为他们做向导。王肯他们先后在黑河、瑷珲、白银纳、十八站、三合等地搜集了大量珍贵的资料。这些资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这个民族实地调查得来的。王肯他们同兴安岭里的鄂伦春兄弟悉心相处,鄂伦春人把他们视为尊贵的客人。当王肯他们到白银纳后,王肯看见深深的井壁上挂着不少狍子肉,他以为吊上来就可以煮着吃了。郭其柱说:“你们是尊贵的客人,要去打活的狍子敬客,你没看孟玉林他们刚出村吗?”王肯心想,这要等啥时候啊,我都饿了。可不到一个小时就把狍子打回来了。
王肯他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和鄂伦春人打成一片。无论是在田野,还是在他们狩猎的林间;无论是在传统的“撮罗子”里,还是鄂伦春的新居里;无论是在呼玛河畔,还是门前的小板凳上;无论是在鄂伦春兄弟熟皮子时候,还是烤肉的现场……都留下了王肯和调查组成员们踏实的脚步,在风里雨里,也记录下了王肯他们疲惫的身影。在收集资料中,王肯他们还收集到了桦树皮制品的小盒、小桶,还有较大的桦皮船,还有最难得的萨满神衣、神帽、神鼓和神鞭等。这些珍贵的文物,让王肯他们大开眼界。从亲眼所见鄂伦春人的现实生活,到这些文物、传说、神话,使他们感到真正走进了鄂伦春这个民族。
还有一直让王肯心中难以平静的“上山事件”。这七对半鄂族青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他们告别爹娘,在山林中住了三十天。遭到官府的追捕和围截,但他们为了爱情,在刑场上也不畏惧……这个爱情故事感动了王肯,为这悲壮的举动寫下了清唱剧《自由三十天》。
在这次搜集资料中,王肯还搜集到了由郭其柱口述的神话故事《长腿人》,由关云霞口述的萨满神话《长发桥》等故事,还有当时拍摄的鄂伦春的生活、风俗、狩猎等照片。这些珍贵的资料,把王肯他们来时空空的行囊装得满满的。
这次他获取的资料有鄂伦春纪事44篇,民间故事38篇,民歌36首,速写9幅。这些是王肯通过郭其柱、关云霞、孟古古善、孟提木杰、关云杰、孟高度、关金曙、孟卡文等几十人的口述,再通过小学生关云霞、葛淑贤等人的翻译,才形成了王肯笔下难得的一份真实记录。还有调查组成员冯君实等实地拍摄的图片86幅,这些是一个年轻的调查组成员当时用一腔热血凝下的真实记录。
在王肯他们告别白银纳时,王肯写道:“临别的前夜,白银纳在中国的北方,这里虽然没有像漠河一带的白夜,但天黑得很晚很晚。郭其柱约我坐在篮球场旁,从怀里掏出一盒香烟说,王肯老师,我不吸烟,你收下这盒烟吧!你们走得太快了,不知什么时候再见了……”
“孟提木杰大婶问我还能来吗?骑马要注意……那种母爱般关怀的目光,使我感觉到我是离开白银纳回长春的家呢,还是离开我这白银纳的家?我深深感到鄂伦春乡亲们的民族间的感情,居然如同对家人的感情……”
“我几次回首看那美丽的神奇的白银纳,不知今生能否再来……”
从王肯的告别里,表达了与鄂伦春人结下了那么深的情意,他把这颗年轻的心留在了高高兴安岭的这片大森林里。 王肯在《思念鄂伦春》这篇文章中写道:“1956年8月末告别鄂伦春,至今四十多年了。孟古古善老人早已故去;孟提木杰大婶也在1992年逝世;可惜比我年轻的郭其柱同志死在‘文革’时期;更可惜的是关云霞1996年还在电话中对我说,等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领着孩子到长春来。谁料她也在前年永远离开我们了。听说……”看到王肯老人这段思念的话语,让人感到他所结识的鄂伦春的每一个人,还在他的脑海里清晰地闪现,每一个名字,在他心中都是一个难忘的故事。
1990年,大兴安岭塔河县鄂伦春族女干部关小云去吉林探访王肯老人时,对老人说:“这首《鄂伦春族小唱》歌曲唱遍大江南北,我们鄂伦春人不会忘记您的。这首民歌是一首经典歌曲,已被收入到中小学的音乐教材里。在各种演唱会上,还能听到这首欢快的歌曲。”老人听了心里十分激动和高兴。
1998年10月30日,在哈尔滨召开的黑龙江省鄂伦春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还特邀已年过古稀的王肯老人前来参加。在会上,王肯老人听到研究鄂伦春的一篇篇论文,看到新一代鄂伦春人人才辈出,其中还有硕士生和博士生,回想起曾在呼玛县白银纳搜集资料时的情景,这些年的变化,让王肯老人既吃惊又振奋,也让他感到陌生了,他说:“这些眼前的后生就是我见到的骑猎马穿山林的勇敢的鄂伦春?”这更让王肯老人激动不已。
这本《1956鄂伦春手记》来自兴安岭鄂伦春,尽管此时王肯老人曾经踏过的山村已今非昔比,但并不意味时过苍凉,而蓄积在王肯老人心中的一股难以言说的永恒的温暖鼓荡着老人这颗系着鄂伦春的心。这些都是《鄂伦春族小唱》这首歌,燎原成王肯老人对鄂伦春的一世情缘。
从1956年采录资料到2002年,这些珍贵的已经发黄的卡片、信笺、照片等资料在王肯的书架上一放就是四十六年啊!他在清理那些混杂的废纸堆时,将以前的一些记事本都当废纸卖掉了,可唯独剩下的是这份鄂伦春的采录资料完整无缺。因为这凝结着一首歌的作者那份不能释怀的情结,凝结了一位当年东北师大年轻讲师对鄂伦春族兄弟的一怀情愫,这是属于高高兴安岭的,是款款流淌的呼玛河的,是勇敢的鄂伦春民族的。
当80岁的王肯老人用颤抖的手整理年轻时的人和事时,我知道在兴安岭的密林深处,藏着一颗对鄂伦春文化的热爱之心,是这颗火热的心,使他把这份手记从尘封中打开,才使这本《1956鄂伦春手记》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特別是在2002年,这首《鄂伦春族小唱》歌曲创作50周年之际,黑龙江省塔河县副县长魏云华(鄂伦春族)、县民族宗教局局长关小云代表塔河县鄂伦春民族,还有十八站鄂族乡的周莹代表她故去的外祖母孟提木杰、母亲关云霞,一同来到吉林省长春市王肯老人的家,共同庆祝这首歌曲创作50周年,同时也为王肯老人庆祝他80岁的生日。吉林省作家协会还特为王肯老人召开了座谈会,王肯的儿子在会上说:“父亲对我来说是块铁,他有足够的分量抵抗方方面面的来风。但父亲是怕火的,即便是一星文火,也足以燎热他。”
是啊,王肯老人就是被《鄂伦春族小唱》这一星文火,燎得热血沸腾,燎得把一个年轻的梦留在了高高的兴安岭上。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吴 彦
那是1947年秋,东北局调王肯他们这些投奔解放区的大学生到哈尔滨,又乘胶轮大马车从辽吉二分区长岭出发,中途在昭兵站歇马。那里的条件十分艰苦。五间大平房,两铺对面炕,自带小铁碗,吃着大锅饭菜。由于屋子大,人少,秋风破窗而入,寒气袭人。王肯来到室外靠着被秋阳照得暖暖的大草垛,仰望着解放区晴朗的天空。这时他忽然听到大草垛顶上传来浑厚的歌声:“那呀那呀那依耶……”这歌无准词。抬头一看,歌者正是兵站的鄂伦春族战士小莫。小莫的身体壮如树墩,团脸高颧骨,两眼明亮。小莫伸手将王肯拽上垛顶,指着远方对王肯说:“你看,这里的天边怎那么远,那么远呢?”王肯顺着小莫手指的方向望去,那茫茫原野,关东有名“八百里瀚海”,果然像大海一样辽阔。王肯不由得问起小莫的家乡。小莫一说起家乡的话题,眼前顿时闪现出了家乡的模样,鄂伦春猎人那颗真诚的心全部露在脸上了。他给王肯讲了一些猎人的生活:“我的家乡兴安岭,高啊;落叶松白桦林,密呢!鄂伦春的天边不远。老年人说咱们那天边是两把闪动的大刀,好像人的牙齿一上一下不停地切呀割呀,没有神马飞不出去呢!切不断马头也割马尾……”王肯问:“那你是怎样飞出来的?”小莫说:“跨神马——民主联军的大汽车!”小莫还给王肯讲了些鄂伦春的故事。说完小莫又“那呀那呀……”唱起那支鄂伦春小曲,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了王肯的脑海里。
1952年,王肯在东北师大音乐系工作时,系里编演大联唱《兄弟民族歌唱毛主席》,选了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民歌。这时的王肯心里一直装着小莫讲给他的故事和小莫唱的小曲。王肯只想把这个民族表现出来,但这次机会来了,王肯自告奋勇要写一首鄂伦春族的歌。由于他没有亲临鄂伦春体验,仅凭小莫给他讲的一些故事和报纸上关于鄂伦春的文章,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的鄂伦春不过是“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于是,王肯就把这几句话填进当时流行的《鄂伦春舞曲》里,就是这支在舞会上常常演奏的器乐曲,填词后成了《鄂伦春族小唱》。
1956年,吉林省领导批准东北师范大学组成鄂伦春调查组。张云波教授任组长,七名组员多为当时的青年讲师,刚刚而立之年的王肯就是这其中的一员。他负责采录鄂伦春文化,包括民俗、宗教、民间故事、民歌等资料。
同年7月4日,调查组人员从吉林出发,奔赴兴安岭访问鄂伦春,这对王肯来说,是一生中一次奇异的旅行,在这首《鄂伦春族小唱》的歌词创作四年以后,王肯带着对鄂伦春这个民族的神秘感、使命感,走进了鄂伦春。
他们先到的哈尔滨,然后经齐齐哈尔、嫩江至黑河,再乘江轮至三合下船,再去呼玛县的白银纳鄂伦春新村。
1956年,黑龙江境内的鄂伦春共有1261人,分布在呼玛、瑷辉、逊克等地。调查组根据掌握的资料对居住在这些地方的鄂伦春开始进行调查。鄂伦春作家郭其柱为他们做向导。王肯他们先后在黑河、瑷珲、白银纳、十八站、三合等地搜集了大量珍贵的资料。这些资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这个民族实地调查得来的。王肯他们同兴安岭里的鄂伦春兄弟悉心相处,鄂伦春人把他们视为尊贵的客人。当王肯他们到白银纳后,王肯看见深深的井壁上挂着不少狍子肉,他以为吊上来就可以煮着吃了。郭其柱说:“你们是尊贵的客人,要去打活的狍子敬客,你没看孟玉林他们刚出村吗?”王肯心想,这要等啥时候啊,我都饿了。可不到一个小时就把狍子打回来了。
王肯他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和鄂伦春人打成一片。无论是在田野,还是在他们狩猎的林间;无论是在传统的“撮罗子”里,还是鄂伦春的新居里;无论是在呼玛河畔,还是门前的小板凳上;无论是在鄂伦春兄弟熟皮子时候,还是烤肉的现场……都留下了王肯和调查组成员们踏实的脚步,在风里雨里,也记录下了王肯他们疲惫的身影。在收集资料中,王肯他们还收集到了桦树皮制品的小盒、小桶,还有较大的桦皮船,还有最难得的萨满神衣、神帽、神鼓和神鞭等。这些珍贵的文物,让王肯他们大开眼界。从亲眼所见鄂伦春人的现实生活,到这些文物、传说、神话,使他们感到真正走进了鄂伦春这个民族。
还有一直让王肯心中难以平静的“上山事件”。这七对半鄂族青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他们告别爹娘,在山林中住了三十天。遭到官府的追捕和围截,但他们为了爱情,在刑场上也不畏惧……这个爱情故事感动了王肯,为这悲壮的举动寫下了清唱剧《自由三十天》。
在这次搜集资料中,王肯还搜集到了由郭其柱口述的神话故事《长腿人》,由关云霞口述的萨满神话《长发桥》等故事,还有当时拍摄的鄂伦春的生活、风俗、狩猎等照片。这些珍贵的资料,把王肯他们来时空空的行囊装得满满的。
这次他获取的资料有鄂伦春纪事44篇,民间故事38篇,民歌36首,速写9幅。这些是王肯通过郭其柱、关云霞、孟古古善、孟提木杰、关云杰、孟高度、关金曙、孟卡文等几十人的口述,再通过小学生关云霞、葛淑贤等人的翻译,才形成了王肯笔下难得的一份真实记录。还有调查组成员冯君实等实地拍摄的图片86幅,这些是一个年轻的调查组成员当时用一腔热血凝下的真实记录。
在王肯他们告别白银纳时,王肯写道:“临别的前夜,白银纳在中国的北方,这里虽然没有像漠河一带的白夜,但天黑得很晚很晚。郭其柱约我坐在篮球场旁,从怀里掏出一盒香烟说,王肯老师,我不吸烟,你收下这盒烟吧!你们走得太快了,不知什么时候再见了……”
“孟提木杰大婶问我还能来吗?骑马要注意……那种母爱般关怀的目光,使我感觉到我是离开白银纳回长春的家呢,还是离开我这白银纳的家?我深深感到鄂伦春乡亲们的民族间的感情,居然如同对家人的感情……”
“我几次回首看那美丽的神奇的白银纳,不知今生能否再来……”
从王肯的告别里,表达了与鄂伦春人结下了那么深的情意,他把这颗年轻的心留在了高高兴安岭的这片大森林里。 王肯在《思念鄂伦春》这篇文章中写道:“1956年8月末告别鄂伦春,至今四十多年了。孟古古善老人早已故去;孟提木杰大婶也在1992年逝世;可惜比我年轻的郭其柱同志死在‘文革’时期;更可惜的是关云霞1996年还在电话中对我说,等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领着孩子到长春来。谁料她也在前年永远离开我们了。听说……”看到王肯老人这段思念的话语,让人感到他所结识的鄂伦春的每一个人,还在他的脑海里清晰地闪现,每一个名字,在他心中都是一个难忘的故事。
1990年,大兴安岭塔河县鄂伦春族女干部关小云去吉林探访王肯老人时,对老人说:“这首《鄂伦春族小唱》歌曲唱遍大江南北,我们鄂伦春人不会忘记您的。这首民歌是一首经典歌曲,已被收入到中小学的音乐教材里。在各种演唱会上,还能听到这首欢快的歌曲。”老人听了心里十分激动和高兴。
1998年10月30日,在哈尔滨召开的黑龙江省鄂伦春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还特邀已年过古稀的王肯老人前来参加。在会上,王肯老人听到研究鄂伦春的一篇篇论文,看到新一代鄂伦春人人才辈出,其中还有硕士生和博士生,回想起曾在呼玛县白银纳搜集资料时的情景,这些年的变化,让王肯老人既吃惊又振奋,也让他感到陌生了,他说:“这些眼前的后生就是我见到的骑猎马穿山林的勇敢的鄂伦春?”这更让王肯老人激动不已。
这本《1956鄂伦春手记》来自兴安岭鄂伦春,尽管此时王肯老人曾经踏过的山村已今非昔比,但并不意味时过苍凉,而蓄积在王肯老人心中的一股难以言说的永恒的温暖鼓荡着老人这颗系着鄂伦春的心。这些都是《鄂伦春族小唱》这首歌,燎原成王肯老人对鄂伦春的一世情缘。
从1956年采录资料到2002年,这些珍贵的已经发黄的卡片、信笺、照片等资料在王肯的书架上一放就是四十六年啊!他在清理那些混杂的废纸堆时,将以前的一些记事本都当废纸卖掉了,可唯独剩下的是这份鄂伦春的采录资料完整无缺。因为这凝结着一首歌的作者那份不能释怀的情结,凝结了一位当年东北师大年轻讲师对鄂伦春族兄弟的一怀情愫,这是属于高高兴安岭的,是款款流淌的呼玛河的,是勇敢的鄂伦春民族的。
当80岁的王肯老人用颤抖的手整理年轻时的人和事时,我知道在兴安岭的密林深处,藏着一颗对鄂伦春文化的热爱之心,是这颗火热的心,使他把这份手记从尘封中打开,才使这本《1956鄂伦春手记》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特別是在2002年,这首《鄂伦春族小唱》歌曲创作50周年之际,黑龙江省塔河县副县长魏云华(鄂伦春族)、县民族宗教局局长关小云代表塔河县鄂伦春民族,还有十八站鄂族乡的周莹代表她故去的外祖母孟提木杰、母亲关云霞,一同来到吉林省长春市王肯老人的家,共同庆祝这首歌曲创作50周年,同时也为王肯老人庆祝他80岁的生日。吉林省作家协会还特为王肯老人召开了座谈会,王肯的儿子在会上说:“父亲对我来说是块铁,他有足够的分量抵抗方方面面的来风。但父亲是怕火的,即便是一星文火,也足以燎热他。”
是啊,王肯老人就是被《鄂伦春族小唱》这一星文火,燎得热血沸腾,燎得把一个年轻的梦留在了高高的兴安岭上。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吴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