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各种新型计量仪器不断的研发出来,而且计量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当前很大一部分单位都将计算机技术用于计量,使电子仪器计量的管理和维修都更加便利, 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大研究的力度, 从而使计量手段得以不断的改进, 从而有效的提高电子仪器计量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仪器仪表 计量管理 维护
中图分类号:TH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031-01
1 我国电子仪器仪表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电子仪器仪表都普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不仅存在着测量和计量的精度不够, 同时也存在着种类较少及外观设计落后等情况, 在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国产计量仪器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基础技术在研究和开发上较少,而且无论是基础件还是通用件都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 生产企业对产品的质量管理重视度不够, 所以我国的电子仪器仪表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低合格率和高维修率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计量仪器的应用。
2 分析仪表仪器计量检测的重要性
任何计量检测工作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误差的大小体现着分析仪表仪器的精度,虽然误差不可以消除,但是误差可以减小,通过对分析仪表仪器进行调试和测试,将仪表仪器的误差减小,提高分析仪表仪器的精度。在计量检测工作中会出现测量不确定、检测结果不确定等现象,这是在分析仪表仪器使用之前没有对其进行调试,没有意识到计量检测工具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在计量检测中的重要性,在计量检测的过程中出现出现测量不确定、测量误差等。误差越大,计量检测质量越差,误差越小,计量检测质量越高,但是在计量检测中,如果不知道不确定度,那么计量检测也有失去了意义。
定期对计量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和调试,保证加量检测工具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计量检测要求,分析仪表仪器在进行计量检测的过程中,有计量基准以及计量检测标准,才可以保证仪表仪器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计量检测中,检测人员的素质、业务水平、仪表仪器操作能力、思想认识等也是计量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为此需要定期对计量检测人员的分析仪表仪器操作能力、计量知识等进行培训,使得计量检测人员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素质,使其可以适应各种计量检测工作。计量检测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进行计量检测工作,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对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等进行监控,保证产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
3 仪器仪表计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仪器的计量流程管理
按照管理流程, 计量设备的维护管理通常包括:计量设备的选择和配备;计量设备的选型和采购;计量设备的入库验收、搬运装卸、贮存保护和领用发放等流转管理;计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志和封印;计量设备使用前和周期检定、校准、比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标志、记录、隔离、评价、处置和必要时的追溯。如果把一个施工企业的计量器具信息管理工作看作一个系统,计量器具从进入该系统到离开该系统将经历建账、筛选、检定和删账等几个过程。要完成企业计量管理工作, 这几个步骤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对不同企业、不同管理者来说,企业计量管理质量的高低和管理成本的多少,往往取决于完成这几个步骤的自动化程度和管理者的熟练度。认识这七个操作过程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降低操作成本。
3.2 制定仪器计量维护周期
电子计量仪器在使用过程过程中,需要根据使用的效率进行定期的检定, 对于使用频率较高,而且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电子仪器,对其检定周期可以设置为半年,而对一些准确度要求并不是太高的电子仪器可以将检定周期适当延长。同时检定周期的设定也需要与实际的生产情况来进行, 尽量使其与使用部门的其他一些机械设备同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 而且对于检修期间的电子仪器, 则需要有备件进行更换, 从而保证其可以保证生产的需要。
3.3 配备合格的计量维护人员
随着计量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于计量检测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人员不仅要拥有计量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具有法律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际操作的经验, 同时这些人员在计量检测工作中要受到必要的监督, 从而保证检测工作的准确性。而对于检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则具有更高的要求, 需要具有注册计量师的资格才能胜任。
4 电子仪器的故障维修
4.1 故障的分类
电子仪器仪表在进行维修之前, 需要对其故障发生前后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 同时还要结合实际仪器运行的情况对其故障进行判断, 从而及时确定故障的的性质及故障的部位,而对于检测时的情况还要做好记录工作,以便于在维修工作时做为参考。故障类型可以分为:(时间划分)早发性故障, 突发故障, 渐进性故障, 复合型故障等;(形式划分)功能故障,潜在故障;(产生原因划分)人为故障,自然故障;(后果划分)知名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轻度故障等。
4.2 故障维修的基本方法
(1)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分通电前检查和通电瞬间检查。通电前要仔细检查仪器外观、旋钮、面板等部位的完整性,然后拆卸机盖,观察是否有烧焦、漏油、发霉、击穿的元件,有无松脱、断线、虚焊、元件相碰、卡针等部位,以便发现损坏的痕迹。上述故障排除后,开始通电检查,以便发现是否有跳火、冒烟、发烫、断丝等明显故障,从而有效确定故障点。
(2)检查仪器的电源部分:检查供电电压的电压值、电压温度程度、保险管等是否正常。
(3)检查各级电路对地电压:大多说电子仪器的说明书都会附有各级电路的工作电压、特性参数等,根据故障现象,可分别测量各管路部件的对地电压和对地电阻。
(4)信号注入检查:将标准信号输入到故障仪器上,可从故障仪器的终端器(表头,屏幕),或用示波器观察有关单元电路反应,以发现故障部位,一般是从终端开始逐次向前推移,一直到输入端为止。
(5)器件替代法:电子仪器仪表都必于精密仪器,对其元器件进行焊接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所以在进行检查时,可以利用相同型号及规格的电子仪器对可疑部件进行替代,从而观察其故障的是否消失,这样可以有效的缩短检查的范围,及时查出故障。
(6)短路检查:这种方法即是在对仪器故障的进行检查时,利用导线将需要检查的两点或是多点连接起来,然后接通电源,可以观察其是否有故障存在。
(7)电路分割检查:脱焊电路接线一端,或者取离有关的器件及单元板件,观测其对故障的影响,或者单独测量被分割电路的功能,这样就能发现问题所在,拔插件板时,必须关闭电源。
(8)改变现状检查:在对仪器进行检查时,对于一些可调的元器件,可以将其有意的拔下来后再插上,或是对于一些可疑部位进行重新焊接,然后再对其进行观察,看如此变化后对故障的是否有影响。
(9)整机对比检查:对于无法简单确定故障的仪器,则可以利用同型号的运行良好的仪器进行相互比较,对比其工作电压、电流、波形、对地电阻及元器件参数等,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发现问题的所在,这种对比检查的方法对于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而且还缺少详细的资料的仪器是非常有效果的。
5 结语
电子仪器仪表在当前企业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所以保证其计量的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子仪器仪表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不仅对生产线运行、原材料的输入及各项工艺参数的控制起到监控作用,同是其计量的准确性也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质量,所以加强对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的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电子仪器仪表在使用过程中很难避免不会发生故障,一旦发生故障的则会导致计量的准确性受到影响,所以加强对电子仪器仪表的维修工作,从而保证电子仪器仪表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仪器仪表 计量管理 维护
中图分类号:TH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031-01
1 我国电子仪器仪表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电子仪器仪表都普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不仅存在着测量和计量的精度不够, 同时也存在着种类较少及外观设计落后等情况, 在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国产计量仪器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基础技术在研究和开发上较少,而且无论是基础件还是通用件都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 生产企业对产品的质量管理重视度不够, 所以我国的电子仪器仪表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低合格率和高维修率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计量仪器的应用。
2 分析仪表仪器计量检测的重要性
任何计量检测工作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误差的大小体现着分析仪表仪器的精度,虽然误差不可以消除,但是误差可以减小,通过对分析仪表仪器进行调试和测试,将仪表仪器的误差减小,提高分析仪表仪器的精度。在计量检测工作中会出现测量不确定、检测结果不确定等现象,这是在分析仪表仪器使用之前没有对其进行调试,没有意识到计量检测工具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在计量检测中的重要性,在计量检测的过程中出现出现测量不确定、测量误差等。误差越大,计量检测质量越差,误差越小,计量检测质量越高,但是在计量检测中,如果不知道不确定度,那么计量检测也有失去了意义。
定期对计量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和调试,保证加量检测工具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计量检测要求,分析仪表仪器在进行计量检测的过程中,有计量基准以及计量检测标准,才可以保证仪表仪器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计量检测中,检测人员的素质、业务水平、仪表仪器操作能力、思想认识等也是计量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为此需要定期对计量检测人员的分析仪表仪器操作能力、计量知识等进行培训,使得计量检测人员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素质,使其可以适应各种计量检测工作。计量检测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进行计量检测工作,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对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等进行监控,保证产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
3 仪器仪表计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仪器的计量流程管理
按照管理流程, 计量设备的维护管理通常包括:计量设备的选择和配备;计量设备的选型和采购;计量设备的入库验收、搬运装卸、贮存保护和领用发放等流转管理;计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志和封印;计量设备使用前和周期检定、校准、比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标志、记录、隔离、评价、处置和必要时的追溯。如果把一个施工企业的计量器具信息管理工作看作一个系统,计量器具从进入该系统到离开该系统将经历建账、筛选、检定和删账等几个过程。要完成企业计量管理工作, 这几个步骤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对不同企业、不同管理者来说,企业计量管理质量的高低和管理成本的多少,往往取决于完成这几个步骤的自动化程度和管理者的熟练度。认识这七个操作过程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降低操作成本。
3.2 制定仪器计量维护周期
电子计量仪器在使用过程过程中,需要根据使用的效率进行定期的检定, 对于使用频率较高,而且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电子仪器,对其检定周期可以设置为半年,而对一些准确度要求并不是太高的电子仪器可以将检定周期适当延长。同时检定周期的设定也需要与实际的生产情况来进行, 尽量使其与使用部门的其他一些机械设备同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 而且对于检修期间的电子仪器, 则需要有备件进行更换, 从而保证其可以保证生产的需要。
3.3 配备合格的计量维护人员
随着计量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于计量检测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人员不仅要拥有计量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具有法律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际操作的经验, 同时这些人员在计量检测工作中要受到必要的监督, 从而保证检测工作的准确性。而对于检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则具有更高的要求, 需要具有注册计量师的资格才能胜任。
4 电子仪器的故障维修
4.1 故障的分类
电子仪器仪表在进行维修之前, 需要对其故障发生前后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 同时还要结合实际仪器运行的情况对其故障进行判断, 从而及时确定故障的的性质及故障的部位,而对于检测时的情况还要做好记录工作,以便于在维修工作时做为参考。故障类型可以分为:(时间划分)早发性故障, 突发故障, 渐进性故障, 复合型故障等;(形式划分)功能故障,潜在故障;(产生原因划分)人为故障,自然故障;(后果划分)知名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轻度故障等。
4.2 故障维修的基本方法
(1)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分通电前检查和通电瞬间检查。通电前要仔细检查仪器外观、旋钮、面板等部位的完整性,然后拆卸机盖,观察是否有烧焦、漏油、发霉、击穿的元件,有无松脱、断线、虚焊、元件相碰、卡针等部位,以便发现损坏的痕迹。上述故障排除后,开始通电检查,以便发现是否有跳火、冒烟、发烫、断丝等明显故障,从而有效确定故障点。
(2)检查仪器的电源部分:检查供电电压的电压值、电压温度程度、保险管等是否正常。
(3)检查各级电路对地电压:大多说电子仪器的说明书都会附有各级电路的工作电压、特性参数等,根据故障现象,可分别测量各管路部件的对地电压和对地电阻。
(4)信号注入检查:将标准信号输入到故障仪器上,可从故障仪器的终端器(表头,屏幕),或用示波器观察有关单元电路反应,以发现故障部位,一般是从终端开始逐次向前推移,一直到输入端为止。
(5)器件替代法:电子仪器仪表都必于精密仪器,对其元器件进行焊接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所以在进行检查时,可以利用相同型号及规格的电子仪器对可疑部件进行替代,从而观察其故障的是否消失,这样可以有效的缩短检查的范围,及时查出故障。
(6)短路检查:这种方法即是在对仪器故障的进行检查时,利用导线将需要检查的两点或是多点连接起来,然后接通电源,可以观察其是否有故障存在。
(7)电路分割检查:脱焊电路接线一端,或者取离有关的器件及单元板件,观测其对故障的影响,或者单独测量被分割电路的功能,这样就能发现问题所在,拔插件板时,必须关闭电源。
(8)改变现状检查:在对仪器进行检查时,对于一些可调的元器件,可以将其有意的拔下来后再插上,或是对于一些可疑部位进行重新焊接,然后再对其进行观察,看如此变化后对故障的是否有影响。
(9)整机对比检查:对于无法简单确定故障的仪器,则可以利用同型号的运行良好的仪器进行相互比较,对比其工作电压、电流、波形、对地电阻及元器件参数等,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发现问题的所在,这种对比检查的方法对于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而且还缺少详细的资料的仪器是非常有效果的。
5 结语
电子仪器仪表在当前企业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所以保证其计量的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子仪器仪表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不仅对生产线运行、原材料的输入及各项工艺参数的控制起到监控作用,同是其计量的准确性也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质量,所以加强对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的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电子仪器仪表在使用过程中很难避免不会发生故障,一旦发生故障的则会导致计量的准确性受到影响,所以加强对电子仪器仪表的维修工作,从而保证电子仪器仪表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