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奖词:
2012年3月份,央视记者蹲点近一个月进行采访,“爱心小院”的故事在央视连续播出后,立即引起轰动。长达14年的爱的奇迹,是良知支配下最好的爱心选择,也是最终让朴素的爱升华成道义的自觉担当。
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又是39个孩子的母亲。她叫高淑珍,一个纯朴的农村妇女、一个残儿的母亲,今年55岁。
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4岁那年得了类风湿,浑身骨节锥心般疼痛,不分日夜地哭闹。病在儿身,疼在娘心。高淑珍带着儿子辗转北京、天津、大连等地的多家医院,光医药费就花去了好几万,但最终还是落下了残疾。
到了该入学的年龄,每天一到放学的时候,王利国就坐在自家大门前,看到一个一个学生从门前经过,心想:“如果我能上学该有多好啊!”他恳求妈妈送自己去学校上学,“我想念书,以后要当医生,专门治类风湿。”由于行动不便,王利国无法和同龄人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看着儿子渴望又失落的眼神,高淑珍整夜整夜地失眠了,“儿子腿脚不行,不能再不读书呀。”高淑珍安慰他说:“咱家离学校远,赶明儿妈妈在炕头给你办个学校。”
不久,细心的高淑珍发现,附近村庄里也有一些因肢残而不能入学的儿童,他们对读书同样充满了渴望。当初哄孩子的一句话,渐渐成为她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念头——在家里开个课堂,让周围像儿子一样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
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老师是被她“拉下水”的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终于在自家小院里如愿以偿地听到了琅琅读书声。
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们,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粗茶淡饭,但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附近其他乡镇的家长们听说洼里村有个大好人,也纷纷把孩子送了过来。眼看着自行车接送不过来了,高淑珍咬了咬牙,东拼西凑买了辆旧面包车。每次接送孩子,她和女儿都轮流跟着。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路上她怕颠坏了,就一直抱在怀里。后来,为了让孩子们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们都住到家里,免费吃住、免费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是高淑珍始料未及的。她的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经济条件有限,本就债务累累的她,突然又多了这么多张“嘴”,怎么办?看着因她稍一迟疑就跪下的残儿家长和身边既胆怯又渴望的孩子,那个“不”字,高淑珍始终说不出口。有时迫不得已拒绝了实在不适合留下的孩子,她也会难受得好几宿睡不着觉。
几十个孩子的生活重担,压在了高淑珍一家人的身上。
高淑珍家承包了20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但是欠收的时候,让每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但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丈夫王跃元农闲时外出打工挣的钱,都被她花在了这些孩子身上。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辆破旧的吱呀作响的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的时候下大雪没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常常是刚一张嘴,就被轰了出来。高淑珍心里承受不住,忍不住蹲在人家门口哭,“哭完了寻思寻思,把泪擦干净了,还得卖去。家里还有一帮孩子呢,我就这么放弃,不中啊。”
不少家长拉来了粮食、蔬菜,有的还提出要给点钱,可都被高淑珍一一拒绝了,“我自己有残疾孩子,知道残疾孩子的痛苦和家里生活的困难。我收一点饭费、生活费,家里有困难的可能就来不了,孩子一生的学习没准就耽误了。所以我不收费,只要有这口气!”
责任编辑 王海
2012年3月份,央视记者蹲点近一个月进行采访,“爱心小院”的故事在央视连续播出后,立即引起轰动。长达14年的爱的奇迹,是良知支配下最好的爱心选择,也是最终让朴素的爱升华成道义的自觉担当。
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又是39个孩子的母亲。她叫高淑珍,一个纯朴的农村妇女、一个残儿的母亲,今年55岁。
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4岁那年得了类风湿,浑身骨节锥心般疼痛,不分日夜地哭闹。病在儿身,疼在娘心。高淑珍带着儿子辗转北京、天津、大连等地的多家医院,光医药费就花去了好几万,但最终还是落下了残疾。
到了该入学的年龄,每天一到放学的时候,王利国就坐在自家大门前,看到一个一个学生从门前经过,心想:“如果我能上学该有多好啊!”他恳求妈妈送自己去学校上学,“我想念书,以后要当医生,专门治类风湿。”由于行动不便,王利国无法和同龄人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看着儿子渴望又失落的眼神,高淑珍整夜整夜地失眠了,“儿子腿脚不行,不能再不读书呀。”高淑珍安慰他说:“咱家离学校远,赶明儿妈妈在炕头给你办个学校。”
不久,细心的高淑珍发现,附近村庄里也有一些因肢残而不能入学的儿童,他们对读书同样充满了渴望。当初哄孩子的一句话,渐渐成为她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念头——在家里开个课堂,让周围像儿子一样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
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老师是被她“拉下水”的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终于在自家小院里如愿以偿地听到了琅琅读书声。
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们,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粗茶淡饭,但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附近其他乡镇的家长们听说洼里村有个大好人,也纷纷把孩子送了过来。眼看着自行车接送不过来了,高淑珍咬了咬牙,东拼西凑买了辆旧面包车。每次接送孩子,她和女儿都轮流跟着。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路上她怕颠坏了,就一直抱在怀里。后来,为了让孩子们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们都住到家里,免费吃住、免费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是高淑珍始料未及的。她的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经济条件有限,本就债务累累的她,突然又多了这么多张“嘴”,怎么办?看着因她稍一迟疑就跪下的残儿家长和身边既胆怯又渴望的孩子,那个“不”字,高淑珍始终说不出口。有时迫不得已拒绝了实在不适合留下的孩子,她也会难受得好几宿睡不着觉。
几十个孩子的生活重担,压在了高淑珍一家人的身上。
高淑珍家承包了20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但是欠收的时候,让每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但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丈夫王跃元农闲时外出打工挣的钱,都被她花在了这些孩子身上。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辆破旧的吱呀作响的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的时候下大雪没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常常是刚一张嘴,就被轰了出来。高淑珍心里承受不住,忍不住蹲在人家门口哭,“哭完了寻思寻思,把泪擦干净了,还得卖去。家里还有一帮孩子呢,我就这么放弃,不中啊。”
不少家长拉来了粮食、蔬菜,有的还提出要给点钱,可都被高淑珍一一拒绝了,“我自己有残疾孩子,知道残疾孩子的痛苦和家里生活的困难。我收一点饭费、生活费,家里有困难的可能就来不了,孩子一生的学习没准就耽误了。所以我不收费,只要有这口气!”
责任编辑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