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又是一代人了。
这群年轻的生命不停地穿梭在张元的工作室内,叽叽喳喳,来来往往。而他们的头儿张元,正在楼上的另一间屋子里,端着威雀威士忌,自斟自饮。
“我好久没见姜文了。还没看过他的这部新片呢。”扬起脖子灌了一口酒,张元有点晕晕然。
我没觉得姜文霸气
人物周刊:《绿茶》之后,就没见你和姜文再合作了,有过新的意向吗?
张元:拍完《绿茶》后,我只拍了一部电影。加上他作了导演以后,手上也有很多工作,将精力全部转移到导演上面。
人物周刊:拍《绿茶》时,他有没有像外界传说的那样。会越俎代庖,指手划脚,给导演压力?
张元:我觉得还好。当然,姜文是一个有很多主意的人,经常爱出一些点子,提出一些想法。非常聪明,非常认真,也喜欢钻牛角尖。我倒喜欢和这样的人合作,没感到什么压力。
人物周刊:你与他很熟,据说你也很欣赏他,那么外界一直对姜文的评价,比如霸气,会不会仅仅是一种表象?
张元(点点头):他是很让人欣赏的一个人。我们很早就认识了,当时我还在学校,他已经出道了,拍完了《末代皇后》,正准备出演凌子风的一部片子。
其实,长期以来,大家对他持有的是一个特别笼统,特别概念化的评价。每个人都有多面性,比如别人看到的是姜文的霸气,执着,我却一直觉得他是一个谦和的人,一个特有耐心的人。实际上,如果一个人特别展示什么,这更透出这个人的另外一方面。
人物周刊:比如说?
张元:我觉得,这可能透出了他脆弱的一面。
人物周刊:你见过姜文脆弱的一面吗?
张元:(摇头)他14年里只拍了3部电影,还有一部(《鬼子来了》)不能公映。听说中间还客串过电视剧。不过,我想这对于姜文,也不能算是“弱”或者是“惨”吧。
人物周刊:也有人说姜文有“英雄情结”。“伟人情结”,比如他对毛泽东的崇拜等等。你怎么看?
张元:把一个艺术家和一个政治领袖相比较,我觉着本身就不太对。无论是你们把他搁在那个位置上,还是他把自己放在那个位置上,都觉着可笑。艺术家是干什么的?他做的东西就是给人提供精神财富,即审美。美是什么?美是真正让人享受的,让人真正感觉到心花怒放的,是感染别人,打动别人的,而不是控制别人。
他的聪明在他的电影里太多了
人物周刊:姜文说自己不是一个专业导演,同时,他又说他所拍摄的电影是直指人性的。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导演?
张元:什么样才叫专业导演?我都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专业导演。有时人家喊我导演,我觉得有点拧巴。
我觉得一部好电影应该是直指人性的,他的话没错。直指人性是好事。虽然我还没看过他的这部新片,但我看过他拍的另外两部电影。我不想拿他和第五代、第六代做比较。他毫无疑问是中国电影演员中最具特点的一个。
人物周刊:具体一点说呢?
张元:他无论演什么角色,实际上都在演他自己。这是一个好演员的特点。他演《本命年》、演《芙蓉镇》,还有那个《春桃》,我们都看到了他很深的个人印迹,包括《鬼子来了》。
人物周刊:如果始终在演自己,会不会不容易跳出自己?
张元:我觉得倒挺好。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很能够看到他本人的某种东西。对于一个表演者,或是一个艺术家,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但艺术也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并不是—个人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比如有的人喜欢钻牛角尖,特别认真地搞艺术;有的人则非常轻松自如地搞艺术。姜文走的是一条比较纯粹的自我道路。我不否定他这个路线,也不肯定他这个路线。
人物周刊:作为姜文的朋友,你有没有观察到姜文这些年的变化,以及他作品的变化?
张元:关于他执导的电影,有目共睹的是,他是要拍就一定要拍出一部力作来的,非常使劲。我个人觉得不管是早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鬼子来了》,他的聪明和艺术在他的电影里太多了,到处都是聪明,到处洋溢着火花。我倒希望能欠缺一点。一个作品有缺陷,我会更喜欢。
人物周刊:姜文曾在接受采访时说,电影创作者与观众是一个调情的关系,而中国当代电影的心态有问题:我反正就是糟糠,跟你过了多年了,澡也不洗,头也不梳,谁也不把谁当回事。他说的,是中国当代电影的真实情况吗?
张元:他讲得挺严肃的,他站在自己的角度,讲出了其中一个方面。但我觉得中国电影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来自创作者的问题。中国不缺很好的艺术家。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电影审查制度、分级制度,没有把电影真正看成电影,看成艺术,看成工业化的产物,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宣传工具,限制了创作者的思考与创作空间。
只有在特别轻松自由的状态里,才能创作出真正好的艺术。不是说不要限制。自己本身也是一个限制。我不认为一位对自己多么苛刻的创作者,就一定能真正出好活。
讲到这里,我倒要建议姜文,虽然我很喜欢他,但有时也能感受到他的焦虑紧张,这和他的认真有关。我希望他不要那么苛刻地要求自己,他应该彻底解放自己,进入轻松自由的状态,去寻找美。毕竟,美不是钻牛角尖才能找到的。(笑)
这群年轻的生命不停地穿梭在张元的工作室内,叽叽喳喳,来来往往。而他们的头儿张元,正在楼上的另一间屋子里,端着威雀威士忌,自斟自饮。
“我好久没见姜文了。还没看过他的这部新片呢。”扬起脖子灌了一口酒,张元有点晕晕然。
我没觉得姜文霸气
人物周刊:《绿茶》之后,就没见你和姜文再合作了,有过新的意向吗?
张元:拍完《绿茶》后,我只拍了一部电影。加上他作了导演以后,手上也有很多工作,将精力全部转移到导演上面。
人物周刊:拍《绿茶》时,他有没有像外界传说的那样。会越俎代庖,指手划脚,给导演压力?
张元:我觉得还好。当然,姜文是一个有很多主意的人,经常爱出一些点子,提出一些想法。非常聪明,非常认真,也喜欢钻牛角尖。我倒喜欢和这样的人合作,没感到什么压力。
人物周刊:你与他很熟,据说你也很欣赏他,那么外界一直对姜文的评价,比如霸气,会不会仅仅是一种表象?
张元(点点头):他是很让人欣赏的一个人。我们很早就认识了,当时我还在学校,他已经出道了,拍完了《末代皇后》,正准备出演凌子风的一部片子。
其实,长期以来,大家对他持有的是一个特别笼统,特别概念化的评价。每个人都有多面性,比如别人看到的是姜文的霸气,执着,我却一直觉得他是一个谦和的人,一个特有耐心的人。实际上,如果一个人特别展示什么,这更透出这个人的另外一方面。
人物周刊:比如说?
张元:我觉得,这可能透出了他脆弱的一面。
人物周刊:你见过姜文脆弱的一面吗?
张元:(摇头)他14年里只拍了3部电影,还有一部(《鬼子来了》)不能公映。听说中间还客串过电视剧。不过,我想这对于姜文,也不能算是“弱”或者是“惨”吧。
人物周刊:也有人说姜文有“英雄情结”。“伟人情结”,比如他对毛泽东的崇拜等等。你怎么看?
张元:把一个艺术家和一个政治领袖相比较,我觉着本身就不太对。无论是你们把他搁在那个位置上,还是他把自己放在那个位置上,都觉着可笑。艺术家是干什么的?他做的东西就是给人提供精神财富,即审美。美是什么?美是真正让人享受的,让人真正感觉到心花怒放的,是感染别人,打动别人的,而不是控制别人。
他的聪明在他的电影里太多了
人物周刊:姜文说自己不是一个专业导演,同时,他又说他所拍摄的电影是直指人性的。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导演?
张元:什么样才叫专业导演?我都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专业导演。有时人家喊我导演,我觉得有点拧巴。
我觉得一部好电影应该是直指人性的,他的话没错。直指人性是好事。虽然我还没看过他的这部新片,但我看过他拍的另外两部电影。我不想拿他和第五代、第六代做比较。他毫无疑问是中国电影演员中最具特点的一个。
人物周刊:具体一点说呢?
张元:他无论演什么角色,实际上都在演他自己。这是一个好演员的特点。他演《本命年》、演《芙蓉镇》,还有那个《春桃》,我们都看到了他很深的个人印迹,包括《鬼子来了》。
人物周刊:如果始终在演自己,会不会不容易跳出自己?
张元:我觉得倒挺好。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很能够看到他本人的某种东西。对于一个表演者,或是一个艺术家,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但艺术也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并不是—个人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比如有的人喜欢钻牛角尖,特别认真地搞艺术;有的人则非常轻松自如地搞艺术。姜文走的是一条比较纯粹的自我道路。我不否定他这个路线,也不肯定他这个路线。
人物周刊:作为姜文的朋友,你有没有观察到姜文这些年的变化,以及他作品的变化?
张元:关于他执导的电影,有目共睹的是,他是要拍就一定要拍出一部力作来的,非常使劲。我个人觉得不管是早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鬼子来了》,他的聪明和艺术在他的电影里太多了,到处都是聪明,到处洋溢着火花。我倒希望能欠缺一点。一个作品有缺陷,我会更喜欢。
人物周刊:姜文曾在接受采访时说,电影创作者与观众是一个调情的关系,而中国当代电影的心态有问题:我反正就是糟糠,跟你过了多年了,澡也不洗,头也不梳,谁也不把谁当回事。他说的,是中国当代电影的真实情况吗?
张元:他讲得挺严肃的,他站在自己的角度,讲出了其中一个方面。但我觉得中国电影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来自创作者的问题。中国不缺很好的艺术家。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电影审查制度、分级制度,没有把电影真正看成电影,看成艺术,看成工业化的产物,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宣传工具,限制了创作者的思考与创作空间。
只有在特别轻松自由的状态里,才能创作出真正好的艺术。不是说不要限制。自己本身也是一个限制。我不认为一位对自己多么苛刻的创作者,就一定能真正出好活。
讲到这里,我倒要建议姜文,虽然我很喜欢他,但有时也能感受到他的焦虑紧张,这和他的认真有关。我希望他不要那么苛刻地要求自己,他应该彻底解放自己,进入轻松自由的状态,去寻找美。毕竟,美不是钻牛角尖才能找到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