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来评价特别优秀?”针对“美少女作家”蒋方舟在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中,被评价为“特别优秀”,由此获得降60分调档的录取优惠,有人这样质疑。这个问题,十分具有代表性,可以说,今天关于自主招生的争议,都与此有关。
按照评价组织者来分,目前对学生的评价,可分为统一考试评价、中学学业评价、大学评价、社会评价。这四方面的评价,被接受度有很大差异。
接受度最高的是统一考试评价。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用统一考试来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虽然这种评价,只能反映出知识教育的部分成果,只能检验出学生的部分学习能力,但是,由于统一试卷、分数排序,大家普遍认为,评价十分过硬、结果相对公正。因此,卷面考核成绩最高者,被认为是最优秀者,分数最高的那位就是“状元”。
地位最低的是中学学业评价。由于对统一考试评价的高度依赖,大家发现,在中学里,老师经常对学生说,平时考得好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是要高考考好,高考要考好,就得反复训练。也就是说,中学各学年各学期各门功课的平时考试成绩,在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中,几乎不占什么权重。当然,认为中学无权说学生优秀者还有其他理由,一是中学自己举行的测试,学校间没有可比性;二是中学评价学生,含有情感因素,难以客观;三是在以往推荐保送生过程中,不时有学校成绩中等者被作为优秀生推荐出去。
争议最大的是大学评价。目前,对大学评价能力与评价结果的不信任也普遍存在,这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在大学招生过程中,行政力量介入,不利于大学按照教育标准和学术标准客观评价人才;二是大学评价考生的方式,虽包含笔试、面试环节,但过程并不严密;三是大学执行招生自身标准,与传统的、单一标准的冲突。时常从大学里爆出新闻,某位考研笔试成绩第一的学生参加大学面试却落榜,让大家怀疑高校的人才评价体系出了问题。
味如鸡肋的是社会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调艺术特长、科技特长的“加分素质教育”之后,人们发现,加分不但没有促使素质教育,反而变为新的应试教育,以及引发各种加分腐败。由此,淡化一系列原有加分因素(包括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获得发明专利、出版图书、参加科技、艺术大赛获得大奖等等)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被提上议事日程。
总的看来,在对人才进行评价时,普遍认同的方式,是统一考试方式;普遍认同的标准,是单一的分数标准,除此之外的其他方式、其他标准,都因为大众的观念问题,以及评价组织者的公信力问题,而难得到广泛认同。近年来,在高校招生中,试点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逐渐改變统一考试这种评价方式,打破分数单一标准,试图采取多种方式评价学生——中学推荐、学校测试、结合高考。而这样的多种评价方式也引发出“谁来评价特别优秀?”这样的疑问。
回答“谁来评价特别优秀?”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大众的观念,要有多元评价的意识,认识到“特别优秀”是多种标准的“特别优秀”,而不是一个标准、一个模式的特别优秀。用一元的标准,来评价人才,是十分落后的评价,而要求所有学校都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学生,更背离了人才培养多样性的要求。在美国,同一个学生,可能被哈佛录取大学,但却不一定被耶鲁录取,这并不能说明这两校中的一校人才评价标准有问题,因为他们选择人才本身就有差异,这也是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的用意所在。同样,一个学生被清华认为特别优秀,可能在北京大学看来,并不特别优秀,但这不能成为质疑清华大学选人标准的理由。
其次,要建立“特别优秀”的标准,以及有执行“特别优秀”评价的具有公信力的评价者。要让大众改变观念,需要更充分的事实,即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学,需要公开自己确立的清晰的人才评价标准(目前很多中学、大学无法清晰说出这一标准),同时,从公开、透明、公正角度,组成专门评价委员会对人才进行客观评价,要确保人才的评价不受行政因素、利益因素的干扰。很显然,有清晰的标准、有公开执行标准的过程,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以至社会评价机构,才可以直面回答“你为什么说他优秀?”这样的问题。
按照评价组织者来分,目前对学生的评价,可分为统一考试评价、中学学业评价、大学评价、社会评价。这四方面的评价,被接受度有很大差异。
接受度最高的是统一考试评价。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用统一考试来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虽然这种评价,只能反映出知识教育的部分成果,只能检验出学生的部分学习能力,但是,由于统一试卷、分数排序,大家普遍认为,评价十分过硬、结果相对公正。因此,卷面考核成绩最高者,被认为是最优秀者,分数最高的那位就是“状元”。
地位最低的是中学学业评价。由于对统一考试评价的高度依赖,大家发现,在中学里,老师经常对学生说,平时考得好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是要高考考好,高考要考好,就得反复训练。也就是说,中学各学年各学期各门功课的平时考试成绩,在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中,几乎不占什么权重。当然,认为中学无权说学生优秀者还有其他理由,一是中学自己举行的测试,学校间没有可比性;二是中学评价学生,含有情感因素,难以客观;三是在以往推荐保送生过程中,不时有学校成绩中等者被作为优秀生推荐出去。
争议最大的是大学评价。目前,对大学评价能力与评价结果的不信任也普遍存在,这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在大学招生过程中,行政力量介入,不利于大学按照教育标准和学术标准客观评价人才;二是大学评价考生的方式,虽包含笔试、面试环节,但过程并不严密;三是大学执行招生自身标准,与传统的、单一标准的冲突。时常从大学里爆出新闻,某位考研笔试成绩第一的学生参加大学面试却落榜,让大家怀疑高校的人才评价体系出了问题。
味如鸡肋的是社会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调艺术特长、科技特长的“加分素质教育”之后,人们发现,加分不但没有促使素质教育,反而变为新的应试教育,以及引发各种加分腐败。由此,淡化一系列原有加分因素(包括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获得发明专利、出版图书、参加科技、艺术大赛获得大奖等等)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被提上议事日程。
总的看来,在对人才进行评价时,普遍认同的方式,是统一考试方式;普遍认同的标准,是单一的分数标准,除此之外的其他方式、其他标准,都因为大众的观念问题,以及评价组织者的公信力问题,而难得到广泛认同。近年来,在高校招生中,试点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逐渐改變统一考试这种评价方式,打破分数单一标准,试图采取多种方式评价学生——中学推荐、学校测试、结合高考。而这样的多种评价方式也引发出“谁来评价特别优秀?”这样的疑问。
回答“谁来评价特别优秀?”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大众的观念,要有多元评价的意识,认识到“特别优秀”是多种标准的“特别优秀”,而不是一个标准、一个模式的特别优秀。用一元的标准,来评价人才,是十分落后的评价,而要求所有学校都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学生,更背离了人才培养多样性的要求。在美国,同一个学生,可能被哈佛录取大学,但却不一定被耶鲁录取,这并不能说明这两校中的一校人才评价标准有问题,因为他们选择人才本身就有差异,这也是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的用意所在。同样,一个学生被清华认为特别优秀,可能在北京大学看来,并不特别优秀,但这不能成为质疑清华大学选人标准的理由。
其次,要建立“特别优秀”的标准,以及有执行“特别优秀”评价的具有公信力的评价者。要让大众改变观念,需要更充分的事实,即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学,需要公开自己确立的清晰的人才评价标准(目前很多中学、大学无法清晰说出这一标准),同时,从公开、透明、公正角度,组成专门评价委员会对人才进行客观评价,要确保人才的评价不受行政因素、利益因素的干扰。很显然,有清晰的标准、有公开执行标准的过程,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以至社会评价机构,才可以直面回答“你为什么说他优秀?”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