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比分析高职操作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特点,指出应把两者加以整合,探讨了整合的模式,分析了课程管理系统针对高职实践操作类课程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和方法,通过课堂教学与课程管理系统的整合有效提升高职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课程管理 操作实践 整合 实践动手能力
[作者简介]曾刚(1968- ),男,河南信阳人,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公安信息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辽宁 大连 11603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6-0121-02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场所,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学生方面问题归结为两个方面:学习不能积极主动和实践动手能力不高。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实践操作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与管理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两者整合的必要性,同时找出二者整合的模式。
一、课堂教学与课程管理系统进行有机整合的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所有课程都是教师讲、学生听,采用填压灌输的教学模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尊重和发挥,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内外大批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把学习区分为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批评传统教学中把初级学习的教学策略不合理地推及到高级学习中;提出协同学习、情境性教学等。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对深化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多亲自实践操作,生动直观,借助于语言、表情、体态等把教学内容表述得准确详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迅速理解掌握课程知识。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课件等)进行演示,生动直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个感官,并不受时空限制,在任何地方和时间都可以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互动性上,课堂教学中师生可以直接对话,同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直接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管理系统中多使用多媒体课件,学习中师生之间没有直接的互动,只是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间接互动。课堂教学中同学之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生动直接;管理系统中同学之间通过论坛或即时通信工具进行异步交流,能跨越时空限制。这种交流也可以发生在非师生同学之间,极大地扩展了学习交流的范围。
在自由度上,课堂教学多采用集中模式,教师集中授课。为了保证课堂秩序,通常禁止学生太过自由的言论和行动,甚至还有一些其他措施,如屏蔽学生的操作等。在使用管理系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资源管理模块下载多媒体课件后学习,他们的言论和行动不受约束,学习的内容和顺序也不受约束,享有较大的自由。遇到问题时求助的取向上差异也比较大,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问题会直接求助于教师,而在管理系统中多通过论坛或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求助,求助的对象可能包括除教师以外的其他人。
在学习结果的评价上,课堂教学多采用面授、练习、教师检查操作结果或过程,这种方式对实践操作内容确实行之有效,但对于课程包含的理论部分必须等到期中或期末考试时才能进行检查和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多凭借教师的经验主观臆断,准确性不高、随意性大、工作量大,过程控制随教师责任心的不同差别也较大。管理系统对于实践操作内容的评价显得无能为力,而理论部分知识可以通过选择题、判断题、匹配题、简答题等题型对学生进行测试,这种测试伴随着学习过程的始终,能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为了解教学效果,学校或任课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比如开座谈会、发调查问卷、访谈等。课程管理系统预设了调查问卷模块,可以用来了解学生的意见、态度等,可以在课程开始前了解学生情况,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二、课堂教学与课程管理系统整合的模式
课堂教学与课程管理系统整合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高职高专实践操作类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应充分采用建构主义的观念,将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将填压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引导式教学。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进行主动建构,这是根本与核心。
操作实践类的课程往往理论部分略显不足,操作实践性的内容较多,课程内容多属于技能技巧性的知识,教师的直接讲解演示比较直观生动,但这个过程受时空限制,不可能在学生想学习时就能传授给学生,这时就需要课程管理系统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补充,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课程管理系统为辅的体系结构,而不要把系统视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教学手段或者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操作演示,学生观看学习,然后练习,教师的精湛技艺、高深的理论功底在举手投足间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了学生,师生之间的请教与讲解使学生操作实践技能迅速提升,同学之间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也能迅速掌握知识要领。课程管理系统则通过论坛、即时通信工具等进行跨越时空交流。两种交流互动模式的结合有助于形成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和互信互助的同学关系。
课堂教学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附属的传统填压式教学模式;课程管理系统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传统的传递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学模式的转换有利于教师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也有利于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不能主动进行知识构建。而课程管理系统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通过探索主动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并通过简单开放的Wiki工具形成一种合作互动、民主协商、知识共享的协同学习模式。
教师在实践操作类课程中对学生的过程控制往往不足,教师在工作日志中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过程控制,好的学生予以表扬,较差的予以提醒或批评。教师通过学生的动作是否到位熟练等情况,很容易了解学生对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却不易准确了解。使用管理系统提供的测验模块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掌控,只有掌握了前面的知识后才能继续后面的学习,有助于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课程管理系统对于实践操作类课程的局限
笔者通过实践发现通用网络课程管理系统(如Moodle等)对于实践操作类课程的管理存在不足之处,系统对实践过程的控制难以实现。课程管理系统采用B/S多层结构,使用PHP或Java等作为开发工具,对实践操作类课程的实践操作结果不能进行阶段性评价,也就不能进行过程控制,同样课程管理系统也不能对实践操作结果进行总体评价。对此,我们可以采用人工测试加系统测试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把学生分组,由小组长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人工评价,作为对学生进行过程控制的依据;对于计算机类操作课程则可采用二次开发,为管理系统添加能够测评实践操作结果的模块,以弥补原系统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吕占京.建构主义理论对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8(26).
[2]黎加厚,赵怡.课程管理系统(CMS)及其选择[J].现代教育技术,2008(9).
[关键词]课程管理 操作实践 整合 实践动手能力
[作者简介]曾刚(1968- ),男,河南信阳人,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公安信息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辽宁 大连 11603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6-0121-02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场所,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学生方面问题归结为两个方面:学习不能积极主动和实践动手能力不高。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实践操作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与管理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两者整合的必要性,同时找出二者整合的模式。
一、课堂教学与课程管理系统进行有机整合的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所有课程都是教师讲、学生听,采用填压灌输的教学模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尊重和发挥,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内外大批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把学习区分为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批评传统教学中把初级学习的教学策略不合理地推及到高级学习中;提出协同学习、情境性教学等。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对深化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多亲自实践操作,生动直观,借助于语言、表情、体态等把教学内容表述得准确详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迅速理解掌握课程知识。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课件等)进行演示,生动直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个感官,并不受时空限制,在任何地方和时间都可以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互动性上,课堂教学中师生可以直接对话,同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直接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管理系统中多使用多媒体课件,学习中师生之间没有直接的互动,只是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间接互动。课堂教学中同学之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生动直接;管理系统中同学之间通过论坛或即时通信工具进行异步交流,能跨越时空限制。这种交流也可以发生在非师生同学之间,极大地扩展了学习交流的范围。
在自由度上,课堂教学多采用集中模式,教师集中授课。为了保证课堂秩序,通常禁止学生太过自由的言论和行动,甚至还有一些其他措施,如屏蔽学生的操作等。在使用管理系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资源管理模块下载多媒体课件后学习,他们的言论和行动不受约束,学习的内容和顺序也不受约束,享有较大的自由。遇到问题时求助的取向上差异也比较大,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问题会直接求助于教师,而在管理系统中多通过论坛或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求助,求助的对象可能包括除教师以外的其他人。
在学习结果的评价上,课堂教学多采用面授、练习、教师检查操作结果或过程,这种方式对实践操作内容确实行之有效,但对于课程包含的理论部分必须等到期中或期末考试时才能进行检查和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多凭借教师的经验主观臆断,准确性不高、随意性大、工作量大,过程控制随教师责任心的不同差别也较大。管理系统对于实践操作内容的评价显得无能为力,而理论部分知识可以通过选择题、判断题、匹配题、简答题等题型对学生进行测试,这种测试伴随着学习过程的始终,能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为了解教学效果,学校或任课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比如开座谈会、发调查问卷、访谈等。课程管理系统预设了调查问卷模块,可以用来了解学生的意见、态度等,可以在课程开始前了解学生情况,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二、课堂教学与课程管理系统整合的模式
课堂教学与课程管理系统整合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高职高专实践操作类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应充分采用建构主义的观念,将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将填压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引导式教学。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进行主动建构,这是根本与核心。
操作实践类的课程往往理论部分略显不足,操作实践性的内容较多,课程内容多属于技能技巧性的知识,教师的直接讲解演示比较直观生动,但这个过程受时空限制,不可能在学生想学习时就能传授给学生,这时就需要课程管理系统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补充,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课程管理系统为辅的体系结构,而不要把系统视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教学手段或者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操作演示,学生观看学习,然后练习,教师的精湛技艺、高深的理论功底在举手投足间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了学生,师生之间的请教与讲解使学生操作实践技能迅速提升,同学之间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也能迅速掌握知识要领。课程管理系统则通过论坛、即时通信工具等进行跨越时空交流。两种交流互动模式的结合有助于形成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和互信互助的同学关系。
课堂教学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附属的传统填压式教学模式;课程管理系统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传统的传递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学模式的转换有利于教师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也有利于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不能主动进行知识构建。而课程管理系统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通过探索主动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并通过简单开放的Wiki工具形成一种合作互动、民主协商、知识共享的协同学习模式。
教师在实践操作类课程中对学生的过程控制往往不足,教师在工作日志中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过程控制,好的学生予以表扬,较差的予以提醒或批评。教师通过学生的动作是否到位熟练等情况,很容易了解学生对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却不易准确了解。使用管理系统提供的测验模块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掌控,只有掌握了前面的知识后才能继续后面的学习,有助于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课程管理系统对于实践操作类课程的局限
笔者通过实践发现通用网络课程管理系统(如Moodle等)对于实践操作类课程的管理存在不足之处,系统对实践过程的控制难以实现。课程管理系统采用B/S多层结构,使用PHP或Java等作为开发工具,对实践操作类课程的实践操作结果不能进行阶段性评价,也就不能进行过程控制,同样课程管理系统也不能对实践操作结果进行总体评价。对此,我们可以采用人工测试加系统测试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把学生分组,由小组长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人工评价,作为对学生进行过程控制的依据;对于计算机类操作课程则可采用二次开发,为管理系统添加能够测评实践操作结果的模块,以弥补原系统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吕占京.建构主义理论对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8(26).
[2]黎加厚,赵怡.课程管理系统(CMS)及其选择[J].现代教育技术,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