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全球化语境中的普遍性价值观就是对人类生活具有普遍意义从而能够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普遍性价值观存在于普遍的和共同的人性中,存在于人们社会交往实践普遍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世界范围内,多样化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不同价值主体诸方面的利益差别与对立。价值观的多样性是由价值主体及其境遇的多样性决定的。
[关键词]全球化 普遍性价值观 多样化价值观 博弈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9)01-0096-04
当今世界正处在价值观深刻变革的时代。随着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世界文化和文明正在面临转型,东西方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及封建主义之间,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体系的比较和冲突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文化价值观的变革和转型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世界性的思想文化现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社会价值观的发展表现为普遍化和多样化两种趋势。探讨全球化语境中价值观的发展趋势,正确看待和处理普遍性价值观与多样化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普遍性价值观:全球化的必然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当代全球化语境中人类共同生活条件的形成和反映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认同以及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对话和协商,促进了全球普遍性价值观的形成。所谓普遍性价值观,就是对于人类生活具有普遍意义并因此能够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或价值原则。有学者认为,普遍性价值观的普遍性,一般具有三个层面的涵义:第一,这种价值观具有普遍适用性(普适性),即不仅仅适用于个别人、少数人甚至大多数人,而是适用于所有人;第二,这种价值观具有普遍永恒性(不变性),不仅仅适用于一时一地,而是适用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转移;第三,这种价值观是以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题(普遍必然判断)来表述的。只有符合以上三个基本要件,才能称为普遍价值观命题。
对于普遍性价值观的认识,既不能采取以特殊价值观来冒充普遍性价值观的独断论立场,也不能采取以特殊价值观来抹杀普遍性价值观的怀疑论立场。在以多元一体化为旨归的全球化进程中,只有采取约定论或约定主义立场,才能达到对于普遍性价值观的正确认识。至于形式主义立场,可以作为一种适当补充,但是形式主义只能达到对于普遍性价值观形式的认识,只有约定主义才能达到对于普遍性价值观内容的认识。至于历史主义立场,在消除了其中的独断论和怀疑论因素后,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普遍性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历史主义不能取代约定主义,正像客观自然历史进程不能取代主体的人为活动过程一样。也就是说,普遍性价值观不过是各种特殊价值观的系统综合,这种综合只有通过人为约定才能实现,至于每种特殊价值观在普遍性价值观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则是一个优胜劣汰、新陈代谢的历史进程。
按照约定主义,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其中“第一条”确立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原则;“第二条”确立了“世界人权”的普世原则;“第二十九条”确立了“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这些原则举世公认,构成了普遍价值观的基本原则。近十年来,一些世界宗教界和伦理界知名人士提出“全球伦理”概念,以补充“世界人权”概念。他们期望联合国大会能够通过一份《世界伦理宣言》,以补充《世界人权宣言》,并为此作了充分准备。1993年9月4日,世界宗教议会大会通过《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宣言》所提出的“全球伦理”包括:(1)“没有道德便没有人权”,这是“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2)两项基本的要求:“每一个人都应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这是人道主义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所谓“金规则”或“黄金法则”亦即“全球伦理”的普世原则;(3)“四条不可取消的指令”:“一种非暴力和敬重生命的文化”,这是从古老的“不可杀人”的戒律中推出的“尊重生命”的指令;“一种团结的文化和公正的经济秩序”,这是从古老的“不可偷窃”的戒律中推出的“处事正直,办事公平”的指令;“一种宽容的文化和诚实的生活”,这是从古老的“不可撒谎”的戒律中推出的“言行都应诚实”的指令;“一种男女之间权利平等与伙伴关系的文化”,这是从古老的“不可奸淫”的戒律中推出的“彼此尊重,彼此相爱”的指令。该宣言从各宗教和“非宗教传统”的资源中提炼出作为全球伦理(各项人权)普世原则的“金规则”或“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该宣言重要的贡献。
普遍性价值观至今仍然处于“宣言”阶段:思想大于行动,言论多于行动;在许多方面“知道”而“做不到”,会说而不会做,甚至许多正确思想、正确言论,一付诸实践就往往走向反面,如某些大国在世界人权、全球伦理问题上宣扬所谓“人权高于主权”,采取所谓“双重价值标准”等。然而,这并不表明关于普遍性价值观的思想和言论是错误的,而表明我们应当建立和健全能够保证普遍性价值观充分实现的机制。
只有充分民主的机制才能保证普遍性价值观的充分实现。当今世界,某些国家国内社会的民主体制大多已比较完备,但国际社会的民主制度却尚未具备,甚至存在这样一个奇怪现象:号称世界上最自由和最民主的国家,正是世界上最强权和最霸道的国家。两次世界大战以来所形成的国际组织,从“国联”到联合国都没有真正实现国际民主,而是实行大国均势制衡原则。这只能带来短暂和平和安全,不能从根本上避免世界的紧张、动荡和战争。这一均衡一旦被打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就不可避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仅破坏了国际均衡,而且是国际专制的典型表现。它给世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危险。我们现在只有通过重新建立国际均衡才能防范这一危险。这样就形成了一系列循环往复的怪圈。总之,在当今世界,国际交往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依然是国家利益原则和国家实力(综合国力)原则,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人权、全球伦理、普遍性价值观要么根本无法付诸实践,要么一付诸实践就被人利用。从而走向反面。所以,只有全球化的健康发展——亦即真正朝着多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才能保证各国国内民主和国际民主的充分实现,带来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安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人权、全球伦理、普遍性价值观才能在实践中得以兑现。
二、多样化价值观:实然的存在
价值观作为人们的文化积淀和生活实践的产物,是人们的需要、利益等在心理、思想和行为取向上的反映,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在人类社会存在着多样化文化传统、多样化生存条件的情况下,在不同人之间存在多样化活动方式、多样化利益 差别、多样化角色分工等的情况下,价值观的差异性与多样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实。
在世界范围内,多样化的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不同民族、国家、宗教、阶级等价值主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倾向,反映了不同价值主体在经济模式、政治体制、文化观念方面的差别与对立。不同价值观之间的比较、交流与融合,也只有在符合一定价值主体客观利益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坚持和弘扬代表自己根本利益的价值观,与维护一个民族、国家、宗教、阶级等的立场和地位密切相关,与一个民族、国家、宗教、阶级等的前途与命运密切相关。多样化的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不同民族、国家、宗教、阶级等的经济、政治之争的继续,是相互之间竞争的更为深层的表现。
中国和美国各自所代表的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反映了世界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是典型的集体主义,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是典型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自我和个人的成就,与集体的相互依赖性较弱;个人利益为主,集体利益为次。集体主义价值观认为个人与集体、社会的联系很紧密,依赖性较强;集体超越个人。可以说,在集体主义文化里,个人是作为社会或某集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社会是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因此,在个人主义价值观文化中,每个人应该拥有独立的人格、权利、思想、个性和自由等,包括行为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个人成就也被看作是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标准。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就是典型的个人主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集体主义决定了中国人的行为模式是“社会取向”。中国人往往以家庭、社会、国家为重。
中国是儒家文化,提倡谦虚谨慎,主张中庸之道,忌讳锋芒毕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强调整体的利益和权利,忽视个体的权利,提倡个人意识必须服从整体意识,人的个性应该湮没于整体的行为模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强调个人主义、个人的权利、个人的自由。他们的一个重要观念是一切靠个人奋斗。因此,美国人表现出重视竞争、敢于冒险的行为模式。以课堂上的表现为例:在美国高等院校采取讨论的教学方式时,学生往往踊跃发言,不怕打断老师的话,不怕问倒老师。同时,对于老师的提问,美国学生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求一切方式使自己的表现在众人中突出出来。反观中国课堂,学生很少能非常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某一个人的观点和其他人都不相同,那他一般不敢轻易提出自己的见解。许多美国教师经常因此而沮丧不已,觉得学生对自己的授课不感兴趣。其实,这只是价值观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行为。中国文化的模式注重的是内在世界,是内省和智慧。所以,中国人认为人不应该过多地把自己的智慧和聪明以及内心的情感表露出来。而美国人则认为这些都应该表露于形,才能让人了解。
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决定了人们重视自主和独立;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则形成了人们重视集体决定、集体意见和集体作用。两种文化价值观形成了不同的行为方式。例如:在美国,老年人一般很少接受别人的搀扶;而小孩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独立自主地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不受约束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中国文化则非常强调邻里间、朋友间、集体中的成员间的互帮互助。这一点在英汉语言中可见一斑。例如,英语中地名、人的姓氏称谓的用法是从小到大:先门牌号、路名、城市、州,最后到国名;人的姓名先名字,然后是家族姓氏。汉语中地名、人的姓氏称谓的用法则与之截然相反。
价值观的多样性是由价值主体及其境遇的多样性决定的。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人们所拥有的文化传统不同,所处的生存发展条件不同,生活实践的方式和经历不同,特别是人们的立场、利益、需要和素质、能力不同,因而不同宗教、民族、阶级、阶层和群体的价值观往往不尽相同,不同个人的价值观也有差异。不同主体往往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信念、信仰和理想,坚持自己特有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甚至可能带有较浓厚的个性化和情感化色彩。换言之,任何价值观都只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一切信念、信仰和理想都只能是某些人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不可能完全等同或彼此替代。价值观是一种主体性的现象,现实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价值观的多样性。从理论上看,多元性是一种根本性、实质性的多样性,看不到它的意义是很危险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面对主体的多元性,坚持价值观的多样性”。坚持价值观的多样性,在国际上有利于我们反对各种文化霸权主义,在国内则有利于克服各种僵化、片面的态度;而积极地实现国内多种价值观的整合和对话,则有利于合情合理、更加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引导。
三、普遍性价值观与多样化价值观的博弈
在全球化语境中,价值观的普遍化和多样化相互渗透更为显著,表现为普遍性价值观中有多样化价值观,多样化价值观中有普遍性价值观,两者混为一体,不可分割。由于多样化价值观是局部的,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因而,在普遍性价值观中有多样化价值观的差异和冲突是必然的。例如,全球化的进程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这些观念促成了知识价值观念、环境价值观念等普遍性价值观念的形成,但同时又激发了新一轮的竞争与冲突,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都时刻在为自身的利益而抗争,其中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差异和冲突是无可避免的。另一方面,全球化范围内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差异和冲突又加强了人类在价值观念上的融合和普遍性价值观念的形成,这种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差异和冲突中存在着价值观念的融合和普遍性价值观念的形成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特有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依存度将会逐渐加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和地位也会越来越强大和显著,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双方存在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也就是说,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价值观念的差异和冲突,但在涉及双方根本利益层面的价值观方面又有着共同的普遍性。
但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普遍性价值观所涉及的领域只可能是部分方面的,而不可能是全方位的。这是因为,在关系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价值观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和民族是很难彼此认同的。因而,全球化范围内的普遍性价值观只能是部分方面的,例如可以在人与自然、生态、人类交往等许多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观念上达成普遍共识,而不可能是全方位的。普遍性价值观与被普遍认同的价值原则也并不是完全等同的。事实上,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虽然普遍性价值观最终可能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但在现时态下并不可能达到这一点。虽然现时态不能达到普适价值观的普遍认同,却仍然可以有对某些特殊问题的普遍性关注,如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全球化语境中,普遍性价值观并不是所有民族价值观念趋于同化,而是 一种对话和交流的机制,是各种价值观念通过平等交流而共同维护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的一些基本价值。全球化决不意味着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逐渐消除甚至形成全球文化,文化的多样性会长期存在,价值观念也将继续呈现多样性发展。
在全球化视野中,我们要正确看待和处理普遍性价值观念与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差异之间的关系,但更重要的还要着眼于我国实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设,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价值导向与人们多样化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一切进步的价值主体总是会坚持改革、开放的态度,站在时代前列,顺应历史潮流,变革那些已经陈腐过时、僵化保守的价值观念,引导整个社会确立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使自己的价值观具有开放性,与时俱进,长久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由于社会主导价值观必然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因而社会价值观的变革往往要依靠本阶级的先进思想家进行总结和概括,并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然后运用各种方式教育群众,从而革命地改造世界,不断引导社会向前发展。
当然,坚持先进的社会价值导向与尊重人们多样化的价值观不是对立和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价值观是以所有个人的价值观为表现形式和基础的,完全脱离人们实际的价值信仰、价值标准、价值取向的抽象的社会价值导向,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市场。另一方面,社会价值导向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价值观。人们价值观的内容、性质和形式大都来源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来自他所属的那些群体,是文化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因素濡染和教化的结果。社会可以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通过社会舆论、经济手段、道德与法律规范等,要求人们对社会价值导向有所认同,并不断地在社会活动中加以调整和校正。此外,“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价值观作用的发挥,也往往需要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集体的协商与合作,以一定社会方式付诸实施。
因此,在我国社会生活实践中,必须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价值导向与人们多样化的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利用舆论导向、利益机制的调整以及建立健全合理的社会约束机制等,对人们的多样化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和调节,从而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确立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先进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责任编辑:吕 楠]
[关键词]全球化 普遍性价值观 多样化价值观 博弈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9)01-0096-04
当今世界正处在价值观深刻变革的时代。随着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世界文化和文明正在面临转型,东西方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及封建主义之间,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体系的比较和冲突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文化价值观的变革和转型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世界性的思想文化现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社会价值观的发展表现为普遍化和多样化两种趋势。探讨全球化语境中价值观的发展趋势,正确看待和处理普遍性价值观与多样化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普遍性价值观:全球化的必然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当代全球化语境中人类共同生活条件的形成和反映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认同以及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对话和协商,促进了全球普遍性价值观的形成。所谓普遍性价值观,就是对于人类生活具有普遍意义并因此能够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或价值原则。有学者认为,普遍性价值观的普遍性,一般具有三个层面的涵义:第一,这种价值观具有普遍适用性(普适性),即不仅仅适用于个别人、少数人甚至大多数人,而是适用于所有人;第二,这种价值观具有普遍永恒性(不变性),不仅仅适用于一时一地,而是适用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转移;第三,这种价值观是以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题(普遍必然判断)来表述的。只有符合以上三个基本要件,才能称为普遍价值观命题。
对于普遍性价值观的认识,既不能采取以特殊价值观来冒充普遍性价值观的独断论立场,也不能采取以特殊价值观来抹杀普遍性价值观的怀疑论立场。在以多元一体化为旨归的全球化进程中,只有采取约定论或约定主义立场,才能达到对于普遍性价值观的正确认识。至于形式主义立场,可以作为一种适当补充,但是形式主义只能达到对于普遍性价值观形式的认识,只有约定主义才能达到对于普遍性价值观内容的认识。至于历史主义立场,在消除了其中的独断论和怀疑论因素后,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普遍性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历史主义不能取代约定主义,正像客观自然历史进程不能取代主体的人为活动过程一样。也就是说,普遍性价值观不过是各种特殊价值观的系统综合,这种综合只有通过人为约定才能实现,至于每种特殊价值观在普遍性价值观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则是一个优胜劣汰、新陈代谢的历史进程。
按照约定主义,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其中“第一条”确立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原则;“第二条”确立了“世界人权”的普世原则;“第二十九条”确立了“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这些原则举世公认,构成了普遍价值观的基本原则。近十年来,一些世界宗教界和伦理界知名人士提出“全球伦理”概念,以补充“世界人权”概念。他们期望联合国大会能够通过一份《世界伦理宣言》,以补充《世界人权宣言》,并为此作了充分准备。1993年9月4日,世界宗教议会大会通过《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宣言》所提出的“全球伦理”包括:(1)“没有道德便没有人权”,这是“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2)两项基本的要求:“每一个人都应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这是人道主义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所谓“金规则”或“黄金法则”亦即“全球伦理”的普世原则;(3)“四条不可取消的指令”:“一种非暴力和敬重生命的文化”,这是从古老的“不可杀人”的戒律中推出的“尊重生命”的指令;“一种团结的文化和公正的经济秩序”,这是从古老的“不可偷窃”的戒律中推出的“处事正直,办事公平”的指令;“一种宽容的文化和诚实的生活”,这是从古老的“不可撒谎”的戒律中推出的“言行都应诚实”的指令;“一种男女之间权利平等与伙伴关系的文化”,这是从古老的“不可奸淫”的戒律中推出的“彼此尊重,彼此相爱”的指令。该宣言从各宗教和“非宗教传统”的资源中提炼出作为全球伦理(各项人权)普世原则的“金规则”或“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该宣言重要的贡献。
普遍性价值观至今仍然处于“宣言”阶段:思想大于行动,言论多于行动;在许多方面“知道”而“做不到”,会说而不会做,甚至许多正确思想、正确言论,一付诸实践就往往走向反面,如某些大国在世界人权、全球伦理问题上宣扬所谓“人权高于主权”,采取所谓“双重价值标准”等。然而,这并不表明关于普遍性价值观的思想和言论是错误的,而表明我们应当建立和健全能够保证普遍性价值观充分实现的机制。
只有充分民主的机制才能保证普遍性价值观的充分实现。当今世界,某些国家国内社会的民主体制大多已比较完备,但国际社会的民主制度却尚未具备,甚至存在这样一个奇怪现象:号称世界上最自由和最民主的国家,正是世界上最强权和最霸道的国家。两次世界大战以来所形成的国际组织,从“国联”到联合国都没有真正实现国际民主,而是实行大国均势制衡原则。这只能带来短暂和平和安全,不能从根本上避免世界的紧张、动荡和战争。这一均衡一旦被打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就不可避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仅破坏了国际均衡,而且是国际专制的典型表现。它给世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危险。我们现在只有通过重新建立国际均衡才能防范这一危险。这样就形成了一系列循环往复的怪圈。总之,在当今世界,国际交往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依然是国家利益原则和国家实力(综合国力)原则,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人权、全球伦理、普遍性价值观要么根本无法付诸实践,要么一付诸实践就被人利用。从而走向反面。所以,只有全球化的健康发展——亦即真正朝着多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才能保证各国国内民主和国际民主的充分实现,带来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安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人权、全球伦理、普遍性价值观才能在实践中得以兑现。
二、多样化价值观:实然的存在
价值观作为人们的文化积淀和生活实践的产物,是人们的需要、利益等在心理、思想和行为取向上的反映,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在人类社会存在着多样化文化传统、多样化生存条件的情况下,在不同人之间存在多样化活动方式、多样化利益 差别、多样化角色分工等的情况下,价值观的差异性与多样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实。
在世界范围内,多样化的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不同民族、国家、宗教、阶级等价值主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倾向,反映了不同价值主体在经济模式、政治体制、文化观念方面的差别与对立。不同价值观之间的比较、交流与融合,也只有在符合一定价值主体客观利益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坚持和弘扬代表自己根本利益的价值观,与维护一个民族、国家、宗教、阶级等的立场和地位密切相关,与一个民族、国家、宗教、阶级等的前途与命运密切相关。多样化的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不同民族、国家、宗教、阶级等的经济、政治之争的继续,是相互之间竞争的更为深层的表现。
中国和美国各自所代表的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反映了世界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是典型的集体主义,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是典型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自我和个人的成就,与集体的相互依赖性较弱;个人利益为主,集体利益为次。集体主义价值观认为个人与集体、社会的联系很紧密,依赖性较强;集体超越个人。可以说,在集体主义文化里,个人是作为社会或某集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社会是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因此,在个人主义价值观文化中,每个人应该拥有独立的人格、权利、思想、个性和自由等,包括行为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个人成就也被看作是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标准。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就是典型的个人主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集体主义决定了中国人的行为模式是“社会取向”。中国人往往以家庭、社会、国家为重。
中国是儒家文化,提倡谦虚谨慎,主张中庸之道,忌讳锋芒毕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强调整体的利益和权利,忽视个体的权利,提倡个人意识必须服从整体意识,人的个性应该湮没于整体的行为模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强调个人主义、个人的权利、个人的自由。他们的一个重要观念是一切靠个人奋斗。因此,美国人表现出重视竞争、敢于冒险的行为模式。以课堂上的表现为例:在美国高等院校采取讨论的教学方式时,学生往往踊跃发言,不怕打断老师的话,不怕问倒老师。同时,对于老师的提问,美国学生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求一切方式使自己的表现在众人中突出出来。反观中国课堂,学生很少能非常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某一个人的观点和其他人都不相同,那他一般不敢轻易提出自己的见解。许多美国教师经常因此而沮丧不已,觉得学生对自己的授课不感兴趣。其实,这只是价值观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行为。中国文化的模式注重的是内在世界,是内省和智慧。所以,中国人认为人不应该过多地把自己的智慧和聪明以及内心的情感表露出来。而美国人则认为这些都应该表露于形,才能让人了解。
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决定了人们重视自主和独立;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则形成了人们重视集体决定、集体意见和集体作用。两种文化价值观形成了不同的行为方式。例如:在美国,老年人一般很少接受别人的搀扶;而小孩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独立自主地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不受约束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中国文化则非常强调邻里间、朋友间、集体中的成员间的互帮互助。这一点在英汉语言中可见一斑。例如,英语中地名、人的姓氏称谓的用法是从小到大:先门牌号、路名、城市、州,最后到国名;人的姓名先名字,然后是家族姓氏。汉语中地名、人的姓氏称谓的用法则与之截然相反。
价值观的多样性是由价值主体及其境遇的多样性决定的。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人们所拥有的文化传统不同,所处的生存发展条件不同,生活实践的方式和经历不同,特别是人们的立场、利益、需要和素质、能力不同,因而不同宗教、民族、阶级、阶层和群体的价值观往往不尽相同,不同个人的价值观也有差异。不同主体往往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信念、信仰和理想,坚持自己特有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甚至可能带有较浓厚的个性化和情感化色彩。换言之,任何价值观都只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一切信念、信仰和理想都只能是某些人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不可能完全等同或彼此替代。价值观是一种主体性的现象,现实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价值观的多样性。从理论上看,多元性是一种根本性、实质性的多样性,看不到它的意义是很危险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面对主体的多元性,坚持价值观的多样性”。坚持价值观的多样性,在国际上有利于我们反对各种文化霸权主义,在国内则有利于克服各种僵化、片面的态度;而积极地实现国内多种价值观的整合和对话,则有利于合情合理、更加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引导。
三、普遍性价值观与多样化价值观的博弈
在全球化语境中,价值观的普遍化和多样化相互渗透更为显著,表现为普遍性价值观中有多样化价值观,多样化价值观中有普遍性价值观,两者混为一体,不可分割。由于多样化价值观是局部的,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因而,在普遍性价值观中有多样化价值观的差异和冲突是必然的。例如,全球化的进程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这些观念促成了知识价值观念、环境价值观念等普遍性价值观念的形成,但同时又激发了新一轮的竞争与冲突,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都时刻在为自身的利益而抗争,其中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差异和冲突是无可避免的。另一方面,全球化范围内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差异和冲突又加强了人类在价值观念上的融合和普遍性价值观念的形成,这种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差异和冲突中存在着价值观念的融合和普遍性价值观念的形成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特有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依存度将会逐渐加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和地位也会越来越强大和显著,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双方存在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也就是说,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价值观念的差异和冲突,但在涉及双方根本利益层面的价值观方面又有着共同的普遍性。
但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普遍性价值观所涉及的领域只可能是部分方面的,而不可能是全方位的。这是因为,在关系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价值观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和民族是很难彼此认同的。因而,全球化范围内的普遍性价值观只能是部分方面的,例如可以在人与自然、生态、人类交往等许多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观念上达成普遍共识,而不可能是全方位的。普遍性价值观与被普遍认同的价值原则也并不是完全等同的。事实上,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虽然普遍性价值观最终可能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但在现时态下并不可能达到这一点。虽然现时态不能达到普适价值观的普遍认同,却仍然可以有对某些特殊问题的普遍性关注,如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全球化语境中,普遍性价值观并不是所有民族价值观念趋于同化,而是 一种对话和交流的机制,是各种价值观念通过平等交流而共同维护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的一些基本价值。全球化决不意味着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逐渐消除甚至形成全球文化,文化的多样性会长期存在,价值观念也将继续呈现多样性发展。
在全球化视野中,我们要正确看待和处理普遍性价值观念与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差异之间的关系,但更重要的还要着眼于我国实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设,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价值导向与人们多样化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一切进步的价值主体总是会坚持改革、开放的态度,站在时代前列,顺应历史潮流,变革那些已经陈腐过时、僵化保守的价值观念,引导整个社会确立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使自己的价值观具有开放性,与时俱进,长久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由于社会主导价值观必然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因而社会价值观的变革往往要依靠本阶级的先进思想家进行总结和概括,并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然后运用各种方式教育群众,从而革命地改造世界,不断引导社会向前发展。
当然,坚持先进的社会价值导向与尊重人们多样化的价值观不是对立和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价值观是以所有个人的价值观为表现形式和基础的,完全脱离人们实际的价值信仰、价值标准、价值取向的抽象的社会价值导向,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市场。另一方面,社会价值导向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价值观。人们价值观的内容、性质和形式大都来源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来自他所属的那些群体,是文化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因素濡染和教化的结果。社会可以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通过社会舆论、经济手段、道德与法律规范等,要求人们对社会价值导向有所认同,并不断地在社会活动中加以调整和校正。此外,“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价值观作用的发挥,也往往需要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集体的协商与合作,以一定社会方式付诸实施。
因此,在我国社会生活实践中,必须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价值导向与人们多样化的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利用舆论导向、利益机制的调整以及建立健全合理的社会约束机制等,对人们的多样化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和调节,从而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确立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先进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责任编辑:吕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