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清新美丽的耶鲁大学里,有一座不起眼的希腊神庙式褐岩小楼,狭长的窗户终年紧闭,昭示着某种暗隐不宣的神秘。
这里就是传说中的耶鲁秘密社团——骷髅会。
看过2000年由美国环球制片公司制作的恐怖片《骷髅》的同学对这类秘密社团应该不会陌生:
精英出身的大学生们年纪轻轻,却已经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当然,电影艺术夸张了事实。
实际上,类似骷髅会的社团在很多常青藤大学里都屡见不鲜,比如哈佛大学的坡斯廉俱乐部、剑桥大学的剑桥使徒等等。
而骷髅会最特别的地方,不仅仅在于它号称是美国最有权势的社团——
历史上3位美国总统、2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几十位内阁成员,上百位参众两院议员都曾是这里的一员,
更在于它有许多黑暗神秘、令人不寒而栗的仪式和活动。但是请放心,他们不吃人。
骷髅们“城会玩”
“骷髅会”这个耸人听闻的名字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事情还得从19世纪说起。一位刚刚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威廉·拉塞尔,和同时代的许多美国大学生一样,对19世纪初期迅速发展的德国大感兴趣,于是他没有按部就班地就职,而是去德国游学了1年。1832年,拉塞尔在德国偶然接触到了一个秘密社团,他们的活动隐秘,并且把骷髅头当做崇拜的对象。其实,这个社团是18世纪臭名昭著的“光照派”的一个分支,据说“光照”是巴伐利亚光明帮的后裔,他们成立“光照派”的目的是征服星辰大海。这么自恋的目标当然不靠谱,但他们那种神秘兮兮又莫名炫酷的风格把拉塞尔给迷住了。拉塞尔回美国后,就召集了大学里的一帮哥们,照葫芦画瓢地也成立了一个秘密社团,并且起名叫做“骷髅会”。骷髅会的第一届成员里有阿方索·塔夫脱,他后来出任美国司法部长,而他的儿子威廉·塔夫脱后来更是当上了美国总统。可见骷髅会的基因里就刻着“精英”二字。
出于对骷髅的崇拜,拉塞尔用1个骷髅和2根交叉的骨头作为社团标志,并且以数字“322”为社团代码。“322”拆开来看是“32”和“2”,前者表示组织成立的“1832年”,后者表示本单位隶属德国总部,为第“2”家分店。还有一种说法是,“322”指的是公元前322年,希腊雄辩家德伯斯梯尼在那一年逝世,而希腊神话中的雄辩女神优罗嘉随之升天。因此,骷髅会又称优罗嘉俱乐部。不得不说,这Logo,还挺带感。
骷髅会刚刚成立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幢小洋楼,那时候每周有一两个深夜,在某个教室或者活动室的门上挂出骷髅标志,这就表示里面在进行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这种“游击战”一直持续到1856年,成员之一的丹尼尔?吉尔曼成立拉塞尔信托基金会,并且当年就任性地用该基金会购置了一套房产。这就是现在骷髅会的固定聚会地点,也被称作“墓地”。“墓地”有3层高,还有个地下室,屋顶上可以停靠多架直升机。“墓地”成为骷髅会的总部已经有一百多年,如今的“墓地”外部藤蔓缠绕,愈发显得古老神秘。这栋楼的一面墙上镌刻着一句箴言:“谁是白痴,谁是智者?无论是乞丐还是国王,最后的归宿都是死亡。”炫富之后再玩把深沉,果然是“城会玩”。
骷髅是这样炼成的
每年春天,别人家的花开了,耶鲁家的骷髅也“长成”了。骷髅会总是在四五月的某个星期四举行他们的“选员日”活动。名额有限,只有15名三年级的准毕业生才有资格接受“选员日”的挑战。根据骷髅会创始人之一的威廉·罗素的奇葩设定,要成为骷髅会的准会员必须满足一系列苛刻条件:首先,要出身豪门,最好还带点儿英国移民的贵族血统;其次,中学也得从贵族学校毕业;再次,要是运动健将,爱拼爱赢,如果曾经在军队服役就更好了。标准之高,引无数高富帅竞折腰。
每年为了这新来的15名成员,老成员们可谓操碎了心。他们很早就开始讨论名单,有时候一些已经毕业的老成员也会加入到讨论的队伍中来。然而好的苗子谁都想要,所以在耶鲁大学各社团之中,互相争抢社员的事情也常有发生。后来大家学聪明了,早在“选员日”到来的几个星期之前,就开始提前试探目标学生,这样就避免了许多“十动然拒”的悲剧。而当新成员在“选员日”当天收到入选通知的时候,他很可能早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入选,然而还是要装作非常激动的样子,去参加入会仪式。真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这种选拔曾经是公开的。所有的三年级学生都在“选员日”那天集中到一个叫做“老学院”的地方,等待各个社团的选拔。骷髅会的出场总是所有社团里最拉风的:一名穿着黑西装的“骷髅”从“墓地”出来,一路上扮酷不说话,到了选拔会场,他默默接近一名因为紧张而脸色苍白的学生,然而就在大家都以为他要选定这个学生的时候,他却忽然180度转身,拍拍另一个人的肩膀,大声喊:“回自己的房间去!”在之前那个学生一脸“你在逗我”目光的凝视下,被选中的学生会按照指示走回自己的房间,身后则跟着刚才那位“骷髅”。等到四下无人,“骷髅”便发出邀请:“骷髅会,接受还是拒绝?”如果回答了接受,就算正式入选了。这种公开选拔虽然激动人心,但因为太容易让落选者感觉丢脸,所以从1953年开始,公开的“选员日”就被废止了。后来,骷髅会会直接进到候选人的宿舍邀请,但“骷髅会,接受还是拒绝?”的口号还是没有放弃。
魔性的入会仪式
充满魔性的入会仪式就在“选员日”结束之后不久,从这里开始才体会得到骷髅会的真正精神。曾经深入调查骷髅会的《纽约观察家》报专栏作家罗恩·罗森鲍姆这样形容他对于骷髅会选员日的印象:“那里确实像一个坟墓,没有窗,花岗岩的墙体让你看一眼就不会忘记。而我就曾住在这所建筑物旁边,每天我几乎都要经过这里。一到举行入会仪式的时间,你就能够听到奇怪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喊声从那栋建筑中传出来。”
新成员们到达“墓地”后,在门口敲3下门,立刻就会有老成员出来开门,同时用头巾蒙住新成员的头,把他们带到神秘的322房间——这里也被称作内部神庙。等新成员头上的头巾被摘下,映入他们眼帘的就是一群戴着面具,穿着奇异服装的人,围着他们大声喊叫充满隐喻的语句。其实,这些装束奇怪的人各有身份,他们分别扮成了“恶魔”、“唐·吉诃德”、“教皇”等等角色。其中,教皇的一只脚上穿着印有字母的白色拖鞋,并且踩在一个骷髅上。
在经受了第一轮精神轰炸之后,新成员们又会被要求做许多颇有挑战性的仪式。比如重复念保密誓言,吻教皇的脚,喝下盛在骷髅头里的“血”,等等。据说早起的入会仪式更加激烈,要求新成员在泥浆中赤裸摔跤,并且接受鞭笞,因为这代表着“在旧的世界中死亡”和“在新的世界中重生”。不过现在的入会仪式已经温和许多。在结束那些奇奇怪怪的挑战之后,老成员将一个骷髅头放在新会员肩膀上,问:“你会一生都接纳骷髅会吗?”事情都到这份儿上了,当然不可能说“不”。这时候扮演“唐·吉诃德”的老成员再用剑轻轻拍拍新会员的左肩说:“根据我们的命令,我封你为‘雄辩女神的骑士’。”到此,接受了封号的新成员总算正式成为了骷髅会的一员。
“骑士”这一封号虽然会作为所有成员的共同称呼被沿用,但每名成员还是会给自己取一个绰号。这个绰号可以是继承自以前的老成员,比如说个头最高的成员总是被叫做“长恶魔”,而最会撩妹的成员则被叫做“梅戈格”,据说老布什就曾用过这个名字。还有一些绰号是成员自己取的,比如小布什就管自己叫做“临时工”,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责任编辑:陈思
这里就是传说中的耶鲁秘密社团——骷髅会。
看过2000年由美国环球制片公司制作的恐怖片《骷髅》的同学对这类秘密社团应该不会陌生:
精英出身的大学生们年纪轻轻,却已经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当然,电影艺术夸张了事实。
实际上,类似骷髅会的社团在很多常青藤大学里都屡见不鲜,比如哈佛大学的坡斯廉俱乐部、剑桥大学的剑桥使徒等等。
而骷髅会最特别的地方,不仅仅在于它号称是美国最有权势的社团——
历史上3位美国总统、2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几十位内阁成员,上百位参众两院议员都曾是这里的一员,
更在于它有许多黑暗神秘、令人不寒而栗的仪式和活动。但是请放心,他们不吃人。
骷髅们“城会玩”
“骷髅会”这个耸人听闻的名字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事情还得从19世纪说起。一位刚刚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威廉·拉塞尔,和同时代的许多美国大学生一样,对19世纪初期迅速发展的德国大感兴趣,于是他没有按部就班地就职,而是去德国游学了1年。1832年,拉塞尔在德国偶然接触到了一个秘密社团,他们的活动隐秘,并且把骷髅头当做崇拜的对象。其实,这个社团是18世纪臭名昭著的“光照派”的一个分支,据说“光照”是巴伐利亚光明帮的后裔,他们成立“光照派”的目的是征服星辰大海。这么自恋的目标当然不靠谱,但他们那种神秘兮兮又莫名炫酷的风格把拉塞尔给迷住了。拉塞尔回美国后,就召集了大学里的一帮哥们,照葫芦画瓢地也成立了一个秘密社团,并且起名叫做“骷髅会”。骷髅会的第一届成员里有阿方索·塔夫脱,他后来出任美国司法部长,而他的儿子威廉·塔夫脱后来更是当上了美国总统。可见骷髅会的基因里就刻着“精英”二字。
出于对骷髅的崇拜,拉塞尔用1个骷髅和2根交叉的骨头作为社团标志,并且以数字“322”为社团代码。“322”拆开来看是“32”和“2”,前者表示组织成立的“1832年”,后者表示本单位隶属德国总部,为第“2”家分店。还有一种说法是,“322”指的是公元前322年,希腊雄辩家德伯斯梯尼在那一年逝世,而希腊神话中的雄辩女神优罗嘉随之升天。因此,骷髅会又称优罗嘉俱乐部。不得不说,这Logo,还挺带感。
骷髅会刚刚成立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幢小洋楼,那时候每周有一两个深夜,在某个教室或者活动室的门上挂出骷髅标志,这就表示里面在进行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这种“游击战”一直持续到1856年,成员之一的丹尼尔?吉尔曼成立拉塞尔信托基金会,并且当年就任性地用该基金会购置了一套房产。这就是现在骷髅会的固定聚会地点,也被称作“墓地”。“墓地”有3层高,还有个地下室,屋顶上可以停靠多架直升机。“墓地”成为骷髅会的总部已经有一百多年,如今的“墓地”外部藤蔓缠绕,愈发显得古老神秘。这栋楼的一面墙上镌刻着一句箴言:“谁是白痴,谁是智者?无论是乞丐还是国王,最后的归宿都是死亡。”炫富之后再玩把深沉,果然是“城会玩”。
骷髅是这样炼成的
每年春天,别人家的花开了,耶鲁家的骷髅也“长成”了。骷髅会总是在四五月的某个星期四举行他们的“选员日”活动。名额有限,只有15名三年级的准毕业生才有资格接受“选员日”的挑战。根据骷髅会创始人之一的威廉·罗素的奇葩设定,要成为骷髅会的准会员必须满足一系列苛刻条件:首先,要出身豪门,最好还带点儿英国移民的贵族血统;其次,中学也得从贵族学校毕业;再次,要是运动健将,爱拼爱赢,如果曾经在军队服役就更好了。标准之高,引无数高富帅竞折腰。
每年为了这新来的15名成员,老成员们可谓操碎了心。他们很早就开始讨论名单,有时候一些已经毕业的老成员也会加入到讨论的队伍中来。然而好的苗子谁都想要,所以在耶鲁大学各社团之中,互相争抢社员的事情也常有发生。后来大家学聪明了,早在“选员日”到来的几个星期之前,就开始提前试探目标学生,这样就避免了许多“十动然拒”的悲剧。而当新成员在“选员日”当天收到入选通知的时候,他很可能早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入选,然而还是要装作非常激动的样子,去参加入会仪式。真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这种选拔曾经是公开的。所有的三年级学生都在“选员日”那天集中到一个叫做“老学院”的地方,等待各个社团的选拔。骷髅会的出场总是所有社团里最拉风的:一名穿着黑西装的“骷髅”从“墓地”出来,一路上扮酷不说话,到了选拔会场,他默默接近一名因为紧张而脸色苍白的学生,然而就在大家都以为他要选定这个学生的时候,他却忽然180度转身,拍拍另一个人的肩膀,大声喊:“回自己的房间去!”在之前那个学生一脸“你在逗我”目光的凝视下,被选中的学生会按照指示走回自己的房间,身后则跟着刚才那位“骷髅”。等到四下无人,“骷髅”便发出邀请:“骷髅会,接受还是拒绝?”如果回答了接受,就算正式入选了。这种公开选拔虽然激动人心,但因为太容易让落选者感觉丢脸,所以从1953年开始,公开的“选员日”就被废止了。后来,骷髅会会直接进到候选人的宿舍邀请,但“骷髅会,接受还是拒绝?”的口号还是没有放弃。
魔性的入会仪式
充满魔性的入会仪式就在“选员日”结束之后不久,从这里开始才体会得到骷髅会的真正精神。曾经深入调查骷髅会的《纽约观察家》报专栏作家罗恩·罗森鲍姆这样形容他对于骷髅会选员日的印象:“那里确实像一个坟墓,没有窗,花岗岩的墙体让你看一眼就不会忘记。而我就曾住在这所建筑物旁边,每天我几乎都要经过这里。一到举行入会仪式的时间,你就能够听到奇怪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喊声从那栋建筑中传出来。”
新成员们到达“墓地”后,在门口敲3下门,立刻就会有老成员出来开门,同时用头巾蒙住新成员的头,把他们带到神秘的322房间——这里也被称作内部神庙。等新成员头上的头巾被摘下,映入他们眼帘的就是一群戴着面具,穿着奇异服装的人,围着他们大声喊叫充满隐喻的语句。其实,这些装束奇怪的人各有身份,他们分别扮成了“恶魔”、“唐·吉诃德”、“教皇”等等角色。其中,教皇的一只脚上穿着印有字母的白色拖鞋,并且踩在一个骷髅上。
在经受了第一轮精神轰炸之后,新成员们又会被要求做许多颇有挑战性的仪式。比如重复念保密誓言,吻教皇的脚,喝下盛在骷髅头里的“血”,等等。据说早起的入会仪式更加激烈,要求新成员在泥浆中赤裸摔跤,并且接受鞭笞,因为这代表着“在旧的世界中死亡”和“在新的世界中重生”。不过现在的入会仪式已经温和许多。在结束那些奇奇怪怪的挑战之后,老成员将一个骷髅头放在新会员肩膀上,问:“你会一生都接纳骷髅会吗?”事情都到这份儿上了,当然不可能说“不”。这时候扮演“唐·吉诃德”的老成员再用剑轻轻拍拍新会员的左肩说:“根据我们的命令,我封你为‘雄辩女神的骑士’。”到此,接受了封号的新成员总算正式成为了骷髅会的一员。
“骑士”这一封号虽然会作为所有成员的共同称呼被沿用,但每名成员还是会给自己取一个绰号。这个绰号可以是继承自以前的老成员,比如说个头最高的成员总是被叫做“长恶魔”,而最会撩妹的成员则被叫做“梅戈格”,据说老布什就曾用过这个名字。还有一些绰号是成员自己取的,比如小布什就管自己叫做“临时工”,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