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机常见事故和控制措施的探讨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在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工业离心机的应用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离心机的机械事故也是层出不穷,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着重的探讨了离心机发生事故的原因,以及对这些事故的应对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的保证离心机安全的工作,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以及广大职工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离心机 常见事故 控制措施 探讨
  离心机是化工机械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机械,它是通过高速的旋转来达到分离物料的设备,在制药、食品、炼油等等行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在很多时候,因为物料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再加上离心机快速旋转的特性,常常酿成惨剧的发生,又因为离心机是一种长时间工作的设备,常会出现一些故障。所以本文着重的分析离心机常见事故的原因以及对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一、对于燃烧爆炸事故和预防控制措施的探讨
  可燃物品、氧化剂以及点火源是离心机燃烧爆炸所不可缺少的三个条件。而物料的温度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主要的原因是当刮刀式离心机所处理的物料温度较其闪点低,或者是在非刮刀式离心机所处理的物料温度高于或者是等于其闪点的情况之下,燃烧爆炸发生的可能性比大。其次是当刮刀式离心机所处理的物料温度高于或者是等于其闪点时,燃烧爆炸发生的可能极大。再次是离心机由于下料不均匀而偏心运转,若转鼓负荷过重而致使转鼓和机壳摩擦导致起火,可引起机内的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第四是离心机下料管的紧固螺栓若松动,和推料器相互碰撞而产生火花,从而引起机内的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第五点是可燃性气体由于泄漏至离心机内,而形成了爆炸性的混合气体,在离心机进行高速运转之时,可因静电火花的产生而爆炸。第六点是离心机使用的时间过长,导致腐蚀严重,其转鼓变薄,导致转鼓在运转之时爆炸。第七点是违反了操作规程,超温、超电流、超压运行或者是在岗位上自行吸烟而引爆。最后是超速运转而引起了转鼓爆炸。对于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采用惰性气体或其它气体保护,如用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或烟道气)冲淡氧气的浓度;控制氧气的浓度,可采用流量监控法、压力监控法,若为正压操作,最好采用压力监控法。第二是可采用氧浓度监控法,严格控制氧的浓度。第三个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控制投料量,且均匀下料;定期检查离心机上的放空管,使之畅通无阻。第四点是安装时拧紧紧固螺栓。第五点是采用晶液分离器压液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严防可燃性气体进入机内。第六点是加强设备维护管理,特别是易腐蚀的设备要加强防腐和维护。第七点是压晶液时,应每分离一次压一次晶液,而且压液阀门不宜开得过大,防止超压运行。第八点是如果驱动机械有可能超过转鼓的安全转速,就应安装一个限速器,使其转速限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所以离心机的铭牌上的最大安全转速是必不可少的。
  二、对于操作失误、机械伤人事故和预防措施的探讨
  在离心机的操作和运作当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因为操作不当而机械伤人的事故。这主要是因为在离心机加料时,转鼓内的物料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均匀分布,亦即会出现不平衡,因此,转鼓高速旋转时,这种不平衡将导致转鼓的振动。此振动将使其顶部和保护机壳下部之间的间隙或转鼓与机壳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且不均匀,若操作不慎或睡觉而将手指、手臂伸进此间隙内,就很容易卡在里面被折断,甚至身体被拽入转鼓内,造成人身伤亡;或者是离心机在操作运行中,人工铲料或直接用手从转鼓中接取物料而造成人身伤害。对于以上两个方面的主要预防措施是在安全保护机壳进料口处安装一个有效的连锁盖板保护装置,以消除事故隐患,即盖板若处于打开位置时,连锁保护装置必须确保机器不能启动;反之,只要机器还在运行,盖板就不能打开,直到转鼓安全停止旋转时为止。另一个方法是禁止用任何物体、以任何形式强行使离心机停止运行,设备未停稳之前,禁止人工铲料,而且开关按钮应安装在方便操作的位置。禁止在离心机运转时,用手或其它工具伸入转鼓内接取物料。
  三、对于因腐蚀而导致转鼓破裂以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转鼓破裂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是转鼓在长期腐蚀性介质作用下工作,腐蚀严重,以致其鼓壁最薄处低于转鼓的最小许用壁厚。第二个原因就是机壳(为铸铁)材料厚薄不均,其误差在 8—32mm之间,在转鼓破裂时将外壳击碎。对于它的主要预防措施就是转鼓甚至整个离心机的内部零件尽可能都采用耐腐蚀材料;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允许这样选用时,则应在离心机内部装设耐腐蚀衬套,如铅、塑料等。第二点就是经常检查离心机转鼓等重要零部件的腐蚀情况,一旦发现严重腐蚀者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机壳可采用钢制,并保证其制造质量。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于离心机常见事故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离心机的事故只要在处理得当的情况下,是处于可防可控的范围内的。因此,作为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我们来说,一定要掌握好离心机常见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发现事故的隐患,及时排除。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离心机的正常工作,为安全生产加上一道重要的安全保障,也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程南方;张跃;李建国;论化工机械设备的监理[A];1999年晋冀鲁豫鄂蒙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1999年.
  [2]李文辉;离心力卸料离心机转鼓的动静态性能分析及优化[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3]杨培志;加强箍对离心机转鼓应力特征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周连刚;离心机转鼓开孔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其他文献
抽油机的节能电控装置有许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还有它的节能效果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抽油机的节能电控装置做一个具体的比较和分析,使我们对其有一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检测摘除卵巢及用外源性17β-雌二醇治疗后SD大鼠小脑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摘除双侧卵巢后,SD大鼠小脑皮质及深层核团中Bcl-2的表
商业燃气用户是城镇燃气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燃气系统设计有着其独自的特点。本文从燃气管道设计、燃气的计量仪表的选型、特殊用气场所的燃气设计和燃气报警系统设计等几个
随着国内石油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电气设备的应用愈加广泛,电气设备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也日益加大。本文主要针对电动机、电焊机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及维护保养方法进行
本文研究了水力泵的试油排液原理以及水力泵技术与常规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并探讨了油田水力泵试油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现场应用概况以及应用的前景,旨在完善试油以及排液技术
摘要:针对油田螺杆泵采油技术认识不足,影响现场应用效果等问题,采用理论计算及软件分析等方法,对采油过程中容积形态及腔室形成、数量变化、单级承压能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螺杆泵 容积形态 腔室形成 数量变化 承压能力  螺杆泵采油技术,具有系统效率高、成本低、可靠性好等优点,在大庆油田广泛应用。与国外相比,国产螺杆泵研究认识不足,导致现场检泵周期较短,适应性较差,不够完善,影响了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