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者语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jp16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戏曲
  戏曲实在是社会的大写意,也是中国人的第一娱乐生活。那时没有电影、电视,也没有卡拉OK和DVD的娱乐生活,它是用老百姓的感觉来叙述历史,所以,它是一项平民化的艺术。即是被称为高雅的昆曲,也不例外。无论哪种戏曲,都服从一个目标:让看戏的人看懂,让看戏的人喜欢。戏曲不是戏者给看戏人的馈赠,而是戏者在执行看戏人的命令。所以,戏一开场,就会自报家门,一阵插科打诨,再使起承转合,然后再唱念做打。
  数百年来,那震人心魄的锣鼓,节律优美的舞蹈,图案夸张的脸谱,色彩艳丽的服饰,高亢悠扬的唱腔,火爆激烈的武打。水袖和兰花指,长胡子和厚靴子,长靠和蟒袍,帽翅和靠旗。以其动人的装饰美,色彩美,音像美,技巧美,雕塑美和韵律美赢得了人们的迷恋。这里,由密集生灵合成的世间景象幻出浮现,只要生命不绝,吟唱就不止。
  其实,戏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人生无日不在戏中。古往今来的历史,就是一部连台的大戏。天地好比一个大梨园,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男女贤愚,悲欢离合,哪一个人,哪一件事,能逃得出梨园内所扮的光景?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千世界,你我就在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无怪乎,陈独秀惊叹: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
  有道是: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
  关于戏画
  自古今来画戏的还真不少,古时民间较多,年画木刻家具墙壁到处都有,但文人画触及的倒不多。
  在现代大画家里,倒是关良大师开了先河,当然林凤眠也画,吴大羽也画。唯有良公是以画简笔传神的戏曲人物画为主。当然现今的画坛画戏的还有韩羽和马得,韩羽画出妙趣狡點,马得画得质朴干练,而吸收民间彩绘的丁立人画得率性妩媚。我看他们八成都是戏迷儿。我可算不上戏迷,也不会追星。只觉着戏曲特别的好玩,有趣。也从不会为谁的唱腔扮相痴迷,只要能入画就行。尤其当我看到民间的戏曲的人物画片和木雕年画,如此鲜活,如此精妙,无不为此感慨,真是生机在民间,民间有大师啊。
  细细琢磨戏曲,里面真有着我们中国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就和我们中国传统绘画一个理儿。画戏把我引入到戏曲这神奇世界。于是跟着看看热闹,跟着过过门儿,跟着喜怒哀乐,跟着兴味盎然,阅历着人间沧桑。这不仅仅是一种感情宣泄,仿佛更多是一种生命体验。
  戏有戏理,画有画理。中国的戏曲不象西方的戏剧那样写实,而十分讲究虚拟性,程式化,写意型。中西戏剧的不同,演戏的腔调也不同,背景更不同,他们的背景是实的,逼真烦琐,而我们是虚的,假借虚拟。我在百老汇看“西贡小姐”,看到美国兵被打得撤退时,背景还真的搬上了一架大飞机来,让人吓了一大跳。而我们的演员则拿个凳儿就是前门后院,拿个鞭儿一挥,就是骑马上架。省略了许多东西,甚至把时间也压缩了。瞧:三五人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师;不大的舞台可国可家可天下,平常人物抹上油彩就为将为相为名臣。这就是中国的艺术,随心所欲,追求神似,讲究意境,灵活章法,注重意会,方便自如。就此想起中国的绘画,注重主观的,意向的,十分的感性,而西方的绘画,十分的理性,哲学化观念化了,概念到去皮刮肉,只剩下一付干瘪骨架来了。
  关于看戏
  做一个会看戏的人还真不容易的,要学会看戏,我觉得过去中国老百姓就特别会看戏。戏是什么,凡是和戏相连缀的词汇都含有一种虚设和逗趣的意味,如:戏言,戏作,戏谑,儿戏,调戏等,并不是什么高文雅事,看戏也只不过是舒心散闷,透着中国人对戏的含义戏能让实现不了大理想的老百姓过足戏瘾,不能办到的,在戏里就可以实现,为什么包公申张正义钟馗捉鬼治邪常演不衰,那里有老百姓真感情。所以在老剧场里,有大吃大嚼的,有高声吆喝的,有谈情说爱的,有儿哭母叫的,还有摇头晃脑的,捶胸顿足喝彩的,发泄自己的喜怒哀乐,那可是真性情!
  中西异同,连观众也不同,而西方人看戏不一样,那可是贵族的事情,西装革履,一本正经,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不拘言笑憋得发慌,甚至有者把角色当成真事,戏场里竟闹出人命来。真是象真的一样。
  而中国人看戏,就千万别当真。
  即是到了中国文人那里,看戏似乎稍稍变得有点复杂起来,但中国士大夫一向以修齐治平为己任,写诗作文为余事,填词是诗之余,曲则是词之余,所以看戏唱曲也则是闲暇之野趣了。其实也没把看戏当成什么正经事,一向若即若离,心不在焉。
  所以,写戏人同剧里人总还是存有一种间离,演戏人也不忘乘兴发挥,看戏人不忘一时痛快。他们共同抱着这种游戏的态度去完成这一使他们开怀的过程。这大概就叫做善进善出,心物交融。不以物为主,就入不深,不以心为主,就出不来,所以,不仅要能入能出,还要善于入善于出的。但是,“戏也,非戏也;非戏也,戏也。”(清李调元语)“戏”又象镜子般地反映着现实社会生活。所以,中国的文人们的种种身世遭遇又逃脱不了这种“情缘总归虚幻,仕宦如登戏场”的宿命,于是乎,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虚内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于是,就有不少文人雅士关照起这路写戏听曲的事儿来了。
  大诗人陆游就说:“回看薄宦成何味?只借朝衫作戏场”。
  这种现象也体现了中国式的人生哲学,老庄思想。“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生不仕,以快吾志焉。”老庄之后,便有一批这样的文人,把世间当作戏场,以超然物外的态度对待人生。如:嵇康,阮籍,陶潜,李白,苏轼等,他们可算是一批会看戏的“观众”,也是能真正看懂看穿世间这出大戏的“以快吾志”的君子。诸葛亮曾经是个不管闲事之人,用他的话来讲就是“我本是一个散淡的人啊”。当初在卧龙岗十分悠闲,也算是一个看戏的观众吧,后来,刘备三顾茅庐,感动得他出来做官,弄得责任包袱一大堆,结果,身不由己做了戏场里的一个角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头来,诸葛亮却成了戏曲舞台上永远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角色。难道孔明是个例外么?其实,这个社会就有许许多多这样自觉和不自觉徘徊在戏里戏外的人物。
  戏能启智。有对楹联说得有意思:做戏何如看戏乐,下场更比上场难。仿佛有些玄妙,下联再来解读:你也挤我也挤此处几无立脚地,好且看歹且看大家都有下场时。
  其实,谢幕的掌声和卸装的寥寂是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我们要甘心于繁华落尽后的平平淡淡。
  所以,再拿一对楹联与君共勉罢:看新戏,亦看旧戏,看看新戏,看看旧戏;好上台,亦好下台,好好上台,好好下台。
其他文献
期刊
近些年来,传统的电视传播模式遭遇了来自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不过,在这样的表象之下,一个核心的理念并没有改变,那就是:优质的内容永远是稀缺品,永远是媒体价值的原点。法制类
经过电解清洗和高温直化处理的钨钼丝具有符合规范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才能满足自动化制灯设备的需要,制造高质量的光源.
期刊
期刊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随着当今锰的大量使用,特别是使用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MT)替代四乙基铅作为汽油的抗爆剂后,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散到了环境中,但对于锰的毒性作用机制至今仍众说纷纭[1
期刊
番荔枝(A Squamosa Linn)属番荔枝科番荔枝属植物,又称林檎、释迦果,俗称甜荔枝、甜果。我国数省均有种植,尤以海南、广东和福建等省有较大面积的引种栽培。从番荔枝科 An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