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ml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科在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能够更加科学、细致的对患者进行护理,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提高呼吸内科疾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7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70-02
  呼吸内科疾病具有发病急、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且发作起来非常严重,对患者的生活有着严重的不利影响,护理不当还会造成病情恶化、疾病转移,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就以我科在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人性化护理以及常规护理,旨在探究科学有效的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在2012年2月——2013年6月总共收治了10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并对其进行了常规呼吸内科疾病的检查,均符合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然后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了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年龄在23-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8岁,病程在2个月-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3年,女性22例,年龄在2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3岁,病程在1个月-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9年;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27例,年龄在25-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岁,病程在3个月-7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2年,女性23例,年龄在2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6岁,病程在15个月-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1],即在心理、环境、药物、呼吸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心理护理:就是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绪、心态,并通过语言鼓励、眼神鼓励等,积极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并积极配合;环境护理:就是保持患者病房的干净、整洁、通风等,并将病房温度控制在22℃-24℃之间,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且要注意病房的阳光照射,但光照不宜过强,使患者休息比较舒服;药物护理: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注射之前,详细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情况,必要时,要做实验针,然后选取合适的药物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注射时要注意速度,尽量缓慢注射,并在注射中密切关注患者对药物的副作用,避免发生过敏情况,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呼吸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呼吸道会被堵塞,导致呼吸不畅,因此,护理人员会指导患者及时清理呼吸道,并保持口腔的清洁,当患者发生呼吸困难的情况时,应及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呼吸通畅情况、护理效果、并发症情况等进行统计记录。
  14护理标准痊愈:患者的呼吸完全通畅,呼吸内科疾病的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患者的呼吸基本通畅,呼吸内科疾病的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患者的呼吸内科疾病的症状没有消失。
  15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47例痊愈,2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18例痊愈,15例好转,1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6%,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并发症情况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2例发生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12例发生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4%,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当引发的感染以及并发症,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提高呼吸内科疾病的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艳玲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6(3):191-192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究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于脑卒中偏瘫病患的运动功能的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了2012年1月份到2013年7月份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病患50例,将所有病患进行随机均分,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病患。对对照组病患实行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电刺激、针刺、按摩、康复等方面的治疗。对实验组实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稳定性躯干方面的强化康复训练,需要用到Bobath球
【摘要】目的对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进行阐述并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09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患儿58例,分析并总结在治疗中护理方式对患儿治疗起到的作用。结果5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经过蓝光照射治疗及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进行正规操作精心护理后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关键词】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护理  doi:1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本院进行四肢复杂性多发骨折治疗过程中采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并且加入植骨术治疗。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3年4月之间所收治的80例多发性四肢骨折患者,对此80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使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患者的多发性骨折,对所选取的80例患者均采用一期植骨术,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访,并且对其进行X射线检查,记录治疗效果数据。结果: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治疗
目的:分析比较等离子低温消融与微波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28例,随机双盲法分为A、B两组各64例,A组采用等离子低温消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及血压控制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我院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普通门诊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综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血压控制及恢复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膳食搭配、控制血压、遵嘱服药患者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