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恨不相逢未嫁时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nimm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小传】陆小曼(1903年-1965年),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 。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陆小曼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五幕话剧《卞昆冈》。她还谙昆曲,也能演皮黄,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因与徐志摩的婚恋而成为著名近代人物。1965年4月3日于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62岁。

  在陆小曼一生经历的三个男人中,我一直比较喜欢王赓这个人。也许在众人眼中他不解风情,甚至有些木讷,但我却欣赏他懂得随缘。懂得随缘的人,懂得该拿起时拿起,该放下时放下。懂得随缘的人,一定是君子。
  陆小曼的生活在婚后逐渐归于平淡。军校毕业的王赓,也养成了他凡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尽管他在许多人羡慕嫉妒恨中抱得美人归,却不懂得如何呵护。但我想他是爱陆小曼的,甚至我以为,他是陆小曼所经历的男人中,最爱她的一位。不然,这位将军不会在和陆小曼离婚后一直单身孤独到终老,而且,在徐志摩因飞机失事去世后,他曾希望陆小曼回到他身边,让自己来照顾她。他不是陆小曼唯一的男人,但陆小曼却是他唯一的女人。拿王赓与陆小曼的人生后期所经历的两个男人徐志摩和翁瑞午比较,他们在拥有陆小曼时,陆小曼也并不曾是他们的唯一。
  这世上,只有最深的爱,才懂得放下和成全,只有最深的爱,才能支撑起孤独的守候。
  但人与人的缘分,谁又能说得好呢。陆小曼是个高情商的女人,她渴望她的丈夫对她千依百顺,万般宠爱;她希望丈夫可以带她游山玩水,赏花观景;她希望丈夫可以和她一起听戏绘画,探讨人生。但王赓对陆小曼更像是兄长对小妹的爱,呵护有加,却不懂得如何风花雪月。缘分就是这样,没有谁对谁错,诚然,你给我的是最好的,但,那不是我想要的。
  于是,两个人因为性格的差异,导致矛盾的升级,日积月累,陆小曼的心距离他越来越远。陆小曼在日记中写道:“其实我不羡富贵,也不慕荣华,我只要一个安乐的家庭、知心的伴侣,谁知连这一点要求都不能得到,只落得終日里孤孤单单的,有话没人能讲,每天只是强颜欢笑地在人群里混。”
  一个这样才华出众的佳人,真正体会了绝世而独立的孤独,让人不免为她感到一丝哀怜。人生最大的孤独不是天涯海角一个人走,也不是将青春韶华用来陪伴青灯古佛,而是在人海茫茫中没有人能够读懂你。于是,孤独的陆小曼开始麻痹自己的精神,终日沉迷于交际应酬,与一些悠闲的权贵千金太太们打牌、听戏、跳舞、唱戏,沉溺于声色犬马中戴着假面欢笑。如一个孤寂千年的灵魂,“夜深人静时可有人听见我在哭,灯火阑珊外可有人看见我在跳舞。”
  有人会说,陆小曼是借红尘喧嚣淹没自己的孤寂和内心深处的落拓,她是生活的不如意者,她渴望灵魂被救赎。也有人会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她生来就是交际花,孤独和没人理解不过是借口。
  陆小曼就是在婚后一如死水般的生活中,认识了多情诗人徐志摩。究竟二人是如何认识的,已无从考证。记得张爱玲有一句经典的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就这样,仿佛是蝴蝶与花朵的聚会,蝴蝶是会飞翔的花朵,花朵是枝头停留的蝴蝶,蝴蝶追逐着五彩斑斓的梦,花朵摇曳着万紫千红的情。不需要约定,就这样不经意间便邂逅了。
  那么,陆小曼与徐志摩相恋又是在什么时候呢?
  我查找资料,找到了两个人初识,是缘于1924年出演《春香闹学》,磊庵在《徐志摩和陆小曼艳史》中这样提到:“志摩见到小曼几面,老早就拜倒石榴裙下,某一次义务演剧,内有《春香闹学》一阕,志摩演老学究,小曼饰丫环,曲终人散,彼此竟种下情苗。”
  徐志摩当时正处于感情最低靡的时期,他为了追求林徽因,抛弃了发妻张幼仪,但林徽因终是不辞而别,后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双宿双飞。苦闷的徐志摩见到了美丽的陆小曼,如人间仙子般惊艳地掠夺了他的眼球。在徐志摩的眼中,陆小曼是一个最美、最纯洁、最可爱的灵魂,她是那样美丽,柔情万种,善解人意,不慕荣华富贵,陆小曼就是他的女神,陆小曼才是最适合他的伴侣。
  茫茫人海中,他们就这样不期而遇了。在陆小曼看来他是最懂自己的那个人,他们生就是同一种人。在《爱眉小札》中,陆小曼曾这样写道:
  在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说来也十年多了),我是早已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别人结婚了,虽然当时也痴长了十几岁的年龄,可是性灵的迷糊竟和稚童一般。婚后一年多才稍懂人事,明白两性的结合不是可以随便听凭别人安排的,在性情与思想上不能相谋而勉强结合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一件事。当时因为家庭不能得到安慰,我就改变了常态,埋没了自己的意志,葬身在热闹生活中去忘记我内心的痛苦。又因为我娇慢的天性不允许我吐露真情,于是直着脖子在人面前唱戏似的唱着,绝对不肯让一个人知道我是一个失意者,是一个不快乐的人。这样的生活一直到无意间认识了志摩,叫他那双放射神辉的眼睛照彻了我内心的肺腑,认明了我的隐痛……
  我说王赓是个君子,一点都不会错。王赓和徐志摩都是梁启超的弟子,和徐志摩不仅相识,而且还是好朋友,还时常在一起聚会出游。王赓是个工作狂,还因为当时他已经调到哈尔滨当警察局局长,陆小曼又不愿一同前往,所以他并不时常在家。徐志摩自从对陆小曼一见钟情后就成了他家的常客。他放心地把妻子交给自己的好友,却不知两个性格相似又觉同病相怜的人,在游山玩水中,在跳舞看戏中早已心心相印,不可分离了。
  陆小曼在徐志摩的呵护中,生活再不是往昔不带任何色彩的了。她重新获得了快乐,甚至是往昔从未经历过的爱情。一个孤寂的灵魂有了寄托。但这种爱慕,也折磨着陆小曼的心,“(徐志摩)用真挚的感情劝我不要再在骗人欺己中偷活,不要自己毁灭前程,他那种倾心相向的真情,才使我的生活转换了方向,而同时也就跌入了恋爱了。于是烦恼与痛苦,也跟着一起来。”
  若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相逢,能戛然而止,仅仅停留在初见时的美好,便也不会有后来的恩恩怨怨了。但世人有几个能懂得把握随缘呢?
其他文献
摘 要: 《白耳夜鹭》作为艾玛最新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自2013年春到2017年秋共八则短篇小说。小说中构筑出古今各色的格局背景,创造了各式的“小人物”,其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辛。在明与暗的博弈中,艾玛以短篇的方寸之地,贯彻着写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从生命主体出发,传递罪案下的体谅与温情。  关键词:《白耳夜鹭》 艾玛 现实主义  一、一以贯之的现实主义精神  从2007年创作的第一部小说《米线店》
摘 要:《东方快车谋杀案》讲述了一桩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完美犯罪的离奇密室谋杀案。阿加莎以人性探索为中心,深入挖掘人物的动机及其欲望表现,由此揭露曲折摇曳的人性。小说描写的是在欲望之火下燃烧着的罪恶,阿加莎通过自身独特的创作手法,却使其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与温暖。  关键词:欲望 犯罪 人性 道德 法制  《东方快车谋杀案》中,雪夜、枪声、火车迫停,侦探小说中的经典元素叠加在一起,乍一看似乎是一部常见
她曾是央视主持人和导演,也做过企业管理层,因不甘过死水一般的生活,便辞职带着女儿在世界各地旅行,并在西太平洋成了“岛主”。几年间,她克服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风景如画的帕劳和日本濑户有了4家民宿,因充满正能量迅速成为网红。2018年3月,她在泰国小城清迈的“Hi Resort”也在建造中。这位女文青叫卜亦然。美女旅行家,中途转机被帕劳迷住  卜亦然是位热爱旅行的宁波美女,2003年,卜亦然进入
摘 要:《我与地坛》主要思想内容是对人情、人性、人的存在的思考。人情表现为两个方面:母亲对儿子的亲情,“我”失去双腿的痛苦;人性则表现为对欲望的思考。人的存在则主要表现为对生和死的思考,由此获得“人”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普遍感受。《我与地坛》以它思想的深度而触及了人类的普遍问题,由此而具有人类的价值。  关键词:人情 人性 人的存在  谈到人的存在,我们往往会想起加缪、萨特,他们把对“二战”恐惧的情绪
江苏东海一女老师抱着孩子出黑板报的照片在朋友圈热传,网友纷纷点赞老师的敬业精神。朋友圈传播的照片显示,一位女老师专心致志在黑板上书写着,肩上却趴着熟睡的宝宝。最早发布该照片的拍摄者这样写着:“从背影中,我不知道这位老师是谁,我也没有去打扰她,我不知道是担心惊醒了孩子,还是担心影响了她的工作,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有这样兢兢业业的好老师,我从心里为学生庆幸……”。  拍摄者介绍,该照片拍摄日期是201
聚光灯下,林超伦总是陪伴在领导人身旁。从梅杰、布莱尔,到布朗、卡梅伦,再到现在的特雷莎·梅,林超伦总是随他们出现在英中外交的第一线、最高层,见证最真实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传递信息的他也在中英关系的发展中发挥了作用。  林超伦是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译员,为包括女王、5任首相、议长在内的诸多英国政商要人做过口译。他因此被人称为“御用翻译”。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私人秘书、英中贸易协会前主席查尔斯·鲍
摘要:本文通过对海子诗《九月》的细致分析,解读了海子的内心情感和创作时的孤寂感情寄托,这种情感的流动是海子随着生命情绪的流动而自然的流露。  关键词:海子 《九月》 孤寂  在中国当代诗坛上,人们认识海子,或许大都缘于那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该诗已被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选人,各种当代诗选集也纷纷将其收选,甚至一些房地产商把该诗作为吸引顾主眼球的广告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深入人心,广
摘 要:贾琏是《红楼梦》 塑造的一个复杂的人物,他表面惧内,背地拈花惹草,乃至浪荡成性。然而,尚不失善良底线。贾琏的人性与堕落是由社会和家庭诸多原因造成的,他的放纵声色、玩世不恭说明了荣宁二府走向没落的必然,贾琏的“非意淫”也是从反面阐述作者的“意淫”观。  关键词:贾琏 人物塑造 人性与堕落  《红楼梦》中塑造的荣宁二府众多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往来、恩怨、矛盾、离合,都是当时社会的凝聚与浓
摘要:生存的焦虑是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对个体生命危机和生存痛苦的深度思考,我们以此角度切入,对顾城诗歌展开一种疗伤式批评。另外,在文学的世界中,空间不只是人物活动的场景,文学的空间也不是纯粹客观的,而是有意味的。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遵循生命成长轨迹的循环,在有意味的空间关系上形成典型的虚与实的对比。不仅如此,有意味的留白也让这首诗达到蕴蓄深厚、余味深长的艺术高度。最后,“任性的孩子”是
摘 要: 抗日神剧是对历史的超文性戏仿,它是以历史为母本从而派生出的一类畸形的影视剧,它具有滑稽性、含混性和破坏性的特点。滑稽性使得抗日神剧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不清。审查制度也为抗日神剧的出现推波助澜,正是审查制度的高压态势催生了千奇百怪的抗日神剧,而抗日神剧的出现也是对这种审查制度的一种反讽,表现出后现代对历史的解构和反抗。面对抗日神剧,精英分子和大众人群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精英分子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