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人身份牌是证明军人身份、记录军人信息的重要凭据和载体,是现代军队中识别军人身份不可缺少的特殊“装备”。不论是在现代战争的战场上,还是在部队平时的日常管理中,军人身份牌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观看美国军事题材的电视和电影时,经常看到美军士兵脖子上挂着一条下端缀着两块长方形金属片的“项链”。其实,这个“项链”并非别物,它就是军人身份牌。
发展历程
军人身份牌最早出现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时在林肯所领导的北方军队里,参战官兵为了能使自己的身份在伤亡时得到尽快确认,纷纷私下购买或制作了5厘米见方的牌子,在上面写上或是刻上自己所属部队的番号及本人姓名,用绳索串起来挂在脖子上或装在衣袋里。战斗中如有官兵伤亡,救护队就可根据其身份牌上的记载,轻易地识别出伤者血型、亡者姓名,为快速救护伤员赢得时间和为准确辨别阵亡遗体提供依据。当时的身份牌仅仅属于官兵的自发行为,大多是纸质的,也有木质和皮质的,质地粗糙、做工简单且作用单一,但它却开创了世界军事史上军人佩戴身份牌的先河。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许多士兵受伤或阵亡后血肉模糊,没法辨认。而那些极易损坏的纸质身份牌已不能适应军队的需要,于是金属的、正式列装的身份牌便在战火中应运而生。美国是世界上最早为官兵配发身份牌的国家。1916年,美国为驻法国的海军陆战队员正式装备了身份牌,要求官兵在执行野战任务时必须挂在脖子上。这种身份牌为圆形,由铝制成,上面主要有佩戴者的部队番号、血型、姓名等信息。美军的这一做法大大方便了战场管理和救护,参战各国纷纷效仿。到一战后期,参战的各国军队基本上都为参战官兵配发了金属身份牌。
二战中,各国军队对身份牌又作了新的改进。形状由圆形、六边形和八边形改为椭圆形或两边为拱形的长方形,材料上也用铝合金取代了铜、铝,链条也由布条、细皮绳改为串珠式的铝合金链条,身份牌更加坚实耐用。各国开始是一人一枚挂在脖子上,二战后期增加到每人两枚。当官兵阵亡后,其战友会把阵亡者两枚身份牌中的一枚放入死者嘴里,另一枚随死者衣物一同包裹,供善后人员根据身份牌上的记录妥善处理。当死者无法及时运回国内安葬时,救护队员也可以带走一枚身份牌用作死亡证明。官兵退役时,一枚上交所在部队统一保管,另一枚可由个人终身保留。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各军种身份牌的外形都不一样,这给后勤保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于是,美军将各军种的身份牌改为统一的形状及尺寸,材质统一采用不锈钢。这样即使经受高温和强烈冲击也不致扭曲变形,比铝合金更加坚固耐用。
越南战争中,美军在朝鲜战争研制出来的身份牌逐渐暴露出它的缺点。首先,越战时美军因为在热带丛林作战,所以在军服内穿的都是无领背心甚至什么都不穿,外面只穿一件热带战斗服。这样,不锈钢的身份牌极易划伤裸露的皮肤。其次,不锈钢材质的身份牌在战斗中,特别是执行潜伏任务时,容易与武器碰撞,发出响声,暴露自己。由于以上缺点,美国的地面部队及大部分海、空军士兵开始对这种身份牌深恶痛绝,许多人将之戏称为“狗牌”。针对这种情况,美国军方对身份牌又作了改进。先是在牌子四周包上一层塑料薄膜以改善上述缺陷。这种方法虽然成本低,但由于塑料膜不结实、容易磨损,所以很快就不用了。后来,在不锈钢的身份牌四周套上橡胶圈的方法被广泛采用。
包含的信息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各国军人身份牌在外形和制作工艺上都有一些变化,上面的内容信息也略有一些变化。如美军自1916年开始颁发统一正式的身份牌起,到现在先后颁发过A、B、C、D、E、F6种类型的身份牌。目前使用的是1959年美官方发布的F型标准军人身份牌,这种身份牌形状为长方形且两端圆头,单侧打孔;尺寸为宽1.125英寸(2.86厘米)、长2英寸(5.08厘米);采用不锈钢制成;数目为两个一套;链条是珠串式不锈钢链。上面刻制的内容一般为统一格式,但各单位在军人身份牌的格式上也可能会有不同。统一的格式具体为:
第一行:姓。
第二行:名及缩写(或只有缩写)。
第三行:服役号,如12345、123456或1234567(1969年后没有了):社会保险号,123456789(自1967年开始使用);血型,A、B、AB或O以及Rh因子。
第四行:USMC(美国海军陆战队)或USMCR(美国海军陆战队后备队)以及防毒面具尺码:XS,S,M,L,XL。
第五行:宗教信仰,不同的宗教信仰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如c代表信仰基督教、B代表佛教、J代表犹太教、I代表伊斯兰教等。
自1959年至今,美军的身份牌也曾有一些变动。越战时期,陆军士兵的身份牌上开始有前缀。例如,RA(常规陆军,指志愿入伍者)、US(强行征召入伍者)、NG(意为国民卫队),ER(意指应征后备役者),O(意指军官)。
宗教信仰那一栏也慢慢在改变,如果一个士兵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该栏不再是空白,而是打上“NO PREFERENCE”。
另外,美国三军身份牌的内容排序稍有不同,但是都包括姓名、社会保险号、血型(如接受了破伤风类毒素治疗,则用T标明)、宗教信仰、服役军种(A为陆军、N为海军、AF为空军、USIdC为海军陆战队)等基本信息。
三大作用
军人身份牌并非为装饰用品。正如前面所言,在这枚小小的身份牌上,铭刻当事人兵种、部队番号、姓名、军衔、血型、宗教信仰等诸多信息,能够发挥很多作用。一是具有识别身份的作用。利用身份牌上浓缩的军人自然条件、个人资讯等多项信息,通过与证件对比和进行电子扫描,可以有效证明军人的身份真伪。战时则可以识别敌我、防止敌特冒充混入己方;平时可以制约地方人员冒充军人进行诈骗犯罪。二是具有辅助伤员救治的作用。身份牌上储存着血型等信息,能够为当事人救治赢得时间。三是具有辨认遗骸的作用。战争的残酷往往可能使牺牲的军人血肉模糊,仅凭面相、身材等因素难以确认身份,利用身份牌的个人信息能够轻易确认死者身份。另外,身份牌是军人身份的标志,还体现了军人的荣誉和地位。如美国军人在退役以后,都会珍藏其佩戴过的身份牌,战友聚会时也都会戴着身份牌一起叙旧。美军的身份牌还被称为“军人优惠卡”,持卡人及其家属在购物、医疗、教育等许多方面可享受到“拥军政策”。
军人身份牌的新发展
外军目前使用的身份牌与二战时的区别不是很大,主要差异是在制作工艺上。以前的身份牌的铭文是采用机器冲压的方法,成本高而且字体死板,不能打出复杂的图案及笔划。另外由于打凹字后不锈钢背面凸起,只能打单面,不能打较多的文字,很难满足大信息量的要求。现在的身份牌大都采用了激光技术雕刻制作。它不仅能在几秒内将所需要的文字刻在不锈钢身份牌上,还可将原来机器不可能冲压出的微小字体、各种文字和精美图案,原封不动地刻在任何硬度的平面或立体金属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更加美观大方。
另据报道,美国军方正在对军人身份牌进行高科技改造,计划在身份牌中加装磁条、条形码或微型芯片,这一芯片除了传统的官兵信息存储内容外,还可以把人体信息如指纹、面像、DNA和医疗史等详细资料存储在军人身份牌上,为识别伤亡军人提供了更加快捷、高效、准确的途径和渠道。如果这一计划能够实现的话,那么历史悠久的军人身份牌又将增加一个新的功能——存储医疗、生物特征等信息功能。
责任编辑:林 京
发展历程
军人身份牌最早出现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时在林肯所领导的北方军队里,参战官兵为了能使自己的身份在伤亡时得到尽快确认,纷纷私下购买或制作了5厘米见方的牌子,在上面写上或是刻上自己所属部队的番号及本人姓名,用绳索串起来挂在脖子上或装在衣袋里。战斗中如有官兵伤亡,救护队就可根据其身份牌上的记载,轻易地识别出伤者血型、亡者姓名,为快速救护伤员赢得时间和为准确辨别阵亡遗体提供依据。当时的身份牌仅仅属于官兵的自发行为,大多是纸质的,也有木质和皮质的,质地粗糙、做工简单且作用单一,但它却开创了世界军事史上军人佩戴身份牌的先河。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许多士兵受伤或阵亡后血肉模糊,没法辨认。而那些极易损坏的纸质身份牌已不能适应军队的需要,于是金属的、正式列装的身份牌便在战火中应运而生。美国是世界上最早为官兵配发身份牌的国家。1916年,美国为驻法国的海军陆战队员正式装备了身份牌,要求官兵在执行野战任务时必须挂在脖子上。这种身份牌为圆形,由铝制成,上面主要有佩戴者的部队番号、血型、姓名等信息。美军的这一做法大大方便了战场管理和救护,参战各国纷纷效仿。到一战后期,参战的各国军队基本上都为参战官兵配发了金属身份牌。
二战中,各国军队对身份牌又作了新的改进。形状由圆形、六边形和八边形改为椭圆形或两边为拱形的长方形,材料上也用铝合金取代了铜、铝,链条也由布条、细皮绳改为串珠式的铝合金链条,身份牌更加坚实耐用。各国开始是一人一枚挂在脖子上,二战后期增加到每人两枚。当官兵阵亡后,其战友会把阵亡者两枚身份牌中的一枚放入死者嘴里,另一枚随死者衣物一同包裹,供善后人员根据身份牌上的记录妥善处理。当死者无法及时运回国内安葬时,救护队员也可以带走一枚身份牌用作死亡证明。官兵退役时,一枚上交所在部队统一保管,另一枚可由个人终身保留。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各军种身份牌的外形都不一样,这给后勤保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于是,美军将各军种的身份牌改为统一的形状及尺寸,材质统一采用不锈钢。这样即使经受高温和强烈冲击也不致扭曲变形,比铝合金更加坚固耐用。
越南战争中,美军在朝鲜战争研制出来的身份牌逐渐暴露出它的缺点。首先,越战时美军因为在热带丛林作战,所以在军服内穿的都是无领背心甚至什么都不穿,外面只穿一件热带战斗服。这样,不锈钢的身份牌极易划伤裸露的皮肤。其次,不锈钢材质的身份牌在战斗中,特别是执行潜伏任务时,容易与武器碰撞,发出响声,暴露自己。由于以上缺点,美国的地面部队及大部分海、空军士兵开始对这种身份牌深恶痛绝,许多人将之戏称为“狗牌”。针对这种情况,美国军方对身份牌又作了改进。先是在牌子四周包上一层塑料薄膜以改善上述缺陷。这种方法虽然成本低,但由于塑料膜不结实、容易磨损,所以很快就不用了。后来,在不锈钢的身份牌四周套上橡胶圈的方法被广泛采用。
包含的信息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各国军人身份牌在外形和制作工艺上都有一些变化,上面的内容信息也略有一些变化。如美军自1916年开始颁发统一正式的身份牌起,到现在先后颁发过A、B、C、D、E、F6种类型的身份牌。目前使用的是1959年美官方发布的F型标准军人身份牌,这种身份牌形状为长方形且两端圆头,单侧打孔;尺寸为宽1.125英寸(2.86厘米)、长2英寸(5.08厘米);采用不锈钢制成;数目为两个一套;链条是珠串式不锈钢链。上面刻制的内容一般为统一格式,但各单位在军人身份牌的格式上也可能会有不同。统一的格式具体为:
第一行:姓。
第二行:名及缩写(或只有缩写)。
第三行:服役号,如12345、123456或1234567(1969年后没有了):社会保险号,123456789(自1967年开始使用);血型,A、B、AB或O以及Rh因子。
第四行:USMC(美国海军陆战队)或USMCR(美国海军陆战队后备队)以及防毒面具尺码:XS,S,M,L,XL。
第五行:宗教信仰,不同的宗教信仰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如c代表信仰基督教、B代表佛教、J代表犹太教、I代表伊斯兰教等。
自1959年至今,美军的身份牌也曾有一些变动。越战时期,陆军士兵的身份牌上开始有前缀。例如,RA(常规陆军,指志愿入伍者)、US(强行征召入伍者)、NG(意为国民卫队),ER(意指应征后备役者),O(意指军官)。
宗教信仰那一栏也慢慢在改变,如果一个士兵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该栏不再是空白,而是打上“NO PREFERENCE”。
另外,美国三军身份牌的内容排序稍有不同,但是都包括姓名、社会保险号、血型(如接受了破伤风类毒素治疗,则用T标明)、宗教信仰、服役军种(A为陆军、N为海军、AF为空军、USIdC为海军陆战队)等基本信息。
三大作用
军人身份牌并非为装饰用品。正如前面所言,在这枚小小的身份牌上,铭刻当事人兵种、部队番号、姓名、军衔、血型、宗教信仰等诸多信息,能够发挥很多作用。一是具有识别身份的作用。利用身份牌上浓缩的军人自然条件、个人资讯等多项信息,通过与证件对比和进行电子扫描,可以有效证明军人的身份真伪。战时则可以识别敌我、防止敌特冒充混入己方;平时可以制约地方人员冒充军人进行诈骗犯罪。二是具有辅助伤员救治的作用。身份牌上储存着血型等信息,能够为当事人救治赢得时间。三是具有辨认遗骸的作用。战争的残酷往往可能使牺牲的军人血肉模糊,仅凭面相、身材等因素难以确认身份,利用身份牌的个人信息能够轻易确认死者身份。另外,身份牌是军人身份的标志,还体现了军人的荣誉和地位。如美国军人在退役以后,都会珍藏其佩戴过的身份牌,战友聚会时也都会戴着身份牌一起叙旧。美军的身份牌还被称为“军人优惠卡”,持卡人及其家属在购物、医疗、教育等许多方面可享受到“拥军政策”。
军人身份牌的新发展
外军目前使用的身份牌与二战时的区别不是很大,主要差异是在制作工艺上。以前的身份牌的铭文是采用机器冲压的方法,成本高而且字体死板,不能打出复杂的图案及笔划。另外由于打凹字后不锈钢背面凸起,只能打单面,不能打较多的文字,很难满足大信息量的要求。现在的身份牌大都采用了激光技术雕刻制作。它不仅能在几秒内将所需要的文字刻在不锈钢身份牌上,还可将原来机器不可能冲压出的微小字体、各种文字和精美图案,原封不动地刻在任何硬度的平面或立体金属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更加美观大方。
另据报道,美国军方正在对军人身份牌进行高科技改造,计划在身份牌中加装磁条、条形码或微型芯片,这一芯片除了传统的官兵信息存储内容外,还可以把人体信息如指纹、面像、DNA和医疗史等详细资料存储在军人身份牌上,为识别伤亡军人提供了更加快捷、高效、准确的途径和渠道。如果这一计划能够实现的话,那么历史悠久的军人身份牌又将增加一个新的功能——存储医疗、生物特征等信息功能。
责任编辑:林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