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阿尔巴列克铜铅矿床已有的各种地质资料和矿山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矿床其它未获得的地质信息和数据通过地质测量进行收集,查明核实矿山资源储量及其变化情况,评价矿产资源利用情况,提出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储量的建议,并为编制矿山开采方案提供基础图件。
【关键词】铜铅矿;地质特征;原因分析
本次任务主要是查明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成矿原因、控矿条件等相关信息,查明矿化带分布范围,查明矿体规模,计算出矿产资源的储量,为合理利用矿产提供参考。
1.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西昆仑褶皱带克孜勒塔格—库斯拉甫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西昆仑褶皱带是以早古生代地层为基底的褶皱带,克孜勒塔格—库斯拉甫铜铅锌成矿带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十分普遍,是新疆西昆仑成矿区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
西昆仑活动带在古生代时期为大陆边缘沿海沟、弧、盆系统。在寒武纪—石炭纪地层中都有火山岩、喷流岩的活动以及铜、铅锌、金、铁、锰等成矿元素的富集,在有些地段的层位中还有生物碎屑岩和含炭岩系、碳酸盐岩建造。从中生代开始,开始进入以断块上升运动为主的活动阶段,西昆仑山体向北推覆,西南天山山体向南推挤,形成叠瓦式构造叠置,为上下地层进行物质交换和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
1.1区域地层
区域出露主要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主要赋矿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第三系。
奥依塔格—库尔良裂陷槽含矿沉积建造区内主要为泥盆—石炭系一套陆棚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也是主要的赋矿层位。
目前已发现的含矿层主要有四个:中泥盆统克孜勒陶上亚组(D2kb)、上泥盆统奇自拉夫组(D3q)、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C1kl)、下石炭统和什拉甫组(C1h)。
1.2区域构造
区内断裂极为发育,以北西向和南北向为主。主要的区域性深大断裂为库地北断裂、西昆仑山前断裂,区内大的断裂有一条、断层有9条。它们以克孜勒塔格—库斯拉甫断裂为代表,这些断裂、断层的基本特征是:
库地北断裂:具边界或缓冲性质断裂,为其与西昆仑构造带的地表边界,影响晚古生代地层的分布和矿化体空间展布。
西昆仑山前断裂:为南北两大板块对挤压力的缓冲过渡带。
克孜勒塔格—库斯拉甫断裂:属于库地北断裂的一支,它控制着本区的含矿层的分布。矿带的总体走向北北西走向,长约90-120千米,表现为逆冲断层。
其它断裂断层具推覆挤压性质,个别断裂表现为逆冲断层或推覆构造,规模巨大,长大于数百千米,宽数百米甚至更宽,并且切割深,可以切穿地壳,甚至进入了上地幔。它们的平行断裂和配套断裂发育,使本区盆地基底和盖层形成大小不等的断块,并为深源物质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为本区深源物质交换、运移、聚集、储存成矿创造了条件,对成矿起到了一定控制作用。
1.3区域岩浆岩
区域内岩浆岩活动较弱,大面积的岩浆活动都在克孜勒塔格—库斯拉甫断裂以西,主要以中元古代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主,其次是晚古生代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灰色、浅肉红色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脉岩以斜长角闪岩和辉绿岩为主。斜长角闪岩顺层侵入中元古界长城系、成群出现规模较大。辉绿岩脉主要分布于铁里克断隆上古生代泥盆、石炭系正常沉积碎屑岩中,多顺层产出,少部分斜交侵入,规模不等。
1.4地球化学特征
全区以富集亲硫、亲氧及矿化剂元素为特征。其中Cu、Pb、Zn的浓度克拉克值分别为3.18、16.9、4.14,B可达9.35,这说明这些元素的丰度值高,物质来源丰富,对形成相应的矿产有利。Cu、Pb、Zn主要富集于克孜勒陶组、卡拉巴西塔克组、和什拉甫组,以卡拉巴西塔克组富集程度最高,Cu、Pb、Zn的浓度克拉克值分别为8.1、94.5、37.0。该区Cu、Pb、Zn、Ag、S元素不仅在基岩中丰度值较高,同时在水系沉积物中也相对较高。依据这些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该区的矿化作用与地层关系密切。
2.矿区地质特征
2.1矿区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中上古生代拗陷沉積,为一套浅变质的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的碳酸岩—碎屑岩建造,主要为白云岩、灰岩、千枚岩、砂岩、页岩等。矿区主要为泥盆纪和石炭纪,石炭纪是本矿区主要的赋矿地层。
2.2矿区构造
(1)褶皱构造
矿区褶皱构造主要为阿尔巴列克向斜由泥盆纪—石炭纪组成,向斜轴走向340°。向斜西翼产状为70°∠60°,东翼为250°∠35°。向斜东翼中下石炭统第二岩性段白云岩裂隙、节理发育,铅锌富集成矿。
(2)断裂构造
矿区断裂构造,为沿阿尔巴列克向斜轴附近分布的近东西走向的前昆仑基底断裂及其同产状向断裂发育,是本区主要控矿构造。向斜东翼中下石炭统第二岩性段中形成断裂破碎带,破碎带裂隙、节理发育,铅锌在其中富集成矿。
2.3矿区岩浆岩
区内侵入岩为岩基浅成侵入岩,沿断裂带呈团块状、脉状分散地侵入到各地层中。岩性主要为黑灰色隐晶质基性浅成侵入岩,有绿色矿物、灰白色柱状矿物、含少量黄铁矿及黄铜矿。铅、锌、铜、镍、钨、钼、硫、砷等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出地壳的平均丰度值。
2.4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Zn、Pb、As、Ag、Sr、Ba、Cd在矿区岩石中平均含量均大于地壳克拉克值、其浓度克拉克值由3.3-80.51不等,其中尤以Zn、Pb、As、Ag、Cd最为显著,而Co、Cu、Au的平均含量均小于地壳克拉克值,其浓度克拉克值由0.1-0.27。表明该区的成矿元素以亲硫元素为主,其成矿物质来源应以地壳为主,而与幔源关系不大。Zn、Pb、As、Ag、Sr、Ba、Cd为具强分异的元素,其中Zn、Pb、As、Ag、Cd最为显著,其变异系数大于5,具较强的富集成矿的能力。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第二岩性段第一岩性层灰黑色厚层角砾状灰质白云岩和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第二岩性段第三岩性层角砾状灰质白云岩夹灰质白云岩,Zn、Pb、As、Ag、Sr、Ba、Cd的平均含量远远高于该区平均值、其浓度克拉克值为10-935不等,具强的富集特征,它们的变异系数在1-3.6之间,具强分异特征,尤其是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第二岩性段第三岩性层更好一些。
3.成矿原因
矿区位于西昆仑褶皱带塔木—库斯拉甫铜铅锌成矿带,塔木—库斯拉甫深大断裂从南西通过。区内构造极为发育,断裂带内蚀变强烈,铜、铅、锌矿化明显。矿区破碎带中蚀变类型有硅化、白云岩化、绿泥石化等,同时伴有明显的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孔雀石等金属硫化物矿化,成矿背景条件十分有利。矿区地层铅、锌、铜、镍、钨、钼、硫、砷等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出地壳的平均丰度,其主成矿元素铅的含量高出地壳丰度值9.2倍,锌3.3倍,铜1.4倍。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矿区铜铅矿化主要产于中上古生代拗陷沉积的一套浅变质的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的碳酸岩—碎屑岩建造地层中,受断裂控制,主要蚀变特征表现为硅化、白云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金属硫化物矿化表现为以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为主。初步认为该区具有层控热液改造型铜铅矿化特征。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铜铅矿的国内缺口较大,现在三分之一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探明、开发铜铅矿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初步评价,阿尔巴列克铜铅矿具有一定的开采意义,铜矿号矿体平均品位为1.43%,局部富矿体具有一定的规模,铅矿体部分因达不到工业开采要求暂未开采。西昆仑是新疆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远景区(带)之一,铜、铅、锌矿点数量多,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勘察与评价,我们有望探明更大的铜铅矿床资源。
【关键词】铜铅矿;地质特征;原因分析
本次任务主要是查明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成矿原因、控矿条件等相关信息,查明矿化带分布范围,查明矿体规模,计算出矿产资源的储量,为合理利用矿产提供参考。
1.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西昆仑褶皱带克孜勒塔格—库斯拉甫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西昆仑褶皱带是以早古生代地层为基底的褶皱带,克孜勒塔格—库斯拉甫铜铅锌成矿带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十分普遍,是新疆西昆仑成矿区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
西昆仑活动带在古生代时期为大陆边缘沿海沟、弧、盆系统。在寒武纪—石炭纪地层中都有火山岩、喷流岩的活动以及铜、铅锌、金、铁、锰等成矿元素的富集,在有些地段的层位中还有生物碎屑岩和含炭岩系、碳酸盐岩建造。从中生代开始,开始进入以断块上升运动为主的活动阶段,西昆仑山体向北推覆,西南天山山体向南推挤,形成叠瓦式构造叠置,为上下地层进行物质交换和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
1.1区域地层
区域出露主要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主要赋矿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第三系。
奥依塔格—库尔良裂陷槽含矿沉积建造区内主要为泥盆—石炭系一套陆棚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也是主要的赋矿层位。
目前已发现的含矿层主要有四个:中泥盆统克孜勒陶上亚组(D2kb)、上泥盆统奇自拉夫组(D3q)、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C1kl)、下石炭统和什拉甫组(C1h)。
1.2区域构造
区内断裂极为发育,以北西向和南北向为主。主要的区域性深大断裂为库地北断裂、西昆仑山前断裂,区内大的断裂有一条、断层有9条。它们以克孜勒塔格—库斯拉甫断裂为代表,这些断裂、断层的基本特征是:
库地北断裂:具边界或缓冲性质断裂,为其与西昆仑构造带的地表边界,影响晚古生代地层的分布和矿化体空间展布。
西昆仑山前断裂:为南北两大板块对挤压力的缓冲过渡带。
克孜勒塔格—库斯拉甫断裂:属于库地北断裂的一支,它控制着本区的含矿层的分布。矿带的总体走向北北西走向,长约90-120千米,表现为逆冲断层。
其它断裂断层具推覆挤压性质,个别断裂表现为逆冲断层或推覆构造,规模巨大,长大于数百千米,宽数百米甚至更宽,并且切割深,可以切穿地壳,甚至进入了上地幔。它们的平行断裂和配套断裂发育,使本区盆地基底和盖层形成大小不等的断块,并为深源物质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为本区深源物质交换、运移、聚集、储存成矿创造了条件,对成矿起到了一定控制作用。
1.3区域岩浆岩
区域内岩浆岩活动较弱,大面积的岩浆活动都在克孜勒塔格—库斯拉甫断裂以西,主要以中元古代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主,其次是晚古生代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灰色、浅肉红色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脉岩以斜长角闪岩和辉绿岩为主。斜长角闪岩顺层侵入中元古界长城系、成群出现规模较大。辉绿岩脉主要分布于铁里克断隆上古生代泥盆、石炭系正常沉积碎屑岩中,多顺层产出,少部分斜交侵入,规模不等。
1.4地球化学特征
全区以富集亲硫、亲氧及矿化剂元素为特征。其中Cu、Pb、Zn的浓度克拉克值分别为3.18、16.9、4.14,B可达9.35,这说明这些元素的丰度值高,物质来源丰富,对形成相应的矿产有利。Cu、Pb、Zn主要富集于克孜勒陶组、卡拉巴西塔克组、和什拉甫组,以卡拉巴西塔克组富集程度最高,Cu、Pb、Zn的浓度克拉克值分别为8.1、94.5、37.0。该区Cu、Pb、Zn、Ag、S元素不仅在基岩中丰度值较高,同时在水系沉积物中也相对较高。依据这些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该区的矿化作用与地层关系密切。
2.矿区地质特征
2.1矿区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中上古生代拗陷沉積,为一套浅变质的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的碳酸岩—碎屑岩建造,主要为白云岩、灰岩、千枚岩、砂岩、页岩等。矿区主要为泥盆纪和石炭纪,石炭纪是本矿区主要的赋矿地层。
2.2矿区构造
(1)褶皱构造
矿区褶皱构造主要为阿尔巴列克向斜由泥盆纪—石炭纪组成,向斜轴走向340°。向斜西翼产状为70°∠60°,东翼为250°∠35°。向斜东翼中下石炭统第二岩性段白云岩裂隙、节理发育,铅锌富集成矿。
(2)断裂构造
矿区断裂构造,为沿阿尔巴列克向斜轴附近分布的近东西走向的前昆仑基底断裂及其同产状向断裂发育,是本区主要控矿构造。向斜东翼中下石炭统第二岩性段中形成断裂破碎带,破碎带裂隙、节理发育,铅锌在其中富集成矿。
2.3矿区岩浆岩
区内侵入岩为岩基浅成侵入岩,沿断裂带呈团块状、脉状分散地侵入到各地层中。岩性主要为黑灰色隐晶质基性浅成侵入岩,有绿色矿物、灰白色柱状矿物、含少量黄铁矿及黄铜矿。铅、锌、铜、镍、钨、钼、硫、砷等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出地壳的平均丰度值。
2.4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Zn、Pb、As、Ag、Sr、Ba、Cd在矿区岩石中平均含量均大于地壳克拉克值、其浓度克拉克值由3.3-80.51不等,其中尤以Zn、Pb、As、Ag、Cd最为显著,而Co、Cu、Au的平均含量均小于地壳克拉克值,其浓度克拉克值由0.1-0.27。表明该区的成矿元素以亲硫元素为主,其成矿物质来源应以地壳为主,而与幔源关系不大。Zn、Pb、As、Ag、Sr、Ba、Cd为具强分异的元素,其中Zn、Pb、As、Ag、Cd最为显著,其变异系数大于5,具较强的富集成矿的能力。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第二岩性段第一岩性层灰黑色厚层角砾状灰质白云岩和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第二岩性段第三岩性层角砾状灰质白云岩夹灰质白云岩,Zn、Pb、As、Ag、Sr、Ba、Cd的平均含量远远高于该区平均值、其浓度克拉克值为10-935不等,具强的富集特征,它们的变异系数在1-3.6之间,具强分异特征,尤其是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第二岩性段第三岩性层更好一些。
3.成矿原因
矿区位于西昆仑褶皱带塔木—库斯拉甫铜铅锌成矿带,塔木—库斯拉甫深大断裂从南西通过。区内构造极为发育,断裂带内蚀变强烈,铜、铅、锌矿化明显。矿区破碎带中蚀变类型有硅化、白云岩化、绿泥石化等,同时伴有明显的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孔雀石等金属硫化物矿化,成矿背景条件十分有利。矿区地层铅、锌、铜、镍、钨、钼、硫、砷等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出地壳的平均丰度,其主成矿元素铅的含量高出地壳丰度值9.2倍,锌3.3倍,铜1.4倍。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矿区铜铅矿化主要产于中上古生代拗陷沉积的一套浅变质的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的碳酸岩—碎屑岩建造地层中,受断裂控制,主要蚀变特征表现为硅化、白云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金属硫化物矿化表现为以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为主。初步认为该区具有层控热液改造型铜铅矿化特征。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铜铅矿的国内缺口较大,现在三分之一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探明、开发铜铅矿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初步评价,阿尔巴列克铜铅矿具有一定的开采意义,铜矿号矿体平均品位为1.43%,局部富矿体具有一定的规模,铅矿体部分因达不到工业开采要求暂未开采。西昆仑是新疆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远景区(带)之一,铜、铅、锌矿点数量多,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勘察与评价,我们有望探明更大的铜铅矿床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