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强势崛起,对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一些老牌的报纸面临着记者、读者流失,甚至停刊的危险。报纸转型已经刻不容缓。报纸转型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思维的转换,必须构建互联网思维,坚持以用户为中心,重视大数据的运用,营造合作共享平台,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关键词:融媒体;报纸转型;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平台
互联网时代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依靠时效性强、受众范围广、高度互动性、价格便宜等特性,网络已成为新时代的宠儿,与之相对的是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报纸转型、媒介融合越来越被提上议程,但是在探索过程中,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报纸销量还是在直线下滑,每年都有几家我们曾熟知的媒体宣布停刊;媒体融合看似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不断烧钱投入之下却没有对等的回报。那么,融媒体背景下,报纸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报纸怎样才能抓住契机,打破“纸媒已死”的论断呢?顶层设计制约发展方向,发展方向决定发展效果。报纸的融媒体之路要想成功,报纸要想成功转型为新型主流媒体,首先要构建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思维来改造报纸,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一、牢记用户为本,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时间指针走到2018年,早已不是传播如子弹,受众如靶子一样应声而倒的“魔弹论”盛行的时代了。现如今,传播效果变得更加复杂,报纸的受众也由“用户”一词所代替;媒体和受众之间单一的传受关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媒体和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用户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传播过程中主动的参与者、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移动通信技术5G时代的到来,媒体竞争更加白热化,这种情况之下,唯有得用户者方能得天下。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观对于媒介融合的重要论述中有这样一点:“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具体到报纸,实现媒体融合,首先要牢记用户为本,将思维由报纸本位转变为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实现与用户的网上互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人们对于信息的需要不仅停留在获取层面,更加需要表达和交换,人们想要参与和分享这个世界,因而传播便成为了其融入世界的一种方式。那么有的媒体简单开通用户评论和留言的互动平台,而不注重深层次的经营与思考的做法,其实在本质上还是本位主义的,无法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所谓的媒体融合也必然一失败而告终。真正地牢记用户为本,应当在报纸完成新闻内容的生产之后,加强互动分享,由用户在消费新闻内容的同时,进行新闻的分享、评论甚至是二次制作。如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关于沙特王储被废的推送,被称为史上最短的10万+(点赞量10万+)便是靠着留言走红朋友圈,在与广大网民的交流和互动中,完善了用户的参与感,关注用户体验,见证了草根话语的力量,打破以往网民心中传统官微严肃、高冷的刻板印象,从而增强版用户对传统报纸的好感和忠诚度,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赢得更多用户。
二、大数据思维实现弯道顺利超车
报纸的融媒体发展,不是“+互联网”的报纸网络化,而应当是“互联网+”的报网融合,自觉按照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传播要求去重新构建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那么,报纸在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互联网+”的大数据思维,成为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行家里手。2013年是中国的“大数据元年”,数据化是大势所趋。随着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时代的一去不复返,我们必须将用户定位到个人而不是群体,报纸的转型必将紧紧依靠未来的数据红利,方能成为“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主流媒体。可以说,在大数据这种新兴事物面前,互联网等新媒体并没有比报纸等传统媒体领先多少,二者差距并不大,因而,报纸要想实现弯道超车、成功转型,务必要充分利用好大数据这—“利器”。
童兵教授在《新闻传播学大辞典》中对大数据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又称巨量资料。大数据的特点可以概括为“4V”:数据体量大(Volume)、数据种类繁多(Variety)、价值密度低(Veracity)、数据速度处理快(Veloeity),报纸在融媒体背景下,必须树立“互联网+”的大数据思维,把握好大数据的特点,充分利用大数据的规律,实现成功转型。具体而言,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在新闻生产领域,利用大数据发掘新闻线索,预测社会动向,生产动态新闻、数据新闻、图表新闻等丰富新闻报道形式,挖掘用户的信息需求等;二是在媒介经营中,利用大数据辅助进行用户特征的精准营销和广告投放;三是在媒介决策的过程中,利用大数据对海量的用户评价、态度、情感进行分析,拓展效果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四是利用大数据拓展媒体的经营领域,创造经济价值。
三、构造共享平台,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新媒体相对于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不仅在新闻内容生產传播进行了重大的突破,而且对社会的影响方式和深度也进行了深刻变革,因而,融媒体背景下,报纸的转型之路,并不是简单地开通微博、开通微信、建立官网、制作APP,更为重要的是树立一种平台共享的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隔阂,实现内容、终端、渠道、组织等不同层面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融。构造共享平台,首先是打造内容聚合平台,建立新闻内容生产一体化的“中央厨房”,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通过内容的制约化制作实现信息的多级开发,以提高传播效果,节约传播成本。其次是在进驻两微一端的同时,与腾讯、网易等依托门户网站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进行合作,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既要增强报纸优质信息内容核心竞争力,又要实现报纸与新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合作共赢局面。报纸借助新媒体巨大的流量优势和平台资源,将自身的优质内容传播出去,从而进一步增强报纸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构建现代化立体传播体系。
纸媒危亡的生死关头,报纸唯有一“变”方能赢得一线生机,然而怎么“变”,往哪“变”却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融媒体背景下,报纸要想转型成功,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首先要构建互联网思维,对于整个报业集团的信息生产、传播、发布流程进行再造,对报业集团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调整,重新塑造报纸、用户关系,借助资本和技术的驱动力量重新整合采编、经营,实现深度的媒介融合。
关键词:融媒体;报纸转型;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平台
互联网时代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依靠时效性强、受众范围广、高度互动性、价格便宜等特性,网络已成为新时代的宠儿,与之相对的是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报纸转型、媒介融合越来越被提上议程,但是在探索过程中,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报纸销量还是在直线下滑,每年都有几家我们曾熟知的媒体宣布停刊;媒体融合看似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不断烧钱投入之下却没有对等的回报。那么,融媒体背景下,报纸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报纸怎样才能抓住契机,打破“纸媒已死”的论断呢?顶层设计制约发展方向,发展方向决定发展效果。报纸的融媒体之路要想成功,报纸要想成功转型为新型主流媒体,首先要构建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思维来改造报纸,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一、牢记用户为本,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时间指针走到2018年,早已不是传播如子弹,受众如靶子一样应声而倒的“魔弹论”盛行的时代了。现如今,传播效果变得更加复杂,报纸的受众也由“用户”一词所代替;媒体和受众之间单一的传受关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媒体和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用户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传播过程中主动的参与者、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移动通信技术5G时代的到来,媒体竞争更加白热化,这种情况之下,唯有得用户者方能得天下。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观对于媒介融合的重要论述中有这样一点:“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具体到报纸,实现媒体融合,首先要牢记用户为本,将思维由报纸本位转变为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实现与用户的网上互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人们对于信息的需要不仅停留在获取层面,更加需要表达和交换,人们想要参与和分享这个世界,因而传播便成为了其融入世界的一种方式。那么有的媒体简单开通用户评论和留言的互动平台,而不注重深层次的经营与思考的做法,其实在本质上还是本位主义的,无法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所谓的媒体融合也必然一失败而告终。真正地牢记用户为本,应当在报纸完成新闻内容的生产之后,加强互动分享,由用户在消费新闻内容的同时,进行新闻的分享、评论甚至是二次制作。如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关于沙特王储被废的推送,被称为史上最短的10万+(点赞量10万+)便是靠着留言走红朋友圈,在与广大网民的交流和互动中,完善了用户的参与感,关注用户体验,见证了草根话语的力量,打破以往网民心中传统官微严肃、高冷的刻板印象,从而增强版用户对传统报纸的好感和忠诚度,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赢得更多用户。
二、大数据思维实现弯道顺利超车
报纸的融媒体发展,不是“+互联网”的报纸网络化,而应当是“互联网+”的报网融合,自觉按照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传播要求去重新构建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那么,报纸在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互联网+”的大数据思维,成为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行家里手。2013年是中国的“大数据元年”,数据化是大势所趋。随着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时代的一去不复返,我们必须将用户定位到个人而不是群体,报纸的转型必将紧紧依靠未来的数据红利,方能成为“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主流媒体。可以说,在大数据这种新兴事物面前,互联网等新媒体并没有比报纸等传统媒体领先多少,二者差距并不大,因而,报纸要想实现弯道超车、成功转型,务必要充分利用好大数据这—“利器”。
童兵教授在《新闻传播学大辞典》中对大数据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又称巨量资料。大数据的特点可以概括为“4V”:数据体量大(Volume)、数据种类繁多(Variety)、价值密度低(Veracity)、数据速度处理快(Veloeity),报纸在融媒体背景下,必须树立“互联网+”的大数据思维,把握好大数据的特点,充分利用大数据的规律,实现成功转型。具体而言,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在新闻生产领域,利用大数据发掘新闻线索,预测社会动向,生产动态新闻、数据新闻、图表新闻等丰富新闻报道形式,挖掘用户的信息需求等;二是在媒介经营中,利用大数据辅助进行用户特征的精准营销和广告投放;三是在媒介决策的过程中,利用大数据对海量的用户评价、态度、情感进行分析,拓展效果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四是利用大数据拓展媒体的经营领域,创造经济价值。
三、构造共享平台,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新媒体相对于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不仅在新闻内容生產传播进行了重大的突破,而且对社会的影响方式和深度也进行了深刻变革,因而,融媒体背景下,报纸的转型之路,并不是简单地开通微博、开通微信、建立官网、制作APP,更为重要的是树立一种平台共享的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隔阂,实现内容、终端、渠道、组织等不同层面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融。构造共享平台,首先是打造内容聚合平台,建立新闻内容生产一体化的“中央厨房”,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通过内容的制约化制作实现信息的多级开发,以提高传播效果,节约传播成本。其次是在进驻两微一端的同时,与腾讯、网易等依托门户网站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进行合作,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既要增强报纸优质信息内容核心竞争力,又要实现报纸与新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合作共赢局面。报纸借助新媒体巨大的流量优势和平台资源,将自身的优质内容传播出去,从而进一步增强报纸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构建现代化立体传播体系。
纸媒危亡的生死关头,报纸唯有一“变”方能赢得一线生机,然而怎么“变”,往哪“变”却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融媒体背景下,报纸要想转型成功,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首先要构建互联网思维,对于整个报业集团的信息生产、传播、发布流程进行再造,对报业集团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调整,重新塑造报纸、用户关系,借助资本和技术的驱动力量重新整合采编、经营,实现深度的媒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