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围绕“人—自然—社会”建构的新道德教育范式,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开发问题提供了新的维度。文章尝试在生态德育语境下,从以整体的生态学思维,推动高校多维性开发大学生职业技能;以和谐的生态社会观,促发大学生职业技能多向度均衡延展;以新的生态世界观,建构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的生态性范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生态德育 大学生 职业技能 考量
[作者简介]谭小雄(1976- ),男,湖南茶陵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管理。(湖南 衡阳 421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维度下大学生道德教育新伦理内涵研究”(课题编号:14C03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2009年度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科研基金青年资助项目“生态德育与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拓展相关性研究”(课题编号:J09-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0-0115-03
生态德育作为一种突破“人—社会”传统人际德育模式而建构的“人—自然—社会”新道德教育范式,无疑对当代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它赋予高校教育者所承担的新使命、新任务—自觉运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意识,关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世界观以及整体的生态学思维等理念,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承认主体价值与权利等生态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情感、生态智慧和生态能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胜任某一岗位的职业技能,尤其是使其学会如何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和谐共处的软技能,成为一个生态职业人。
一、以整体的生态学思维,推动高校多维性开发大学生职业技能
系统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的精髓,也是生态学思维的根本特征之一。生态学思维方式以系统整体有机论、天人合一共生论、动态平衡整合论等生态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来认识世界,认为人类世界是由“人—自然—社会”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及其内部的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要求我们在改造世界中需以系统整体的思维,优化整合系统中各要素及其内部的子要素,形成最大合力,发挥系统的最优功能。着眼于“系统整体、有机综合、全面发展”的生态学思维,势必对我国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却普遍存在以下两种诟病现象:(1)学科型本科院校的“重理论、轻技能”。正保远程教育董事长、CEO朱正东先生就曾以账务处理专业为例尖锐指出,高校对这类大学生的培养,只授具体业务所需的理论知识,而对诸如研究和处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目前实务操作领域的热点问题所需要的开放性管理思维模式的培养力度却不够。(2)“重技能、轻人文”成为高职院校的通病。很多高职院校围绕市场设置专业课程,开展教学,而对人文课程除开设“两课”外几乎是空白,即使有,也只是简单开设了几门选修课。
为此,生态德育从整体的生态学思维出发,要求高校教育者运用生态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把大学生塑造成为一个既有实践能力又有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整体协调、全面发展、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生态职业人”,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人”“经济人”。换言之,就是要从培养人的整体综合素能出发,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某一特定领域的基本职业岗位技能,还要培养涵盖“有效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各类技巧、自主地工作、迅速适应变换的工作环境、团队合作以及持续学习的能力”在内的“更多、更先进的‘基本’或‘核心’技能”,造就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譬如,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案例,该校按照“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技艺技能及较高的综合素质,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生态育人目标,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紧扣学院办学特色,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创造性地探索出了富有时代精神、学院特色、职教特点的“三节一讲台”文化育人体系,着力于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四个方面,即“审美养成、习惯养成、实践养成、文化养成”;培养高职学生的四种精神,即“人文精神、担当精神、科学精神、时代精神”;提高高职学生四个方面的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个人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同时,倡导孔子学堂,开设茶艺、音乐鉴赏、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文明教育、校本文化、兴趣体育、高校军事等素质特色课程,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实施“岗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的吻合度,促进了学生培养职业能力的自觉性、主动性。一言以蔽之,在实践中以整体的生态学思维开展了多维职业技能开发活动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以和谐的生态社会观,促发大学生职业技能多向度均衡延展
和谐生态社会观是生态学意义上的和谐观点在社会学领域中的运用与发展。它强调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促成“人—自然—社会”整个系统中各部分、各要素之间及其内部各子要素之间达到一种健康均衡的状态,以求整个世界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不难发现,这种理念与以尊重、和谐、整体为核心的生态道德思想体系具有本质上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内涵。我们提倡大力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要运用和谐思想,使受教育者学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各种技能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素质。这符合当代大学生个体生态均衡发展的内在诉求。因此,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拓展开发大学生以下素能:
(一)与人和谐相处的素能
当代大学生特立独行、个性张扬,待人接物以自我为中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在处理各类人际关系中,突出表现为交往的主动性较差,表达理解、人际融合、解决问题等能力明显欠缺。因此,开展生态德育,不仅要从思想上帮助他们树立“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观念,培育他们尊重、平等、真诚、宽容等健全的人格品德;而且要从方法技巧上指导他们开展人际交往,提高他们所欠缺的语言沟通能力、人际融合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素能
“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蓝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与任务之一就是培育当代大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与素质。(1)加强自然伦理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学习了解古今中外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自然伦理观念,培养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伦理价值观。(2)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号召他们从自己做起,从零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养成讲卫生、爱环境的行为习惯和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3)加强遵循自然规律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今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做何种事情,都要按自然规律办事的理念,并自觉内化为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
(三)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素能
生态道德教育的“和谐”观念,其中考量之一就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素质,以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要求。在笔者看来,一是要培育他们具有快速转换不同社会角色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在生态德育社会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快速迁移知识的能力等。二是要培育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生王小林宅家14年最终饿死的悲剧,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其深刻的警示就在于: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更要学会适应,不仅要适应自然环境及其变化,还要适应社会的变化。
三、以新的生态世界观,建构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的生态性范式
生态世界观是相对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机械论世界观,从生态学角度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世界观。而职业技能开发的生态性范式则是指通过系统的培养、训练,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备的专业操作技能,而且要使其学会应用于各种职业,伴随其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美国称其为“基础能力”“工作岗位备就技能”或“软技能”;德国、澳大利亚称为“关键能力”,新加坡称其为“基本技能”,英国称其为“核心技能(Key Skills)”,我国称其为“关键能力”或“职业核心能力”等。1998年,我国颁发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将职业核心能力划分为“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8种能力。
实践证明,大学生一旦掌握好了这些职业核心能力,不仅能够在激烈竞争的职场环境中快速获取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以适应自己的就业需求,而且能够促其迅速调整自我,处理工作难题,较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还能帮助他们适应更高层次职业和岗位的要求。
很可惜的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中存在着如下问题:更多地表现出功利主义倾向,将职业能力开发沦为“工具性教育”,人才培养看重第一任职需要,不顾未来发展需要,重技能轻人文等。为此,生态道德教育运用生态世界观,着眼于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的生态和谐、整体发展、有机平衡,旨在建构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的生态性范式。
(一)在世界观上,由“能力本位”转变为“素质本位”
“能力本位”开发理念从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出发,以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以获得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机械的岗位操作能力为圭臬,其实质就是把人才培养成一个简单的“职业人”。但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绝不会是仅仅懂一技之长的“职业人”,而是需要高技能和责任心,短期适应性和长期发展潜力,规范化和创新性和谐统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也就是基于“素质本位”的生态和谐职业能力开发理念,即在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中,不仅关注学生的工作问题、职业生涯问题,将其由一个自然人培养成职业人、社会人;更关注学生如何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和谐共处的生存问题。
(二)在价值观上,由“人类中心主义”转变为“生态和谐”
长期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哲学支配下,职业能力开发表现出对自然的漠视,乃至对生命的不尊重等弊病。生态德育倡导大学生生态性职业技能开发,就是要帮助他们树立生态科学观、生态技术观和生态文化观。所谓“生态科学观”,就是变革以往那种一味向自然索取,征服自然以满足人类利益需要的科学功能价值观,转变为从生态、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统筹角度上进行科技发明创造,并以综合效益评估科技功效的科学价值观。所谓“生态技术观”就是指科学技术的运用不仅仅是从有利于人类利益这一个维度出发,还要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目标,将技术改造成为利益与保护并举的生态技术,推动生态技术的发展。所谓“生态文化观”是指在现代性批判基础上形成的关注自然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
(三)在实践观上,由“封闭单向性”转变为“开放弹性”
目前,由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机制的不健全,致使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环境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和单向性,以至于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职业岗位工作技能,却体验不到实际社会生活对人在责任、义务等方面的真实要求,一旦走出“象牙塔”,就难以适应社会。事实上,从生态学的角度上讲,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是一个生态体系,“教师—学生—内外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非线性关系。应坚持开放弹性的开发原则:一是多方联动,行业、企业、社区和家长共同参与,利用多方位、多层面、多渠道的资源共同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开发;二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特点和水平层次实施个性化的职业能力开发设计;三是与时俱进,依据时代发展和行业岗位职责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职业能力开发内容、方式。
(四)在教育观上,由“工具主义教育”转变为“完整人格教育”
所谓“工具主义教育观”,就是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和实效性。即是说,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以实用主义来决定“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确实非常重视实用,且将教育的功能主要定位在工具、服务上,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显然,高职教育的这种过多强调“职业性、技能性”的工具化倾向,不仅背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而且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事实上,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培养人的技能,而且是帮助和促进人的精神圆满和人格健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完整人格教育”。对此,高职院校在教育观上要转变思想:一是要充分发掘各种职业技能中的丰厚文化意蕴和人文价值,促进学生“技术技能”与“人文素养”双发展;二是以新人文主义为教育导向,尊重人性,关注人的价值与尊严,注重人的精神培育,以调和高职院校人文生态与技术生态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谭小雄,邓喜英.基于绿色大学视阈下生态德育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
[2]陈红兵.佛教解脱论与生态文化价值观[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3]马文卿.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有效整合[J].现代企业教育,2012(2).
[4]邵庆祥. 高职和谐职业人的培养——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1(4).
[5]童山东.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学理论,2012(11).
[6]盛洁.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7]重理论轻实践 技能仍是高校财会教育的“短板”[N].浙江在线,2011-05-11.
[8]侯长林.高职教育应该坚持完整人的教育观[N].光明日报,2012-12-08.
[关键词]生态德育 大学生 职业技能 考量
[作者简介]谭小雄(1976- ),男,湖南茶陵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管理。(湖南 衡阳 421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维度下大学生道德教育新伦理内涵研究”(课题编号:14C03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2009年度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科研基金青年资助项目“生态德育与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拓展相关性研究”(课题编号:J09-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0-0115-03
生态德育作为一种突破“人—社会”传统人际德育模式而建构的“人—自然—社会”新道德教育范式,无疑对当代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它赋予高校教育者所承担的新使命、新任务—自觉运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意识,关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世界观以及整体的生态学思维等理念,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承认主体价值与权利等生态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情感、生态智慧和生态能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胜任某一岗位的职业技能,尤其是使其学会如何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和谐共处的软技能,成为一个生态职业人。
一、以整体的生态学思维,推动高校多维性开发大学生职业技能
系统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的精髓,也是生态学思维的根本特征之一。生态学思维方式以系统整体有机论、天人合一共生论、动态平衡整合论等生态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来认识世界,认为人类世界是由“人—自然—社会”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及其内部的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要求我们在改造世界中需以系统整体的思维,优化整合系统中各要素及其内部的子要素,形成最大合力,发挥系统的最优功能。着眼于“系统整体、有机综合、全面发展”的生态学思维,势必对我国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却普遍存在以下两种诟病现象:(1)学科型本科院校的“重理论、轻技能”。正保远程教育董事长、CEO朱正东先生就曾以账务处理专业为例尖锐指出,高校对这类大学生的培养,只授具体业务所需的理论知识,而对诸如研究和处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目前实务操作领域的热点问题所需要的开放性管理思维模式的培养力度却不够。(2)“重技能、轻人文”成为高职院校的通病。很多高职院校围绕市场设置专业课程,开展教学,而对人文课程除开设“两课”外几乎是空白,即使有,也只是简单开设了几门选修课。
为此,生态德育从整体的生态学思维出发,要求高校教育者运用生态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把大学生塑造成为一个既有实践能力又有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整体协调、全面发展、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生态职业人”,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人”“经济人”。换言之,就是要从培养人的整体综合素能出发,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某一特定领域的基本职业岗位技能,还要培养涵盖“有效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各类技巧、自主地工作、迅速适应变换的工作环境、团队合作以及持续学习的能力”在内的“更多、更先进的‘基本’或‘核心’技能”,造就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譬如,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案例,该校按照“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技艺技能及较高的综合素质,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生态育人目标,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紧扣学院办学特色,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创造性地探索出了富有时代精神、学院特色、职教特点的“三节一讲台”文化育人体系,着力于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四个方面,即“审美养成、习惯养成、实践养成、文化养成”;培养高职学生的四种精神,即“人文精神、担当精神、科学精神、时代精神”;提高高职学生四个方面的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个人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同时,倡导孔子学堂,开设茶艺、音乐鉴赏、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文明教育、校本文化、兴趣体育、高校军事等素质特色课程,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实施“岗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的吻合度,促进了学生培养职业能力的自觉性、主动性。一言以蔽之,在实践中以整体的生态学思维开展了多维职业技能开发活动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以和谐的生态社会观,促发大学生职业技能多向度均衡延展
和谐生态社会观是生态学意义上的和谐观点在社会学领域中的运用与发展。它强调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促成“人—自然—社会”整个系统中各部分、各要素之间及其内部各子要素之间达到一种健康均衡的状态,以求整个世界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不难发现,这种理念与以尊重、和谐、整体为核心的生态道德思想体系具有本质上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内涵。我们提倡大力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要运用和谐思想,使受教育者学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各种技能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素质。这符合当代大学生个体生态均衡发展的内在诉求。因此,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拓展开发大学生以下素能:
(一)与人和谐相处的素能
当代大学生特立独行、个性张扬,待人接物以自我为中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在处理各类人际关系中,突出表现为交往的主动性较差,表达理解、人际融合、解决问题等能力明显欠缺。因此,开展生态德育,不仅要从思想上帮助他们树立“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观念,培育他们尊重、平等、真诚、宽容等健全的人格品德;而且要从方法技巧上指导他们开展人际交往,提高他们所欠缺的语言沟通能力、人际融合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素能
“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蓝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与任务之一就是培育当代大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与素质。(1)加强自然伦理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学习了解古今中外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自然伦理观念,培养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伦理价值观。(2)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号召他们从自己做起,从零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养成讲卫生、爱环境的行为习惯和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3)加强遵循自然规律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今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做何种事情,都要按自然规律办事的理念,并自觉内化为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
(三)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素能
生态道德教育的“和谐”观念,其中考量之一就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素质,以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要求。在笔者看来,一是要培育他们具有快速转换不同社会角色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在生态德育社会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快速迁移知识的能力等。二是要培育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生王小林宅家14年最终饿死的悲剧,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其深刻的警示就在于: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更要学会适应,不仅要适应自然环境及其变化,还要适应社会的变化。
三、以新的生态世界观,建构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的生态性范式
生态世界观是相对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机械论世界观,从生态学角度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世界观。而职业技能开发的生态性范式则是指通过系统的培养、训练,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备的专业操作技能,而且要使其学会应用于各种职业,伴随其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美国称其为“基础能力”“工作岗位备就技能”或“软技能”;德国、澳大利亚称为“关键能力”,新加坡称其为“基本技能”,英国称其为“核心技能(Key Skills)”,我国称其为“关键能力”或“职业核心能力”等。1998年,我国颁发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将职业核心能力划分为“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8种能力。
实践证明,大学生一旦掌握好了这些职业核心能力,不仅能够在激烈竞争的职场环境中快速获取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以适应自己的就业需求,而且能够促其迅速调整自我,处理工作难题,较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还能帮助他们适应更高层次职业和岗位的要求。
很可惜的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中存在着如下问题:更多地表现出功利主义倾向,将职业能力开发沦为“工具性教育”,人才培养看重第一任职需要,不顾未来发展需要,重技能轻人文等。为此,生态道德教育运用生态世界观,着眼于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的生态和谐、整体发展、有机平衡,旨在建构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的生态性范式。
(一)在世界观上,由“能力本位”转变为“素质本位”
“能力本位”开发理念从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出发,以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以获得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机械的岗位操作能力为圭臬,其实质就是把人才培养成一个简单的“职业人”。但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绝不会是仅仅懂一技之长的“职业人”,而是需要高技能和责任心,短期适应性和长期发展潜力,规范化和创新性和谐统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也就是基于“素质本位”的生态和谐职业能力开发理念,即在大学生职业技能开发中,不仅关注学生的工作问题、职业生涯问题,将其由一个自然人培养成职业人、社会人;更关注学生如何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和谐共处的生存问题。
(二)在价值观上,由“人类中心主义”转变为“生态和谐”
长期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哲学支配下,职业能力开发表现出对自然的漠视,乃至对生命的不尊重等弊病。生态德育倡导大学生生态性职业技能开发,就是要帮助他们树立生态科学观、生态技术观和生态文化观。所谓“生态科学观”,就是变革以往那种一味向自然索取,征服自然以满足人类利益需要的科学功能价值观,转变为从生态、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统筹角度上进行科技发明创造,并以综合效益评估科技功效的科学价值观。所谓“生态技术观”就是指科学技术的运用不仅仅是从有利于人类利益这一个维度出发,还要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目标,将技术改造成为利益与保护并举的生态技术,推动生态技术的发展。所谓“生态文化观”是指在现代性批判基础上形成的关注自然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
(三)在实践观上,由“封闭单向性”转变为“开放弹性”
目前,由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机制的不健全,致使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环境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和单向性,以至于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职业岗位工作技能,却体验不到实际社会生活对人在责任、义务等方面的真实要求,一旦走出“象牙塔”,就难以适应社会。事实上,从生态学的角度上讲,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是一个生态体系,“教师—学生—内外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非线性关系。应坚持开放弹性的开发原则:一是多方联动,行业、企业、社区和家长共同参与,利用多方位、多层面、多渠道的资源共同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开发;二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特点和水平层次实施个性化的职业能力开发设计;三是与时俱进,依据时代发展和行业岗位职责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职业能力开发内容、方式。
(四)在教育观上,由“工具主义教育”转变为“完整人格教育”
所谓“工具主义教育观”,就是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和实效性。即是说,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以实用主义来决定“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确实非常重视实用,且将教育的功能主要定位在工具、服务上,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显然,高职教育的这种过多强调“职业性、技能性”的工具化倾向,不仅背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而且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事实上,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培养人的技能,而且是帮助和促进人的精神圆满和人格健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完整人格教育”。对此,高职院校在教育观上要转变思想:一是要充分发掘各种职业技能中的丰厚文化意蕴和人文价值,促进学生“技术技能”与“人文素养”双发展;二是以新人文主义为教育导向,尊重人性,关注人的价值与尊严,注重人的精神培育,以调和高职院校人文生态与技术生态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谭小雄,邓喜英.基于绿色大学视阈下生态德育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
[2]陈红兵.佛教解脱论与生态文化价值观[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3]马文卿.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有效整合[J].现代企业教育,2012(2).
[4]邵庆祥. 高职和谐职业人的培养——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1(4).
[5]童山东.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学理论,2012(11).
[6]盛洁.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7]重理论轻实践 技能仍是高校财会教育的“短板”[N].浙江在线,2011-05-11.
[8]侯长林.高职教育应该坚持完整人的教育观[N].光明日报,201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