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苷Rg3抑制乳腺癌大鼠肿瘤组织中血管生长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la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3抑制乳腺癌大鼠肿瘤组织中血管生长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

方法

复制乳腺癌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20只,另取健康20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灌胃含有人参皂苷Rg3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检测各组大鼠瘤体的体积、质量、抑瘤率、微血管密度(MVD)、VEGF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中VEGF和MMP-9水平。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肿瘤体积分别为(4.83±0.66)、(3.48±0.51)、(1.58±0.23) cm3,肿瘤质量分别为(5.17±0.59)、(4.00±0.42)、(2.09±0.26) g,抑瘤率分别为0.00%、22.43%、53.8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均显著小于模型组(t=7.238、20.795、7.225、21.364,P<0.05),高剂量组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均显著小于低剂量组(t=15.188、17.292,P<0.05),高剂量组的抑瘤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χ2=12.324,P<0.05);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肿瘤或乳腺组织中的MVD分别为(7.53±1.53)、(23.52±4.21)、(17.32±3.52)、(12.20±2.19)个,血清中VEGF水平分别为(218.42±46.37)、(435.67±83.21)、(350.13±45.26)、(278.58±30.56) mg/L,血清中MMP-9水平分别为(230.52±32.56)、(460.22±60.36)、(330.73±51.57)、(255.72±41.73) mg/L,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3±0.09)、(0.58±0.14)、(0.46±0.12)、(0.25±0.09),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4±0.11)、(0.82±0.22)、(0.63±0.19)、(0.46±0.20),模型组大鼠肿瘤组织中MVD、VEGF和MMP-9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t=15.964、9.405、12.364,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肿瘤组织中MVD、VEGF和MMP-9均显著小于模型组(t=5.053、10.668、2.910、8.867、2.923、5.415,P<0.05),高剂量组大鼠肿瘤组织中MVD、VEGF和MMP-9显著小于低剂量组(t=5.523、6.261、2.755,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中VEGF和MMP-9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t=10.199、14.978、4.039、7.925、7.294、12.463,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VEGF和MMP-9均显著小于模型组(t=5.859、5.057,P<0.05),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VEGF和MMP-9显著小于低剂量组(P<0.05)。

结论

人参皂苷Rg3对乳腺癌模型大鼠的乳腺癌瘤体具有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g3可以抑制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长,抑制VEGF和MMP-9的表达。

其他文献
期刊
先天性上睑下垂为临床较常见疾病,手术为其首选治疗方式。导致先天性上睑下垂症状的致病基因较多。至今相关突变位点已被发现上百个。近些年,越来越多与先天性上睑下垂症状相关的其它基因在一些医学综合征中得到研究。现对可导致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目的观察将依诺肝素钠用不同混合方式加入到骨水泥中对其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注射用依诺肝素钠按照不同剂量、不同混合方式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进行混合,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不加入依诺肝素钠)、B组(8 000 AxaIU)、C组(16 000 AxaIU)、D组(24 000 AxaIU)作为对照组以粉粉混合方式加入,E组(8 000 AxaIU)、F组(16 000 AxaIU)、G
期刊
目的观察沙培林(Sapylin,OK-432)膀胱灌注对环磷酰胺诱导间质性膀胱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45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环磷酰胺(75 mg/kg)腹腔注射构建间质性膀胱炎大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建模成功后治疗组行沙培林(2 KE/ml)膀胱灌注治疗,每3 d 1次,持续2周,对照组及模型组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膀胱灌注处理;治疗完成后
目的观察宫内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脊柱裂子鼠神经细胞凋亡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妊娠大鼠随机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脊柱裂组(建立脊柱裂模型)、移植组(建立脊柱裂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在每组取16只子鼠进行研究。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测定脊髓细胞凋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LINC00311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破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去除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从建模成功后的大鼠提取破骨细胞。将转染LINC00311的破骨细胞作为观察组,转染短发卡RNA(shRNA)-LINC00311的破骨细胞作为对照组,不转染任何基因的破骨细胞作为空白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otch信号通路中的
目的观察过表达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对膜相关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3(PITPNM3)表达阳性肝癌细胞株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方法以PITPNM3表达阳性乳腺癌细胞株McF-7作为阳性对照组,筛选PITPNM3表达阳性的SMMC-7721肝癌细胞株用于实验,使用CC型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以20 μg/L的CCL18浓度建立PITPNM3表达阳性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模型;于PITPNM3表达
期刊
目的通过小鼠颅脑创伤模型,探讨丁苯酞是否通过抑制创伤后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抑制炎性反应,进而可以发挥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方法144只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外伤组[脑损伤(TBI)]、外伤+溶剂组(TBI+V)和外伤+丁苯酞(NBP)组(TBI+NBP),每组36只。对每组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切片尼氏(Nissl)染色;对小鼠脑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定位小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