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主力军,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很容易使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淡薄、意志力降低、道德下降从而致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问題。我们要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精神动力的形成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解读
党的十八大2012年11月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区别、有联系、紧密相连并且不可分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前提条件和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认知方面的欠缺
大学生要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重大意义和实现路径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方面存在欠缺。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谈何培育谈何认同又谈何践行呢?
2.情感认同度不高
情感存在认同活动的每个环节之中,对理解、注意、接受和价值形成的各个环节都有动力、导向的作用,体现在对信息和信息选择方面所起到的筛选作用以及对认同活动方面所起到的的激发作用。现如今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情感缺位。
3.没有坚定的信念意志
没有认同就无法形成信念,而缺少信念认同也就无法达成。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还不够坚定,许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意志上还缺少努力,不能从理性上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形成稳定的个体价值观,并在这一观念意识的指导下外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并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即内化转为外化,外化则表现为行为,是认同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促进更好认同的根本途径。学生心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好的,明知是对的,但却是无法做到,知行脱节。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教育机制
就教育内容而言,教育内容需要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也要紧密结合实际,结合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切实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活泼性,从而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
就教育理念来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我们应该打破原有的传统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用开放的眼界和创新意识来培养人才。
就教育方式来看,高校要为教学提供充分的硬件条件作为保障,完善现代教学设备。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来增强教育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紧密结合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解决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增强和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二)加强学校内的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一些具有历史意义或象征性的建筑,还有随处可见的宣传字报和横幅都有利于发扬学校精神的文化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个学校是否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以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可见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首先教师要做到终身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学习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以良好的思想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其次爱岗敬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职业奉献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理论知识水平
大学生必须要有正确的认知。首先对于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认真对待;其次要多关注时事,紧跟时代步伐,参加学术论坛学术报告提升自己。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牢记八荣八耻做四有青年。
(五)做到知行合一
在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中,他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沦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要真正做到认同,就需要大学生们积极投身于实践。认知来源于实践,也指导实践。实践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节俭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大学生也可以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而潜移默化地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充分利用新媒体
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传统习惯。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加强高校网络平台建设。比如通过网络上的网站、BBS论坛、微薄、QQ、飞信、E一mail等多个平台来拓展信息传递的渠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一些学生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加大监管避免一些负面因素的传播。还可以通过关注学生们新媒体使用偏好提升针对性,比如最近很红的易班APP,其独特的大学特色使其在同学们心目中认可度较高,成为大学生们的精神家园。学校也大力宣传,大家争相博头条,学生活动也在其中得到展现。易班作为集趣味性、教育性、服务性为一体大学生交流平台能够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6.
[2]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4),32
[3]Francis Fukuyama The Great Disruption: Human Nature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Social Order [M] New York:Free Press, 1999,105
[4]《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推进索质教育》,载《光明日报》,2000年9月101
[5]江泽民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6
[6]张耀灿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7]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
[8]石海兵.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层次结构[J].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4期.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解读
党的十八大2012年11月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区别、有联系、紧密相连并且不可分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前提条件和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认知方面的欠缺
大学生要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重大意义和实现路径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方面存在欠缺。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谈何培育谈何认同又谈何践行呢?
2.情感认同度不高
情感存在认同活动的每个环节之中,对理解、注意、接受和价值形成的各个环节都有动力、导向的作用,体现在对信息和信息选择方面所起到的筛选作用以及对认同活动方面所起到的的激发作用。现如今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情感缺位。
3.没有坚定的信念意志
没有认同就无法形成信念,而缺少信念认同也就无法达成。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还不够坚定,许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意志上还缺少努力,不能从理性上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形成稳定的个体价值观,并在这一观念意识的指导下外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并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即内化转为外化,外化则表现为行为,是认同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促进更好认同的根本途径。学生心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好的,明知是对的,但却是无法做到,知行脱节。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教育机制
就教育内容而言,教育内容需要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也要紧密结合实际,结合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切实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活泼性,从而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
就教育理念来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我们应该打破原有的传统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用开放的眼界和创新意识来培养人才。
就教育方式来看,高校要为教学提供充分的硬件条件作为保障,完善现代教学设备。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来增强教育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紧密结合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解决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增强和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二)加强学校内的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一些具有历史意义或象征性的建筑,还有随处可见的宣传字报和横幅都有利于发扬学校精神的文化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个学校是否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以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可见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首先教师要做到终身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学习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以良好的思想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其次爱岗敬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职业奉献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理论知识水平
大学生必须要有正确的认知。首先对于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认真对待;其次要多关注时事,紧跟时代步伐,参加学术论坛学术报告提升自己。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牢记八荣八耻做四有青年。
(五)做到知行合一
在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中,他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沦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要真正做到认同,就需要大学生们积极投身于实践。认知来源于实践,也指导实践。实践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节俭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大学生也可以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而潜移默化地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充分利用新媒体
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传统习惯。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加强高校网络平台建设。比如通过网络上的网站、BBS论坛、微薄、QQ、飞信、E一mail等多个平台来拓展信息传递的渠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一些学生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加大监管避免一些负面因素的传播。还可以通过关注学生们新媒体使用偏好提升针对性,比如最近很红的易班APP,其独特的大学特色使其在同学们心目中认可度较高,成为大学生们的精神家园。学校也大力宣传,大家争相博头条,学生活动也在其中得到展现。易班作为集趣味性、教育性、服务性为一体大学生交流平台能够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6.
[2]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4),32
[3]Francis Fukuyama The Great Disruption: Human Nature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Social Order [M] New York:Free Press, 1999,105
[4]《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推进索质教育》,载《光明日报》,2000年9月101
[5]江泽民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6
[6]张耀灿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7]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
[8]石海兵.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层次结构[J].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