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精心设计与实施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如何上好数学学科的练习课?笔者从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几天做法与体会。
一、激发兴趣,做好练习课的铺垫工作
教师要把练习的内容通过故事、游戏或课件等形式表达出来,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增强练习的乐趣。例如:在上圆柱和圆锥的练习课时,可以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给每个小组同样大的一大块橡皮泥,让他们分组合作完成捏一个圆柱及与它等底等高的三个圆锥,再捏一个等底等体积的圆柱和圆锥,学生有动手的机会很兴奋,都纷纷行动起来,在玩的过程中对“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在等底等体积时,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联系实际,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教师要发掘生活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练习设计之中。
如在秋游活动中,每个小组活动经费50元,请你思考这些钱如何合理安排?这是一道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题目,学生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如口味、营养、实惠、合理、节约等方面叙述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只要方案合理就可以。通过练习,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拓展练习,教学内容高于教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课的依据。要想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实际,强化主干练习,删减繁琐内容,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化繁为简。这是上好练习课的关键。
如:在设计解方程的练习时,可以设计这样两组习题:
A组:2X+6=21.6 0.2X-5.6=1.6 78-1.6X=14
B组: 0.3X-0.4×3=2.1 9.2+0.2X=21.84 2.4×( )+1.4=8.6
学生根据对当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灵活选择题组,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练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回归生活,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更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编者意图,要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如:下图为一支圆柱形的牙膏,底面直径2.4厘米,牙膏总长为18厘米,每天挤出的牙膏长0.8厘米,直径6毫米,这支牙膏可以挤几次?如果每天早晚各刷牙两次,可用几天?
设计这样的练习不仅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运用,更给学生留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深刻体验。
课堂练习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更好地挖掘课堂练习的潜力,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练习设计的策略还有许多,教师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练习教学的研究,在练习的设计和组织上敢于创新,才能是数学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
一、激发兴趣,做好练习课的铺垫工作
教师要把练习的内容通过故事、游戏或课件等形式表达出来,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增强练习的乐趣。例如:在上圆柱和圆锥的练习课时,可以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给每个小组同样大的一大块橡皮泥,让他们分组合作完成捏一个圆柱及与它等底等高的三个圆锥,再捏一个等底等体积的圆柱和圆锥,学生有动手的机会很兴奋,都纷纷行动起来,在玩的过程中对“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在等底等体积时,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联系实际,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教师要发掘生活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练习设计之中。
如在秋游活动中,每个小组活动经费50元,请你思考这些钱如何合理安排?这是一道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题目,学生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如口味、营养、实惠、合理、节约等方面叙述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只要方案合理就可以。通过练习,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拓展练习,教学内容高于教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课的依据。要想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实际,强化主干练习,删减繁琐内容,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化繁为简。这是上好练习课的关键。
如:在设计解方程的练习时,可以设计这样两组习题:
A组:2X+6=21.6 0.2X-5.6=1.6 78-1.6X=14
B组: 0.3X-0.4×3=2.1 9.2+0.2X=21.84 2.4×( )+1.4=8.6
学生根据对当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灵活选择题组,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练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回归生活,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更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编者意图,要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如:下图为一支圆柱形的牙膏,底面直径2.4厘米,牙膏总长为18厘米,每天挤出的牙膏长0.8厘米,直径6毫米,这支牙膏可以挤几次?如果每天早晚各刷牙两次,可用几天?
设计这样的练习不仅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运用,更给学生留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深刻体验。
课堂练习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更好地挖掘课堂练习的潜力,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练习设计的策略还有许多,教师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练习教学的研究,在练习的设计和组织上敢于创新,才能是数学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