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郴州市北湖身处郴州市的中心城区,建设好核心城区、经营好城市经济将是未来北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那么,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第三产业将是打造未来北湖城市经济的重要引擎。
一、北湖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近年来,北湖区第三产业经济总量逐步提高,行业结构渐趋优化,竞争能力逐步增强,为今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虽然多年的建设,北湖区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着一定的差距,在总体水平、产业联动、结构调整、高端服务、竞争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总体发展相对滞后。北湖区第三产业总量、规模偏小,比重偏低,发展水平和档次不够高,对外影响力、辐射力还不够强。
2.产业联动不够紧密。第三产业发展与一产、二产的联动不足,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对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不甚明显,第三产业发展对一、二产业的配套支撑能力仍然太弱,产业集聚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3.内部结构亟待调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交通运输和邮政通讯等传统服务业仍居主导地位,新兴的仓储物流、商务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科技服务、生产性服务、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发展层次有待提高。服务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业科技水平低。
4.企业竞争能力不强。第三产业缺乏龙头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不强、竞争乏力、行业内部集聚度低,亟需做强做大。生产型服务企业配套服务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不高,缺乏发展后劲。
5.高层次人才引进乏力。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多集中在传统型服务行业,总体素质不高,高层次、高智力的创新人才稀少,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少且缺乏有效聚合,极大制约了服务外包业务的加快发展。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北湖城市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具体建议
(一)树立三产活区的思想,以第三产业为依托盘活城市经济
围绕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着力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民生服务业,增强服务业综合功能,激发服务业内在活力,加快内部结构调整,积极拓展发展领域,推动服务业产业集聚,逐步构筑起产业层次较高、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把北湖建成大湘南服务业发展最强区域。
把握四大原则,促北湖第三产业健康发展
1、以产业联动促发展的原则。
2、以结构优化促发展的原则。
3、以城市化推进促发展的原则。
4、以引导调节促发展的原则。
落实六大举措,促北湖三产稳定发展
1.加大宣传引导,营造第三产业发展新氛围。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具体介绍第三产业发展动态和有关政策,全面提高全社会对第三产业的熟悉水平,充分调动人们从事和兴办第三产业的积极性,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广泛重视、参与、发展第三产业的良好局面,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2.强化组织协调,建立第三产业发展新机制。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强力推进。做实现代服务业工作机构,理顺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搞好与市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为项目运作和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北湖区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准确反映发展状况与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考核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重要指標,调动各方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
3.加强政策扶持,优化服务业发展新环境。建议出台《北湖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及《北湖区服务业发展优惠办法》,从资金、税费、土地、人才等方面支持鼓励服务业发展。有关部门要制订并细化发展重点及支持方向,对重点服务业项目,重点支持。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扩大内需、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科技教育投人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区服务业基础项目的投入,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以及个人直接投资服务业。同时,强化各部门的服务意识,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
4.扩大招商引资,增添服务业发展新动力。实行服务业招商引资与工业、农业统筹谋划、统一部署、整体推进。一是创新发展招商引资模式。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引进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新型业态、新兴行业等,努力提高我区服务业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快服务业招商引资步伐。围绕生活、生产服务业,有针对性、选择性、目标性的上门招商,推动我区服务业转型升级。三是补充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两园两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街道,要及时沟通,有针对性的拟定服务业招商项目计划,补充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筛选、包装、推出一批优势项目吸引外商投资。
5.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新体系。根据服务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专门人才。重点培养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各类中介服务、服务业政策与管理,以及熟悉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实行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鼓励企业和私人办学,提倡大企业为小企业培养人才。积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与我区服务业发展和建设,为服务业发展构建起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体系。
一、北湖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近年来,北湖区第三产业经济总量逐步提高,行业结构渐趋优化,竞争能力逐步增强,为今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虽然多年的建设,北湖区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着一定的差距,在总体水平、产业联动、结构调整、高端服务、竞争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总体发展相对滞后。北湖区第三产业总量、规模偏小,比重偏低,发展水平和档次不够高,对外影响力、辐射力还不够强。
2.产业联动不够紧密。第三产业发展与一产、二产的联动不足,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对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不甚明显,第三产业发展对一、二产业的配套支撑能力仍然太弱,产业集聚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3.内部结构亟待调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交通运输和邮政通讯等传统服务业仍居主导地位,新兴的仓储物流、商务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科技服务、生产性服务、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发展层次有待提高。服务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业科技水平低。
4.企业竞争能力不强。第三产业缺乏龙头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不强、竞争乏力、行业内部集聚度低,亟需做强做大。生产型服务企业配套服务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不高,缺乏发展后劲。
5.高层次人才引进乏力。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多集中在传统型服务行业,总体素质不高,高层次、高智力的创新人才稀少,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少且缺乏有效聚合,极大制约了服务外包业务的加快发展。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北湖城市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具体建议
(一)树立三产活区的思想,以第三产业为依托盘活城市经济
围绕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着力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民生服务业,增强服务业综合功能,激发服务业内在活力,加快内部结构调整,积极拓展发展领域,推动服务业产业集聚,逐步构筑起产业层次较高、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把北湖建成大湘南服务业发展最强区域。
把握四大原则,促北湖第三产业健康发展
1、以产业联动促发展的原则。
2、以结构优化促发展的原则。
3、以城市化推进促发展的原则。
4、以引导调节促发展的原则。
落实六大举措,促北湖三产稳定发展
1.加大宣传引导,营造第三产业发展新氛围。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具体介绍第三产业发展动态和有关政策,全面提高全社会对第三产业的熟悉水平,充分调动人们从事和兴办第三产业的积极性,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广泛重视、参与、发展第三产业的良好局面,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2.强化组织协调,建立第三产业发展新机制。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强力推进。做实现代服务业工作机构,理顺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搞好与市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为项目运作和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北湖区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准确反映发展状况与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考核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重要指標,调动各方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
3.加强政策扶持,优化服务业发展新环境。建议出台《北湖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及《北湖区服务业发展优惠办法》,从资金、税费、土地、人才等方面支持鼓励服务业发展。有关部门要制订并细化发展重点及支持方向,对重点服务业项目,重点支持。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扩大内需、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科技教育投人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区服务业基础项目的投入,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以及个人直接投资服务业。同时,强化各部门的服务意识,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
4.扩大招商引资,增添服务业发展新动力。实行服务业招商引资与工业、农业统筹谋划、统一部署、整体推进。一是创新发展招商引资模式。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引进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新型业态、新兴行业等,努力提高我区服务业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快服务业招商引资步伐。围绕生活、生产服务业,有针对性、选择性、目标性的上门招商,推动我区服务业转型升级。三是补充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两园两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街道,要及时沟通,有针对性的拟定服务业招商项目计划,补充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筛选、包装、推出一批优势项目吸引外商投资。
5.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新体系。根据服务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专门人才。重点培养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各类中介服务、服务业政策与管理,以及熟悉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实行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鼓励企业和私人办学,提倡大企业为小企业培养人才。积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与我区服务业发展和建设,为服务业发展构建起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