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的热史

来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热历史与其构造演化史密切相关。塔里木盆地自古生代以来古地温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间存在两个相对较高的古地温期:一个是寒武纪—早奥陶世,另一个是石炭—二叠纪。早古生代塔里木盆地古地温梯度较高,寒武纪—早奥陶世古地温梯度为每百米3.2~3.5℃,此后地温梯度显著下降;石炭—二叠纪古地温略有上升,地温梯度为每百米3.0~3.2℃;中生代古地温梯度下降平缓,中生代末地温梯度为每百米2.5℃;新生代地温梯度持续下降,现今地温梯度为每百米2℃。由于盆地不同构造单元构造发展演化史不同,塔里木盆地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热历史各具特征。沙雅隆起与卡塔克隆起以及古城墟隆起在地质历史过程中,长期处于基底隆起区,大地热流始终相对较高;而满加尔坳陷长期处于坳陷区,基底埋深大,古热流相对较低。此外,新生代期间,塔里木盆地受南北向的挤压,由于山脉的负载作用,使盆地中部岩石圈相对上拱的卡塔克隆起地温梯度变化较小或略有上升,而边缘向下挠曲的塔西南坳陷新生代期间持续的快速沉降,地温梯度下降迅速,且幅度较大。
其他文献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是由产科多种并发症或内科合并症而引起的以凝血功能异常和激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起病急、
苏北盆地由小型箕状凹陷组成,断层密度高、圈闭面积小、油气贫富不均是其复杂性的主要表现。苏北盆地的成藏特点是:1)成藏时间为始新世晚期;2)生油层单向排烃;3)始新世断陷和古新世
低渗透油藏注水井吸水能力低,注水压力逐渐升高,注水开发效果差。以国内低渗透注水开发油田(T油田)为例,研制了改善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低张力体系。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低张力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由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与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叠合而成的大型叠合盆地 .克拉通盆地天然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巨厚的烃源岩、长期的低地温背景是长期生烃、多
运用地质、测井、地震及岩芯等综合方法,对福山凹陷下第三系流沙港组的沉积体系进行了研究.流沙港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两种沉积体系.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
胆源性胰腺炎(ABP)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是急性胰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在国内占急性胰腺炎年发患者数的15%~50%[1]。2006年3月~2010年12月,我们在常规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根据Gassmann方程推导出了流体模量与含流体岩石体积模量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反映出在流体置换过程中,流体模量及岩性变化等因素对含流体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与分
20%的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是高渗透压性脱水剂。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同时使细胞内外液量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达60%~90%,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神经营养障碍等,甚至肌肉萎缩、肢端坏疽.我科根据益气养阴
痧病为岭南气候湿热地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毒邪侵入身体,以全身胀累,头昏脑涨,胸腹烦闷,恶心,倦怠乏力,胸背部透发痧点,或吐或泻,或寒或热,或胀或痛或酸,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