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抽丝式可拆金属支架治疗胰腺炎后十二指肠梗阻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hu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61岁.20年前行胆总管切开取石,2年前症状复发行胆囊切除、左肝叶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4个月前胆总管结石症状反复,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发现胆总管十二指肠瘘,从瘘口取结石后并发急性胰腺炎,1周后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恢复正常,但此后不能进食,反复呕吐,并反复出现胆道感染.CT提示胰体尾正常,胰头明显增大4 cm×6 cm(图1),未见肿瘤征象,平扫见肝内胆管造影剂显示;CA19-9正常.胃镜检查发现胆总管十二指肠瘘口以下明显梗阻,肠黏膜正常,胃镜不能通过,考虑十二指肠降段外压性梗阻.经气囊扩张多次仍无法进食,遂留置10F空肠营养管1根,并留置胃肠减压管,每天引流量1500 ml左右。

其他文献
肠壁纤维化是克罗恩病(CD)的常见表现,血清纤维化标志(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等)的检测和肠镜检查同属于重要的检查项目,我们对32例处于临床和肠镜缓解的CD患者,进行血清纤维化标志的检测发现上述3项指标有一项、二项甚或三项增高,同时作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见到其小肠或结直肠有肠壁增厚伴(或不伴)相应的肠系膜血管增粗增多,这些表现有诊断和治疗导向意义,值得我们重视。
期刊
门脉高压是加重肝硬化病情、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本实验旨在观察汉防己甲素及普萘洛尔治疗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1.动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体质量(220±20)g,山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期刊
目的 评估骨质疏松和(或)骨量减少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的发生率,寻找IBD患者发生严重骨密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为临床尽早开展预防性治疗、及时诊断提供证据.方法 选择66例IBD患者,其中克罗恩病(CD)38例,溃疡性结肠炎(UC)28例,测定患者骨密度,记录其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制订治疗方案.根据CD活动指数(AI)和Truelove-Witts评分确定病情活动度.结果进行统计学
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是常见的临床急重病症,缺乏特殊有效的治疗药物,现基因治疗成为该病治疗研究的热点。作为丝/芬氨酸激酶Pim家族的重要成员,Pim-3基因在细胞生长通路中起重要作用,已知Pim-3基因在损伤周围组织和增殖活跃的肝组织内均出现极高水平的表达。这提示Pim-3基因可能在损伤肝组织的修复中扮演重要角色。
期刊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CYP)1A1基因型、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M1基因型及常见危险因素与胃癌易患性的关系,为胃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和胃癌的一级预防提供分子生物学手段.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分为胃癌(GC,仅包括胃腺癌)组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11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110例、胃溃疡(GU)组62例、十二指肠溃疡(DU)组62例及正常对照
肝脏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在临床上少见,术前往往难以确诊.我科近年收治2例在术前,术中误诊,报道如下.  例1 女,56岁.因"间歇性右上腹痛6个月,加重10d"于1993年12月6日入院。
期刊
近年研究表明,核因子(NF)-κB与肿瘤发生、发展、抗凋亡等密切相关.但NF-κB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如何影响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肿瘤血管生成,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胃腺癌中NF-κB的表达情况,旨在了解NF-κB的表达与胃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揭示其与胃腺癌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期刊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肠黏膜局部免疫反应异常是UC发病的重要环节。
期刊
直肠系膜转移是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直肠癌系膜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明了.近年,细胞粘附分子E-钙粘附素(E-cadherin)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关键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为探索直肠癌系膜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患者女,21岁,因黏液脓血便5个月,加重伴腹痛10 d入院,患者于5个月前无诱因排黏液脓血便,每日1次,无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口服抗感染药物(具体不详)无好转.3个月前结肠镜示:距肛门18 cm及乙状结肠黏膜片状糜烂,充血发红,表面脓性分泌物附着,无假息肉形成,无黏膜桥形成,黏膜血管消失,诊断溃疡性结肠炎(U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