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要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加强语言实践的训练,且教师要做到示范引领,立足课堂,面向生活,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方法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交往情绪为基础,以促进师生间的交往为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力争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是,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教得很卖力,但课堂上只有少数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参与交流,大多数学生由于害羞、不自信或不知道怎么说,上课时只充当听众,始终是启而不发、保持沉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强化参与意识,突出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口语交际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
长此以往,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整节课上总是那些乐于表达且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参与,而老师也会尽可能多地给这些学生表现的机会,那些不善于表达、不善于表现、缺乏自信的学生往往只能当听众,这样,爱发言的学生更爱发言,缺乏自信的学生更不敢发言。
针对这种状况,教师首先要改变方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尽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交际需要,走近学生,多关心学生,使学生对交际产生兴趣并获得自信,从而乐于交流、展示。其次,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或在同桌之间,采用讨论、小记者采访、自我介绍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地把交际的任务交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参与到交际活动中,并从中获得乐趣。
二、设计有效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喜欢以眼、手、耳的活动为中心。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优势,精选活动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形式,用趣味性强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在学习《找春天》一课时,我先把学生带到外面,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并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然后把学生带进教室,让他们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整个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应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比如教学《赵州桥》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现代化大桥的画面,感受其雄伟。接着让学生自由读文,设计赵州桥的名片并尝试把内容连起来说一段话。再引导质疑:当古今两种桥的图片展现在你眼前,你有什么疑问呢?这样,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激起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更乐于表达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经过实践培养出来的,如果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起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更不可能有师生间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课堂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精心创设符合小学生生活实际的、轻松、愉悦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倍感亲切,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他们的兴趣会因此而变得浓厚起来,会更乐于表达。
就拿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难免忧心忡忡,如何克服这种心理呢?我在开学的第一节课前精心布置教室,用环境吸引学生。在第一节课上,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的过程中,用亲切的话语与学生打招呼,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告诉学生,自己叫什么,以后如何称呼自己,以及自己的喜好,强调最喜欢和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习,愿意做学生的好朋友。接着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和自己做好朋友,此时,学生害羞、害怕的神情消失了,眼睛亮亮的,举起了娇嫩的小手,争着抢着喊愿意。此时,走进个别学生,询问学生的情况,其他学生便争得更厉害了。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可让同桌之间互相做自我介绍,这样,原本陌生的面孔在交流中熟悉起来,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这样的情境不仅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更为日后与他人成功交流奠定了基础。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言之无物。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文本的特点,适时地穿插一些故事表演,让学生在具体的故事表演情境中进行说话练习,学生便会乐在其中,主动地参与进去。画画也很受学生欢迎,是学生表达自己情感、进行交流的一种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画画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画得认真,说得也会很生动。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学生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的,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学生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的交际情境,学生就一定会愿意说、有话可说的。教学中,只要老师善于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那么学生就会想说、敢说,并且在长期的练习中,学生会变得乐于表达。
四、强化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口语训练往往只能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少有双向互动的口语实践。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设计、组织师生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训练。
比如,设计《当小记者》的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要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扮演记者,全体学生为采访对象;学生当记者,采访其他同学,在有意识的师生、生生交际实践中,自然受到充分的听、说的训练,并且主动、积极地参与口语交际训练,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适当的训练要求,通过鼓励、表扬,使学生敢说、愿说、善说。
五、教师示范引领,培养交际技巧
尽管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做到了敢说、乐说,但这还不行。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学生还必须掌握说话的技巧。要培养学生说话的技巧,教师必须首先发挥示范作用,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总爱模仿大人说话,而且模仿性很强,教师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说话做事。要让学生把话说好,教师首先要把话说好,做好示范,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也要备上课所说的话,上课时要做到口齿清楚、用词准确、语言规范、表达有条理,并善于用眼神、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说话的技巧。
口语交际教学不应只在语文教学中,班主任和其他学科老师应将口语交际教学渗透于教学,甚至学生的生活中,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大胆进行口语交际,并获得交往的能力。
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但是小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方法、途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应只停留在课堂,还应延伸到生活中,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多给学生希望,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逐渐学会文明地与人交往和交流,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
[2]新课程,2011.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方法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交往情绪为基础,以促进师生间的交往为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力争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是,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教得很卖力,但课堂上只有少数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参与交流,大多数学生由于害羞、不自信或不知道怎么说,上课时只充当听众,始终是启而不发、保持沉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强化参与意识,突出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口语交际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
长此以往,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整节课上总是那些乐于表达且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参与,而老师也会尽可能多地给这些学生表现的机会,那些不善于表达、不善于表现、缺乏自信的学生往往只能当听众,这样,爱发言的学生更爱发言,缺乏自信的学生更不敢发言。
针对这种状况,教师首先要改变方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尽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交际需要,走近学生,多关心学生,使学生对交际产生兴趣并获得自信,从而乐于交流、展示。其次,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或在同桌之间,采用讨论、小记者采访、自我介绍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地把交际的任务交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参与到交际活动中,并从中获得乐趣。
二、设计有效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喜欢以眼、手、耳的活动为中心。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优势,精选活动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形式,用趣味性强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在学习《找春天》一课时,我先把学生带到外面,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并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然后把学生带进教室,让他们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整个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应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比如教学《赵州桥》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现代化大桥的画面,感受其雄伟。接着让学生自由读文,设计赵州桥的名片并尝试把内容连起来说一段话。再引导质疑:当古今两种桥的图片展现在你眼前,你有什么疑问呢?这样,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激起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更乐于表达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经过实践培养出来的,如果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起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更不可能有师生间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课堂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精心创设符合小学生生活实际的、轻松、愉悦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倍感亲切,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他们的兴趣会因此而变得浓厚起来,会更乐于表达。
就拿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难免忧心忡忡,如何克服这种心理呢?我在开学的第一节课前精心布置教室,用环境吸引学生。在第一节课上,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的过程中,用亲切的话语与学生打招呼,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告诉学生,自己叫什么,以后如何称呼自己,以及自己的喜好,强调最喜欢和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习,愿意做学生的好朋友。接着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和自己做好朋友,此时,学生害羞、害怕的神情消失了,眼睛亮亮的,举起了娇嫩的小手,争着抢着喊愿意。此时,走进个别学生,询问学生的情况,其他学生便争得更厉害了。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可让同桌之间互相做自我介绍,这样,原本陌生的面孔在交流中熟悉起来,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这样的情境不仅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更为日后与他人成功交流奠定了基础。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言之无物。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文本的特点,适时地穿插一些故事表演,让学生在具体的故事表演情境中进行说话练习,学生便会乐在其中,主动地参与进去。画画也很受学生欢迎,是学生表达自己情感、进行交流的一种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画画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画得认真,说得也会很生动。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学生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的,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学生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的交际情境,学生就一定会愿意说、有话可说的。教学中,只要老师善于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那么学生就会想说、敢说,并且在长期的练习中,学生会变得乐于表达。
四、强化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口语训练往往只能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少有双向互动的口语实践。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设计、组织师生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训练。
比如,设计《当小记者》的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要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扮演记者,全体学生为采访对象;学生当记者,采访其他同学,在有意识的师生、生生交际实践中,自然受到充分的听、说的训练,并且主动、积极地参与口语交际训练,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适当的训练要求,通过鼓励、表扬,使学生敢说、愿说、善说。
五、教师示范引领,培养交际技巧
尽管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做到了敢说、乐说,但这还不行。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学生还必须掌握说话的技巧。要培养学生说话的技巧,教师必须首先发挥示范作用,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总爱模仿大人说话,而且模仿性很强,教师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说话做事。要让学生把话说好,教师首先要把话说好,做好示范,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也要备上课所说的话,上课时要做到口齿清楚、用词准确、语言规范、表达有条理,并善于用眼神、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说话的技巧。
口语交际教学不应只在语文教学中,班主任和其他学科老师应将口语交际教学渗透于教学,甚至学生的生活中,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大胆进行口语交际,并获得交往的能力。
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但是小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方法、途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应只停留在课堂,还应延伸到生活中,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多给学生希望,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逐渐学会文明地与人交往和交流,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
[2]新课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