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本文以课堂提问为切入口,通过信息技术课堂实例,剖析如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如何运用不同层次的问题培养学生对于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自主建构能力,从而达成深度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提问;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来计算机科学、人工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呢?其中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领和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有效的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恰恰能帮助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反思性、批判性、审辨式思维能力。
一、激发内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学,没有用心,何谈主动、何谈深度?问题若不能打动人心,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就不能活跃,就不可能有作为主体的深度学习。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到深度学习中来?我们可以要根据以下几点来设计课题提问。
1.问题要有趣,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质量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原本的提问变成领引学生进入解除疑问的钥匙。
2.问题要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情境,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由抽象知识点组合而成的问题放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让理论化的问题具体起来,活起来。这样学生会被不自觉地进入问题,进入学习的過程,思维也就自然而然地在情境中发生了。
二、启发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建构深度学习
1.问理解层次的问题,促进知识的联系与构建
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还没有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性内容时,需要通过问题设计,把浓缩的知识“泡”开来,引导学生将新经验(知识)与已有经验(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新观点、新思想。提问时,教师要抓住本质内容加以点拨,使学生的接受更为容易,习得更加牢固,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教学快捷方式的原理为例,一般提问是:“什么是快捷方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把问题改为:“如果把快捷方式和原程序或文件比作遥控器和电视机,你能来解释快捷方式的原理吗?”通过看电视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来理解抽象原理,一方面便于理解快捷方式其实就是一种用于快速启动程序的命令行。另一方面也理解了快捷方式与原程序或文件的区别和联系。
2.问运用层次的问题,加强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对于知识的学习重在应用,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举一反三。在问题设计中,我们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提出运用层次的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体现了知识实际价值。
如在学习了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删除后,提出问题:“你的文件夹你打算怎么来整理?”结合自己文件夹里的内容和设想拟定整理计划,最终将杂乱的文件夹理变得整洁、有序。
3.问分析层次的问题,注重知识的总结与概括
分析层次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成果的分析和自我的分析,通过分析层次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总结和概括课堂学习的得与失,强化优点,补齐短板,为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
4.问评价层次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评判性与反思性能力
课堂评价是指师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分析、解释和处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学生学习信息,进而判断或改善学生学习状况的过程。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四种,问评价层次的问题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帮助学生正确地判断或发表评判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反思性与批判性能力。评价层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并为学生提供评判的标准或依据。
5.问创造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的质疑与生问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创造层次的问题就是希望学生生疑,并帮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从而促进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意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质疑,并通过思考生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与想法呢?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质疑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实际问题,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抓住思维的深化点,设置质疑问难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冲突,发现问题。
如教学搜索引擎内容时,学生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两位同学运用相同的搜索引擎所找到的结果数量会差那么多?”通过问题把矛头直指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数量,从而使用学生生疑,最终经过尝试与分析表述学生自己对于关键词的理解与应用。得出多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and”,关键词越多,搜索到的范围越小,结果越准确。
三、引发提问,促进学生自然发生深度学习
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开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做出有依据的假设,对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解释、推理、建构模型等高级思维过程,就在深度学习的探究过程中经历了发散、想象、创意、批判性思考等创新思维活动。
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提问:一是通过疑问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在深入思考中引发学生乐于提出问题。二是创设良好的提问机会,诱发学生从多方面或多个角度进行提问。
让问题成为信息技术学生深度学习的推进器,就要求教师用“心”来设计问题,让问题打动学生的“心”。没有用心,何谈主动、何谈深度?通过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高阶思维,将学习内容本身所具有关联和结构进行个人化的再关联、再建构,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最终达到要点弄通、多点联通、触类旁通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月霞 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18
[2]黄伟,巧妙提问,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研究,2018.2:15-16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提问;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来计算机科学、人工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呢?其中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领和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有效的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恰恰能帮助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反思性、批判性、审辨式思维能力。
一、激发内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学,没有用心,何谈主动、何谈深度?问题若不能打动人心,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就不能活跃,就不可能有作为主体的深度学习。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到深度学习中来?我们可以要根据以下几点来设计课题提问。
1.问题要有趣,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质量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原本的提问变成领引学生进入解除疑问的钥匙。
2.问题要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情境,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由抽象知识点组合而成的问题放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让理论化的问题具体起来,活起来。这样学生会被不自觉地进入问题,进入学习的過程,思维也就自然而然地在情境中发生了。
二、启发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建构深度学习
1.问理解层次的问题,促进知识的联系与构建
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还没有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性内容时,需要通过问题设计,把浓缩的知识“泡”开来,引导学生将新经验(知识)与已有经验(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新观点、新思想。提问时,教师要抓住本质内容加以点拨,使学生的接受更为容易,习得更加牢固,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教学快捷方式的原理为例,一般提问是:“什么是快捷方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把问题改为:“如果把快捷方式和原程序或文件比作遥控器和电视机,你能来解释快捷方式的原理吗?”通过看电视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来理解抽象原理,一方面便于理解快捷方式其实就是一种用于快速启动程序的命令行。另一方面也理解了快捷方式与原程序或文件的区别和联系。
2.问运用层次的问题,加强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对于知识的学习重在应用,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举一反三。在问题设计中,我们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提出运用层次的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体现了知识实际价值。
如在学习了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删除后,提出问题:“你的文件夹你打算怎么来整理?”结合自己文件夹里的内容和设想拟定整理计划,最终将杂乱的文件夹理变得整洁、有序。
3.问分析层次的问题,注重知识的总结与概括
分析层次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成果的分析和自我的分析,通过分析层次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总结和概括课堂学习的得与失,强化优点,补齐短板,为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
4.问评价层次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评判性与反思性能力
课堂评价是指师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分析、解释和处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学生学习信息,进而判断或改善学生学习状况的过程。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四种,问评价层次的问题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帮助学生正确地判断或发表评判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反思性与批判性能力。评价层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并为学生提供评判的标准或依据。
5.问创造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的质疑与生问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创造层次的问题就是希望学生生疑,并帮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从而促进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意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质疑,并通过思考生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与想法呢?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质疑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实际问题,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抓住思维的深化点,设置质疑问难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冲突,发现问题。
如教学搜索引擎内容时,学生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两位同学运用相同的搜索引擎所找到的结果数量会差那么多?”通过问题把矛头直指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数量,从而使用学生生疑,最终经过尝试与分析表述学生自己对于关键词的理解与应用。得出多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and”,关键词越多,搜索到的范围越小,结果越准确。
三、引发提问,促进学生自然发生深度学习
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开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做出有依据的假设,对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解释、推理、建构模型等高级思维过程,就在深度学习的探究过程中经历了发散、想象、创意、批判性思考等创新思维活动。
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提问:一是通过疑问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在深入思考中引发学生乐于提出问题。二是创设良好的提问机会,诱发学生从多方面或多个角度进行提问。
让问题成为信息技术学生深度学习的推进器,就要求教师用“心”来设计问题,让问题打动学生的“心”。没有用心,何谈主动、何谈深度?通过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高阶思维,将学习内容本身所具有关联和结构进行个人化的再关联、再建构,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最终达到要点弄通、多点联通、触类旁通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月霞 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18
[2]黄伟,巧妙提问,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研究,2018.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