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领域未来主要的发展大方向,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城市中,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对高层建筑物的实际需求,还有效缓解了城市用地面积紧张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而在实际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确保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都会采用转换层的主体结构形式,以此来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针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并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概述
转换层工程作为高层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安稳性,需要受到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高层建筑转换层工程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复杂性,一旦任何一个施工工序出现错误,都将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严重危及了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转换层施工技术,并加强做好转换层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从而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下面,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善对策。
2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2.1 在实际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转换层结构的钢筋密集,再加之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本身质地较重。那么,施工单位就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要求,最终确定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支撑系统,其必须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从而确保高层建筑物整体的稳定度。
2.2 可以说,高层建筑转换层工程施工中,一般需要用到大量的配筋,梁与柱的节点交叉处是呈现密集纵横交错的形态。那么,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如何才能保证下料的质量,确保钢筋位置准确等问题,是此类型工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2.3 由高层建筑转换层梁柱之间的钢筋相互交叉,导致钢筋与钢筋之间的距离较小。这样一来,混凝土就很难由上至下的进行浇筑施工,并且,还会因为受到温度的影响,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产生收缩裂缝。所以,施工单位想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对一些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实现预估分析,并充分做好一切预防措施,从而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
3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通常情况相爱,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结构体系的混凝土图体积较大,自重以及承载能力也非常大。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着重考虑其支撑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并结合施工情况,制定最终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此笔者提出一些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具体如下所示:
3.1 高支撑体系设计
转换梁施工时最大荷载为92.5kN/m2,下部各层模板设计荷载之和小于转换层施工所产生的荷载,为保证施工安全,转换层垂直荷载要能有效传递到地下室顶板,故该转换层及支撑系统设计为关键设计。经过技术、经济分析,可选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作为转换层模板的支撑系统。转换层楼板模板采用δ=12mm胶合板拼装,背50×100木方@≤500mm。采用Φ48×3.5mm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另第一、二、三层结构施工时,支模架还应按转换层相应位置立杆搭设计要求加强,并保留三层模板及支撑,到转换层施工后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梁底模、侧模采用δ=l8m胶合板,梁侧模竖向背50×100木方@≤300mm,梁高≥2200mm时,梁底模横向设置50×100(h)@≤300mm,木方各跨度不大于600mm。梁模支承架亦采用Φ48×3.5mm钢管,梁支架搭设要求根据梁横截面面积不同而有所区别。
3.2 支模安全保证措施
可以说,施工前期管理工作对于任何一项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从施工规划、建筑材料及施工技术的选用,还是最终的质量验收等施工环节,都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控制。并且,当高层建筑转换层支撑系统搭建完成以后,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确保该项工程项目质量合格以后,才可以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此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时刻观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改善对策。与此同时,还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进一步提高转换层结构的施工质量,充分保障了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4 钢筋的连接及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由于框支梁的钢筋需插入柱内1.2~1.5m(从梁底计),所以柱内混凝土必须待框支梁的钢筋绑扎完毕方可进行浇筑,浇筑时应避免钢筋移位和混凝土污染钢筋。框支梁钢筋绑扎时应先搭设临时钢管支撑,待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并拆除柱模后,重新搭设正式的框支梁支模架。梁宽≥850mm时框支梁除按设计要求配筋外,为保证钢筋骨架在就位后的施工中不变形,须在梁上部下排筋下面加设Φ22≤200ram的横向支承钢筋支撑上部钢筋骨架。预埋剪力墙钢筋安装定位后,应沿其两侧在梁、板面筋上加焊一根≥l0通长的定位钢筋,使预埋插筋在混凝土振捣时不会移位,同时在剪力墙(或暗柱)筋预留段应绑扎至少3道箍筋或分布筋,以保证预留位置的正确。
5 混凝土浇筑及裂缝控制技术
如果按后浇带分为二个流水施工段组织施工,每个施工段均分二次浇筑混凝土,第一次浇墙混凝土,第二次浇梁板混凝土,各段梁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施工缝留于后浇带处,其余地方不得留施工缝。
混凝土浇筑可采用斜面分层布料方法施工,即“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采用插入式振捣,每个混凝土泵配备5台插入式振捣捧(3台工作,2台备用),分3道布置:第1道布置在出料,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第2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密实;第3道布置在斜面中部,在斜面上各点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每个浇筑区域的振捣由专人负责,严防漏振。
另外,施工人员还应该在混凝土凝固成型前,对其进行二次振捣作业,这样就可以避免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施工裂缝。除此之外,还需要特别注意梁柱节点的问题,结合其主要的施工特点,选择正确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并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施工,从而确保混凝土结构整体的密实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与作用,更是整个建筑物结构安全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做好施工技术措施,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加大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知识方面的培训教育,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安全施工意识,制定明确的施工管理体制,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促进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芹.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08(26).
[2]徐静波.谈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2).
[3]杨万虎.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控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4).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概述
转换层工程作为高层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安稳性,需要受到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高层建筑转换层工程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复杂性,一旦任何一个施工工序出现错误,都将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严重危及了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转换层施工技术,并加强做好转换层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从而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下面,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善对策。
2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2.1 在实际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转换层结构的钢筋密集,再加之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本身质地较重。那么,施工单位就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要求,最终确定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支撑系统,其必须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从而确保高层建筑物整体的稳定度。
2.2 可以说,高层建筑转换层工程施工中,一般需要用到大量的配筋,梁与柱的节点交叉处是呈现密集纵横交错的形态。那么,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如何才能保证下料的质量,确保钢筋位置准确等问题,是此类型工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2.3 由高层建筑转换层梁柱之间的钢筋相互交叉,导致钢筋与钢筋之间的距离较小。这样一来,混凝土就很难由上至下的进行浇筑施工,并且,还会因为受到温度的影响,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产生收缩裂缝。所以,施工单位想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对一些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实现预估分析,并充分做好一切预防措施,从而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
3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通常情况相爱,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结构体系的混凝土图体积较大,自重以及承载能力也非常大。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着重考虑其支撑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并结合施工情况,制定最终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此笔者提出一些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具体如下所示:
3.1 高支撑体系设计
转换梁施工时最大荷载为92.5kN/m2,下部各层模板设计荷载之和小于转换层施工所产生的荷载,为保证施工安全,转换层垂直荷载要能有效传递到地下室顶板,故该转换层及支撑系统设计为关键设计。经过技术、经济分析,可选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作为转换层模板的支撑系统。转换层楼板模板采用δ=12mm胶合板拼装,背50×100木方@≤500mm。采用Φ48×3.5mm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另第一、二、三层结构施工时,支模架还应按转换层相应位置立杆搭设计要求加强,并保留三层模板及支撑,到转换层施工后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梁底模、侧模采用δ=l8m胶合板,梁侧模竖向背50×100木方@≤300mm,梁高≥2200mm时,梁底模横向设置50×100(h)@≤300mm,木方各跨度不大于600mm。梁模支承架亦采用Φ48×3.5mm钢管,梁支架搭设要求根据梁横截面面积不同而有所区别。
3.2 支模安全保证措施
可以说,施工前期管理工作对于任何一项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从施工规划、建筑材料及施工技术的选用,还是最终的质量验收等施工环节,都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控制。并且,当高层建筑转换层支撑系统搭建完成以后,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确保该项工程项目质量合格以后,才可以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此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时刻观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改善对策。与此同时,还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进一步提高转换层结构的施工质量,充分保障了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4 钢筋的连接及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由于框支梁的钢筋需插入柱内1.2~1.5m(从梁底计),所以柱内混凝土必须待框支梁的钢筋绑扎完毕方可进行浇筑,浇筑时应避免钢筋移位和混凝土污染钢筋。框支梁钢筋绑扎时应先搭设临时钢管支撑,待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并拆除柱模后,重新搭设正式的框支梁支模架。梁宽≥850mm时框支梁除按设计要求配筋外,为保证钢筋骨架在就位后的施工中不变形,须在梁上部下排筋下面加设Φ22≤200ram的横向支承钢筋支撑上部钢筋骨架。预埋剪力墙钢筋安装定位后,应沿其两侧在梁、板面筋上加焊一根≥l0通长的定位钢筋,使预埋插筋在混凝土振捣时不会移位,同时在剪力墙(或暗柱)筋预留段应绑扎至少3道箍筋或分布筋,以保证预留位置的正确。
5 混凝土浇筑及裂缝控制技术
如果按后浇带分为二个流水施工段组织施工,每个施工段均分二次浇筑混凝土,第一次浇墙混凝土,第二次浇梁板混凝土,各段梁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施工缝留于后浇带处,其余地方不得留施工缝。
混凝土浇筑可采用斜面分层布料方法施工,即“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采用插入式振捣,每个混凝土泵配备5台插入式振捣捧(3台工作,2台备用),分3道布置:第1道布置在出料,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第2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密实;第3道布置在斜面中部,在斜面上各点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每个浇筑区域的振捣由专人负责,严防漏振。
另外,施工人员还应该在混凝土凝固成型前,对其进行二次振捣作业,这样就可以避免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施工裂缝。除此之外,还需要特别注意梁柱节点的问题,结合其主要的施工特点,选择正确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并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施工,从而确保混凝土结构整体的密实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与作用,更是整个建筑物结构安全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做好施工技术措施,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加大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知识方面的培训教育,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安全施工意识,制定明确的施工管理体制,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促进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芹.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08(26).
[2]徐静波.谈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2).
[3]杨万虎.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控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