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陈枚是雍正、乾隆两朝的宫廷画师,擅长于画山水、楼阁、人物,画风细腻。他的主要作品有《万福来朝图》、《晚鸦归林图》以及《月曼清游图册》。有关他的生平记录并不丰富,因而世人对他的了解不多。但是身为两朝宫廷画师,他的画作对于后人有一定影响,对于他的生平和画作需进行一定探源。
关键词:陈枚;宫廷画师;画作
陈枚是雍正、乾隆两朝的宫廷画师,他的一生画作并不多,而且流布并不是很广。据查证,陈枚是松江画派的嫡系传人,除具备传统功力之外,又兼习了西洋画法,所作的山水、人物用笔精妙,且神形兼备,能在寸纸尺绢中能描绘出群山万壑。如若我们在放大镜下观看,画中山川林木、涓涓流水以及屋宇桥梁都清晰可见,色线分明,其用笔之妙能与巨幅同工。陈枚的传世作品很多,如《寒林觅句图》《万福来朝图》《晚鸦归林图》《月曼清游图册》等,都被我国故宫博物院收藏。正如作品大多能反映其创作者的性情思想一样,从陈枚的画作中也可以了解陈枚的生平遭际和各时期的思想变化。
一、两朝宫廷画师
画家陈枚生平的资料多见于胡敬的《国朝院画录》、张庚的《国朝画征录》、佚名的《读画辑略》等书。据记载,陈枚字殿抡,号载东,晚年号枝窝头陀,松江府娄县人。松江府人文风流,陈枚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兄陈桐字石生,号筠亭,也是著名的书画家,史料记载“其工草虫花鸟,点染如生”。陈枚的弟弟陈桓字岱门,工诗善画、嗜酒好禅,一副名士的派头,《娄县志》赞其“画则归橅倪、吴,以天趣胜”。从小陈枚就浸于书画之中,培养了深厚的艺术素养。康熙末年,画技渐为成熟的陈桐北上京城求取功名,令陈枚跟随前往,也好拜名师长见识。陈桐颇受京城名流公卿的欢迎,并结识了在京城供职的著名画家陈善。陈桐见陈善在当时很有名,一心希望弟弟拜其为师以求进阶。但是陈枚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自成一家”,于是每日在寓所“掩关不出,凡宋元人名画极易临摹”。《国朝画识》中讲,其“经历寒暑,始取其画付装潢家”。但是巧合的是一日陈善见到了陈枚的作品大为赞赏,谓“相好中无此笔墨”,两人也因此成为莫逆之交。陈枚因为陈善的关系能够进入宫廷成为画师,开始了他的宫廷画师之路。陈枚入宫后颇受皇帝重视,雍正四年官居内务府员外郎,还有“给假归娶,艺林荣之”的一段经历。就这样陈枚一直在宫中供职到乾隆时期,期间绘制了大量作品。但终因所作大都为精巧细致的画作,用眼过度,于是“两目大伤”视力减退而离开宫廷南归,“居郡之清河桥,晚年复构卢于杭之西溪”。
以上对于陈枚生平的论述,只是大致轮廓,对于他的生卒年和于何时离开朝廷等并无确切的记述,还需要一定的探究。对于这位两朝宫廷画师来说,他的一生也并非一帆风顺。据记载,他虽有“给假归娶”的一时荣耀,但是他的妻子早亡,也没有后代子孙,很早便是孤苦一人。后又双目俱伤,因而画风自此也有改变,这从他前后时期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二、陈枚具体画作探源
陈枚的主要作品有《万福来朝图》、《晚鸦归林图》以及《月曼清游图册》。他的《万福来朝图》以及《月曼清游图册》为其早期在宫廷时所作。《晚鸦归林图》于其晚年离开宫廷之后所画。《万福来朝图》和《晚鸦归林图》二者的构思虽有某种关联,都是在天空中畫有一群密密麻麻飞翔的动物,但是在情调上却大相径庭。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万福来朝图》为绢本设色画,长139.2厘米,宽64厘米,落款为“万福来朝,雍正四年十月三十日,臣陈枚恭画”。画的内容是一群蝙蝠从远处飞过来,有黑色的,有红色的,有蓝色的,有橙色的,似乎成为了一片五色的祥云,一旁是高峻的山崖,下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一片祥瑞之兆。而十月是雍正皇帝生日的月份,由此可以猜测这幅作品是为恭贺雍正皇帝生日而作。高山、大海、松树、蝙蝠,画中的一切都有明确的寓意,构成了一幅歌功颂德的画面,画面工整富丽,具有浓郁的宫廷艺术气息。
《万福来朝图》给人以富贵华丽的感受,似乎可以看到画家得意之时备受赞誉的景象,但是其后期的《晚鸦归林图》却截然相反,乍一看这幅画的名字就容易使人想到“枯藤老树昏鸦”的一派凄凉景象。《晚鸦归林图》为纸本水墨淡设色画,长134厘米,宽62厘米,落款为“乾隆壬戌,枝窝头陀画”。“乾隆壬戌”为乾隆七年(1742年),此时的陈枚已经从京师归家达两年之久,心境可见一斑。画中的景象是一群乌鸦黄昏归林,黑压压地盘旋在天空中。这幅画的主要色调是墨色,只稍稍辅以其他色泽,一种荒苦凄凉的气氛油然而生,看起来十分低沉。比较两幅画,前者工整、细致,造型考究,色泽艳丽,后者则运笔粗放、急促,以水墨为主,用笔颇为潦草。“画随人心”,从这两幅画的情调中可以想见陈枚当时的心境。
除上述的两幅主要作品之外,陈枚的另一力作《月曼清游图册》可以称得上是清代宫廷仕女画的代表作之一。陈枚这幅画中在人物创作以及审美取向上,与唐代的张萱和周昉笔下描述的体态丰盈的嫔妃略显不同,他是以明代仇英、唐寅笔下的仕女画作为审美对象,是对秀润飘逸的不懈追求。创作者通过亮丽鲜艳的色彩和工细流畅的线条相互结合的方式,将嫔妃们统一描绘成为了身形修长与体态轻盈的形象,乍看仿佛见到了《红楼梦》中大观园内的人物形象。从笔墨技法上分析,这幅画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工细严谨,与宋代院体画风有许多相似之处。画中的楼台、房屋以及建筑物体,全部采用的是西洋焦点的绘画方式,在有限的画面上扩展出无限的空间。《月曼清游图册》也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全册共分为12开,每开长约为37cm、宽约为31.8cm,一开图代表一个月。创作者笔下的佳丽们应当全部是出身于各大宫苑中的贵族女子,身穿华丽的衣物。这些图册依次展现了与各月份的季节或节令相对应的美女们的游乐生活。正月绘《正月·寒夜探梅》,描绘的是幽静美丽的庭院内几支寒梅怒放,高高悬挂于游廊的宫灯表明这时是正月的赏灯节,几位美人款款而来。二月绘《二月·闲庭对弈》,描绘的是在初春的日子里,佳丽们相约于观赏亭内切磋棋艺,彰显着宫廷女子悠闲与恬静的生活方式。三月绘《三月·杨柳荡千》,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美人们也终于可以走到室外,荡秋千,观赏盛开的桃花,并沉醉其中。四月绘《四月·庭院观花》,描绘的是佳丽们结伴赏花的情境,当他们面对正在盛开的玉兰花、牡丹花时,心情格外美好,并采花数朵留作纪念。五月绘《五月·水阁梳妆》,描绘的是在郁郁葱葱的水榭内,佳丽们悉心洗手与梳妆打扮的场景。六月绘《六月·碧池采莲》描绘的是在水际岸边,佳丽们划船出行的玩乐场景,这也是她们消夏避暑的重要活动。七月绘《七月·桐荫乞巧》,是佳丽们在梧桐树下乞巧的场景,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这一天,正是佳丽们乞巧的节日,其目的是想要通过乞巧的方式,使自己聪慧与心灵手巧,这不仅是宫廷佳丽们的心愿,更是各个社会阶层女子的共同心愿。八月绘《八月·琼台玩月》,八月正值秋高气爽时节,此时皓月当空,佳丽们登临琼楼,仰望圆月,内心却盼望着与家人重聚与团圆。九月绘《九月·重阳赏菊》,九九重阳节,菊花竞相绽放,芳香弥漫,佳丽们漫步于品花赏菊情境之中。十月绘《十月·文窗刺绣》,佳丽们忙于文窗刺绣,她们娴熟的手法与技艺,展示着自己的美好愿望。十一月绘《十一月·围炉博古》,玩赏字画是佳丽们最热衷的一项活动,以此来彰显她们高雅的艺术品质与文化修养。十二月绘《十二月·踏雪寻诗》,隆冬时节,白雪皑皑,佳丽们身穿贵重的皮裘,踏雪吟诗的场景美不胜收。全图册共描绘佳丽百余人,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长脸、细眉、削肩、柳腰应有尽有。这样别具一格的宫廷仕女造型有着十分鲜明的清代特征,少了盛世大唐时代皇家仕女丰盈的体态与高贵之美,少了宋代宫廷仕女造型的严谨,也少了明代宫廷仕女面容端庄的恬静之美。
陈枚在雍正时期不仅奉旨为雍正皇帝创作了许多的观赏画,还替那时的弘历画过《山水楼阁图册》等,其细腻的手法与画风深受皇族宗亲的喜爱与赞美。弘历继位后,依然让陈枚留在宫中作画,还经常赏赐给他物品作为奖励。据《清档·记事录》记载,乾隆元年(1736年),陈枚共接受过两次嘉奖。
三、结语
陈枚的画作和生平大致如此,都是有迹可循的。正如“月有阴晴圆缺”般,陈枚的人生也是如此,但是他所留下来的画作依然为后人所接受和赞赏。
参考文献:
[1]颜娟英.美术与考古[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2]聂崇正.读画家陈枚的两件作品[J].收藏家,2010(5):55-56.
[3]聂崇正.宫廷画家陈枚生平及其作品[J].紫禁城,2011(2):88-93.
作者单位: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陈枚;宫廷画师;画作
陈枚是雍正、乾隆两朝的宫廷画师,他的一生画作并不多,而且流布并不是很广。据查证,陈枚是松江画派的嫡系传人,除具备传统功力之外,又兼习了西洋画法,所作的山水、人物用笔精妙,且神形兼备,能在寸纸尺绢中能描绘出群山万壑。如若我们在放大镜下观看,画中山川林木、涓涓流水以及屋宇桥梁都清晰可见,色线分明,其用笔之妙能与巨幅同工。陈枚的传世作品很多,如《寒林觅句图》《万福来朝图》《晚鸦归林图》《月曼清游图册》等,都被我国故宫博物院收藏。正如作品大多能反映其创作者的性情思想一样,从陈枚的画作中也可以了解陈枚的生平遭际和各时期的思想变化。
一、两朝宫廷画师
画家陈枚生平的资料多见于胡敬的《国朝院画录》、张庚的《国朝画征录》、佚名的《读画辑略》等书。据记载,陈枚字殿抡,号载东,晚年号枝窝头陀,松江府娄县人。松江府人文风流,陈枚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兄陈桐字石生,号筠亭,也是著名的书画家,史料记载“其工草虫花鸟,点染如生”。陈枚的弟弟陈桓字岱门,工诗善画、嗜酒好禅,一副名士的派头,《娄县志》赞其“画则归橅倪、吴,以天趣胜”。从小陈枚就浸于书画之中,培养了深厚的艺术素养。康熙末年,画技渐为成熟的陈桐北上京城求取功名,令陈枚跟随前往,也好拜名师长见识。陈桐颇受京城名流公卿的欢迎,并结识了在京城供职的著名画家陈善。陈桐见陈善在当时很有名,一心希望弟弟拜其为师以求进阶。但是陈枚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自成一家”,于是每日在寓所“掩关不出,凡宋元人名画极易临摹”。《国朝画识》中讲,其“经历寒暑,始取其画付装潢家”。但是巧合的是一日陈善见到了陈枚的作品大为赞赏,谓“相好中无此笔墨”,两人也因此成为莫逆之交。陈枚因为陈善的关系能够进入宫廷成为画师,开始了他的宫廷画师之路。陈枚入宫后颇受皇帝重视,雍正四年官居内务府员外郎,还有“给假归娶,艺林荣之”的一段经历。就这样陈枚一直在宫中供职到乾隆时期,期间绘制了大量作品。但终因所作大都为精巧细致的画作,用眼过度,于是“两目大伤”视力减退而离开宫廷南归,“居郡之清河桥,晚年复构卢于杭之西溪”。
以上对于陈枚生平的论述,只是大致轮廓,对于他的生卒年和于何时离开朝廷等并无确切的记述,还需要一定的探究。对于这位两朝宫廷画师来说,他的一生也并非一帆风顺。据记载,他虽有“给假归娶”的一时荣耀,但是他的妻子早亡,也没有后代子孙,很早便是孤苦一人。后又双目俱伤,因而画风自此也有改变,这从他前后时期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二、陈枚具体画作探源
陈枚的主要作品有《万福来朝图》、《晚鸦归林图》以及《月曼清游图册》。他的《万福来朝图》以及《月曼清游图册》为其早期在宫廷时所作。《晚鸦归林图》于其晚年离开宫廷之后所画。《万福来朝图》和《晚鸦归林图》二者的构思虽有某种关联,都是在天空中畫有一群密密麻麻飞翔的动物,但是在情调上却大相径庭。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万福来朝图》为绢本设色画,长139.2厘米,宽64厘米,落款为“万福来朝,雍正四年十月三十日,臣陈枚恭画”。画的内容是一群蝙蝠从远处飞过来,有黑色的,有红色的,有蓝色的,有橙色的,似乎成为了一片五色的祥云,一旁是高峻的山崖,下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一片祥瑞之兆。而十月是雍正皇帝生日的月份,由此可以猜测这幅作品是为恭贺雍正皇帝生日而作。高山、大海、松树、蝙蝠,画中的一切都有明确的寓意,构成了一幅歌功颂德的画面,画面工整富丽,具有浓郁的宫廷艺术气息。
《万福来朝图》给人以富贵华丽的感受,似乎可以看到画家得意之时备受赞誉的景象,但是其后期的《晚鸦归林图》却截然相反,乍一看这幅画的名字就容易使人想到“枯藤老树昏鸦”的一派凄凉景象。《晚鸦归林图》为纸本水墨淡设色画,长134厘米,宽62厘米,落款为“乾隆壬戌,枝窝头陀画”。“乾隆壬戌”为乾隆七年(1742年),此时的陈枚已经从京师归家达两年之久,心境可见一斑。画中的景象是一群乌鸦黄昏归林,黑压压地盘旋在天空中。这幅画的主要色调是墨色,只稍稍辅以其他色泽,一种荒苦凄凉的气氛油然而生,看起来十分低沉。比较两幅画,前者工整、细致,造型考究,色泽艳丽,后者则运笔粗放、急促,以水墨为主,用笔颇为潦草。“画随人心”,从这两幅画的情调中可以想见陈枚当时的心境。
除上述的两幅主要作品之外,陈枚的另一力作《月曼清游图册》可以称得上是清代宫廷仕女画的代表作之一。陈枚这幅画中在人物创作以及审美取向上,与唐代的张萱和周昉笔下描述的体态丰盈的嫔妃略显不同,他是以明代仇英、唐寅笔下的仕女画作为审美对象,是对秀润飘逸的不懈追求。创作者通过亮丽鲜艳的色彩和工细流畅的线条相互结合的方式,将嫔妃们统一描绘成为了身形修长与体态轻盈的形象,乍看仿佛见到了《红楼梦》中大观园内的人物形象。从笔墨技法上分析,这幅画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工细严谨,与宋代院体画风有许多相似之处。画中的楼台、房屋以及建筑物体,全部采用的是西洋焦点的绘画方式,在有限的画面上扩展出无限的空间。《月曼清游图册》也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全册共分为12开,每开长约为37cm、宽约为31.8cm,一开图代表一个月。创作者笔下的佳丽们应当全部是出身于各大宫苑中的贵族女子,身穿华丽的衣物。这些图册依次展现了与各月份的季节或节令相对应的美女们的游乐生活。正月绘《正月·寒夜探梅》,描绘的是幽静美丽的庭院内几支寒梅怒放,高高悬挂于游廊的宫灯表明这时是正月的赏灯节,几位美人款款而来。二月绘《二月·闲庭对弈》,描绘的是在初春的日子里,佳丽们相约于观赏亭内切磋棋艺,彰显着宫廷女子悠闲与恬静的生活方式。三月绘《三月·杨柳荡千》,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美人们也终于可以走到室外,荡秋千,观赏盛开的桃花,并沉醉其中。四月绘《四月·庭院观花》,描绘的是佳丽们结伴赏花的情境,当他们面对正在盛开的玉兰花、牡丹花时,心情格外美好,并采花数朵留作纪念。五月绘《五月·水阁梳妆》,描绘的是在郁郁葱葱的水榭内,佳丽们悉心洗手与梳妆打扮的场景。六月绘《六月·碧池采莲》描绘的是在水际岸边,佳丽们划船出行的玩乐场景,这也是她们消夏避暑的重要活动。七月绘《七月·桐荫乞巧》,是佳丽们在梧桐树下乞巧的场景,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这一天,正是佳丽们乞巧的节日,其目的是想要通过乞巧的方式,使自己聪慧与心灵手巧,这不仅是宫廷佳丽们的心愿,更是各个社会阶层女子的共同心愿。八月绘《八月·琼台玩月》,八月正值秋高气爽时节,此时皓月当空,佳丽们登临琼楼,仰望圆月,内心却盼望着与家人重聚与团圆。九月绘《九月·重阳赏菊》,九九重阳节,菊花竞相绽放,芳香弥漫,佳丽们漫步于品花赏菊情境之中。十月绘《十月·文窗刺绣》,佳丽们忙于文窗刺绣,她们娴熟的手法与技艺,展示着自己的美好愿望。十一月绘《十一月·围炉博古》,玩赏字画是佳丽们最热衷的一项活动,以此来彰显她们高雅的艺术品质与文化修养。十二月绘《十二月·踏雪寻诗》,隆冬时节,白雪皑皑,佳丽们身穿贵重的皮裘,踏雪吟诗的场景美不胜收。全图册共描绘佳丽百余人,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长脸、细眉、削肩、柳腰应有尽有。这样别具一格的宫廷仕女造型有着十分鲜明的清代特征,少了盛世大唐时代皇家仕女丰盈的体态与高贵之美,少了宋代宫廷仕女造型的严谨,也少了明代宫廷仕女面容端庄的恬静之美。
陈枚在雍正时期不仅奉旨为雍正皇帝创作了许多的观赏画,还替那时的弘历画过《山水楼阁图册》等,其细腻的手法与画风深受皇族宗亲的喜爱与赞美。弘历继位后,依然让陈枚留在宫中作画,还经常赏赐给他物品作为奖励。据《清档·记事录》记载,乾隆元年(1736年),陈枚共接受过两次嘉奖。
三、结语
陈枚的画作和生平大致如此,都是有迹可循的。正如“月有阴晴圆缺”般,陈枚的人生也是如此,但是他所留下来的画作依然为后人所接受和赞赏。
参考文献:
[1]颜娟英.美术与考古[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2]聂崇正.读画家陈枚的两件作品[J].收藏家,2010(5):55-56.
[3]聂崇正.宫廷画家陈枚生平及其作品[J].紫禁城,2011(2):88-93.
作者单位: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