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转换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而广西也于2012年秋季正式实行“新课改”。“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老师做好教学模式的转换,在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辅助工具等方面作相应调整。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转换;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156-02
  “新课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新课改”自启动以来,迅速升温,成为了一个新的教育话题。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教育課程改革的旋风,广西也于2012年秋季正式实行“新课改”。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传统的教育模式、学习方式、评价体系依然存在,并占据着教育的主要舞台,因此,“新课改”的推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有赖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学生等多元力量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能够做的只能是从我们的教育模式的转变上入手,克服困难,让“新课改”的理念在一线教学实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新课改”的特点
  (一)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新课改”使得语文课堂上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新课改”要求老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思考教学实践[1]。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个性特征而不是传统教育中的全堂“大满灌”。老师开始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也会主动提出问题,并期待着和大家探讨以及老师的现场答疑。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开始关注与学生的互动体验,懂得按照学生的感受来进行“针对性”“个性化”教学,使每节语文课都是一堂情感体验之旅。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的课程内容设置兼具知识性与情感性,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必修教科书的内容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4个部分。前3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由安排。这样的课程内容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对“表达交流部分”兴趣尤其浓厚,如笔者要求学生就《氓》和《孔雀东风飞》两首诗所描述的古代女性爱情悲剧为话题,联系当代社会生活和自己的见闻,组织一次即兴演讲。这样的教学体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师转换教学模式的策略
  虽然取得了这些成绩,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仍是任重道远,我们还应该乘借课改东风,积极主动,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化被动等待为主动进步,寓教于乐,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具体来讲,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还应该在教学着重点、教学方法、教学全过程等三个方面做出根本转换。
  (一)语文教学实践应该突出语文情感教育功能
  古有“文以载道”之说,语文教育就是要使得学生有感情,有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阅读经典、遍览名著的过程当中寻找人性的真善美,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塑造勇往直前的坚毅品格;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的心态,语文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放空心情,遨游在美妙的文学之中,并善于将其中的本真运用到生活中去。语文老师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生活方面的指导,做他们的知心人。同时,语文教育不应舍弃语言功用,语言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表达,语文教学活动应该营造,一种师生思想相互交流碰撞的氛围。通过修辞手法技巧、成语的学习掌握,使学生懂得去直爽、幽默、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
  (二)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更应该强调方法上的变革和创新,摸索出高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实践,有几种方法如个性化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分层教学法、阅读教学法值得借鉴。
  个性化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一切从学生的理解方式出发,按照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其加以引导,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合作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得“一个苹果至少变为两个”。在“梳理探究”的部分就可以恰当地运用这种方法。合作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善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最终使得资源共享。每位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都能掌握多种思想,经历多种思维的碰撞,既提高了效率,又增强了合作意识。这是知识获取和合作共生能力的双重提升;分层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在个性化教学的基础之上,掌握了每位学生的接收能力与理解能力后,为每位学生制定的适合自己的进度和目标。同时要兼顾总体目标,把握教学进度。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就进行拔高教学,对接受能力弱一点的学生进行基础巩固,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阅读教学法也是一种好的方法,在“名著导读”中我们更适合采用这种方法,课堂上应该积极鼓励同学进行阅读心得的交流,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阅读能够让学生寻得大智慧,实现大领悟[3]。
  (三)要合理把握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的教学全过程
  首先是为学生注入预习意识,只有预习,课堂上才不会“听天书”,才能及时领悟相关知识。课堂上,老师应该积极与学生活动交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如教师可以采取巧妙导入课文的形式,来活跃课堂氛围,导语设计的好坏往往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文章来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音乐导入”和“故事导入”是常见的两种导入新课的手段,也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4]。当然,老师也应该善于将课堂扩大化,以课外为续点实现生活中的语文化。
  如日常生活语文化,在看报、看电视、听广播、阅读产品说明等活动中学用语文;校园生活语文化,在办文学社、出黑板报、演讲比赛、读书节等活动中学用语文等[5]。作业方面是教学环节的第三环,这也是很重要的环节,作业是通过实践达到对知识的实践性的把握。现在网络发展迅猛,老师布置作业也应该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时代的潮流,适当减少纸质作业,让同学去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在课堂上分组做出展示。复习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最后一步,一个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超越别人,取决于课后复习情况。课后及时复习,并从课文出发,尽量拓宽知识面,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三、结语
  “新课改”的春风正在徐徐吹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积极顺应时代的潮流,切实转换自身的教学模式,为“新课改”助力加油。习总书记说,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6]。筑梦人是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唯有积极主动、脚踏实地、不断反省,老师才能担当这时代的重任,才能实现“教育腾飞”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林.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成就与反思[J].课改探微,2011(7).
  [2]林金本.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J].课程探索,2014(4).
  [3]陈国瑞.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J].理论与实践,2014(4).
  [4]曹献红.关于新课改中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J].教育科学,2013(1).
  [5]王秀亭.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J].民主,2010(7).
  [6]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R].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薄弱学校,薄在硬件,弱在师资。作为薄弱学校的竹友中学以问题为导向,把“破解难题”化作学校向上生长的动力,循着改善环境重塑学校品位、恢复寄宿确保持续发展、深耕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推动课建促进师生成长的突围路径,成功走出了办学困境。其“脱薄攻坚”之路,是为一例。  【关键词】薄弱学校;破解难题;生长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负责人,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班主任工作复杂且琐碎,对班主任来说,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非常重要。文章以初中班级管理为背景,简述了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并就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必备的、有用的沟通技巧进行了梳理、总结,希望能对班主任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
期刊
【摘 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产生了极大变化,新课程改革实现了快速发展。为了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许多学校和老师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立足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的实质条件,积极地推动课程改革,将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与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相联系。本文以高中语文为分析对象,分析新课程选修课程的特点以及实施困难,以期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具有变化迅速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如何利用大数据信息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写作的效率,就成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大数据时代高中语文写作教学面临的挑战,分析应对的策略,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初中生的法治意识,需要丰富学生的法治知识,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多种途径提升教学有效性。本文对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的要求和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希望对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155-02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对公民的法治教育
期刊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人格意识逐渐形成,有了自我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学生在这一阶段接收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就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具体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阐述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  
期刊
【摘 要】新时代、新高考、新课标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去实践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大力助力学生的成长。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对议题式教学的思考,以期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地课堂。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152-02  2017江苏新高考方案的实
期刊
【摘 要】在汉字、汉语教学中,书写是一项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打字成为人们的一项基本技能,手写汉字逐渐被忽略,汉字的美感因为书写的疏忽逐渐淡化。强化书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和开展书写训练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书写训练;强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读写整合教学这样的薄弱环节,学生的英语能力大多只适用于考试,而无法在生活中进行读写的实践或实践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有一些高中英语教师未能将读和写进行有效的结合,没有看到读和写的内在关联,读写整合教学的设计能力偏弱。因此,高中英语教学的读写整合教学模式亟待改进。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写能力;整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交流和沟通也愈加频繁,社会中英语的使用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现象。中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环节,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中学阶段,英语学科的教学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灵活的应用此方法,可以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对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帮助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