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感知、应对策略与冲突升级——一个群体性事件发生机理的解释框架及运用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trol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确定风险,而人们感知风险。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之所以最终演化为严重的社会冲突,并非由于风险巨大而难以遏止和化解,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源于不同主体的风险感知差异,以及由差异导致的应对策略和行为。基于上述判断和风险感知、社会冲突等理论,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机理的解释框架,其核心内容是"风险感知差异→应对策略和行为→冲突爆发和升级"的过程链条。文章以"昆明PX事件"为案例对该解释框架进行运用和验证,最后对这类群体性事件的综合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他文献
<正> 一在南朝诗坛上谢灵运曾被看作是个典范性的人物。《宋书》本传说他“每有一新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徧(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可见声誉之高。以后
<正> 人们不会按新闻定义办报,但是,对新闻定义的探讨,其意义却不可忽视。新闻定义正确的程度,往往标志这门学科发展的程度。科学的新闻定义,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
<正>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直到1840年,中国仍然是一个封建社会国家,这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何在?学术界讨论了几十年。值此鸦片战争150周年
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活动中,潜存着丰厚的文学接受意识和丰富多彩的文学接受批评实践,以刘勰的知音论为代表,从郢书燕说到误读造妙、从入出有道到得意会心、从想象自得到知音
<正> 在建设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中,要求必须“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以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成规模、配套地组织住
<正>一事实上,那封信温小美已经写好半年时间了。网络是如此的浩淼,如果它一直悄无声息地存放在邮箱里,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的。就像大海里存储一滴水,泥土中隐匿一粒沙子。当
<正>日前,全球领先的新IT基础架构供应商,杭州华三通信应邀出席2014世界互联网大会。会上,华三公司总裁兼CEO吴敬传发表了题为《互联网时代的大安全实践》的主题演讲,阐述了
<正> 大约在十六世纪中期,中国瓷器开始传入美洲。进入清代,由于中西贸易的扩展,绚丽的华瓷不断被英国、荷兰、西班牙、法国的商船,载往北美大陆。但是,中国瓷器畅销美洲的高
本文根据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中考英语考纲(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英语科说明),针对初中阶段英语书面表达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及问题做了总结;结合英语书面表达试题的特点和
异化劳动观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异化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思考之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中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形式,提出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