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benand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评价体系》中明确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语文学科要发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历史与现实、时代与发展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彰显语文学科独特的美育特质。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直在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由于耗时长,收效微,也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难点。本篇文章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分析当今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提出可行性措施,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中古诗词教学;问题与策略;文化传承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一)去古较远——学生兴趣不高
  诗词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还体现着诗人的个性化差异。由于年代久远,形式上又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学生普遍兴趣不高。我所教的两个理科班共115人,真正对古诗词感兴趣的仅有8人。大部分学生谈及古诗文,最大的感受就是晦涩难懂,自己无法独立理解诗歌的主旨,须要借助工具书或教师的帮助。类似于《离骚》这样的抒情诗,老师讲过之后,还是一头雾水。其次是耗时较长,收效不明显。相比于现代文阅读,古诗词的学习难以形成体系,教材中的古诗鉴赏领会了要义,但一碰到课外的就无从下手,使学生形成了古诗词无法学好的错觉。
  (二)“学习主体易位”
   新高考背景下的新型教学观念,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是引领者、导学者、参与者。但是由于古代诗歌阅读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常常出现“师生易位”的现象,或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变成固定程序的样板课,让形式美与内在美兼具的古代诗文,变得晦涩枯燥,失去了灵动、深沉与恒久的魅力。课堂上剥夺了学生的话语自主权,古诗的学习成了学生的负担与障碍,日积月累,恶性循环。很多教师缺乏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习惯性按照所谓的“参考答案”去引导学生,忽略了课堂生成,或者翻译诗句,进行串讲,或直接展示鉴赏技巧,供学生“套用”。这都不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也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鉴赏能力,未能发挥古诗文在传播古代优秀传统文化,锻炼学生思维品质,构建学生健全品格的重要作用。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马琳萍教授认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还原古代作品的‘原生态’,以打破时空及心理阻隔,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对文学艺术的感受力、分析力、创作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要想打破学生对古代诗词的隔膜,教师有义务深入挖掘诗词内涵,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鉴赏诗歌的思维范式。
  (一)教学方式要情境化
  最大限度地还原古诗词的“原生态”,必须要借助“情境化”的教学手段。《高考评价体系》规定考查的载体是“情境”,无情境不出题。运用多媒体技术,音频、视频、希沃白板等,可让学生迅速地置身诗境,从而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欲望。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我先播放一段渐离朗诵该词的视频,学生被凄婉的音乐与离别的画面吸引,既奠定了课堂的基调,也让学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带着这样的情绪,再去品味“杨柳岸、晓风残月”,去体悟“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中的复杂情感,便不再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了。学习苏轼的《定风波》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作者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我便截取了央视大型纪录片《苏东坡》的一个片段,同时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两篇文章来进行比较阅读,全面解读苏轼的精神特质。情境化的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也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二)鉴赏方式要多样化
  著名学者黄寅认为,中国古诗文的教授应该重视“鉴赏教学”,在鉴赏教学中“除了要汲取其积极的思想内容之外,还要学会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表现手法”。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師必须在单篇诗歌细致解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去构建高考诗歌鉴赏的方法体系。“诗言志,词言情”——古典诗歌,或写景,或抒情,或言志,或论理,这是诗歌的共性特征。时代的大背景,势必会导致诗歌内容主题的高度集中。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群文阅读,如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咏怀古迹》三首诗词进行串讲联评,引导学生分析“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并掌握鉴赏方法;或者开展诗人专题研究,结合时代背景,以作品为主线,整体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与情感脉络。同时,还要关注诗歌作品中的个性化差异。同为送别诗,有白居易《南浦别》中“一看一肠断,好去莫回头”的依依不舍,也有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直爽慰藉。同一意象,李清照笔下的雨是“点点滴滴”的绵绵细雨,苏东坡的则为“穿林打叶”的狂风暴雨。诗人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心境,会使作品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在高中阶段进行诗歌的比较阅读与鉴赏,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多样的有深度的鉴赏,才是对古诗文文学价值的充分挖掘,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
  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高尚使命。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缩精华与优秀代表。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者,传播者,维护者和践行者。
  作者简介:
  姓名 :姜雪微 出生年月 :1993.04 性别:女 籍贯:黑龙江富锦 学历:本科 职称: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高中教学研究 邮编:156100 单位: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指导之下,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对德育教育工作的组织也尤为关注。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可以从教学理念调整、情景创设、项目设定、学科综合、家校合作等多个角度加以开展,逐渐调整。立足于学生本身的成长,从学生生活深度挖掘,以此探寻如何以创新的形式将丰富的德育工作带入课堂,使课堂变得更为灵活的生动。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方法  前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重要成长阶段,此时肩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讲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结合社会对一线工人的需求,提出现目前职业教育中培养汽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找到了提升职业教育中汽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分别是:重视教师的素质提升,多元化参赛,企业管理模式教学,重视规矩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崛起,俨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一线操作工人需求量越来越大。2014年2月,李克强总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让游戏化教学更符合课堂的发展规律。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发展为切入点,浅要分析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行之处,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不足,期待日后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出它更好的优势。 
期刊
摘要:时代、社会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逐渐增多,文化的更新速度逐渐加快,而这给汉语言文学专业带来一定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分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教学的方法,最大程度提高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关键词:多元文化;汉语言文学专业;问题;方法  如今的学生从小就接受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但这些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学生的学习和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对高职院校的正常运转以及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工作实际情况,分析在实践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确保高职院校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念,真正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应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终开拓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格局。  关键词:科学发展;高职学生;创新  引言:  我国进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社会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明显增多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学校教学工作中一再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虽然美术没有作为基础的升学考试科目,但是很多学校已经开设“特长生”录取,对于一些在美术,体育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通过考试,结合文化课的成绩最终进行录取。这一政策的出现更加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对艺术类科目的重视程度。美术教育重塑了艺术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让学生学会用美的眼光去欣赏事物和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
期刊
摘要:班主任在执行小学班级管理任务时,需要能够与学生进行充分的协调,以确保班级的整体管理效果,同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但是,由于小学师生在开始班级管理时经常遇到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师生之间关系的不匹配,因此,教师应注意保持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可以更好地帮助班主任完成相关的工作。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师生关系  在小学阶段中由于学生自身意识的不成熟,极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导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不断变革的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师对改革的方向一直处在探寻的过程中,促使小学语文教学逐步达成高效作用,并提升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基于这一目标背景,大多数教师开始统筹、策划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得小组协作模式发挥作用,达成更为完善的组织与调控,提升教学成效,促使教学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与
期刊
摘要:德高为师-----用爱心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身正为范-----用規范的言行来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用真诚来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教育;教师;践行;师德  2020年的春天注定不平凡,全国人民共同经受着新冠肺炎的考验,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好多医护人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大爱无疆,我们看到了希望!待到春暖花开,我们再相聚!德高望重的李兰娟院士曾说过“国
期刊
摘要:数学竞赛旨在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魅力,从而爱上数学的学习。同时,数学竞赛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具有重要作用。而组合几何作为数学竞赛中的常见题型,掌握它的解题方法才能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一定的优势。本文重点举例说明了构建模型法、数学归纳法、化整为零以及通过找共同点建立关系的解题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