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跨地域流布与古史的“层累”造成——试论20世纪前半期顾颉刚古史考辨路径之推进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多认为,顾颉刚将传统古史中的帝王故事还原为神话传说后,没有或较少去追溯这些神话传说的来源;他对古史“层累”造成的分析,也多是着眼于东周秦汉间“时势”推演的历时性或线性分析.不过,这主要是顾颉刚早期著述中的特点.到20世纪30年代,他已经开始追溯传统古史学说的来源,后来更提出“整整齐齐的一大套中国古史”多源于西方羌戎宗教故事的说法.与此同时,他对传统古史源流演变的分析,也不再仅是着眼于宏大“时势”的历时性或线性分析,而是更多地体现出“故事跨地域流布”视角,即故事在跨地域流布过程中,会被多元地域文化层层附着,出现共时性多元文化向历时性一元叙事的转化.这样,顾颉刚在其古史考辨中,不仅追溯了古史传说的源头,其方法路径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健康中国战略面前,推动“思政育人”、引导拔尖临床医学生尽早参与到科研实践活动中,对于加快科技创新、医学院校的发展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南京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系以党建带团建,将“思政育人”理念融入“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的科研创新实践学习中,在培养其科研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其科研精神的构建,从“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平台及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开展了以“成全式科研育人”为主要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