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与同情
丰子恺
有一个儿童,他走进我的房间里,便给我整理东西。他看见我的挂表的面合复在桌子上,给我翻转来。看见我的茶杯放在茶壶的环子后面,给我移到口子前面来。看见我床底下的鞋子一顺一倒,给我掉转来。看见我壁上的立幅的绳子拖出在前面,搬了凳子,给我藏到后面去。我谢他:“哥儿,你这样勤勉地给我收拾!”
他回答我说:“不是,因为我看了那种样子,心情很不安适。”
是的,他曾说:“挂表的面合复在桌子上,看它何等气闷!”“茶杯躲在它母亲的背后,教它怎样吃奶奶?”“鞋子一顺一倒,教它们怎样谈话?”“立幅的辫子拖在前面,像一个鸦片鬼。”
我实在钦佩这哥儿的同情心的丰富。从此我也着实留意于东西的位置,体谅东西的安适了。它们的位置安适,我们看了心情也安适。于是我恍然悟到,这就是美的心境,就是文学的描写中所常用的手法,就是绘画的构图上所经营的问题。这都是同情心的发展。普通人的同情只能及于同类的人,或至多及于动物;但艺术家的同情非常深广,与天地造化之心同样深广,能普及于有情、非有情的一切物类。
我次日到高中艺术科上课,就对她们作这样的一番讲话:
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譬如一株树,在博物家,在园丁,在木匠,在画家,所见各人不同。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
但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前三者都有目的,都想起树的因果关系,画家只是欣赏目前的树的本身的姿态,而别无目的。所以画家所见的方面,是形式的方面,不是实用的方面。换言之,是美的世界,不是真善的世界。美的世界中的价值标准,与真善的世界中全然不同,我们仅就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而欣赏,更不顾问其实用方面的价值了。
所以一枝枯木,一块怪石,在实用上全无价值,而在中国画家是很好的题材。无名的野花,在诗人的眼中异常美丽。故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
故普通世间的价值与阶级,入了画中便全部撤销了。画家把自己的心移入于儿童的天真的姿态中而描写儿童,又同样地把自己的心移入于乞丐的病苦的表情中而描写乞丐。画家的心,必常与所描写的对象相共鸣共感,共悲共喜,共泣共笑;倘不具备这种深广的同情心,而徒事手指的刻画,决不能成为真的画家。即使他能描画,所描的至多仅抵一幅照相。
画家须有这种深广的同情心,故同时又非有丰富而充实的精神力不可。倘其伟大不足与英雄相共鸣,便不能描写英雄;倘其柔婉不足与少女相共鸣,便不能描写少女。故大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
艺术家的同情心,不但及于同类的人物而已,又普遍地及于一切生物、无生物;犬马花草,在美的世界中均是有灵魂而能泣能笑的活物了。诗人常常听见子规的啼血,秋虫的促织,看见桃花的笑东风,蝴蝶的送春归;用实用的头脑看来,这些都是诗人的疯话。其实我们倘能身入美的世界中,而推广其同情心,及于万物,就能切实地感到这些情景了。画家与诗人是同样的,不过画家注重其形式姿态的方面而已。没有体得龙马的活力,不能画龙马;没有体得松柏的劲秀,不能画松柏。中国古来的画家都有这样的明训。西洋画何独不然?我们画家描一个花瓶,必其心移入于花瓶中,自己化作花瓶,体得花瓶的力,方能表现花瓶的精神。我们的心要能与朝阳的光芒一同放射,方能描写朝阳;能与海波的曲线一同跳舞,方能描写海波。这正是“物我一体”的境涯,萬物皆备于艺术家的心中。
为了要有这点深广的同情心,故中国画家作画时先要焚香默坐,涵养精神,然后和墨伸纸,从事表现。其实西洋画家也需要这种修养,不过不曾明言这种形式而已。不但如此,普通的人,对于事物的形色姿态,多少必有一点共鸣共感的天性。房屋的布置装饰,器具的形状色彩,所以要求其美观者,就是为了要适应天性的缘故。眼前所见的都是美的形色,我们的心就与之共感而觉得快适;反之,眼前所见的都是丑恶的形色,我们的心也就与之共感而觉得不快。不过共感的程度有深浅高下不同而已。对于形色的世界全无共感的人,世间恐怕没有;有之,必是天资极陋的人,或理智的奴隶,那些真是所谓“无情”的人了。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赞美儿童了。因为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doll)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见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
换言之,即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受了世智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碍或销磨了。唯有聪明的人,能不屈不挠,外部即使饱受压迫,而内部仍旧保藏着这点可贵的心。这种人就是艺术家。
西洋艺术论者论艺术的心理,有“感情移入”之说。所谓感情移入,就是说我们对于美的自然或艺术品,能把自己的感情移入于其中,没入于其中,与之共鸣共感,这时候就经验到美的滋味。我们又可知这种自我没入的行为,在儿童的生活中为最多。他们往往把兴趣深深地没入在游戏中,而忘却自身的饥寒与疲劳。小孩子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我们的黄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可以因了艺术的修养而重新面见这幸福、仁爱而和平的世界。
原本只是普通的小动作,被孩子这样一说,所有的器物都有了灵性。
学生们可能想不到,先生的这一番深刻的讲话,其实源于一个孩子。
艺术家的同情心,是以平等为基础的。那些以为艺术高高在上的想法,其实是走偏了。
这便是有灵魂的画作,不在于画得像不像,而在于精气神。
东西方之所以相通,是因为人性的相通,优秀的画家都需要与笔下的素材共情。
哪怕不是画家,我们与自己住的房间,喜欢的装饰物,也是处于共情之中的。 回想毕加索和凡·高的画作,也是经历了这样一番历程,最后逐渐回归到孩子般的天真。
不要着急变成大人,好好珍惜孩子的眼睛和心性。
大师的天真
李娟
初夏,读林风眠。林先生爱画小鸟,翠绿的树枝上站满了小鸟,鸟儿圆圆胖胖的身子挤在一起,三三两两,成群的小鸟和椭圆的树叶相依相伴,交相辉映,如同孩子作画,画得满满的,没有留白,给人视觉上极大的满足感和喜悦。那些小鸟分明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挤在一起嬉戏说笑着。看他的画,仿佛听见春风中几声清脆的鸟鸣。林先生笔下满纸皆是天真,能与孩子的心息息相通,分明是童心对童心。
齐白石早年以卖画为生,为了便于计算,在门上贴着润格:“白石画虾,十元一只。”有一位求画者很有意思,给了白石老人三十五元钱,想看看大师如何作画。结果,白石老人画了三只虾,清润透明,栩栩如生,只是,另外的半只虾藏匿在水草中,只留下一条小小的虾尾巴——妙趣横生,令人莞尔。多么聪明又可爱的老人,这幅画也表达了画外有画的意境。原来“小气”的大画家齐白石,有着一颗天真未泯的童心。想必求画人捧着这幅画,一定忍不住笑了。
喜欢白石老人笔下的小鸡,几点淡墨,极简极淡,几只毛茸茸的小鸡便活灵活现地滚了一地。有一幅画中,两只小鸡在争夺一条蚯蚓,相互撕扯着,紧紧咬住都不松口。画上题名《他日相呼》,真是一派天趣!两只小鸡分明是两个孩子,为争夺好吃的东西打得热火朝天,谁也不让着谁,可是,不一会儿,两人又和好了,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天真,是艺术创作必需的气质。大师者,皆是怀着一颗天真之心的人,也是用一双孩童般纯净的眼睛看人生,观世界的人。
我的枕畔常放着丰子恺的漫画集,静夜里随手翻阅,有孩子,桃花,溪流,小猫,风筝——只觉酣然拙朴,如月光盈盈入怀。他家中几个孩子如同一群小燕子一般,阿宝,软软,瞻瞻——孩子们是他的课本,也是他的老师,更是他作画时美好的素材,孩子的游戏,孩子的想象,快乐,举止,行为,言语,孩子的喜怒哀乐,都在他的笔下完美地保留下了,连同他对世间万物的爱。
《花生米不满足》,画上是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几颗花生米生气了,皱着眉,噘着嘴,嫌妈妈给得太少了不够吃,心里的不满意、不快乐都表现在眼睛眉毛上,寥寥数笔,将孩子的神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另一幅画《瞻瞻的脚踏车》,还是这个胖胖的小男孩,光头,手里握着两把大蒲扇,夹在腿下当成脚踏车的车轮。因为爸爸不给买脚踏车,那就自己发明一个也不错呀,两把普通的蒲扇一瞬间生动起来。
《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中,姐姐坐在椅子上削甜瓜,小弟弟拿着大蒲扇给姐姐打扇子,他弯着腰,撅着屁股,双手用力给姐姐扇着凉风。不过他一边扇着蒲扇,口水似乎要流出来了。画中将一个馋嘴的,急着想吃甜瓜的小男孩画得生动鲜活,憨态可掬,画中的他们何尝不是你我的童年?读他的画,人的内心一瞬间如棉花般温暖。
丰子恺这样写画儿童画的初衷:“我向来崇敬儿童生活,尤其是那时,我初尝世味,看见当时社会的虚伪骄矜之状,觉得成人都已是失本性,只有孩子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天真是什么?是画家心中对生命的最高审美。
天真,也是成年人遺失在岁月中的一颗珍珠,我们已多少年不再拥有了?没有它,我们还看得见美好、善意、晴空、云朵?
世间最美的情书,也是天真、清澈如童心。比如,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此刻的爱情,绵绵千里如春水流淌,又如桃花开遍陌上,纯净、无邪、烂漫——
在徽州的小村西递看到一块碑,上面刻着:圣人孩之。一位大家,终生保持一颗儿童般对万物敏感、天真、洁净的赤子之心。他们也是将童年与天真携带一生的人。他们不被俗世的浮华淹没,暮年时放下尘劳和喧嚣,回归生命的本源,也将人生活得通透而豁达。作品越发清澈,透明,雅洁。
这样的大师如齐白石,林风眠,丰子恺,沈从文——读他们的作品,也是感受他们留给尘世的一片冰心。
看画不是只看视觉意象,所有的感官和想象力都要打开。
动物也保存着某种最本初的天真,难怪有时我们看池中的游鱼能看得入迷。
当我们极力把笔触和措辞趋近大人般成熟的表达时,大师们却在努力让自己像个孩子。
可爱的孩童,是最能让人一瞬间内心柔软下来的。
我们为何常常推崇赤子之心,因为历尽铅华之后的通透明澈,最是难得。
我们的人格与品行是如何养成的?除了天性之外,我们每一个“个体”,其实都是一个“综合体”,是被人生历程中接触到的无以计数的人事物慢慢影响、浸润、塑造而成的,是一次次“协作”的产物。但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我们不是一块永远被动的被雕刻的顽石,而可以主动选择去什么样的地方,读什么样的书,交什么样的朋友,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
其实,每一次用心的阅读体验,也都可以看作一次跨时空的心灵协作。李娟就为我们做了一次美好的示范。丰子恺的画作和文字,借助烂漫孩童的形象,透出对于至真纯美的向往和推崇,对天真个性的尊重和欣赏。许多年以后,这种推崇和欣赏,被李娟读到,并且领悟到,自然也会在无形之中融会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人类之所以能将文明在这个星球上延续到今天,不正是因为有这种协作与传承吗?我们常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同属此意。
文/ 胡石柱
丰子恺
有一个儿童,他走进我的房间里,便给我整理东西。他看见我的挂表的面合复在桌子上,给我翻转来。看见我的茶杯放在茶壶的环子后面,给我移到口子前面来。看见我床底下的鞋子一顺一倒,给我掉转来。看见我壁上的立幅的绳子拖出在前面,搬了凳子,给我藏到后面去。我谢他:“哥儿,你这样勤勉地给我收拾!”
他回答我说:“不是,因为我看了那种样子,心情很不安适。”
是的,他曾说:“挂表的面合复在桌子上,看它何等气闷!”“茶杯躲在它母亲的背后,教它怎样吃奶奶?”“鞋子一顺一倒,教它们怎样谈话?”“立幅的辫子拖在前面,像一个鸦片鬼。”
我实在钦佩这哥儿的同情心的丰富。从此我也着实留意于东西的位置,体谅东西的安适了。它们的位置安适,我们看了心情也安适。于是我恍然悟到,这就是美的心境,就是文学的描写中所常用的手法,就是绘画的构图上所经营的问题。这都是同情心的发展。普通人的同情只能及于同类的人,或至多及于动物;但艺术家的同情非常深广,与天地造化之心同样深广,能普及于有情、非有情的一切物类。
我次日到高中艺术科上课,就对她们作这样的一番讲话:
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譬如一株树,在博物家,在园丁,在木匠,在画家,所见各人不同。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
但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前三者都有目的,都想起树的因果关系,画家只是欣赏目前的树的本身的姿态,而别无目的。所以画家所见的方面,是形式的方面,不是实用的方面。换言之,是美的世界,不是真善的世界。美的世界中的价值标准,与真善的世界中全然不同,我们仅就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而欣赏,更不顾问其实用方面的价值了。
所以一枝枯木,一块怪石,在实用上全无价值,而在中国画家是很好的题材。无名的野花,在诗人的眼中异常美丽。故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
故普通世间的价值与阶级,入了画中便全部撤销了。画家把自己的心移入于儿童的天真的姿态中而描写儿童,又同样地把自己的心移入于乞丐的病苦的表情中而描写乞丐。画家的心,必常与所描写的对象相共鸣共感,共悲共喜,共泣共笑;倘不具备这种深广的同情心,而徒事手指的刻画,决不能成为真的画家。即使他能描画,所描的至多仅抵一幅照相。
画家须有这种深广的同情心,故同时又非有丰富而充实的精神力不可。倘其伟大不足与英雄相共鸣,便不能描写英雄;倘其柔婉不足与少女相共鸣,便不能描写少女。故大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
艺术家的同情心,不但及于同类的人物而已,又普遍地及于一切生物、无生物;犬马花草,在美的世界中均是有灵魂而能泣能笑的活物了。诗人常常听见子规的啼血,秋虫的促织,看见桃花的笑东风,蝴蝶的送春归;用实用的头脑看来,这些都是诗人的疯话。其实我们倘能身入美的世界中,而推广其同情心,及于万物,就能切实地感到这些情景了。画家与诗人是同样的,不过画家注重其形式姿态的方面而已。没有体得龙马的活力,不能画龙马;没有体得松柏的劲秀,不能画松柏。中国古来的画家都有这样的明训。西洋画何独不然?我们画家描一个花瓶,必其心移入于花瓶中,自己化作花瓶,体得花瓶的力,方能表现花瓶的精神。我们的心要能与朝阳的光芒一同放射,方能描写朝阳;能与海波的曲线一同跳舞,方能描写海波。这正是“物我一体”的境涯,萬物皆备于艺术家的心中。
为了要有这点深广的同情心,故中国画家作画时先要焚香默坐,涵养精神,然后和墨伸纸,从事表现。其实西洋画家也需要这种修养,不过不曾明言这种形式而已。不但如此,普通的人,对于事物的形色姿态,多少必有一点共鸣共感的天性。房屋的布置装饰,器具的形状色彩,所以要求其美观者,就是为了要适应天性的缘故。眼前所见的都是美的形色,我们的心就与之共感而觉得快适;反之,眼前所见的都是丑恶的形色,我们的心也就与之共感而觉得不快。不过共感的程度有深浅高下不同而已。对于形色的世界全无共感的人,世间恐怕没有;有之,必是天资极陋的人,或理智的奴隶,那些真是所谓“无情”的人了。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赞美儿童了。因为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doll)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见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
换言之,即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受了世智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碍或销磨了。唯有聪明的人,能不屈不挠,外部即使饱受压迫,而内部仍旧保藏着这点可贵的心。这种人就是艺术家。
西洋艺术论者论艺术的心理,有“感情移入”之说。所谓感情移入,就是说我们对于美的自然或艺术品,能把自己的感情移入于其中,没入于其中,与之共鸣共感,这时候就经验到美的滋味。我们又可知这种自我没入的行为,在儿童的生活中为最多。他们往往把兴趣深深地没入在游戏中,而忘却自身的饥寒与疲劳。小孩子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我们的黄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可以因了艺术的修养而重新面见这幸福、仁爱而和平的世界。
原本只是普通的小动作,被孩子这样一说,所有的器物都有了灵性。
学生们可能想不到,先生的这一番深刻的讲话,其实源于一个孩子。
艺术家的同情心,是以平等为基础的。那些以为艺术高高在上的想法,其实是走偏了。
这便是有灵魂的画作,不在于画得像不像,而在于精气神。
东西方之所以相通,是因为人性的相通,优秀的画家都需要与笔下的素材共情。
哪怕不是画家,我们与自己住的房间,喜欢的装饰物,也是处于共情之中的。 回想毕加索和凡·高的画作,也是经历了这样一番历程,最后逐渐回归到孩子般的天真。
不要着急变成大人,好好珍惜孩子的眼睛和心性。
大师的天真
李娟
初夏,读林风眠。林先生爱画小鸟,翠绿的树枝上站满了小鸟,鸟儿圆圆胖胖的身子挤在一起,三三两两,成群的小鸟和椭圆的树叶相依相伴,交相辉映,如同孩子作画,画得满满的,没有留白,给人视觉上极大的满足感和喜悦。那些小鸟分明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挤在一起嬉戏说笑着。看他的画,仿佛听见春风中几声清脆的鸟鸣。林先生笔下满纸皆是天真,能与孩子的心息息相通,分明是童心对童心。
齐白石早年以卖画为生,为了便于计算,在门上贴着润格:“白石画虾,十元一只。”有一位求画者很有意思,给了白石老人三十五元钱,想看看大师如何作画。结果,白石老人画了三只虾,清润透明,栩栩如生,只是,另外的半只虾藏匿在水草中,只留下一条小小的虾尾巴——妙趣横生,令人莞尔。多么聪明又可爱的老人,这幅画也表达了画外有画的意境。原来“小气”的大画家齐白石,有着一颗天真未泯的童心。想必求画人捧着这幅画,一定忍不住笑了。
喜欢白石老人笔下的小鸡,几点淡墨,极简极淡,几只毛茸茸的小鸡便活灵活现地滚了一地。有一幅画中,两只小鸡在争夺一条蚯蚓,相互撕扯着,紧紧咬住都不松口。画上题名《他日相呼》,真是一派天趣!两只小鸡分明是两个孩子,为争夺好吃的东西打得热火朝天,谁也不让着谁,可是,不一会儿,两人又和好了,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天真,是艺术创作必需的气质。大师者,皆是怀着一颗天真之心的人,也是用一双孩童般纯净的眼睛看人生,观世界的人。
我的枕畔常放着丰子恺的漫画集,静夜里随手翻阅,有孩子,桃花,溪流,小猫,风筝——只觉酣然拙朴,如月光盈盈入怀。他家中几个孩子如同一群小燕子一般,阿宝,软软,瞻瞻——孩子们是他的课本,也是他的老师,更是他作画时美好的素材,孩子的游戏,孩子的想象,快乐,举止,行为,言语,孩子的喜怒哀乐,都在他的笔下完美地保留下了,连同他对世间万物的爱。
《花生米不满足》,画上是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几颗花生米生气了,皱着眉,噘着嘴,嫌妈妈给得太少了不够吃,心里的不满意、不快乐都表现在眼睛眉毛上,寥寥数笔,将孩子的神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另一幅画《瞻瞻的脚踏车》,还是这个胖胖的小男孩,光头,手里握着两把大蒲扇,夹在腿下当成脚踏车的车轮。因为爸爸不给买脚踏车,那就自己发明一个也不错呀,两把普通的蒲扇一瞬间生动起来。
《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中,姐姐坐在椅子上削甜瓜,小弟弟拿着大蒲扇给姐姐打扇子,他弯着腰,撅着屁股,双手用力给姐姐扇着凉风。不过他一边扇着蒲扇,口水似乎要流出来了。画中将一个馋嘴的,急着想吃甜瓜的小男孩画得生动鲜活,憨态可掬,画中的他们何尝不是你我的童年?读他的画,人的内心一瞬间如棉花般温暖。
丰子恺这样写画儿童画的初衷:“我向来崇敬儿童生活,尤其是那时,我初尝世味,看见当时社会的虚伪骄矜之状,觉得成人都已是失本性,只有孩子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天真是什么?是画家心中对生命的最高审美。
天真,也是成年人遺失在岁月中的一颗珍珠,我们已多少年不再拥有了?没有它,我们还看得见美好、善意、晴空、云朵?
世间最美的情书,也是天真、清澈如童心。比如,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此刻的爱情,绵绵千里如春水流淌,又如桃花开遍陌上,纯净、无邪、烂漫——
在徽州的小村西递看到一块碑,上面刻着:圣人孩之。一位大家,终生保持一颗儿童般对万物敏感、天真、洁净的赤子之心。他们也是将童年与天真携带一生的人。他们不被俗世的浮华淹没,暮年时放下尘劳和喧嚣,回归生命的本源,也将人生活得通透而豁达。作品越发清澈,透明,雅洁。
这样的大师如齐白石,林风眠,丰子恺,沈从文——读他们的作品,也是感受他们留给尘世的一片冰心。
看画不是只看视觉意象,所有的感官和想象力都要打开。
动物也保存着某种最本初的天真,难怪有时我们看池中的游鱼能看得入迷。
当我们极力把笔触和措辞趋近大人般成熟的表达时,大师们却在努力让自己像个孩子。
可爱的孩童,是最能让人一瞬间内心柔软下来的。
我们为何常常推崇赤子之心,因为历尽铅华之后的通透明澈,最是难得。
我们的人格与品行是如何养成的?除了天性之外,我们每一个“个体”,其实都是一个“综合体”,是被人生历程中接触到的无以计数的人事物慢慢影响、浸润、塑造而成的,是一次次“协作”的产物。但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我们不是一块永远被动的被雕刻的顽石,而可以主动选择去什么样的地方,读什么样的书,交什么样的朋友,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
其实,每一次用心的阅读体验,也都可以看作一次跨时空的心灵协作。李娟就为我们做了一次美好的示范。丰子恺的画作和文字,借助烂漫孩童的形象,透出对于至真纯美的向往和推崇,对天真个性的尊重和欣赏。许多年以后,这种推崇和欣赏,被李娟读到,并且领悟到,自然也会在无形之中融会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人类之所以能将文明在这个星球上延续到今天,不正是因为有这种协作与传承吗?我们常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同属此意。
文/ 胡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