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20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名单中,北京市海淀区、天津市河西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温州市、安徽省蚌埠市、福建省福州市、江西省南昌市、山东省青岛市、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入选。这是继2019年度公布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名单后,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名单。
自2012年教育部公布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开始,“智慧教育”概念便开始在教育市场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关于教育议论的重大焦点。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更是拉开了全国发展智慧教育2.0的序幕。
“教学”变“导学”,技术改变课堂
美术教师轻点屏幕上的按钮,一幅名画上的特殊色彩很快出现在电子调色盘上,这样的情景发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的一堂课上。
2019年,教育部启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北京市东城区与山西省运城市、上海市闵行区、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广州市、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河北省雄安新区等区域被确定为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
在北京市东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进程中,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承担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融合的教改项目。
当技术进入课堂,带来了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的专业教室里,使用艺用解剖系统,学生可以在大屏上观察人体骨骼、肌肉的三维图像;使用VR技术,学生可以“置身”于虚拟美术馆,近距离研习画作;通过动作捕捉系统,学生可以赋予动漫模型连续动作……“传统美术教育主要通过高强度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艺术技能和素养,现在,信息技术提供了更多选择。”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校长王泽旭说道。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率先在教育领域实现现代化,利用新兴技术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和体系重构。这是教育行业需要完成的时代课题。
当年,教育部在全国启动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教育部官网上如此定义“智慧教育示范区”: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相关机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为学生、教师和家长等提供个性化支持和精准化服务,采集并利用参与者群体的状态数据和教育教学过程数据,促进学习者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采用任意方式、任意步调进行学习,为该区域师生提供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供给,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智慧教育的探索最主要的阵地在课堂,课堂上不再只是“粉笔、黑板、课桌椅”等老三样,AR技术、人脸识别、智慧课堂教学交互软件、数字化多功能黑板等新技术,逐渐进入中小学教室。
上海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教室中,学生们人手一台平板电脑,随着老师在电子白板上布置问题,学生们一边讨论,一边用手指轻点平板电脑,完成练习,并将答案很快反馈给老师。老师通过平板电脑将课程内容在第一时间推送给全班每个学生,并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这是上海市闵行区开展《数字化环境建设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项目(下文简称“电子书包”项目)的一个缩影。这一探索已经持续多年,并在探索中实现了“帮助学生开展自主个性化学习,从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型教育模式中开展数字化学习”的目标。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问题引领,发展智慧”,这是闵行区在“电子书包”项目实验过程中逐步确立的数字化教学策略。
“‘数字化互动电子导学本’是闵行区独有的思考,以科学直观的视、音、图、文等实现教学内容的数字化、交互功能的智能化,多角度、多维度地呈现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并实现师生间的即时多元互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永和表示,数字化学习不能把老师变成信息技术的“电灌”,“课前建立导学本,让学生预习,带着问题再来上课,这样教学效率会更高。”
在上海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校长、执行董事陈舒看来,这种方式最大的突破在教学层面,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现在学校的入手点为‘颠倒课堂’,是学习方式的颠覆。在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是一种引导的方式。传统课堂很难彻底改变,有了平板系统以后,课前预习可以事先在家里完成,老师上课时可以检测学生自学的情况,这样就可以把大量时间用在解决重点难点的教学问题上,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数字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1300多个孩子每个人都有一幅立体的“数字画像”。这幅画像如何得来?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块电子写字板,答题过程和习惯通过终端反馈给老师。两个学习等第同样是A等的孩子,学习过程体系也可能截然不同。写字板反馈显示:小F,落笔终端次数多,写写停停。小K终端停留次数多,但每次停留时间比较长。两人的区别在哪里?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小F每做完一题,都会验算;而小K则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于是,老师对小F提出要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对有十足把握的题目,不一定要做验算。而对小K的指导,则是改变答题习惯,适当保持学习压力。通过个性化的指导,两个孩子获得不一样的提升。
卢湾一中心小学是上海信息化标杆培育校之一,在校长吴蓉瑾看来,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让“数字孪生学校”成为现实。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表示:“‘人工智能+教育’最重要的是数据驱动了大规模因材施教,可以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快乐教育。”
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课堂教学逐渐从依靠经验转向依靠数据,通过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实现“尊重差异、发现差异、利用差异、发展个性”的精准学习。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老师、家长、学生都能基于学习真实情况,精准地去教、去学、去提供辅导,若实现了这一步骤的自动化将是一件伟大的事情,而实现的手段就是人工智能。”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曾经在一场“互联网+教育”专场论坛上提出,人工智能在教育理念中发生价值,其中一个必备条件就是实现在线化,若没有在线,人工智能就没有数据,一切改变无从谈起。作为政府,在支撑教育走向智慧的过程中,应该去拥抱各种尝试、技术、模式,真正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中积极地去享受这些新的技术,并催生新的服务、理念和手段。
“根据学生的形成性评价,由系统推荐个性化的最优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培养学科知识和核心素养,并为最终教育结果负责。”一起教育科技联合创始人肖盾用了这样一句话来描述智慧教育2.0时代的工作目标。
让应用能够交互,让数据能够流通
2020年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教育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在新冠疫情复杂形势的倒逼下更为迅速地驶入快车道。“变革”真正成为“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年度关键词。
经过教育信息化1.0的建设,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程度逐渐跃居世界先进行列。截至2019年底,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已经从2012年的25%提升到98.4%,而多媒体教室的比例,也从不足40%提升到90.2%。
教育部科学教育司司长雷朝滋在多个场合都曾表示,教育信息化2.0的目标是,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从而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并且实现从教育专用资源的开发应用服务向大资源的开发应用服务转变,实现从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转变,实现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
“从1.0到2.0,最大的变化在于从过去的硬件驱动转为应用驱动,从更多是硬件建设转为融合创新阶段,也就是教育信息化从数字化到智慧化的过程。而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价值。”在新华三集团教育系统部总监刘丰看来,从1.0过渡到2.0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打通,原来的应用系统建设都是烟囱式的,要融合创新,第一步就是打通,让应用能够交互,让数据能够流通。
作为北京市东城区未来学校试点,北京市第五中学所有班级教室都已按照智慧教室标准加以改造。一堂课下来,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的时间比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强度,每个学生本节课知识点把握的程度……这些关乎课堂质量评价的数据都可以被实时记录并统计。未来,所有数据最终将汇入东城教育的“数据大脑”。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副主任周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东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数据大脑”是一项关键的基础设施。“数据大脑”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利用智能技术感知、采集和监测教育信息,实时掌握区域、学校和师生发展态势,为区域教育决策、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与服务提供基础能力支撑。
无独有偶,早在2020年初,《海淀区智慧教育2.0行动计划(2019—2022)》就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海淀“智慧教育云中枢”,初步实现适应性的智慧教学、科学化的智慧管理、协作化的智慧教研和个性化的智慧服务。“数据的收集和持续的系统性的监测,能够帮助教育管理者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决策,未雨绸缪。”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郅庭瑾认为,细微琐碎的数据收集过程是基礎,经过一系列技术手段的处理、集成之后,能够使得教育管理系统发生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结构性变革,从而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业内专家分析,从产品层面来看,智慧教育行业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工具、内容、平台各产品类型细分愈加明显,并贯穿教育全流程全场景;从技术创新层面来看,除了应用已经比较充分的AI、大数据,与区块链、云计算等更加底层的技术的结合创新也已开始探索;从智慧教育企业的层面来看,技术服务商、互联网巨头、电信运营商对教育行业的不断加码在进一步推动着新基建技术与教育行业的深度融合,但这种投入能否持续还需看教育业务和教育产品与企业自身业务的结合能否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并从产品效果和技术服务能力上进一步撬动市场。
目前技术的渗透仍然较多地集中在“智育”层面,在未来,技术的渗透如何与德育、体育、美育、劳育融合也是智慧教育企业值得探索的方向,从“建”到“用”,从“教”到“育”,技术带来的创新与变革将持续引领教育行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