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对66岁的台湾人林怀民来说意义非凡,他刚获得了美国舞蹈节艺术终身成就奖的殊荣,11月又迎来“云门舞集”成立40周年庆。林怀民为他创办的这个舞团准备了特殊的“生日礼物”,新作《稻禾》于11月开拔到台东池上,将在稻田里现场演出,林怀民笑道:“为了能在田间表演,田地的主人今年很早就开始插秧、收割,以便腾出演出场地。”
在嘉义长大的林怀民,一直有着深刻的“稻米情结”,他喜欢用稻米的生命轮回比喻人生的起起伏伏。在1994年创作的《流浪者之歌》中,林怀民将三吨半黄金稻谷搬上舞台,这次开拔到池上跳舞,因为池上的稻浪曾让林怀民惊艳。他说:“台湾人都闷坏了,生活紧张、对事情焦虑且无能为力”,而眼前池上呈现的稻浪、天空、云瀑,让林怀民发现身体豁然得以舒展。
编舞前,林怀民先请摄影师在池上蹲点两年,拍下稻米生长过程,但如何通过舞蹈展现大地的情怀,却成了他最伤神的事,“因为大地这位母亲太亲切、太伟大”,最终,林怀民决定将舞蹈还原到原始的泥土、阳光、风、花等元素,通过舞蹈和舞台投影体现人与稻谷的生命平行。
林怀民更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作为世界编舞大师的身份,然鲜有人知道,他是以文学起家的,14岁就发表小说一鸣惊人,22岁出版《蝉》,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北文坛瞩目的作家。林怀民集结近四十年来文字创作的著作《高处眼亮——林怀民舞蹈岁月告白》,让大陆读者得以通过文字了解林怀民在学艺道路上成长、历练的足迹。“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触动年轻人,引发他们创造出新的梦想与憧憬。”林怀民曾感慨,台湾是一个不累积的社会,习惯跟着流行,没有传承。他说:“社会上应该有些东西让年轻人知道何谓‘累积’,也告诉他们,现在头发白的那些人,也年轻过,也做梦,大家要勇敢做梦。”
“云门”的名字来自于《吕氏春秋》,“黄帝时,大容作云门”,相传它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始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如今舞容舞步均已失传,只留下这个美丽的舞作名字。1973年春天,林怀民以“云门”为名,成立了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它也是华语社会的第一个现代舞团。《白蛇传》、《九歌》、《红楼梦》、《水月》、《行草》……近四十年来,云门的舞台上呈现了一百六十五出舞作。古典文学、民间故事、台湾历史、社会现象的衍化发挥,乃至前卫观念的尝试,云门舞码(舞台上表演的舞蹈节目和剧目)丰富精良;多出舞作因受欢迎,一再搬演,成为台湾社会两三代人的共同记忆。
云门是现代舞团,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云门是商业舞团,却有着公益的心。他们的舞,是跳给普通人看的,因此,他们在室外起舞,在田间起舞,在屋檐上起舞……台下是笑眯眯的农民和同样笑眯眯的义工,散场后没留下一张纸屑。林怀民说,即使是在内地的演出,也能做到了这一点。
《高处眼亮》是林怀民近40年舞蹈岁月的告白,文字洗练简洁,道尽他在不同时期的执迷、探索与启蒙。他说自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步上“云门”之路,却振奋了台湾,舞动了世界,成为亚洲杰出的编舞家。光环笼罩着的他,曾经历彷徨、痛苦、挣扎,但在“失足与起步”、“退出与复返”之间,不断跃进向前。
这是一册旧作新编的文集,汇集了林怀民编舞的所思所感,回忆了云门的一路艰辛。我们可以从他“闯荡江湖”四十年的所见、所闻、所思,读到他对艺术的执着、对文明的关切和对传统文化的忧心保护,同时也观照出台湾社会变迁的文化历程。序言中,林怀民坦陈,这本书为“观舞之余的闲暇阅读,回顾台湾文化界一个学艺者的成长足迹”。云门舞动的就是稻米式的乡土和人生。
在嘉义长大的林怀民,一直有着深刻的“稻米情结”,他喜欢用稻米的生命轮回比喻人生的起起伏伏。在1994年创作的《流浪者之歌》中,林怀民将三吨半黄金稻谷搬上舞台,这次开拔到池上跳舞,因为池上的稻浪曾让林怀民惊艳。他说:“台湾人都闷坏了,生活紧张、对事情焦虑且无能为力”,而眼前池上呈现的稻浪、天空、云瀑,让林怀民发现身体豁然得以舒展。
编舞前,林怀民先请摄影师在池上蹲点两年,拍下稻米生长过程,但如何通过舞蹈展现大地的情怀,却成了他最伤神的事,“因为大地这位母亲太亲切、太伟大”,最终,林怀民决定将舞蹈还原到原始的泥土、阳光、风、花等元素,通过舞蹈和舞台投影体现人与稻谷的生命平行。
林怀民更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作为世界编舞大师的身份,然鲜有人知道,他是以文学起家的,14岁就发表小说一鸣惊人,22岁出版《蝉》,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北文坛瞩目的作家。林怀民集结近四十年来文字创作的著作《高处眼亮——林怀民舞蹈岁月告白》,让大陆读者得以通过文字了解林怀民在学艺道路上成长、历练的足迹。“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触动年轻人,引发他们创造出新的梦想与憧憬。”林怀民曾感慨,台湾是一个不累积的社会,习惯跟着流行,没有传承。他说:“社会上应该有些东西让年轻人知道何谓‘累积’,也告诉他们,现在头发白的那些人,也年轻过,也做梦,大家要勇敢做梦。”
“云门”的名字来自于《吕氏春秋》,“黄帝时,大容作云门”,相传它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始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如今舞容舞步均已失传,只留下这个美丽的舞作名字。1973年春天,林怀民以“云门”为名,成立了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它也是华语社会的第一个现代舞团。《白蛇传》、《九歌》、《红楼梦》、《水月》、《行草》……近四十年来,云门的舞台上呈现了一百六十五出舞作。古典文学、民间故事、台湾历史、社会现象的衍化发挥,乃至前卫观念的尝试,云门舞码(舞台上表演的舞蹈节目和剧目)丰富精良;多出舞作因受欢迎,一再搬演,成为台湾社会两三代人的共同记忆。
云门是现代舞团,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云门是商业舞团,却有着公益的心。他们的舞,是跳给普通人看的,因此,他们在室外起舞,在田间起舞,在屋檐上起舞……台下是笑眯眯的农民和同样笑眯眯的义工,散场后没留下一张纸屑。林怀民说,即使是在内地的演出,也能做到了这一点。
《高处眼亮》是林怀民近40年舞蹈岁月的告白,文字洗练简洁,道尽他在不同时期的执迷、探索与启蒙。他说自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步上“云门”之路,却振奋了台湾,舞动了世界,成为亚洲杰出的编舞家。光环笼罩着的他,曾经历彷徨、痛苦、挣扎,但在“失足与起步”、“退出与复返”之间,不断跃进向前。
这是一册旧作新编的文集,汇集了林怀民编舞的所思所感,回忆了云门的一路艰辛。我们可以从他“闯荡江湖”四十年的所见、所闻、所思,读到他对艺术的执着、对文明的关切和对传统文化的忧心保护,同时也观照出台湾社会变迁的文化历程。序言中,林怀民坦陈,这本书为“观舞之余的闲暇阅读,回顾台湾文化界一个学艺者的成长足迹”。云门舞动的就是稻米式的乡土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