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松解巩膜环扎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632411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巩膜环扎术可形成360°永久性的加压嵴,有效消除和缓解玻璃体的牵拉,封闭不易发现的周边部小裂孔,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式~([1]).但巩膜环扎术可导致眼轴增长和近视化改变~([2]),并且存在减少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血流、巩膜坏死、眼球运动障碍等并发症~([3,4])。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视网膜下腔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治疗碘酸钠诱发的变性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Brown-Norway(BN)大鼠120只,分为碘酸钠注射模型组、rMSCs移植治疗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40只大鼠.模型组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碘酸钠建立变性性视网膜病变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注射.通过视网膜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网膜电图(ERG)和组织学方法鉴定视网膜色
期刊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引起老年人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对其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有助于筛选高危人群并指导早期治疗.其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以及遗传危险因素.现就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膳食、AMD候选基因等遗传标记物的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治疗近视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1],其手术后并发症逐渐被人们所认识[2],但是目前对LASIK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报道较少,我们对一组拟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在手术前进行了详细的眼底检查,同时对发现的病变进行了早期干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动眼神经麻痹在临床上表现为麻痹性斜视、复视,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等,常见于头颅外伤、先天畸形、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微血管梗塞后遗症等。
患者男,52岁.因左眼视力急剧下降5 d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009年5月29日弯腰劳动时,突然自觉左眼视物不清、眼花,休息后无缓解;无眼红、眼痛,头痛、恶心等.当地医院给与消炎治疗(具体药物名称不详)未见好转,6月3日来我院眼科就诊并以"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收入院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全身检查:血压120/90mm Hg(1 mm Hg=0.133 kPa);脉搏68次/
患者女,61岁.因右眼视物变形2个月伴视力下降1个月于2008年6月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双眼高度近视,屈光度-12 D;2006年因双眼白内障在外院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手术后视力右眼0.5,左眼0.1。
临床上经常使用硅油作为长期玻璃体腔填充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其密度低于水,对下方视网膜的顶压不足,易在该处形成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比重大于水的全氟化碳液(PFCLs)和部分氟化烷对视网膜具有明显的毒性不适合长期填充眼内[1-4]。
“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同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2010上海”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与《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承办。现就会议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期刊
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发生率为9%~30%[1],这与视网膜增生膜牵引、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PVR)的发展、原发裂孔再开放或新裂孔的产生等因素有关[2].因此,硅油取出术前对眼底进行全面检查,对于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随着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在眼科临床的广泛应用,OCT检查已成为眼底疾病特别是黄斑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