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眼光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x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熱爱是最好的老师。从徕卡M8到海鸥4B再到哈苏,他走上摄影爱好者之路
  
  宋举浦走上摄影之路,并非偶然。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照相机还是稀罕之物时,父亲单位有一台徕卡M3相机。他一接触这个玩艺儿,就爱不释手,向父亲的战友、同事们请教,问这问那,有时还拿这台机子小试一番,使他知道了光圈、快门、顺光、逆光等一些摄影常识。1970年,他入伍来到工程兵某部。当政治机关得知这批新兵中有一个会照相的战士,如获至宝,把他放到团政治处当了一名报道员,还专门给他装备了一架双镜头海鸥4B照相机。有了这架机器,对他来说,真是如鱼得水,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学习热情。他把微薄的津贴费全部用在购买摄影书籍上,开始琢磨影像的色彩、光线、视角、清晰度等。一有机会他就深入连队、哨卡、坑道中去拍摄采访,同时他还利用部队闲置的一个库房建了一个简易暗房,自己照,自己冲洗,还加印一些正片制成幻灯片,配合团里的各项宣传教育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拍摄,他照出了一些官兵训练、学习生活气息浓厚的作品,政治处看到他那份吃苦劲,觉得这些照片还很有点意思,就专门为他举办了首次反映官兵训练生活的摄影图片展。展出后,在官兵中引起了一定反响。作为一名入伍时间不长的新兵,受到这种待遇和这种荣誉,他心里美滋滋的,更加坚定了他要在摄影上有所作为的信念。1974年,他因各项工作成绩突出,直接提干为团里的新闻干事。一名士兵,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提了干,在人生之路上是一个重大转折,而且,还能干上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就更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在那个年代,手表几乎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士兵是没有佩戴手表的经济实力和资格的。不少人提干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块手表戴上。他第一次拿到工资,到底是买块手表,还有买架相机呢?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终于决定买一架海鸥203,从此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他所在的部队驻地高度分散,且多在条件艰苦的山区。他走到哪里就拍到哪里,战士训练、施工的现场、火热的军营等都成了他的拍摄对象。
  
  神枪手是靠“练”出来的,摄影师是靠“走”出来的;军旅摄影家必须置身于军营,始终把镜头对准军营、对准士兵
  
  宋举浦出身于军人之家,自己是一个有30余年军龄的工程兵,对摄影的理解自然而然充满了“军味”。他说神枪手是靠练出来的,光练习瞄准,不进行实弹地拍出巨幅作品《长城长》。这幅作品场面壮观,大气磅礴,画面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蓝天如海,深邃高远;白云如絮,或明或暗,虚幻无比;城墙巍峨挺拔,宛如巨龙蜿蜒崇山之间;暗处的群山,苍松挺立.岩石如磐。作品在国内许多摄影作品展中展出后,广受好评,最近又被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选中,赴美参展。
  在几十年的摄影实践中,他不光是注重技术上的突破,更注重追求独特的摄影风格。他说,摄影艺术创作需要独辟蹊径,但又不能一味地追求独辟蹊径。当长期的实践积累达到一定的高度,自然就会在艺术上升华。这一点,宋举浦感触颇深。以前,宋举浦在摄影上重留影,现在他更讲究影和景的和谐统一,以前,他喜欢用广角,生怕漏一点儿景,现在更讲究围绕要表达的中心进行科学取舍,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镜头,以前,他只照顺光,现在更讲究用捕捉特殊光线来表达某种特殊效果;以前,他重视的是景色、人物和光线,现在更讲究用色温控制作品成色;以前,他喜欢有计划地在预定时间,地点拍摄预定景物,从容地运用摄影器材,尽情地施展各种创作手法,现在更注意抓住瞬间出现且稍纵即逝的场景画面。他认为,好的作品在于发现,有浓厚的艺术修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平凡之中蕴涵的不平凡。
  
  大象无形,艺无止境。大凡成功者,必终身求之而不懈,唯有这样,才能立于艺术之巅
  
  近年来,宋举浦有不少作品见诸于众多刊物,有的被专业机构收录,有的获得全国大奖,有的被选送到国外参展。
  2002年10月,作品《居庸关云台》获中国首届“老相机比赛三等奖”。
  2003年6月,作品《长白山之冬》获第二届“福在中国”全国摄影艺术大赛“壮美山河”篇铜奖;作品《长城长》获“中国当代风光摄影艺术精品”银牌奖。同年8月,他获得“中国优秀摄影家”称号。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全国摄影作品大奖赛中一举获得八个奖项,作品《渡江战役前委作战室内景》获铜奖,《渡江战役前委旧址》等四幅作品获优秀奖,《新四军军部大会堂旧址前石鼓》等三幅作品获入选奖。同年9月,作品《玉泉山》被收入《中华书画宝典》。同年10月,作品《山西恒山悬空寺》被大型画册《中国》收入,作为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国外友人的珍贵礼品。
  2004年1月,《流光溢彩》、《群山滴翠》、《仿古建筑》、《森林水墨画》、《山中石》、《七彩树》、《三叠瀑》等12幅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摄影家作品鉴赏》第一集,《流光溢彩》获得唯一的金奖。
  当一个人把一种精神和追求融入到生命并不懈为之奋斗的时候,就一定能有一番大成就。宋举浦就是如此。30多年来,他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个将军,从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到一名艺术摄影家。在这些个过程中,他穿过茫茫的大漠戈壁,走过浩渺的深山绿水,踏过漫漫的边防,上过遥遥的哨所,从山之巅到河之源,用智慧和汗水,把一种感性的光片转化成理性的思想,把一种追求变成为艺术。一路上他始终用一种先进的文化思想向军营,向士兵,向社会传播着对祖国的深情、对军队的热爱。
  如今,宋举浦虽然已是在摄影界享有盛名的优秀摄影艺术家,也是我军为数不多的将军摄影家之一,但他仍没有懈怠,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依然孜孜以求,对艺术进行不懈的探索和追求。但愿他在艺术的高峰上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沈阳军区某高炮团团长刘斌,绝对是一个硬朗、英武的标准军人形象,他谈古论今浮滔滔不绝,韬略兵书讲起来有板有眼,让人觉得他与其他军人没有什么两样。但他处理问题直来直去的作风,在人情世故面前所表现出的孩子般的单纯,以及在训练场上时常让人下不来台的“较真”劲头、又让你觉得他这个团长有些另类。    去年三月的一天,集团军决定每个师抽一个团进行战斗力综合评估。是时春节刚刚过去,各项工作正在展开,可谓是千头万
期刊
在为人夫的第二年,我便拥有了可爱的女儿——  初为人父的喜悦还未散去,女儿便让我和妻子经历了一场惊吓,那是女儿出生的第二天,她在吃奶时呛着了。看着女儿嘴和鼻子一起喷奶,我和妻子惊呆了,赶紧抱着女儿去了医院。女儿活泼好动,蹒跚学步时,掀翻了学步车,头撞到暖气片上,当医生为女儿缝合伤口时,虽然只有两针,可我的心却疼得要命。  去年9月份,我和妻子鼓足勇气,将只有6岁的女儿送到了学校。开学第一天,妻子便
期刊
★山东枣庄市峄城区人武部严格落实参训民兵的政治教育,通过科学拟制教育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的时效性,确保了参训基干民兵每年集中教育不少于15天。同时,结合训练实际,进行小总结、小讲评、小动员,有效地激发了广大民兵的训练热情。  (梁昌明)  ★连日来,山东省夏津县人武部针对当前出现的“煤、电、油”等资源的供求矛盾,教育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自身做起,养成勤
期刊
山东省有着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是兵员大省,也是军转安置大省,多年来接收转业干部数量一直高居全国之首。1975年以来,全省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24万余人。林廷生说,省委、省政府对军转安置工作高度重视,始终作为事关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  与以往相比,2004年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数量大,全省有7500多名军队干部转业,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二是师团职转业干部比例高,约占总数的1/5,三
期刊
评功评奖:战斗力生成加速器余彦隆  应该说评功评奖是个历史久远的活动  在各个时代,虽然评功评奖的形式、内容不同,但它所固有的本质精神却从未改变。这便是鼓舞士气,激励斗志,提高罕队战斗力。  一次血火交进的战斗、一场泥里水里的抢险、一幕惊心动魄的演练……过后,为及时表彰先进,官兵们都要坐下来评功评奖。而每到半年、年终总结,进行评功评奖工作又是极其自然的事了。  评功评奖?好事啊!但要把好事办好,也
期刊
人生经历有许多不同,留下的回味也不尽一致。军旅生涯已有40多年的我镌刻在记忆深处、令人最难以忘怀的事还是许多发生在士兵身上的平凡而又折射出崇高、感人的一则则故事。  我是1963年底从苏北的一个小村参军来到黄海之滨的。这年冬天,天气似乎出奇的寒冷。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后国民经济恢复期,被装发放少,衣服、鞋子不夠穿,粮食计划供应标准不高,部队生活很艰苦。由于训练强度大,我的鞋子、手套很快就磨破了,手
期刊
“我与‘三个代表’”演讲比赛掌声如潮,小型辩论会上精彩纷呈,学习笔记展板前人头攒动……这是8662部队在团员青年中进行先进性教育的几个片断。    时代潮头的“航标灯”    “三个代表”对团员青年要求太高、离得远了?当然不是。但是开始有部分同志的确是这样想的,由此也产生出诸如与己无关、随大流、无所谓等不正确的认识。思想上的“拦路虎”不搬掉,再好的教育也难奏效。  该部团委乘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东
期刊
9日6:30/9日8:30 北京→哈尔滨(温度26℃—22℃)  严寒改变了整个东北的颜色    我们终于离开了北京。在中国最寒冷的季节,朝着中国东北端,去感受严寒下的边防。  1月9日凌晨6点,移动编辑部一行5人,从北京向首都机场开进。  飞机正点起飞。在天上的感觉,温度把整个东北的颜色都改变了。水以冰和雪的形式覆盏着整个视野。我们看到了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描绘的那种意境。  一个小时后,飞机
期刊
走近沈阳军区某报废武器弹药销毁站这个专门与危险品弹药打交道的特殊群体,记者发现,他们面对退役报废弹药、面对险弹,以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安全、特别重实效和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用智慧和胆量在特殊的战场上,与死神较量,与生命抗争。    拆卸场/平静中暗藏杀机    乱石山下,长长营区一角,一条报废弹药拆卸线类似工厂的流水生产线。但外观上与之不同的是,室外作业区警戒森严,消防车紧停其间,医疗抢救组严阵以待…
期刊
走进阳光明媚的PT(理学疗法,以恢复肢体功能为主)、0T(作业疗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和ST(语言疗法,以恢复语言功能为主)功能康复室,一个个僵硬、失衡的躯体和一张张木讷,幼稚的面孔直扑眼底。曾经,这些患偏瘫、截瘫的病人们也有着或炫目或温馨的人生,有过属于自己的快乐。他们有的是叱咤风云的将军,有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华裔外科整形博士,有知名的专家,还有运动名将、花季少女、慈爱的母亲……仅仅瞬间,脑出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