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考中对古代词的考查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在实际的复习教学中,存在着重套路轻阅读、重技法轻理解的现象。古代诗词阅读的复习教学中,应该复习什么、怎么复习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回归诗词本身,梳理课程标准,分析、理解并抓住新高考古代诗词阅读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新高考;古代诗词阅读;核心素养
关于新高考的古诗词阅读,考什么?怎么考?我们该如何复习?这个问题有不少名师、专家、大家都有珠玉之谈。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一线教师,仍然有不少困惑。笔者在组织高三复习时,尝试通过“我的读诗碎语”这一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热情,抓住新高考古诗词阅读的核心素养这条主线,以积累、翻译和诵读作为具体抓手,提升学生古诗词阅读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新高考考什么样的诗歌?
高考考什么样的诗歌?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有从时代、体裁上来总结的,也有从作者角度总结的,还有从主题内涵上总结的。这些总结对我们的复习固然都有一定的启示,但都还停留在现象的总结上。笔者认为,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来认识高考古诗词考查的选材问题。
什么是“根本上的认识”?就是综合不同角度,高度归纳提炼出历年高考古诗词选材的共同的、本质的特点,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现象。我们可能都没有特别在意,其实在以往的语文《考试大纲》中对于古诗文阅读有一个总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针对“浅易”这一点,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在《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古代诗文“浅易”标准释析》中提炼了如下几个维度:第一,在语法结构上,具有一般的规律性;第二,在词汇运用上,具有普遍性;第三,在选文内容上,以叙事、写景、抒情以及一般说理等形式为主;第四,在涉及范围上,“浅易的古代诗文”必须具备独立性,也就是说它与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不能太过紧密,要少用典故,学生无须在阅读之前首先了解过于复杂的背景材料或逐个理解出现的许多历史事件与历史故事;第五,在整体风格上,都是典范的文言文或诗词作品,通过认真学习和诵读教材上的经典课文,可以形成整体的认知,并且比较容易进行相应的拓展。
有必要指出的是,高考中的选文与平时教学(比如教材)的选文标准是不同的。张开认为,教材中的经典篇章,有些不能放在“浅易”这一标准下,比如《陈情表》《滕王阁序》,首先,两篇文章都是骈文,在语法结构、词汇运用上都不具有普遍性;并且,两篇文章中涉及到的典章、制度、典故较多,对学生的背景知识要求较高;最后,两篇文章整体风格与学生比较熟悉的先秦散文、史汉列传和唐宋散文不一样。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这两篇文章是不合适的,但是将它们列入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参考资料的辅助下,学生有条件、有能力读懂这类文章,并且能够通过这类文章的学习,提升他们阅读古代诗文的素养。
但是,高考中“古诗文阅读”在阅读量、阅读时间、阅读环境方面有着严格的限制,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条件下运用已有知识完成规定动作,切不可因为古诗文中某些 “艰深”点而影响考试测量的公平性,因此考试过程中的古诗文必须符合 “浅易”的标準。
不妨以今年的新高考全国Ⅰ卷为例,来看看何为“浅易”,命题人在选材和注解中是如何把握“浅易”这一标准的。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集会。
首先是标题“寄江州白司马”,“寄”的用法很典型,在诗歌标题中比较常见。“江州白司马”的注释就颇为耐人寻味了。一方面,这涉及诗歌的写作背景,对准确解读诗歌有重要作用,为了不给考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命题者在注释中明确地指出是白居易,但却很简练,虽也可以再加一句“此时谪居江州”,而命题人也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因为这样既保证学生能明确诗歌背景,同时又制造了阅读差异,具有关联发散思维的考生一下子就会调动《琵琶行》的积累,知道此时白居易被贬、仕途失意的处境。带着这个大背景,就会深刻地理解诗歌为什么会写到“离鸿”“望阙天遥病鹤孤”“雨花社”“青云依旧”。正文中没有生僻的字词和典故,对学生可能有理解困难的几处字词和专有名词,命题人都加了注释,比如“惠远”“莫谩”“雨花社”。除此以外,其他还有几处,虽然也不容易理解,但命题人却未加注释,为什么?因为有的是课内的迁移,有的是基本的、典型的文言词汇和句法,既符合“浅易”的标准,同时又能体现学生个体语文素养的高低,比如“湓浦”“岁晏”“望阙”“拘牵”“青云”等。整体来说,这首诗从体裁、题材还有具体的艺术表达上来看,都高度吻合一个普通高中生平时的阅读背景,对语文素养基本合格的考生而言,在考场上大致读懂这首诗,难度不大。
其他比如今年新高考全国卷Ⅱ的《示儿子》(陆游)、去年的《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赠赵伯鱼(节选)》(韩驹),再往前推全国卷的诗词,很显然都符合“浅易”的标准。
所以,新高考考什么样的诗歌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浅易”这一标准,结合历年高考真题的选材,结合学生训练答题情况,不断研究,整理归纳,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指导教学。在平时训练和考试中选择典型的篇目和题目,提高复习效率。
二、我们复习什么?
本着“浅易”的标准,高考在选文上不会故意为难考生,为了保证考试的效度、区分度和公正度,在古诗文阅读这个板块考查的是学生真实的诗歌解读能力。在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中,对于适用于高校招生录取考试的水平描述是:“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做出自己的评论。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仔细解读这段话,就会发现其实几乎所有的考试题型都被涵盖在其中,高考需要考生具备的阅读理解的能力也都明确地表述出来了,我们在高考备考中,应该要多关注这段表述中的核心能力。 虽然古诗词阅读的选文“浅易”,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失分严重,其原因复杂多样。其中自然有答题不规范、机械套用、牵强附会、思路混乱等,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没有真正读懂诗词文本,他们不具备古诗词阅读的“核心素养”。
要追问这个“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不妨先弄清楚学生为什么连 “浅易”的诗词文本都读不懂。笔者从“三文”,即文字层面、文学层面和文化层面来分析。
文字层面,即从诗句浅层意思上读懂读通。学生碰到的首要问题是个别难解的字词。从上文分析的今年的新高考真题来看,字词层面的难度其实并不大,少数几个疑难字词命题人都给出了注释,没有注释的,也是应知应会的内容,比如“岁晏”“望阙”,能够考查学生的词汇基本功。文字层面比较困难的更突出的还是一些特殊的活用、句法,比如对偶句、省略句、倒装句等,读不懂这些,很可能就会在理解上出错,进而使答题受到影响。比如2017年全国卷Ⅰ考查的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暖吹轻”就是省略的句法,空气和暖,微风轻吹。“席群英”的“席”就是名词作动词,整个句子又是倒装句,众多英豪席坐在清晨广阔的庭院中。颔联是省略的比喻句,并且上下句基本对仗,断句节奏上也是一致的,“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上句说考场上没有一点喧哗之声,考生们就像行军的战士一样,口衔枚签,非常安静,气氛严肃紧张;下句说落笔声像春蚕食叶一样,也是形容考场的安静。选择题中B选项说“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如果考生能在考上读懂这一联的对偶、比喻,就会明确判断出选项理解上的偏差。所以,平时在复习时,对于典型的字词句法,我们应该带着学生细细地读,细细地体会,总结规律,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读懂“诗家语”。关于此,王力的《诗词格律》,王锳的《诗词曲语辞例释》《古典诗词特殊句法举隅》等书中都有说明。
文学层面,主要是古典诗词的一些典型的意象体系、构思艺术和意脉流转等。意象体系是我们比较关注因此也比较熟悉的一块,比如“柳”“月”“草”等,还有一些常见的应知应会的典故,比如“庄生梦蝶”“杜鹃啼血”等。笔者着重谈一谈后面两块。首先构思艺术上,比如伤春悲秋、落花流水的背后常常是深层次的生命的感慨;比如男女爱情的缠绵悱恻、悲欢离愁背后往往是君臣遇合的种种如意或失意;又比如托物言志、虚实变化等……这些我们在学习唐宋诗词时,都可以结合经典篇目带着学生加以体会,并整理归纳,比如《离骚》《琵琶行》《菩萨蛮》《水龙吟·杨花》等等,去年各省市的模拟卷中有一首考查了双关的手法。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①
杜甫
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②。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③。
【注】①严公:指严武,曾写《寄题杜二锦江野亭》,邀请杜甫出仕做官,其尾联为“兴发会能驰骏马,终当直到使君滩”。杜甫时居使君滩附近。②钓锦江鱼:化用东汉严光隐居富春江垂钓的典故。③语出屈原《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这首诗的主观题问:“作为一首酬答诗,本诗尾联针对严诗尾联,运用双关巧妙回复。请简要分折。”考生审题首先需要知道“酬答诗”的意思,在古人诗词创作中,酬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创作形式,有时也叫做“赠答”“奉酬”“唱和”。2020年全国卷Ⅰ考查的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就是一首典型的酬答诗。从构思艺术上看,酬答诗的多首作品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会有密切的关系,比如用韵相同,并且内容上有互相呼应的之处。本题的设问,其实就是在这一构思艺术的大前提下提出的。接下来,考生需要仔细解读注释,读懂严武的尾联,严武说我将要到使君滩来拜访你,请你出仕做官。然后考生要回到杜甫的尾联,读懂其中的“诗家语”,比如前后两句主语的省略,都是“我”诗人自己,前句以“旌麾”借代严武,“我”很惭愧,劳驾您从城中赶到使君滩,但是家里周围长满茅草,连条小路都没有,“我”得先打理打理。这是句子表层表达出来的意思,是在欢迎、迎接严武的光临。但是,古诗词的表情达意往往是容量非常大的,我们必须要透过文字的表层,从文学层面读懂杜甫背后的巧妙构思,首先用“枉沐”等词表达出对严武的敬意,这是酬答诗中常见的一种客套口吻,也是一种礼节;其次“草茅无径”也侧面表现出杜甫居住使君滩时的孤寂处境;最后巧妙化用屈原的《卜居》,将《卜居》中的意思含蓄地蕴藏其中:我宁愿诛锄茅草努力耕作呢,还是和达官贵人交往来追求自己的名声呢?这里的选择疑问句,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杜甫这里借用语意的双关,表达了自己对严武的委婉拒绝。
文学层面,还要特别强调诗歌的意脉,或者叫理路。也就是一首诗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后的句子之间怎么关联流转的。通俗地说就是“起承转合”,但其实这四个字并不足以概括诗歌的结构脉络。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加以探索研究。比如2019年全国卷Ⅰ的《题许道宁画》。
题许道宁画①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这首诗整体阅读难度不大,很适合我们来揣摩诗歌意脉的流转。要梳理意脉,首先必须关注标题,古诗词的标题往往包含了创作的背景,对解读文本有重要的作用。从这首诗的标题可知,这是首题画诗。题画诗在古代很常见,比如我们很熟悉的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从文学层面的构思艺术上来看,题画诗或描写画面内容,或评论画家技艺、画面内容,或描写议论融为一炉。有的还会借题发挥,写到画家的人品遭遇,写到自己的人生感慨。但终归是要扣住画来写的。所以首联两句,就是直接描写画面内容,从“满眼”“苍然”可知画面是开阔雄浑苍劲有力的。第二联,可以接着首联继续描写其他内容,但诗人却跳了出来,写出两句非常动人的句子,这就显示出作者的高明,诗思的灵动,看到画上满眼的江水、苍然的山峰,作者不禁想到一直以来的“游目骋怀”的“万里意”,回头再看眼前的这幅画,作者又不禁惊叹画家已经在画幅间把自己的“万里意”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画”→“自己”→“画”,这就是前两联诗歌意脉的流转,与一般的题画诗不同,但又很自然。把握到这个思路,就知道“一窗间”并不是寫现实中真实的窗户,而是一个比喻句,这是“诗家语”,是一个借喻。这一联是对画家艺术成就的高度的赞美。这道题的C选项说“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很显然就错了。接下来颈联,诗人在首联整体感知的苍劲开阔之上,抓住“木”和“云”进行了细节的描写,通过“含晚”“不还”将物象人格化,诗意在颔联“万里意”的基础上又拓深了一层,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尾联,再次跳出画面,进行总结评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全诗由整体到细节,由画面到欣赏者的观感,诗意不断加深,引人入胜。“画”→“自己”→“画”→“自己”,写自己是为了写画,写画又是像在写自己,富有哲思,耐人寻味。所以古诗词中,不管如何起承转合,不管意脉如何流转,始终有一个中心点,而标题就是这个中心,诗人自己的情志就是这个中心。关于诗词意脉、理路的分析,可以参看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他们对诗词意脉结构的分析较为透彻。 最后简单说一说文化层面,主要是诗歌中涉及到的一些常识,对于理解一首诗歌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常识看起来似乎可有可无,但在关键点上,少他不得。比如2020年新高考卷Ⅰ考查的杜甫的《赠别郑炼赴襄阳》。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这首诗主观题问:“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从注释中,考生可以得知岘首是在襄阳,聪明的学生可能会从诗歌构思艺术中的虚实结合来解读,两个不同时空的句子放在一起,很多时候是一虚一实,比如课本里《燕歌行》“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这样的阅读积累调动起来后,考生就会知道这里峨眉和岘首两山,是在间接地写两人分别在即的不舍。从文化层面来看,考生应该要具备简单的常识,比如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曾经有过流寓巴蜀的经历,而峨眉山就是蜀地的名胜。这一背景知识的支撑,会帮助考生在答题更加坚定、快速地理清思路,表达观点。
综上,笔者试着对古诗词阅读的核心素养做一个概括:文字层面(字词、活用、句法),文学层面(意象体系、构思艺术、意脉流转),文化层面(背景知识)。
三、怎么推动复习?
对教师而言,从平时教学到高考复习教学,古代诗词阅读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往往都不如小说、散文教学那样清晰、明确。教会学生读懂小说或散文,虽然也有难度,但并非“无迹可求”;教会学生读懂古代诗词,则会常常引发“蜀道难”的叹息。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重套路轻阅读、重技法轻理解的现象比较普遍,更有甚者,因为古代诗词阅读的复习收效微小,而直接忽视甚至无视。这种追求“速成”的表面功夫和“不作为”的消极态度,很难提高学生古代诗词阅读的能力。
围绕学生在诗词理解上的难点或者“核心素养”,在复习中可以对症下药,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重点突破。可以用一个项目化的教学活动来驱动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学习,笔者把这个项目叫做“我的读诗碎语”。这个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年的古诗词复习,将其中典型的篇目、自己喜欢的篇目加以整理,整理时首先抄录原文,第二需要就“三文”层面进行注解说明,第三要全诗翻译。经年累月,就会有一定的量了,这个本子既是诗词复习的重要参考,用于早读的诵读巩固,也是平时作文中素材积累,更是自己喜欢的篇目的集中,做起来也是一个享受。
1.积累是重点:整理知识,领悟规律
古诗词与现代人的生活有着较大的距离,高中生要独立读懂古诗词与独立读懂一篇小说的难度显然不同。这里首先有许多知识性的东西,需要学习吸收,进一步的要将知识梳理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比如字词释意、特殊句法、意象体系,这些就是知识性的内容,是必须扎扎实实一篇篇地读、练、讲、积,才能达到一定水平,没有捷径可走。课堂上教师首先要突出重点,不需要面面俱到,应把有价值的、典型的点凸显出来,引起学生的关注。课后学生进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
2.翻译是基础:落到实处,抓住根本
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做诗词题,其实自己根本都没办法把诗词文本的大意说清楚。大部分学生亟需攻克的难点也就在这里。所以,笔者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做题前要先逐句笔头在文本边上翻译大意。翻译诗歌,虽然有点破坏古诗词特有的美感,但是从训练读诗的基本功角度来看,是很有必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典型的作品,翻译是需要有两遍的,首要是准确。第二遍翻译就是在“我的读诗碎语”本上,这一边的要求更高,在准确的基础上,要注意表达的优美,并尽可能译出原作的诗意。
3.诵读是巩固:培养语感,内化诗思
古诗词的学习,最终还要通过诵读来内化吸收。古诗词特有的语感、诗思,是需要在诵读、涵泳中,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思维、灵魂和生命的。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在早读课上要提高效率,要把“我的读诗碎语”本上的内容反复诵读体会。其实,高三的早读课,大有可为,笔者在第一学期期中前,会利用早读课逐篇将背诵篇目过关,大部分学生经过这一环节可以达标。期中后就是重点关注还有问题的学生,让他们互相出题互相督促,最后一個时间节点就是第一学期期末。事实上,到期末,绝大部分都能达标,只有极个别难以完成。
四、结语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缜密”一品有句云:“要路愈远,幽行为迟。”后人注释说:“路为紧要之路,则愈远而愈不可疏”,“行为幽邃之行,则为景甚多,由之者必为之迟行,而仔细赏玩”。新高考就是一条“要路”,于学生、于老师、于学校、于国家都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要严谨缜密,不可有丝毫疏忽。同时,新高考也是一次“幽行”,在行进求索之路上,我们也需要不急不忙、从容赏玩的定力和细腻。面对新高考,愿彼此切磋琢磨,探索共进!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高级中学]
关键词 新高考;古代诗词阅读;核心素养
关于新高考的古诗词阅读,考什么?怎么考?我们该如何复习?这个问题有不少名师、专家、大家都有珠玉之谈。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一线教师,仍然有不少困惑。笔者在组织高三复习时,尝试通过“我的读诗碎语”这一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热情,抓住新高考古诗词阅读的核心素养这条主线,以积累、翻译和诵读作为具体抓手,提升学生古诗词阅读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新高考考什么样的诗歌?
高考考什么样的诗歌?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有从时代、体裁上来总结的,也有从作者角度总结的,还有从主题内涵上总结的。这些总结对我们的复习固然都有一定的启示,但都还停留在现象的总结上。笔者认为,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来认识高考古诗词考查的选材问题。
什么是“根本上的认识”?就是综合不同角度,高度归纳提炼出历年高考古诗词选材的共同的、本质的特点,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现象。我们可能都没有特别在意,其实在以往的语文《考试大纲》中对于古诗文阅读有一个总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针对“浅易”这一点,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在《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古代诗文“浅易”标准释析》中提炼了如下几个维度:第一,在语法结构上,具有一般的规律性;第二,在词汇运用上,具有普遍性;第三,在选文内容上,以叙事、写景、抒情以及一般说理等形式为主;第四,在涉及范围上,“浅易的古代诗文”必须具备独立性,也就是说它与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不能太过紧密,要少用典故,学生无须在阅读之前首先了解过于复杂的背景材料或逐个理解出现的许多历史事件与历史故事;第五,在整体风格上,都是典范的文言文或诗词作品,通过认真学习和诵读教材上的经典课文,可以形成整体的认知,并且比较容易进行相应的拓展。
有必要指出的是,高考中的选文与平时教学(比如教材)的选文标准是不同的。张开认为,教材中的经典篇章,有些不能放在“浅易”这一标准下,比如《陈情表》《滕王阁序》,首先,两篇文章都是骈文,在语法结构、词汇运用上都不具有普遍性;并且,两篇文章中涉及到的典章、制度、典故较多,对学生的背景知识要求较高;最后,两篇文章整体风格与学生比较熟悉的先秦散文、史汉列传和唐宋散文不一样。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这两篇文章是不合适的,但是将它们列入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参考资料的辅助下,学生有条件、有能力读懂这类文章,并且能够通过这类文章的学习,提升他们阅读古代诗文的素养。
但是,高考中“古诗文阅读”在阅读量、阅读时间、阅读环境方面有着严格的限制,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条件下运用已有知识完成规定动作,切不可因为古诗文中某些 “艰深”点而影响考试测量的公平性,因此考试过程中的古诗文必须符合 “浅易”的标準。
不妨以今年的新高考全国Ⅰ卷为例,来看看何为“浅易”,命题人在选材和注解中是如何把握“浅易”这一标准的。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集会。
首先是标题“寄江州白司马”,“寄”的用法很典型,在诗歌标题中比较常见。“江州白司马”的注释就颇为耐人寻味了。一方面,这涉及诗歌的写作背景,对准确解读诗歌有重要作用,为了不给考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命题者在注释中明确地指出是白居易,但却很简练,虽也可以再加一句“此时谪居江州”,而命题人也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因为这样既保证学生能明确诗歌背景,同时又制造了阅读差异,具有关联发散思维的考生一下子就会调动《琵琶行》的积累,知道此时白居易被贬、仕途失意的处境。带着这个大背景,就会深刻地理解诗歌为什么会写到“离鸿”“望阙天遥病鹤孤”“雨花社”“青云依旧”。正文中没有生僻的字词和典故,对学生可能有理解困难的几处字词和专有名词,命题人都加了注释,比如“惠远”“莫谩”“雨花社”。除此以外,其他还有几处,虽然也不容易理解,但命题人却未加注释,为什么?因为有的是课内的迁移,有的是基本的、典型的文言词汇和句法,既符合“浅易”的标准,同时又能体现学生个体语文素养的高低,比如“湓浦”“岁晏”“望阙”“拘牵”“青云”等。整体来说,这首诗从体裁、题材还有具体的艺术表达上来看,都高度吻合一个普通高中生平时的阅读背景,对语文素养基本合格的考生而言,在考场上大致读懂这首诗,难度不大。
其他比如今年新高考全国卷Ⅱ的《示儿子》(陆游)、去年的《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赠赵伯鱼(节选)》(韩驹),再往前推全国卷的诗词,很显然都符合“浅易”的标准。
所以,新高考考什么样的诗歌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浅易”这一标准,结合历年高考真题的选材,结合学生训练答题情况,不断研究,整理归纳,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指导教学。在平时训练和考试中选择典型的篇目和题目,提高复习效率。
二、我们复习什么?
本着“浅易”的标准,高考在选文上不会故意为难考生,为了保证考试的效度、区分度和公正度,在古诗文阅读这个板块考查的是学生真实的诗歌解读能力。在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中,对于适用于高校招生录取考试的水平描述是:“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做出自己的评论。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仔细解读这段话,就会发现其实几乎所有的考试题型都被涵盖在其中,高考需要考生具备的阅读理解的能力也都明确地表述出来了,我们在高考备考中,应该要多关注这段表述中的核心能力。 虽然古诗词阅读的选文“浅易”,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失分严重,其原因复杂多样。其中自然有答题不规范、机械套用、牵强附会、思路混乱等,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没有真正读懂诗词文本,他们不具备古诗词阅读的“核心素养”。
要追问这个“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不妨先弄清楚学生为什么连 “浅易”的诗词文本都读不懂。笔者从“三文”,即文字层面、文学层面和文化层面来分析。
文字层面,即从诗句浅层意思上读懂读通。学生碰到的首要问题是个别难解的字词。从上文分析的今年的新高考真题来看,字词层面的难度其实并不大,少数几个疑难字词命题人都给出了注释,没有注释的,也是应知应会的内容,比如“岁晏”“望阙”,能够考查学生的词汇基本功。文字层面比较困难的更突出的还是一些特殊的活用、句法,比如对偶句、省略句、倒装句等,读不懂这些,很可能就会在理解上出错,进而使答题受到影响。比如2017年全国卷Ⅰ考查的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暖吹轻”就是省略的句法,空气和暖,微风轻吹。“席群英”的“席”就是名词作动词,整个句子又是倒装句,众多英豪席坐在清晨广阔的庭院中。颔联是省略的比喻句,并且上下句基本对仗,断句节奏上也是一致的,“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上句说考场上没有一点喧哗之声,考生们就像行军的战士一样,口衔枚签,非常安静,气氛严肃紧张;下句说落笔声像春蚕食叶一样,也是形容考场的安静。选择题中B选项说“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如果考生能在考上读懂这一联的对偶、比喻,就会明确判断出选项理解上的偏差。所以,平时在复习时,对于典型的字词句法,我们应该带着学生细细地读,细细地体会,总结规律,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读懂“诗家语”。关于此,王力的《诗词格律》,王锳的《诗词曲语辞例释》《古典诗词特殊句法举隅》等书中都有说明。
文学层面,主要是古典诗词的一些典型的意象体系、构思艺术和意脉流转等。意象体系是我们比较关注因此也比较熟悉的一块,比如“柳”“月”“草”等,还有一些常见的应知应会的典故,比如“庄生梦蝶”“杜鹃啼血”等。笔者着重谈一谈后面两块。首先构思艺术上,比如伤春悲秋、落花流水的背后常常是深层次的生命的感慨;比如男女爱情的缠绵悱恻、悲欢离愁背后往往是君臣遇合的种种如意或失意;又比如托物言志、虚实变化等……这些我们在学习唐宋诗词时,都可以结合经典篇目带着学生加以体会,并整理归纳,比如《离骚》《琵琶行》《菩萨蛮》《水龙吟·杨花》等等,去年各省市的模拟卷中有一首考查了双关的手法。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①
杜甫
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②。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③。
【注】①严公:指严武,曾写《寄题杜二锦江野亭》,邀请杜甫出仕做官,其尾联为“兴发会能驰骏马,终当直到使君滩”。杜甫时居使君滩附近。②钓锦江鱼:化用东汉严光隐居富春江垂钓的典故。③语出屈原《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这首诗的主观题问:“作为一首酬答诗,本诗尾联针对严诗尾联,运用双关巧妙回复。请简要分折。”考生审题首先需要知道“酬答诗”的意思,在古人诗词创作中,酬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创作形式,有时也叫做“赠答”“奉酬”“唱和”。2020年全国卷Ⅰ考查的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就是一首典型的酬答诗。从构思艺术上看,酬答诗的多首作品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会有密切的关系,比如用韵相同,并且内容上有互相呼应的之处。本题的设问,其实就是在这一构思艺术的大前提下提出的。接下来,考生需要仔细解读注释,读懂严武的尾联,严武说我将要到使君滩来拜访你,请你出仕做官。然后考生要回到杜甫的尾联,读懂其中的“诗家语”,比如前后两句主语的省略,都是“我”诗人自己,前句以“旌麾”借代严武,“我”很惭愧,劳驾您从城中赶到使君滩,但是家里周围长满茅草,连条小路都没有,“我”得先打理打理。这是句子表层表达出来的意思,是在欢迎、迎接严武的光临。但是,古诗词的表情达意往往是容量非常大的,我们必须要透过文字的表层,从文学层面读懂杜甫背后的巧妙构思,首先用“枉沐”等词表达出对严武的敬意,这是酬答诗中常见的一种客套口吻,也是一种礼节;其次“草茅无径”也侧面表现出杜甫居住使君滩时的孤寂处境;最后巧妙化用屈原的《卜居》,将《卜居》中的意思含蓄地蕴藏其中:我宁愿诛锄茅草努力耕作呢,还是和达官贵人交往来追求自己的名声呢?这里的选择疑问句,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杜甫这里借用语意的双关,表达了自己对严武的委婉拒绝。
文学层面,还要特别强调诗歌的意脉,或者叫理路。也就是一首诗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后的句子之间怎么关联流转的。通俗地说就是“起承转合”,但其实这四个字并不足以概括诗歌的结构脉络。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加以探索研究。比如2019年全国卷Ⅰ的《题许道宁画》。
题许道宁画①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这首诗整体阅读难度不大,很适合我们来揣摩诗歌意脉的流转。要梳理意脉,首先必须关注标题,古诗词的标题往往包含了创作的背景,对解读文本有重要的作用。从这首诗的标题可知,这是首题画诗。题画诗在古代很常见,比如我们很熟悉的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从文学层面的构思艺术上来看,题画诗或描写画面内容,或评论画家技艺、画面内容,或描写议论融为一炉。有的还会借题发挥,写到画家的人品遭遇,写到自己的人生感慨。但终归是要扣住画来写的。所以首联两句,就是直接描写画面内容,从“满眼”“苍然”可知画面是开阔雄浑苍劲有力的。第二联,可以接着首联继续描写其他内容,但诗人却跳了出来,写出两句非常动人的句子,这就显示出作者的高明,诗思的灵动,看到画上满眼的江水、苍然的山峰,作者不禁想到一直以来的“游目骋怀”的“万里意”,回头再看眼前的这幅画,作者又不禁惊叹画家已经在画幅间把自己的“万里意”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画”→“自己”→“画”,这就是前两联诗歌意脉的流转,与一般的题画诗不同,但又很自然。把握到这个思路,就知道“一窗间”并不是寫现实中真实的窗户,而是一个比喻句,这是“诗家语”,是一个借喻。这一联是对画家艺术成就的高度的赞美。这道题的C选项说“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很显然就错了。接下来颈联,诗人在首联整体感知的苍劲开阔之上,抓住“木”和“云”进行了细节的描写,通过“含晚”“不还”将物象人格化,诗意在颔联“万里意”的基础上又拓深了一层,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尾联,再次跳出画面,进行总结评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全诗由整体到细节,由画面到欣赏者的观感,诗意不断加深,引人入胜。“画”→“自己”→“画”→“自己”,写自己是为了写画,写画又是像在写自己,富有哲思,耐人寻味。所以古诗词中,不管如何起承转合,不管意脉如何流转,始终有一个中心点,而标题就是这个中心,诗人自己的情志就是这个中心。关于诗词意脉、理路的分析,可以参看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他们对诗词意脉结构的分析较为透彻。 最后简单说一说文化层面,主要是诗歌中涉及到的一些常识,对于理解一首诗歌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常识看起来似乎可有可无,但在关键点上,少他不得。比如2020年新高考卷Ⅰ考查的杜甫的《赠别郑炼赴襄阳》。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这首诗主观题问:“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从注释中,考生可以得知岘首是在襄阳,聪明的学生可能会从诗歌构思艺术中的虚实结合来解读,两个不同时空的句子放在一起,很多时候是一虚一实,比如课本里《燕歌行》“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这样的阅读积累调动起来后,考生就会知道这里峨眉和岘首两山,是在间接地写两人分别在即的不舍。从文化层面来看,考生应该要具备简单的常识,比如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曾经有过流寓巴蜀的经历,而峨眉山就是蜀地的名胜。这一背景知识的支撑,会帮助考生在答题更加坚定、快速地理清思路,表达观点。
综上,笔者试着对古诗词阅读的核心素养做一个概括:文字层面(字词、活用、句法),文学层面(意象体系、构思艺术、意脉流转),文化层面(背景知识)。
三、怎么推动复习?
对教师而言,从平时教学到高考复习教学,古代诗词阅读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往往都不如小说、散文教学那样清晰、明确。教会学生读懂小说或散文,虽然也有难度,但并非“无迹可求”;教会学生读懂古代诗词,则会常常引发“蜀道难”的叹息。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重套路轻阅读、重技法轻理解的现象比较普遍,更有甚者,因为古代诗词阅读的复习收效微小,而直接忽视甚至无视。这种追求“速成”的表面功夫和“不作为”的消极态度,很难提高学生古代诗词阅读的能力。
围绕学生在诗词理解上的难点或者“核心素养”,在复习中可以对症下药,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重点突破。可以用一个项目化的教学活动来驱动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学习,笔者把这个项目叫做“我的读诗碎语”。这个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年的古诗词复习,将其中典型的篇目、自己喜欢的篇目加以整理,整理时首先抄录原文,第二需要就“三文”层面进行注解说明,第三要全诗翻译。经年累月,就会有一定的量了,这个本子既是诗词复习的重要参考,用于早读的诵读巩固,也是平时作文中素材积累,更是自己喜欢的篇目的集中,做起来也是一个享受。
1.积累是重点:整理知识,领悟规律
古诗词与现代人的生活有着较大的距离,高中生要独立读懂古诗词与独立读懂一篇小说的难度显然不同。这里首先有许多知识性的东西,需要学习吸收,进一步的要将知识梳理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比如字词释意、特殊句法、意象体系,这些就是知识性的内容,是必须扎扎实实一篇篇地读、练、讲、积,才能达到一定水平,没有捷径可走。课堂上教师首先要突出重点,不需要面面俱到,应把有价值的、典型的点凸显出来,引起学生的关注。课后学生进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
2.翻译是基础:落到实处,抓住根本
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做诗词题,其实自己根本都没办法把诗词文本的大意说清楚。大部分学生亟需攻克的难点也就在这里。所以,笔者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做题前要先逐句笔头在文本边上翻译大意。翻译诗歌,虽然有点破坏古诗词特有的美感,但是从训练读诗的基本功角度来看,是很有必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典型的作品,翻译是需要有两遍的,首要是准确。第二遍翻译就是在“我的读诗碎语”本上,这一边的要求更高,在准确的基础上,要注意表达的优美,并尽可能译出原作的诗意。
3.诵读是巩固:培养语感,内化诗思
古诗词的学习,最终还要通过诵读来内化吸收。古诗词特有的语感、诗思,是需要在诵读、涵泳中,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思维、灵魂和生命的。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在早读课上要提高效率,要把“我的读诗碎语”本上的内容反复诵读体会。其实,高三的早读课,大有可为,笔者在第一学期期中前,会利用早读课逐篇将背诵篇目过关,大部分学生经过这一环节可以达标。期中后就是重点关注还有问题的学生,让他们互相出题互相督促,最后一個时间节点就是第一学期期末。事实上,到期末,绝大部分都能达标,只有极个别难以完成。
四、结语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缜密”一品有句云:“要路愈远,幽行为迟。”后人注释说:“路为紧要之路,则愈远而愈不可疏”,“行为幽邃之行,则为景甚多,由之者必为之迟行,而仔细赏玩”。新高考就是一条“要路”,于学生、于老师、于学校、于国家都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要严谨缜密,不可有丝毫疏忽。同时,新高考也是一次“幽行”,在行进求索之路上,我们也需要不急不忙、从容赏玩的定力和细腻。面对新高考,愿彼此切磋琢磨,探索共进!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