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师既要具有精深的数学专业知识,吃透教材,又要钻研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研究学生学习中的情感因素,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与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数学能力是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的自我观念的培养略谈看法。
数学学习中的自我观念,是指学生在理智的主导下,带有自我强化倾向的情感。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数学学习价值的认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在中专学校中,部分学生的自我观念已初步形成,初步表现出心理的稳定性,能自觉控制不良的情绪和习惯。但是,仍有少数学生的自我观念仍处于幼稚阶段,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家长的抱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叫不学,不看不学,一点主动性也没有。”可见,某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消极被动,对学习价值的认识肤浅。其次是教师的“气愤”。在批改作业中,老师常发现雷同错误或“低级” 错误,学生抄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三,很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兴趣和毅力,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和爱好(如某项体育活动、游戏、网络等)则“痴迷”其中。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建立和增强自我观念、培养积极的情感,显得非常必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念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使学生充分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
中专数学教学大纲强调,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对数学学习价值的认识,决定了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自我强化意向的强烈程度、学习的责任感和对困难的心理承受程度。只有让其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利用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专数学教材在各章的章头图或阅读材料中,提供了一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还安排了大量体现数学广泛应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
通过这样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应用题的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就会有较强的自觉性和强烈的学习责任感,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
数学学习对学生前途的影响重大。一位数学家说过:“数学是科学的女王,数学也是科学的仆人”。在这句话中,“女王”与“仆人”尊卑悬殊,但却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即数学是科学中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工具。學好作为基础部分的数学知识,不仅对于提高学生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其他专业课程,有很大帮助,对于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深造,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困难时的主动程度和自信程度。
1.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前苏联教育家奥加涅相说:“数学教学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能保持和发展”。教师应在学生多样性兴趣特点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某种兴趣因素,开辟出多样化的激趣途径,使之成为学习数学的动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心理的多样性特点,应注意以下五方面:对起始课、新授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堂类型采取不同的激趣方法;针对导入新课、新知识传授、小结巩固等教学环节,创设不同的激趣情景;针对数学的不同分支,采取不同的激趣形式(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充分利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在使用直观教具、教学语言、板书设计等教学要素时,把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信心,放在首位;在教学中与专业相联系,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在第二课堂活动,如数学兴趣小组、数学史讲座、数学游艺、数学建模中,也应联系有教育意义的事实和现象进行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2.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习信心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持怀疑态度,特别是在他们开始接触抽象的数学符号、立体几何中的空间想象等内容时,感到有较大的困难,因而会增加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使用教具,充分利用学生所处的空间,用具体模型还空间图形以真实面目,培养学生的识图、画图能力。
3.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习信心
在教学中,要面对全体学生,注重过程教学,“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学生获取新知识,发展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用认知结构理论指导教学,找准知识的“固着点”,以顺利实现知识的同化或顺应;同时,在学生现有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准确把握“最近发展区”,抓住“教学的最佳期”,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难度,夯实“双基”,减少学习中的困难。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尽可能地提供机会,帮助他们成功,如波利亚所说,“在您找到了第一个蘑菇时,继续观察,就能发现一堆蘑菇”,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决定了他们学习中遇到困难后再走出困境的可能性。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会碰到困难和挫折,正如波利亚指出:“困难和问题属于同一概念,没有困难,也就没有问题了。”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控制和调整自己情感的能力,减少消极情感的干扰和连续的不良效应,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1.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促进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及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把精力完全集中在学习上,使学生能够认真听好每一堂数学课,完成每一次数学作业,这是学好数学的最基本的行为。
2.培养学生成熟的心理状态
中专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比较脆弱,他们不可能长期保持稳定的、成熟的心理。在他们学习上取得进步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善意提醒,让其保持“胜不骄”;在他们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应充满热情地关心、爱护他们,帮助分析原因,对于其生活上的困难给予无私的援助,以便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以克服困难,保持稳定的情绪对待挫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强化作用,兴趣和自信心会有所增强,成绩也会有所上升,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心理、情感重新进入稳定期。
前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说:“如果能在提高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更大的成效,那就会给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这里的“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良好的自我观念,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所以,笔者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有效途径,应该引起数学教师的重视,更应该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切实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
数学学习中的自我观念,是指学生在理智的主导下,带有自我强化倾向的情感。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数学学习价值的认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在中专学校中,部分学生的自我观念已初步形成,初步表现出心理的稳定性,能自觉控制不良的情绪和习惯。但是,仍有少数学生的自我观念仍处于幼稚阶段,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家长的抱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叫不学,不看不学,一点主动性也没有。”可见,某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消极被动,对学习价值的认识肤浅。其次是教师的“气愤”。在批改作业中,老师常发现雷同错误或“低级” 错误,学生抄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三,很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兴趣和毅力,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和爱好(如某项体育活动、游戏、网络等)则“痴迷”其中。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建立和增强自我观念、培养积极的情感,显得非常必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念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使学生充分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
中专数学教学大纲强调,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对数学学习价值的认识,决定了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自我强化意向的强烈程度、学习的责任感和对困难的心理承受程度。只有让其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利用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专数学教材在各章的章头图或阅读材料中,提供了一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还安排了大量体现数学广泛应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
通过这样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应用题的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就会有较强的自觉性和强烈的学习责任感,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
数学学习对学生前途的影响重大。一位数学家说过:“数学是科学的女王,数学也是科学的仆人”。在这句话中,“女王”与“仆人”尊卑悬殊,但却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即数学是科学中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工具。學好作为基础部分的数学知识,不仅对于提高学生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其他专业课程,有很大帮助,对于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深造,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困难时的主动程度和自信程度。
1.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前苏联教育家奥加涅相说:“数学教学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能保持和发展”。教师应在学生多样性兴趣特点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某种兴趣因素,开辟出多样化的激趣途径,使之成为学习数学的动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心理的多样性特点,应注意以下五方面:对起始课、新授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堂类型采取不同的激趣方法;针对导入新课、新知识传授、小结巩固等教学环节,创设不同的激趣情景;针对数学的不同分支,采取不同的激趣形式(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充分利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在使用直观教具、教学语言、板书设计等教学要素时,把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信心,放在首位;在教学中与专业相联系,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在第二课堂活动,如数学兴趣小组、数学史讲座、数学游艺、数学建模中,也应联系有教育意义的事实和现象进行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2.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习信心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持怀疑态度,特别是在他们开始接触抽象的数学符号、立体几何中的空间想象等内容时,感到有较大的困难,因而会增加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使用教具,充分利用学生所处的空间,用具体模型还空间图形以真实面目,培养学生的识图、画图能力。
3.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习信心
在教学中,要面对全体学生,注重过程教学,“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学生获取新知识,发展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用认知结构理论指导教学,找准知识的“固着点”,以顺利实现知识的同化或顺应;同时,在学生现有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准确把握“最近发展区”,抓住“教学的最佳期”,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难度,夯实“双基”,减少学习中的困难。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尽可能地提供机会,帮助他们成功,如波利亚所说,“在您找到了第一个蘑菇时,继续观察,就能发现一堆蘑菇”,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决定了他们学习中遇到困难后再走出困境的可能性。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会碰到困难和挫折,正如波利亚指出:“困难和问题属于同一概念,没有困难,也就没有问题了。”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控制和调整自己情感的能力,减少消极情感的干扰和连续的不良效应,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1.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促进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及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把精力完全集中在学习上,使学生能够认真听好每一堂数学课,完成每一次数学作业,这是学好数学的最基本的行为。
2.培养学生成熟的心理状态
中专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比较脆弱,他们不可能长期保持稳定的、成熟的心理。在他们学习上取得进步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善意提醒,让其保持“胜不骄”;在他们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应充满热情地关心、爱护他们,帮助分析原因,对于其生活上的困难给予无私的援助,以便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以克服困难,保持稳定的情绪对待挫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强化作用,兴趣和自信心会有所增强,成绩也会有所上升,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心理、情感重新进入稳定期。
前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说:“如果能在提高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更大的成效,那就会给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这里的“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良好的自我观念,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所以,笔者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有效途径,应该引起数学教师的重视,更应该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切实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