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开故宫厚重的宫门,穿过那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奉先殿,着实让人大开眼界。从有一千多个零件、七套系统、五套机械联动的“变魔术人钟”,到打开开关钟表底层的绅士就会写出“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的“写字人钟”等各种各样代表当时最高技艺的钟表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当我们穿梭其中,惊叹于百余年前钟表最高技艺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的是,每一件钟表在蕴藏着历史的同时也是一代又一代故宫匠人技艺和精神的传承。
“这紫禁城啊,一旦进来了,就再也出不去了。”许多清宫剧里,我们常常听到宫人们这样无可奈何的叹息,可对于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来说,能在故宫工作一辈子,是他最幸福的事。
修复钟表,还是修复故宫博物院里皇帝们珍藏下来的钟表,固然是一件值得炫耀的手艺活,然而,这值得炫耀的手艺活的背后,是王津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在故宫,每一件文物修复都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定,而王津学习修复钟表,第一件事就是打水洗手。傳统的钟表修复,必须先将钟表的所有零件全部拆除,然后是用煤油一遍一遍地反复清洗机械构件,以让古钟的铜质零件焕发出久违的光泽,露出需要修复的残损,如此下来,每天工作结束后,仅是洗手就要洗一个小时。
故宫的钟表都是各国送给皇帝的贡品。贡品代表一种仪式,所以比起注重走时等基本功能的民间钟表,故宫的钟表则更偏向复杂独特的演绎功能。比如“变魔术人钟”,这座钟表的零件之多,系统之复杂就像一个迷宫。因为没有图纸,所以修复起来也就格外艰难,全靠平日里积累的经验反复琢磨,不断进行调试,有时候,一个齿轮只有1毫米,只能凭手工和肉眼完成修复,其难度可想而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什么都是手快有,手慢无。而作为文物修复师的王津就不一样了,他尊重手中的一齿一轮,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摸索到他们的魂,从而将他们修复如初。岁岁年年,如此反复的工作,最是考验一个人的耐心。有人问他,几十年都做着同样的事,你会感觉到枯燥吗?王津腼腆地笑了笑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有幸福感的。”
40年过去了,王津修复了300多座钟表,这些精美的钟表犹如一个个接受检阅的骄傲的士兵一般,被摆进奉先殿供游客参观,旁边再附上一份庄严的文物说明,告诉前来观赏的游客,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文明。
择一事,“钟”一生,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王津这个温暖谦逊、执著内敛的钟表修复师火了,面对突如其来的走红,他谦虚地说:“吸引大家的是我手中精美的钟表,而不是我本人。”
慢工出细活,总是朴素事。在我们的生命中,总要经历困难和挫折。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我们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这份耐心,这是一种沉淀,一种态度,一种成长。当我们在困难面前低头,当我们在挫折面前彷徨,我们不妨想想这些匠人故事,“在敬畏和恭谦之中,他们用漫长的时间做一件事,双手千百次地重复之后进入自由之境,于是,一道线,也有精神性,有力度和律动的变化,这就是工匠沉默的智慧。”
(元月摘自《辽宁青年》2018年第12期)
“这紫禁城啊,一旦进来了,就再也出不去了。”许多清宫剧里,我们常常听到宫人们这样无可奈何的叹息,可对于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来说,能在故宫工作一辈子,是他最幸福的事。
修复钟表,还是修复故宫博物院里皇帝们珍藏下来的钟表,固然是一件值得炫耀的手艺活,然而,这值得炫耀的手艺活的背后,是王津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在故宫,每一件文物修复都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定,而王津学习修复钟表,第一件事就是打水洗手。傳统的钟表修复,必须先将钟表的所有零件全部拆除,然后是用煤油一遍一遍地反复清洗机械构件,以让古钟的铜质零件焕发出久违的光泽,露出需要修复的残损,如此下来,每天工作结束后,仅是洗手就要洗一个小时。
故宫的钟表都是各国送给皇帝的贡品。贡品代表一种仪式,所以比起注重走时等基本功能的民间钟表,故宫的钟表则更偏向复杂独特的演绎功能。比如“变魔术人钟”,这座钟表的零件之多,系统之复杂就像一个迷宫。因为没有图纸,所以修复起来也就格外艰难,全靠平日里积累的经验反复琢磨,不断进行调试,有时候,一个齿轮只有1毫米,只能凭手工和肉眼完成修复,其难度可想而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什么都是手快有,手慢无。而作为文物修复师的王津就不一样了,他尊重手中的一齿一轮,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摸索到他们的魂,从而将他们修复如初。岁岁年年,如此反复的工作,最是考验一个人的耐心。有人问他,几十年都做着同样的事,你会感觉到枯燥吗?王津腼腆地笑了笑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有幸福感的。”
40年过去了,王津修复了300多座钟表,这些精美的钟表犹如一个个接受检阅的骄傲的士兵一般,被摆进奉先殿供游客参观,旁边再附上一份庄严的文物说明,告诉前来观赏的游客,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文明。
择一事,“钟”一生,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王津这个温暖谦逊、执著内敛的钟表修复师火了,面对突如其来的走红,他谦虚地说:“吸引大家的是我手中精美的钟表,而不是我本人。”
慢工出细活,总是朴素事。在我们的生命中,总要经历困难和挫折。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我们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这份耐心,这是一种沉淀,一种态度,一种成长。当我们在困难面前低头,当我们在挫折面前彷徨,我们不妨想想这些匠人故事,“在敬畏和恭谦之中,他们用漫长的时间做一件事,双手千百次地重复之后进入自由之境,于是,一道线,也有精神性,有力度和律动的变化,这就是工匠沉默的智慧。”
(元月摘自《辽宁青年》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