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办法真好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T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因为这更容易滋生人们的烦恼。最近,我们小区就发生了一件烦心事。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居住的小区是低层建筑,最高六层,但南北通透,环境也挺好,里面还有个小公园。另外,这里距大医院仅两三里地,还是市里重点小学的学区房。这么优越的位置,使小区的入住率非常高,基本上每户都有人入住。就像我们六楼的一个住户——小王,今年30多岁,为了孩子上学,和妻子一起在这儿租房子。由于开空调,排水管的水滴到了五楼的窗户上。五楼住着一对老人,嫌吵,就对他说:“小伙子,你能不能把空调修一修?”
  “咋了?”
  “空调的水滴到我家窗户上,吵得我整夜睡不好觉。”
  小王听老人这么一说,赶紧找了一位维修师傅,把空调排水管换了一根新的。可是第二天,四楼的住户又找上门来,对小王说:“小伙子,你家空调的水管咋回事啊?总往我家窗户上滴水,要不……”
  还没等人家说完,小王就说:“我昨天刚换过,咋修啊?”
  “那我可不管,反正你的水不要滴到我的窗户上!”
  说完,拂袖而去。
  小王跟老婆商量,决定给房东打个电话,再这样下去,没办法在这里住了。
  房东接到电话,为了邻里关系,他想了一个办法。房东买了一根粗一点的水管,套在空调排水管的外面,用铁丝拧好,固定在六楼的窗户上,并安慰小王:“小王啊,你就放心吧,该上班上班,该喝茶喝茶,千万不要为这点小事而影响心情啊!”
  小王听了之后也不好再说什么。
  还别说,这方法挺管用,一连几天,再没有哪户人家来找小王的麻烦了。
  可好景不长,经过一場大雨的洗礼,小王家的水管又开始往下滴水了!这次,水直接滴到一楼的窗户上。从六楼滴到一楼,距离更长,声音更大,影响的人更多。你可能纳闷儿,把窗户关上,不就听不到响声了吗?可是不要忘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人不喜欢关着窗户睡觉,嫌闷;有的人喜欢吹电风扇,吹电风扇就要开窗,便于通风换气。这不,一楼这家,他们的小孩才3岁多,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吹空调就感冒,医生说,那就不要吹了。所以他们家一直开着电扇,实在热,就再拿一把扇子为孩子降温。
  这一次,一楼的住户率先敲响了小王家的门。大清早的,小王极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开门后看到一位陌生的男子,顿时火冒三丈:“你是谁呀?”
  “我是一楼的住户,你们家的空调昨晚一直往我家的窗户上滴水,还让不让人睡觉!”年轻人说话都比较冲。
  “那你想怎样?”小王也不甘示弱。
  “还怎样?赶紧修!今晚要是再让我听到它滴水,非上来修理你不可!”说完,狠狠地推了小王一把。
  小王刚要还手,媳妇赶紧拉住了他,并顺势关上了门。
  他们的争吵声惊动了周围的邻居,邻居们也很同情小王这位外来租客。可是,有什么办法能化解这个烦恼呢?
  最后,这个难题被我们小区的李阿姨破解了。李阿姨是一名退休职工,每天清晨都会在小区里锻炼身体。那天,她看到小区里很多人围在楼下,眼睁睁地看着空调的水往下滴,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在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竟忍不住笑了起来。她对着人群说:“用小孩的尿布或者旧衣服放到窗户上,就没有响声了。”
  人们半信半疑,但还是有人照着去做。果然,滴水声不像以前那样大了。就算有一点,也丝毫不影响人们的睡眠。
  小区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从此,人们见到李阿姨就夸奖她:“这个办法真好!”
其他文献
“紛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青草撩拨小腿儿,树叶随风浮动,青荷初盖绿水,耳畔布谷声声……一时间就与夏天撞了个满怀。虽是去年草木,虽是古老荷塘,然而,在今时今日的我眼中,却都芬芳着全新的意境。所有的一切都是全新的、诗意的、愉悦的,一如我张开双臂拥抱夏日的心情。六月,就以这样的风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火红的石榴花,摇曳着醉人的舞姿;枝头青果儿,映入我
期刊
时令是公有的,没有明晰的归属。但我总认为,麦季一般的农时,只属于父亲,属于和父亲一样土里刨食、灰头土脸的庄稼人。  一次次兀立在自己的麦田旁,父亲眼睛发亮、精神抖擞,俨然定军山前身披铠甲、横刀立马的老黄忠。他的眼前,刚刚结束一场惨烈的“厮杀”:自布谷鸟发出起兵的号令之后,火辣辣的太阳充当先锋,架起火轮,喷射万道霹雳之光,将麦田团团围困。风神勃然大怒,奔腾向前,转眼杀出三五百个回合,一时间风声鹤唳、
期刊
玉兰花开了,我惊诧于她的清新脱俗.rn一朵朵玉兰花如同一群仙女,着一袭白色羽衣,在明媚的春光中翩翩起舞.有的紧紧包裹着高耸的胸脯,但仍抑不住含苞待放的春情;有的含羞带涩,
期刊
门,只是轻轻地关着rn明月和你徘徊的脚步声,叩响我的窗棂.此刻,园中牵牛绕枝,芙蓉婆娑,星光在微风中闪烁,蝈蝈吮露,有杂花凝香.室内微弱的灯,书墨伴孤影,一幅诗瘦人更瘦的风
期刊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北侧,位于松嫩平原与内蒙科尔沁草原连接处。丰水时水面约307平方公里,湖岸线周长约104.5公里,东西长约38公里,南北宽约14公里,湖面呈狭长状,均深2.5米,一般水深4米,最深处6米,是吉林省最大淡水湖,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查干湖蒙古语称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湖沿有草原、农田与树木,处于嫩江与其支流霍林河交汇地区。20世纪90年代,曾面
期刊
1  穿过那条长长的 叫雨季的甬道  我们匆匆地追赶着阳光  身后的足迹省略了跋涉的过程  像一只蜜蜂 从绽开的花蕾中  寻找自己 一抹斜阳为我飘逸  指路 教我在夏季如何让种子  栖息在心头 开花结果  这一天 季节灿烂  生命旋舞 所有的汗水  为秋天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  2  把青春的恬静  交给火 远方的灯笼  从最初的期待中  从万劫的苦难中  向我们走来  夏天最初的雷 在远天  一路
期刊
柱子从小就不在爸妈身边,是奶奶含辛茹苦将他带大。后来,柱子做了一名戍边战士,在一次紧急任务中,柱子为了救不慎落水的战友不幸牺牲。一时间,柱子的英勇事迹轰动了柱子的家乡小瓦村,随着媒体的报道也轰动了全国。  可是柱子的奶奶如今80多岁了,柱子的爸妈和村民们怕老人家接受不了这个打击,于是,大家决定一起隐瞒这个消息。  各大媒体不断涌入小瓦村,争相采访报道英雄的事迹。柱子父亲在村口堵住记者们,没有将他们
期刊
起初,我反对青海开车去接小罗来我们的新家安装橱柜,无奈的是,大家都没有时间.rn青海刚刚被聘到一家有名的医院任副院长,我们的生活一下子走向富裕,这令我很不适应,每天小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