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坐夜去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37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我们坐夜去。”抵达的当晚,同学不由分说拉起我们就走。坐夜?难道要带我们去会侗哥侗妹?民族院校出来的我,知道坐夜是怎么一回事,那是侗族一种独特的社交娱乐方式,是侗族男女青年的一种传统恋爱习俗。在侗族地区,每当入夜,寨里的姑娘三五人作伴,聚在女伴家中纺纱、刺绣、纳鞋垫,等待腊汉(小伙子)来访。腊汉们则结伙来到姑娘们聚集的地方,或打闹逗乐、互叙衷肠,或操着琵琶、牛腿琴对唱情歌,往往鸡唱五更而不散,黎明才依依惜别。
  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年丰;
  酸鱼糯饭打油茶,风雨廊桥定情钟。
  因为她的山水,因为她的历史遗迹,更因为她的百年侗族文化,2011年国庆,应同学之邀我和一众好友,在这个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季节,乘着火车一路向西,终于来到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参加第八届中国侗族多耶节。
  或许是因着节日的关系,整个三江洋溢着一派热烈而又祥和的气氛。据同学介绍,侗族“多耶”节历史悠久,“多耶”侗语的意思是“踏歌起舞”,“多耶”是侗语音译,是侗族的集体歌舞,参加者需手拉手围成一圈,跟着领唱的节奏边唱边舞。人们没有尊卑贵贱之分,没有语言隔阂,没有授受不亲,人人忘我而唱,忘我而舞。
  咦,怎么到了中国侗乡鸟巢大剧场?原来,同学是带我们参加2011年第八届中国侗族多耶节开幕式,观看侗族大型风情实景演出《天下侗寨坐夜三江》。此刻,鸟巢主舞台上装扮焕然一新,呈现出一幅绮丽秀美的侗族风情。在灯光的映衬下,鼓楼、侗寨、水车、吊脚木楼分布在舞台上,一条溪水在舞台前蜿蜓而过,无不尽显侗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绚丽多彩的烂漫焰火绽放起来,天籁之音侗族大歌唱响起来,我最钟情的大型侗族歌舞《坐夜》终于闪亮登场。侗族大歌、喊姑娘、闹姑娘、坐姑娘、姑娘节、多耶团圆六个篇章,一环紧扣一环,鼓楼、桥、吊脚楼,舞台不断变化着,演绎着浓浓的侗族风情。最后的多耶团结章节,整个鸟巢沸腾起来,观众们纷纷加入跳起了多耶舞,欢乐的歌声,笑声持续着……
  坐夜三江,让我们大饱眼福,感受到了侗乡人民的激情满怀。而百家宴则让我们大饱口福,数百米的相连长桌,美味可口的酸鱼、酸鸭,风味独特的鱼生,香喷喷的糯米饭,香醇浓烈的糯米酒……至今想来,仍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10月3日上午,随着世界廊桥第一桥——三江程阳风雨桥古老隆重的上梁仪式结束,最长百家宴在廊桥上紧锣密鼓地摆开,摆宴的侗家人肩挑食盒,手提酒囊,细心布局摆出精心准备的美食,忙得不亦乐乎。
  侗家人有一种说法:“吃百家饭,连百家心,驱百种邪,成百样事”。同学介绍,吃百家宴是当地流传很久的习俗,每到重大节日,村民就会煮上自己家里最好的菜肴,端到一起大家品尝。据悉,此次为了保证来宾心满意足地吃上称心如意的菜肴,负责宴会准备工作的户主必须经过选拔才能参与。
  摆在我面前的,有煎小鱼、酸姜、酸鱼、南瓜、油炸蚂蚱等,荤素搭配,相得益彰。这是一位老奶奶送来的,这些菜都是他们的家常菜。按照百家宴原有的规矩,大家落座吃上一会后,就可端着饭碗到处游走,随意去别的桌子上挟自己喜欢的菜肴。于是乎,人来人往,不管是谁,每走到一桌,眼睛先将桌子上的菜“扫”一遍,看到合意的就夹;这块刚送到嘴里,筷子又到了另一个盘子里。大家在吃中找到了久违的乐趣。
  吃到差不多的时候,村民开始敬酒:“我敬客人一杯酒,客人不喝嫌我丑,客人喝了我才走……”唱完后在欢呼声中,大家轮流将酒喂到客人的嘴里。男性村民专敬女宾,女性客人专敬男宾,场面十分热闹。
  而我们在三江的日子里,侗族两大最主要的民间舞蹈:芦笙舞与多耶舞,影子一样跟遍了我们的脚印。无论走到哪个村寨,都能碰到头带鸡冠帽、身着各色艳丽鸡尾裙的芦笙乐手,听到清越的芦笙乐曲,看到稳健沉着的芦笙舞蹈,都可以加入他们的多耶舞,晕乎平地跟着他们转了一圈又一圈。鼓楼前,溪水边,笙歌飞扬,舞步旋转,那一竿竿高达数丈的大芦笙直冲云霄,顶端挂着一串串姑娘们织出的五色锦,青天下随风摇摇晃晃,起起落落,荡悠得我们的眼睛里好像也开出了无数会唱歌会跳舞的七彩花。
  据说,节日期间还有与侗妹纺纱、捶糍粑,看瑶王上刀山下火海等一系列活动。只可惜,行程匆匆,我们无缘一一参与。这段洋溢着侗乡浓情暖意的行程,使预想中的欢快变得极富节奏与弹性。明年,我们相约中国侗城,欢聚侗乡三江,同唱耶歌!
其他文献
吴昌硕是浙江湖州安吉人。安吉是个有名的茶乡,出产的“安吉白片”远近闻名。这就难怪吴昌硕把茶视为知己了。  据史料记载,吴昌硕早年曾染上吸大烟的恶习,后来在妻子的劝导下戒除不良嗜好,专心事艺,终有所成。而茶则是他得以从烟瘾中脱身的重要因素之一。及至晚年,吴昌硕已是不可一日无茶了。据其好友回忆,他最喜欢以一只紫砂泥壶品茶,每每写好一幅字或画好一张画,他总是把字画悬之于壁,然后手持泥壶,品茶读画,隐然忘
期刊
萨科齐他爹84岁了,精神矍铄,见人开口便笑,没有丝毫架子,也没有保安随从跟着。如不是事先告知,谁也看不出这老头儿是总统之父,尤其是现任法国总统之父。老头儿也没拿儿子当总统,自始至终没炫耀,只说艺术。  老爷子祖籍匈牙利,所以一行人都说匈牙利语,没人听得懂。老爷子一直夸匈牙利好,风光人情都好,真诚地请我去看看。其实我也想去,打小就知道布达佩斯,知道这个蓝色的多瑙河流经的国家。老爷子叫帕尔·萨科齐,1
期刊
苏东坡的误导  去年在杭州,有朋友撺掇我去盐官看潮。我说阴历八月十八,早已过了半月,钱塘江的潮水还有看头么?他说你错了,实际上,天下的人都搞错了。月亮一天绕地球一圈,走过太平洋再走大西洋,一吸一吐,潮水一天涨落两次;月有阴晴圆缺,月初和月中的吸力最强,头尾持续各五天,每个月杭州湾至少有十天大潮。  我说八月十八观潮日,恨不得全中国人都晓得,到底是谁弄错了呢?  朋友说:苏东坡是始作俑者。他写了那句
期刊
大约在数万年前全末次冰期,这里就点燃了人类智慧的火炬。闻名于世的河套人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萨拉乌苏文化。残垣断壁下依然褪不去昔日辉煌的色彩,大漠黄沙下依旧探听到独贵龙运动庄严的回音。这里就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的鄂尔多斯乌审旗。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举办的“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是乌审旗群众性民族文艺活动的“领航者”。它是一项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以蒙古族母语为基础的原生态的大型节庆活
期刊
贵州从江聚集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年公历11月底,这里都会举行极富民族特色的侗族大歌节。人们经过一年的辛苦劳作,经历了播种的艰辛,也经历了丰收的喜悦,到了该歌唱的季节,男人们放下手中的锄刀,女子们摞下纺纱的织机,一起欢唱高歌,一起将烦恼抛散,一起把爱恨情仇借着歌舞号响释放。  是纯净的都柳江水滋润了他们的歌喉,还是秀美的月亮山赋予了他们浪漫?让他们的歌声,在泥土中萌芽,在清风中传唱,从远古唱到今日,
期刊
悠扬的马头琴声起,在草原深处回响,人们的思绪被带回遥远的年代,威武的热血男儿征战草原,铁骑驰骋疆场,游牧的蒙古人在胜利的凯歌中纵情欢唱,摔跤、赛马、牧骑、射箭,谁是真正的英雄?谁能牵引草原少女驿动纯洁的心灵?  “乌珠穆沁”为蒙古语“摘葡萄者”。史载,乌珠穆沁部落在17世纪时从遥远的阿尔泰葡萄山一带迁徙而来。西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绚丽多彩的民俗服饰文化、长调文化、搏克文化、游牧文化、马文化等草原传
期刊
布道团艺术家  提起俄国油画在中国的出现,不得不提起俄罗斯的外交使团和东正教布道团。自从国力处于鼎盛时期的清朝政府与沙皇俄国发生的雅克萨之战,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建立起了正面的对话开始,便开始有俄罗斯的外交使团和东正教布道团来到中国。从1715年起第一届布道团到来中国直至1917年18届布道因故中断,布道团连续绵延了2D0多年。  1917年,苏俄外交部亚洲司司长K.X.罗多菲尼金给皇家美术学院
期刊
东乌珠穆沁旗是塞北草原文化、乌珠穆沁文化、游牧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游牧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神秘的金斯太洞穴遗址留下先民的足迹,乳汁甘甜的母亲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草原骄子,潺潺流淌的乌拉盖河吟唱了一载又一载的草原情,巍峨的乌里雅斯大山诉说了一年又一年的古老传说,开放的嘎达布其口岸讲述着时时刻刻的日新月异,炊烟缕缕的乃林郭勒传承了世代相袭的游牧文化
期刊
说起中国美术院校的教育,俄罗斯这个名字决不能忽略。  记得我就读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的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拿来列宾美术学院的作品让我们学习、临摹,这样的传统不仅仅是学习苏联老大哥时期留下的体系,更是因为俄罗斯绘画艺术确实是具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和复杂的写实技巧值得借鉴,就拿素描来说,俄罗斯独有的用墨水和小刀再加上白颜色的笔在灰卡上绘制的方法,确实是具有快捷、写实性强等特点。比起俄罗斯扎实的素描,俄罗斯的
期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mao)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闻茄声,  入声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  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这是民间流传的《放羊歌》,是中国历史上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集中体现,苏武为世人筑起了一座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