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生活与实践。而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不仅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才能,而且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发展。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等,我认为手工课的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意识
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从自己科学发明的成长道路中悟出,对一切来说,唯有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美术手工制作课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造才能,其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学生只有对手工制作课产生了浓厚兴趣,注意力才能集中,才容易接受美工知识,从而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
例如,在教《风车转呀转》一课时,我让同桌两人分别用吹、跑等不同方法转动自己手中的风车,并且前后桌比一比,谁的风车转得快,经过几番比试,学生很快发现,风轮越圆,转得越快。于是检查起自己的风轮,看看是否还要改进。同时,他们发现,风的大小与吹风的位置及风轮的转速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现问题,并能究其根源,寻其本质。这样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试问,身心的愉悦怎么能不激起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
二、指导实践,发展学生创造能力
儿童天性爱动好玩、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利用孩子们这些天性,发掘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自己动手、独立思考,让他们在玩中去发现,在动中去创造,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折中求“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手拎袋》一课时,在某班我让学生一步步跟着我做,由于纸袋折叠较复杂,所以尽管我不停地示范、讲解,仍有近半数人不会做。而在另一班上时我就给每一桌学生发一个做好的纸袋,要求他们拆开,然后再按纸上的折痕叠成原样,反复几次,学生不仅能叠出这种纸袋,而且能根据书中的示意图,叠出其他纸袋,甚至有的还独具匠心,折出书中没有的一些纸袋形状。到底是“实践出真知”啊,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纸袋折叠的基本技能,同时学会了一种寻求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实践和创作能力的影响更胜于“折叠”技能本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2)“学”以致用
“得说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即把课内学到的手工技能用在家庭、生活中,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比如在上《窗花花》一课时,刚好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把学生的作品贴在教室的窗门玻璃上,再教学生用彩纸做彩链,挂在教室里,这样教室里一下子就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用来装饰教室,会产生无比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加激发了学生们去主动创造。学生在课内学到的装饰技能同样也能装饰家里的房间,甚至一些灵感还能为我们社会带来财富。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真正地发挥其创造才能,这才是我们美术教育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三、协作训练,提高个体创造素质
学生间总存在差异,有的儿童动手能力强,有的儿童动手能力弱,教学中,为了使儿童心理与美术创作行为能平衡,协调发展,我进行了协作训练、合作训练等等,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1)“做”中长技
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看来给学生寻找学习伙伴是挺有必要的,在手工课中我让学生进行合作练习,即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生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让其养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学习精神。我在教学生制作《中国结》时,由于制作过程繁琐复杂,一个人兼顾不过来,不能完成作业,于是我让学生们两人合作,一个人拉一个扣,学生们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作业,这样一来,不仅作业完成的时间缩短了,作业的质量也提高了,而且学生的技能也增长了,何乐而不为呢?
(2)“做”中促情
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唯我独尊,开展合作练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互爱的好品德,让他们乐以与人交往,善以与人交往。
四、体验成功,激励学生创造动力
“培养成功感是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这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先生试验中获得的教育效应。有了成功的体验,自然会引起学生对手工课的浓厚兴趣,心理学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意识越强烈,其奋斗动力越大,有的学生因为一次有创意的小制作作品得到老师的赞扬,从此就会对制作产生了兴趣。因此我在手工课教学中:一方面注意耐心启发,及时表扬;另一方面,经常组织比赛,评出好的作品供大家学习,并给予奖励。在学生的作业中,只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就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意识到,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使学生逐步进入乐学的境界。比如某同学在手工制作课中,自己想象、构图、取材、制作的《小盒子大舞台》别出心裁,这幅作品让我为学生们的创造力感到惊叹,后来该作品在县手工制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尝到了这一次成功的喜悦,这位同学对手工制作课越来越感兴趣,并且带动同学认真上好手工课,在其影响下,同学们又有纸工、瓜壳贴画、泥塑等作品纷纷得奖,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总之,美术手工课是把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座桥梁,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与创造才能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口之一。所以美术教师要让学生“妙手点缀生活,操作体验成功”,把培养与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同时要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加强手工课实践,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创造素质,成为创造型人才。最后,愿我们的学生用自己聪明的才智、勤劳的双手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明天。
(安吉县孝丰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湖州)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意识
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从自己科学发明的成长道路中悟出,对一切来说,唯有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美术手工制作课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造才能,其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学生只有对手工制作课产生了浓厚兴趣,注意力才能集中,才容易接受美工知识,从而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
例如,在教《风车转呀转》一课时,我让同桌两人分别用吹、跑等不同方法转动自己手中的风车,并且前后桌比一比,谁的风车转得快,经过几番比试,学生很快发现,风轮越圆,转得越快。于是检查起自己的风轮,看看是否还要改进。同时,他们发现,风的大小与吹风的位置及风轮的转速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现问题,并能究其根源,寻其本质。这样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试问,身心的愉悦怎么能不激起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
二、指导实践,发展学生创造能力
儿童天性爱动好玩、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利用孩子们这些天性,发掘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自己动手、独立思考,让他们在玩中去发现,在动中去创造,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折中求“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手拎袋》一课时,在某班我让学生一步步跟着我做,由于纸袋折叠较复杂,所以尽管我不停地示范、讲解,仍有近半数人不会做。而在另一班上时我就给每一桌学生发一个做好的纸袋,要求他们拆开,然后再按纸上的折痕叠成原样,反复几次,学生不仅能叠出这种纸袋,而且能根据书中的示意图,叠出其他纸袋,甚至有的还独具匠心,折出书中没有的一些纸袋形状。到底是“实践出真知”啊,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纸袋折叠的基本技能,同时学会了一种寻求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实践和创作能力的影响更胜于“折叠”技能本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2)“学”以致用
“得说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即把课内学到的手工技能用在家庭、生活中,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比如在上《窗花花》一课时,刚好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把学生的作品贴在教室的窗门玻璃上,再教学生用彩纸做彩链,挂在教室里,这样教室里一下子就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用来装饰教室,会产生无比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加激发了学生们去主动创造。学生在课内学到的装饰技能同样也能装饰家里的房间,甚至一些灵感还能为我们社会带来财富。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真正地发挥其创造才能,这才是我们美术教育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三、协作训练,提高个体创造素质
学生间总存在差异,有的儿童动手能力强,有的儿童动手能力弱,教学中,为了使儿童心理与美术创作行为能平衡,协调发展,我进行了协作训练、合作训练等等,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1)“做”中长技
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看来给学生寻找学习伙伴是挺有必要的,在手工课中我让学生进行合作练习,即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生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让其养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学习精神。我在教学生制作《中国结》时,由于制作过程繁琐复杂,一个人兼顾不过来,不能完成作业,于是我让学生们两人合作,一个人拉一个扣,学生们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作业,这样一来,不仅作业完成的时间缩短了,作业的质量也提高了,而且学生的技能也增长了,何乐而不为呢?
(2)“做”中促情
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唯我独尊,开展合作练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互爱的好品德,让他们乐以与人交往,善以与人交往。
四、体验成功,激励学生创造动力
“培养成功感是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这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先生试验中获得的教育效应。有了成功的体验,自然会引起学生对手工课的浓厚兴趣,心理学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意识越强烈,其奋斗动力越大,有的学生因为一次有创意的小制作作品得到老师的赞扬,从此就会对制作产生了兴趣。因此我在手工课教学中:一方面注意耐心启发,及时表扬;另一方面,经常组织比赛,评出好的作品供大家学习,并给予奖励。在学生的作业中,只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就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意识到,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使学生逐步进入乐学的境界。比如某同学在手工制作课中,自己想象、构图、取材、制作的《小盒子大舞台》别出心裁,这幅作品让我为学生们的创造力感到惊叹,后来该作品在县手工制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尝到了这一次成功的喜悦,这位同学对手工制作课越来越感兴趣,并且带动同学认真上好手工课,在其影响下,同学们又有纸工、瓜壳贴画、泥塑等作品纷纷得奖,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总之,美术手工课是把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座桥梁,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与创造才能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口之一。所以美术教师要让学生“妙手点缀生活,操作体验成功”,把培养与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同时要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加强手工课实践,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创造素质,成为创造型人才。最后,愿我们的学生用自己聪明的才智、勤劳的双手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明天。
(安吉县孝丰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