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把爱的阳光洒向那些易被遗忘的角落,使他们在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课堂评价;鼓励;目标
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这一节课的情绪。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赞美,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那么怎样鼓励评价学生才更有效呢?
一、有效的评价应有丰富的语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少课堂里开始掀起一股运用掌声、口号声进行评价的热潮。评价成了在教师一声令下,全班同学齐呼:“嘿嘿,你真棒!”的口号;或“啪、啪、啪”整齐划一的掌声。表面上看,课堂很有气氛,可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评价是敷衍的,缺乏真诚。新课改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如何进行发展评价。我们应该在评价方式和形式上做一些调整。像“你真聪明”、“你答对了”、“你说得真好”这样的评价,也许在刚开始时能吸引学生,时间长了就会像一杯白开水,变得没有味道,也不会再起到激励的作用。如《圆的认识》课始,在分享学生不用圆规而利用其他材料画圆环节中,有的学生将圆形瓶盖按在纸上画圆,教师的评价是“那叫拷贝不走样”(学生笑);有的利用三角板中圆窟窿画,“真会就地取材,挺好!”有的学生在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另一端固定在纸上,紧绷绳子,将铅笔绕一圈,也画出了一个圆,“看得出你们的创作已经初步具备了圆规的雏形。”等等,这些生动、新颖、亲切、富有感召力的词语,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
适当评价语言,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受到教育。当课堂上学生的回答非常正确时,还可运用合理的延迟性评价,如“不错!还可以怎么做?”“不错。有没有同学跟他的想法不一样?”给了其他同学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相互启发,从而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有效的评价应是真诚的情感
有人说,一个教师在教学上成功,大约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知识,85%要靠他的沟通技巧。学生,尤其是小学生,首先是通过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感受,来决定是否喜欢学习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是否愿意遵守这个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否乐意参于这个教师所组织的各种活动。在进行交流时,教师除了使用准确、精练、科学的数学语言外,还必须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掌握沟通技巧,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沟通是双向的、是发自内心的,只有教师真心、平等地与学生沟通,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时的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教学中正因为教师对学生充满了浓浓的情、深深的爱,有激情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有真情才能温暖学生求知的心理。如:“(师作恍然大悟状)噢,真佩服”,教师的情绪表现引起学生的共鸣,真情实感的流露,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之乐,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对学习的态度是乐意的、主动的。它是一种催化剂,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感受到了真诚与发自肺腑的感染力。品味到成功和被老师赏识的喜悦,从而焕发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要求时,教师不要迫不急待地否定:“不对,谁来告诉他应该怎么样想?”而是安慰学生:“没关系……别急,别急,等等……其实你已经会了……对!不容易。我们大家给她一点掌声好不好?”“这是我们新学的,能做对就不容易了。”无论学生回答错误或者一时回答不上来时,教师都不要放弃,先安慰和鼓励学生,让她在心理上觉得是安全的,然后引导她思考,直到成功为止。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又促进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课堂里应该常有一种关爱感染着他们,一股热情激发着他们,一种包容温暖着他们,课堂的氛围也会轻松活泼。
三、有效的评价要确定明确的目标
激励只是评价过程众多环节中的一项,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随意的激励,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教师要确定明确的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既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激励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他们的自我反省能力,不因为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足而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评价最具有权威性。对于学生来说,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得到教师的鼓励、肯定评价之后,内驱力往往成倍地激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包括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只要我们课堂中充分关注学生,肯定有不少可挖掘的内容,发现不少学生的闪光点。适时、适度地进行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参考文献】
[1]姚静.邳州市议堂镇中心小学.激励性评价的艺术性[N].学知报,2010年
【关键词】课堂评价;鼓励;目标
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这一节课的情绪。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赞美,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那么怎样鼓励评价学生才更有效呢?
一、有效的评价应有丰富的语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少课堂里开始掀起一股运用掌声、口号声进行评价的热潮。评价成了在教师一声令下,全班同学齐呼:“嘿嘿,你真棒!”的口号;或“啪、啪、啪”整齐划一的掌声。表面上看,课堂很有气氛,可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评价是敷衍的,缺乏真诚。新课改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如何进行发展评价。我们应该在评价方式和形式上做一些调整。像“你真聪明”、“你答对了”、“你说得真好”这样的评价,也许在刚开始时能吸引学生,时间长了就会像一杯白开水,变得没有味道,也不会再起到激励的作用。如《圆的认识》课始,在分享学生不用圆规而利用其他材料画圆环节中,有的学生将圆形瓶盖按在纸上画圆,教师的评价是“那叫拷贝不走样”(学生笑);有的利用三角板中圆窟窿画,“真会就地取材,挺好!”有的学生在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另一端固定在纸上,紧绷绳子,将铅笔绕一圈,也画出了一个圆,“看得出你们的创作已经初步具备了圆规的雏形。”等等,这些生动、新颖、亲切、富有感召力的词语,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
适当评价语言,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受到教育。当课堂上学生的回答非常正确时,还可运用合理的延迟性评价,如“不错!还可以怎么做?”“不错。有没有同学跟他的想法不一样?”给了其他同学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相互启发,从而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有效的评价应是真诚的情感
有人说,一个教师在教学上成功,大约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知识,85%要靠他的沟通技巧。学生,尤其是小学生,首先是通过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感受,来决定是否喜欢学习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是否愿意遵守这个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否乐意参于这个教师所组织的各种活动。在进行交流时,教师除了使用准确、精练、科学的数学语言外,还必须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掌握沟通技巧,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沟通是双向的、是发自内心的,只有教师真心、平等地与学生沟通,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时的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教学中正因为教师对学生充满了浓浓的情、深深的爱,有激情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有真情才能温暖学生求知的心理。如:“(师作恍然大悟状)噢,真佩服”,教师的情绪表现引起学生的共鸣,真情实感的流露,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之乐,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对学习的态度是乐意的、主动的。它是一种催化剂,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感受到了真诚与发自肺腑的感染力。品味到成功和被老师赏识的喜悦,从而焕发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要求时,教师不要迫不急待地否定:“不对,谁来告诉他应该怎么样想?”而是安慰学生:“没关系……别急,别急,等等……其实你已经会了……对!不容易。我们大家给她一点掌声好不好?”“这是我们新学的,能做对就不容易了。”无论学生回答错误或者一时回答不上来时,教师都不要放弃,先安慰和鼓励学生,让她在心理上觉得是安全的,然后引导她思考,直到成功为止。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又促进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课堂里应该常有一种关爱感染着他们,一股热情激发着他们,一种包容温暖着他们,课堂的氛围也会轻松活泼。
三、有效的评价要确定明确的目标
激励只是评价过程众多环节中的一项,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随意的激励,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教师要确定明确的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既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激励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他们的自我反省能力,不因为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足而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评价最具有权威性。对于学生来说,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得到教师的鼓励、肯定评价之后,内驱力往往成倍地激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包括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只要我们课堂中充分关注学生,肯定有不少可挖掘的内容,发现不少学生的闪光点。适时、适度地进行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参考文献】
[1]姚静.邳州市议堂镇中心小学.激励性评价的艺术性[N].学知报,2010年